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為了生存
大概二十年前,在我出生的東北的東北的小城佳木斯,一群曾經的抱著鐵飯碗的大國企工人,書記同志在廠區院子裡的某個高處,下面是數以萬計的下崗職工,聽著這個40多歲的男人慷慨激昂的講話「廠子倒閉了,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原來廠子還有20多臺運輸車,我能想到就是咱們跑運輸,願意跟我幹的,有錢的出錢,有技術的出技術,沒技術沒錢肯出力氣也行,大夥一起幹,我就不信我們走不出一條活路來」。這就是現在聞名全國的運輸隊,現在叫物流公司,天地華宇成立的那個場景。
02 為了證明自己
小東今年30歲了,在一個媒體事業單位工作了十年,在工作到第五個年頭的時候已經是單位裡面最年輕的中層幹部,在很多人看,再過十年,肯定是最年輕的副臺長,沒準以後能成為臺長甚至集團的領導,所謂的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就在30歲生日的那天,他遞交了辭職信。信中,感謝領導,感謝組織的培養自不必說。心裡想的是生活太安逸了,90%的工作時間是在開會,他沒怎麼努力已經是這個沼澤裡面遊的最快的人,原因是他非常了解沼澤裡面的遊戲規則「越低等的動物,生活的越快樂」。不幹事情就不會出錯,不幹活收工資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工作。但是他想到大海裡看看。但是他並不知道大海的規則,大海不是比誰遊的快,大海裡面是鯊魚吃大魚吃小魚的天道法則。五年之間連續創業五次都不成功,傷痕累累,他35歲的時候,用了五年才知道大海的規則。大海太大了,這五年拼命的遊,但卻沒找到方向。時常問自己幾個問題,要證明自己什麼?要證明給誰看呢?意義何在?
03 為了下一代能有更好的選擇
老謝25歲的時候,在美容行業已經幹了三年,創業賣化妝品。當時只是覺得自己有點能力,能幹點事。40歲的他自己總結當時「盲目創業」,結果自然是失敗,而且是慘敗,但他並不服輸,還想繼續。可是28歲的他,家裡老人想抱孫子,愛情長跑8年的女朋友也不想再等,「孝子」「負責任」的他沒有選擇,找個穩定的工作從頭再來,十年的時間轉瞬即逝,該有的都有了,房子好幾套,車子兩輛,兒女一雙,而且已經是一個美容集團的最高級的職業經理人,穩定年薪百萬計,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贏家。38歲那年,作為團隊裡面的老大哥,帶領著幾個不知所謂的,像當年的他一樣的年輕人,又出來了創業了。用了兩年的時間創立了後來大家樂道的美容行業的「小米」,目前在全國有650家加盟店,單店平均月收入10萬+。我問老謝,你為什麼在這麼個年齡,這麼個階段還要出來折騰。他說他這輩子很多時候沒有選擇,就好像40歲之前的他,他唯一能夠選擇的就只有努力。他出來創業是為了他的下一代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幹的事情,哪怕那個事情不能養家餬口。
總結:創業的方向很重要,創業的夥伴很重要。但是為了什麼更重要,這是每一個要創業的男人必須想清楚的問題,如果想清楚了,那創業就解決了從零到一的問題,但是如果想不明白,那就是不知所謂……那還不如象上圖的襯衫男一樣,坐在岸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坐看風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