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犀利著稱的金星採訪了麒麟才子梅長蘇,抱著八卦胡歌情史的好奇心看了節目發現聊的最多的居然是——貓。一起看節目的同學就問了一個我不知如何解釋才不會顯得怪誕的問題,於是我說以後再告訴你就混過去了。事後在知乎上發現知友劉狗蛋的如下高贊答案,驚得小編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如何解釋「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重)趣(口)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實際上有好幾種回答。本人不才,說不清哪個回答是真哪個是假那個是對那個是錯,但也盡數說與你聽,不求一個全知,至少不是囫圇吞棗。
--前方高能,請自行迴避----
WARNING!!!這個解釋極其重口,玻璃心衛道士小女生請遠離。
本著學術的方面與大家探討,謝謝。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65fef4871d80378f4f8fc64b8263755_b.jpg" data-rawwidth="688"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65fef4871d80378f4f8fc64b8263755_r.jpg">來來來,乃們聽我講幾個故事:
來來來,乃們聽我講幾個故事:
一、
北宋末年,某從軍男子探親後惡斃,兼黨政公檢法司六大職能為一身的縣太爺實地堪察:其妻恪守婦道,深閨簡出,尊老愛幼,從不與人交惡,只常與一隻公狗為伴,且那狗與眾不同,身穿背心,腳套布靴,人們皆說該女子針線活好,該男子從軍前也無仇家,家境貧寒,仇殺、財殺說均不成立,且體內無毒,只是生殖器丟失,死因無法確定,只能上報最高檢察長包大人,包大人親臨現場,充分肯定了七品縣令的鑑定結果,褒揚了其人命關天的負責任態度,見那夫人痛不欲生,也不會害夫,看那狗夾著尾巴在抖擻,夫人語無倫次,包大人已略知一二端倪,令隨身女檢查官看夫人胸腹,有非同人類的抓撓之痕,至此,夫人只得實招:是那狗爭風吃醋咬掉丈夫生殖器,對照咬痕,事實確鑿,民奮極大,影響極壞,不殺不足以平民奮,夫人與惡狗均遭虎頭鍘了結。
二、
漢末,東嶽有郎,喜結連理。月餘,夫欲差之魯中,甚憂嬌妻,遂購一雄犬,一伴妻之苦悶,二防賊之淫威。三載後,夫還,入門聞犬吠,抬首觀冷顏。是夜,夫欲行周公之禮,驚見妻膚舊痕累累,惑,追其由。妻無奈:狗解人意,夜夜同眠. 翌日,夫殺犬,然妻念舊情,殉之山崖。後,便有穢語,曰:汝為狗日.
翻譯如下:
漢末,泰山深處,有一對新婚夫婦,蜜月剛過,男人想去外地打工,卻心疼媳婦,擔心妻子寂寞,便為其購買了一條大公狗陪在她身邊,另可防惡人淫賊.
男人打工三年後回來,進到家門,發現大狗對他汪汪亂叫,其妻也對他未有驚喜的面孔相迎.
晚上,當男人慾與妻子行房時,脫下妻子的衣服,發現兩肩膀上有很多抓撓留下的血印和老繭,心中疑惑頓起,即再三追問因由,妻子只得實說:狗通人性,自你走後,它每日與我同床同歡同眠.
第二天亮,男人將狗打死,可憐的女人戀起與狗舊情,便也跳崖自殺.後,便有粗話,你是狗日的.
故事真實性咱們暫且不考究,反正百度過來的。當個重口故事看就好。
貌似樓上已經有知友引用過這個例子了······
先說說為啥好女不養狗,你們可以翻翻《聊齋志異》卷一第十九篇——
《犬奸》
說的正是女子養狗的羞羞的故事·······原文節選如下
青州賈某,客於外,恆經歲不歸。家畜一白犬,妻引與交,犬習為常。 一日,夫至,與妻共臥。犬突入,登榻,齧賈人竟死。后里舍稍聞之,共為 不平,鳴於官。官械婦,婦不肯伏,收之[4]。命縛犬來,始取婦出。 犬忽見婦,直前碎衣作交狀。婦始無詞。使兩役解部院,一解人而一解犬。 有欲觀其合者,共斂錢賂役,役乃牽聚今交。所止處,觀者常數百人,役以 此網利焉。後人犬俱寸碟以死。嗚呼!天地之大,真無所不有矣。然人面而獸交者,獨一婦也乎哉?
