從2001年執導的首部電視劇《空鏡子》開始,導演楊亞洲就與京味題材作品結下了不解之緣。今晚19:30,由韓三平擔任總監製,楊亞洲、楊博執導,李晨、王曉晨領銜主演,蘇青、車曉、鄭璐、劉莉莉、秦焰、張大禮、楊蕾等人主演的42集京味大戲《幸福裡的故事》將在北京衛視開播。該劇以改革開放浪潮下的北京城為背景,聚焦西城金融街的發展變遷,通過講述街巷裡弄中小人物的命運浮沉,展現出新時代下人們不甘平庸、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風貌。
楊亞洲再導「京味戲」 「紅牆綠瓦」搭築「彩色胡同」
再次接拍京味戲,與自己之前的作品相比,楊亞洲希望《幸福裡的故事》可以做出點不同的東西,「我拍了很多北京戲,以前拍的都是一個橫斷面,而這部戲有著四十年這樣的一個跨度。我想通過北京的一個小院,通過胡同裡的一群年輕人,來影射出幾十年來中國的變化、北京的變化。」
為了這一主旨,在確定劇目色彩風格時,楊亞洲就決定摒棄傳統八十年代的灰色胡同感,採用更加明亮的「紅牆綠瓦」作為創作基石,從最初的置景到後續人物的塑造,都秉持著這一框架原則,「像我以前拍的北京戲,或者我們看過的很多北京戲,在那個年代大概都是既定的黑白灰調子。我希望這部劇中能傳達出一個新的感覺,這裡有紅牆,有綠瓦,有溫暖,有感動。是一種暖暖的、懶懶的,蘊藏著北京的那種包容,胡同在變遷,但不變的依然是那紅牆綠瓦。」
全劇最打動楊亞洲的,就是李晨飾演的李牆和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這兩位主人公的愛情。對於如何安排這兩人的交織,楊亞洲選用了一首傳統的北京小曲——《探清水河》。「這首歌讓他們相識,相當於是一首定情歌,包括在整部劇裡其實也是貫穿始終的一種感覺。他們後來因為考試、家庭的一些因素又產生了矛盾衝突,但最後兜兜轉轉還是走到了一起,又回到了這首歌,像是在歌曲中一起走過了幾十年。」
李晨憶「西城時光」 跨越四十年的珍貴「少年感」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李晨不僅在現實中見證了北京的飛速變化,也在一部部影視作品中不斷感受著這座城市的時代變遷。此次參演這部以「北京西城」為主要敘事背景的《幸福裡的故事》,李晨表示很親切,「我本來就是西城的,我們家那會兒住在柏各莊,從柏各莊到西四坐103路沒幾站就到了。我們那時經常去西四拍白塔,也老去那邊吃西四包子鋪,這部戲能想起很多小時候的事。」
在影視創作方面一直秉持「低產高質」的李晨,此次決定接下這部作品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導演楊亞洲。繼2015年《草帽警察》之後,這是兩人的第二次合作,在不同年齡階段再度搭檔,李晨也有很多全新的感受,「當初導演認為將來我會經歷一些事情,會長大,有一些不同的處世態度。以前年紀比較小,但現在我再來演這樣的一個年齡跨度,我覺得我可以感受到很多原來不會感受到的深層次內容,會看到導演當年說的一些情況印證了自己的人生。」
劇中,李晨飾演的「李牆」一角從少年走到暮年,經歷了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等不同人生階段的種種磨鍊。面對這樣巨大的一個年代跨度,李晨在表演之前和導演商定好了塑造的角度和方式,就是要牢牢抓住角色的「少年感」。「我跟導演說其實我不太想找老年的狀態,因為就算我自己老了,肯定也是該騎車騎車、該唱歌唱歌。我可以在造型上做皺紋、畫老妝、染白頭髮,讓皮膚質感變粗糙,但我的內心狀態不想這樣。」是以在劇中,李牆將一首《探清水河》從頭唱到尾,對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的情話從學生時代說到兩鬢斑白,少年時敢下煤窯、中年時敢闖深圳,在他身上總是能看到一股朝氣,一種昂揚向上的「奮鬥姿態」。
王曉晨變「北京小爺」 老中青戲骨齊聚「幸福裡」
此次與李晨搭檔的王曉晨曾在《我的!體育老師》中飾演勇敢追愛的活力少女王小米,也曾在《老酒館》中飾演嬌蠻可愛的小晴天。此番在《幸福裡的故事》中飾演「陳瓦兒」一角,「北京大妞」的虎氣與直爽,桀驁與大氣被呈現的真摯靈動,就連身為地道北京人的李晨都止不住稱讚,調侃「王曉晨演的陳瓦兒不是北京小爺,而是北京大爺、北京老爺,比誰都牛!」
此外,除了李晨和王曉晨這兩位主演,這部戲中還雲集了蘇青、車曉、鄭璐、劉莉莉、秦焰、張大禮、楊蕾、悅悅等一眾老中青實力派演員。他們讓「幸福裡」胡同的故事變得更加有滋有味,酸甜苦辣的老北京生活百態隨之鋪展開來。此番,告別了《延禧攻略》中爾晴的心機與跋扈,也一改《勝算》中蔡夢的冷豔與神秘,《幸福裡的故事》中蘇青成為了北京大妞胡美華,不止多了份直率與果敢,還多了些豪爽與霸氣。而為了把北京大妞詮釋的更真實、讓觀眾更有代入感,身為湖南人的蘇青在開拍前特意去到胡同裡感受。
此外,出演過《小丈夫》《親愛的他們》等劇的著名演員劉莉莉。此次飾演性格倔強脾氣火辣的金大媽。劇中的她既是「幸福裡」大雜院的主心骨,也為兒子李牆的未來和幸福操碎了心。而曾斬獲過中國話劇金獅獎表演獎的著名演員秦焰,則在劇中飾演李牆的繼父金大爺,他性格溫厚,智慧善良,是李牆母子最堅實的依靠。而讓人期待的是,北京臺的主持人鄭璐和悅悅此次也跨界參演,在劇中分別飾演大院子弟吳西凱和獨自打拼的女強人楊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