可以看出,在遙遠的古代,古人就已經發明了人獸交這種重口味的行為。首當其衝被提及的,便是女子養狗然後啪啪啪的案例,有史為證,清朝褚人獲所寫《堅瓠續集》引《文海披沙》的片段——
「磐瓠之妻與狗交。漢廣川王裸宮人與羝交。靈帝於西園弄狗以配人。真寧一婦與羊交。沛縣磨婦與驢交。杜修妻薛氏與犬交。宋文帝時,吳興孟慧度婢與狗交。章安史悝女與鵝交。突厥先人與狼交。衛羅國女配英與鳳交。陝石販婦與馬交。宋王氏婦與猴交。」
看到沒?
狗狗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被當做最為親密的寵物所養。上至皇家養狗,當寵物,跟現代普通市民家庭思想一致,吃香喝辣。下至貧寒人家,養狗是為了看門護院,排憂解悶。但日子一久,有獨守空房的深閨怨婦就動起了歪腦筋。沒辦法,那時候交通不發達,家裡如果有個公務員老公或者軍哥哥······那估摸著就真是比牛郎織女還牛郎織女。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老公不在家······五條腿的狗狗在旁邊
啪啪啪啪啪啪·······
這還真就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所以說好女不養狗,這狗當然指的是雄性狗,尤其是雄性個頭大的狗。女性在特殊的生理時期分泌雌性物質較多。就象動物世界裡演的一樣,雌性動物在發情期間大量分泌雌性物質,用來吸引雄性動物的靠近。
對於男人而言,此時的女性更有吸引力。有試驗將若干男性分為兩組,一組是聞排卵期女性T恤的男性,另一組是聞沒有排卵的女性T恤的男性,結果發現,前者男性體內的睪丸激素含量要比後者高。睪丸激素水平高,則發生浪漫求愛的可能性更大。2007年刊登在進化和人類行為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夜店的舞女在生育力旺盛時期,得到的小費更多。
而在古人看來,似乎狗狗,也會被這時的女性吸引。然後會發生什麼······請自行YY。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532d479940d0ce5439689b7d649cde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532d479940d0ce5439689b7d649cdef_r.jpg">
這樣的實例也報導過。
視頻:實拍公狗獸性大發強暴比基尼美女
估摸著,大家都有親身或視覺體驗,雄性狗對女性異常親熱,甚至會抬起前腿抱住女子的大腿,做著奇怪的動作······
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舉這麼多例子,對於極個別女性而言·······狗狗有了特殊的作用。
婦女與狗獸交入院 數千萬留守婦女性需求問題引關注(ZT)
再來說說好男不養貓。
我個人強烈反對這種說法······這讓我家喵喵和我情何以堪。
漢末,蜀漢裸眠成風。李郎喜貓,夜必共枕。入夜,李郎春夢,塵根起伏。貓驚為鼠,捕之,塵根斷,吞食。有鄰聞之,廣為傳。故老者多囑子孫:貓為男患,不可養之。史記,蜀太監盛,亦貓為之。
漢末,蜀地男人都愛夜晚脫光裸睡。有一李姓男人熟睡時,小雞雞隨著黃粱美夢,不停地發生勃起。家中貓咪見狀,還以為是一隻掉毛老鼠,立即捕之,將其一口咬掉。有鄰居聞聽此事,廣為傳播。以後家中老人便囑咐子孫,不讓男人養貓,以防不測發生.據史料記載,蜀地太監盛行,恐怕也是貓幹的.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0e36a37e377d3864d801c1fcbab7c2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0e36a37e377d3864d801c1fcbab7c25_r.jpg">隨手抓張圖上來·······看著鋒利的眼神,小夥伴頓時倍感寒意。
隨手抓張圖上來·······看著鋒利的眼神,小夥伴頓時倍感寒意。
嗯,一切盡在不言中,你懂的。
(對於這部分回答以及配圖如有異議,可於評論區提出更改或者刪除意見。)
········真正的學術回答··········
「男子養貓不免消減陽剛之氣,而女子養犬則添厲氣而少柔順。」
這種解釋,實際上反襯出了一種觀點——飼養貓狗對於人們性格上潛移默化的改變。
本人並非專業的生物學家、統計學家,沒有辦法對此做出很專業的佐證。相反,只能提出反駁的證據。
飼養寵物,更多是個人的選擇,選擇養什麼寵物。從這個意義上,飼養貓狗,並不是被其影響性格,反而是對性格、對潛意識的一種反映。
養寵物有幾種心理:自戀型、理想化照料者、表達壓抑的情感。
自戀型:就是養什麼像什麼,或者是他部分人性的反映。人通常都有自戀的心理,也需要有自戀的心理,養寵物,是一種很好的又不自知的自戀行為。
理想化照料者:是一種過渡課題,比如,很多小孩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他把寵物看成自己了,而他自己充當一個照料者,其實,他怎麼照料寵物的,就是他內心渴望別人怎麼照顧他的。有一些人,則是童年時期的一個未了願望,比如,以前家庭子女比較多,父母能夠給到每個孩子的關注並不多,但孩子本身是有欲望與渴望的,在她的心裡都有一個理想媽媽的原型,當她有機會時,她會充當這個理想媽媽,去照料寵物,這就是一種補償。
表達壓抑性的情感:是養寵物的另一種心理。人都有多面性,她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她最真實的一面。這個時候就產生一種壓抑。壓抑需要排解,養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欲望的寵物,也是一種排解。所以會看到,一個斯斯文文的女孩,卻養一條兇猛的大狗這種現象。
最後一點所說——表達壓抑性的情感,我個人估計就是本段回答開頭解釋那句話的來由。只見,女子養大狗,男子養小貓,然後性格發生了變化,前者霸氣,後者娘氣。實際上並非被飼養貓狗本身所影響,而是慢慢還原本性,把內心隱藏的真正性格還原而已。
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豢養貓狗?
以「夫妻+孩子」構成的核心家庭和由老人家組成的空巢家庭是目前社會上養犬的主力軍。這類家庭人口較少,在時間、精力以及經濟能力上,都具備飼養貓狗的條件。當然,獨身在外工作的年輕男女為排解孤獨,也會飼養貓狗。
同時,當今人與人之間缺乏交流,也是許多寵物飼養者「欲罷不能」的重要原因。隨著居住在高樓大廈中的居民日益增多,生活空間的獨立化和封閉化,客觀上阻隔了鄰裡之間的情感溝通。社會圈子的狹窄,人際關係的疏離,不少人選擇小狗小貓來寄託感情,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但為什麼有人更偏愛養狗?有些人更偏愛養貓?
主人通過對愛犬不厭其煩的規訓與懲戒,產生出對訓練本身的依戀;這種情緒既投射到自己身上,也投射到訓練對象的身上。養貓的人或許難以體驗其中的快感。貓本身具有許多習性,然而後天培養卻非常困難。貓的主人通過與之共同生活,獲得的是另外一種體驗:如同人類對異性的欣賞,一開始為我們所吸引的總是對方的自我意識。教導對方怎麼做會讓自身產生成就感,而從一開始就發現對方身上自身夢寐以求的優點卻更令我們迷戀。喜歡貓的人自然為貓的這些特點所傾倒。
看過有一篇英文論文,講的就是貓與狗作為寵物的區別。其中作者舉過一個有趣的例子:當主人拿出鑰匙打開家門以後,狗進門會轉回身等待主人一同進來;然而你永遠不要指望貓會這麼做。面對這樣截然相反的舉動,人類各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投射出的人類本性也呈現兩面性。
渴望擁有權威,渴望改變他者,從對他者的改變過程中實現自身掌控權力的幻想,這樣的人更喜歡養狗。養兇猛類型寵物的人,內在多半有比較強烈的攻擊欲望。藏獒是一種極為兇猛的寵物,脾氣暴躁,養它的人,會是非常嚴厲、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回到問題,如果有女子養藏獒,那麼更多時候,她們在平日生活中也會表現出這樣的進攻意識。會不會是這樣的表現,導致人們得出「好女不養狗」的結論?
有些人看到自身的無能為力,於是渴望看到他者的個性與不屈服的精神。貓就是這樣一種動物,你無法完全控制它,同時你必須養育它,必須關心它。它的一舉一動不以你為中心,相反,你卻不得不留意到它的生活世界。也許,貓的主人們更容易將自己這個圓心看得相對微弱,他們承認也願意承認世界上還有無數不同的圓心在同一個平面中擴展著自己的半徑。他們明確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同時,也清楚看到別人的。
總結:
無論好壞男女,養貓養狗,實際上是對性格的反映,並無好壞之分。
小編說:什麼男不養貓女不養狗的邪說怪論,不說古代,就現在而言,唯一招可破——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