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末到盛夏,綜藝層出不窮,能被記住的卻很少,但是要說到夏天裡的綜藝絕對是屬於「音樂」,無論是選秀節目還是其他綜藝節目,本質都有在音樂上的battle,而靠著音樂逆風翻盤的綜藝節目,我想《我是唱作人》算是一個。
為什麼《我是唱作人》好看?因為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唱作。
《我是唱作人2》已經於6月25日正式收官,該節目從第一季開始就打著以原創音樂為主的口號,給中國原創音樂一個好的平臺。可見中國目前流行音樂的市場,大多數都是以翻唱為主,而原創則是少之又少。
儘管有著這檔綜藝節目為原創歌曲提供一定的表演平臺,但是有人會疑惑,在流行音樂的市場下,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唱作人呢?
首先要明白唱作人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既能寫歌譜曲又能唱的藝人。但是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歌曲才是真的唱作人。
比如第一季中的曾軼可,作為一個從快女走來就一直有爭議的歌手,當年因為原創能力被高曉松一直力挺,但卻因為演唱水平一直備受大眾吐槽,好在這麼多年來她的演唱水平有了實質性的進步。
曾軼可《流言》
很多場的最佳,其實都是曾軼可。
在我看來《流言》是對人性感官的再思考,在最後,她唱,「別相信耳朵,相信雙眼」。從歌詞中足以見得這更像是對社會怪象的思考。
錢正昊《還不知道》
原創歌曲更多體現在風格上,錢正昊的一首《還不知道》在雷鬼風格上自由翻滾。
但是最難得的卻是錢正昊在這種風格上所呈現自由真實的狀態。
錢正昊嘗試雷鬼是確實是明智之舉,因為他能以自由的狀態展現他vocal的實力,又能以律動感給大眾帶來清爽的夏天音樂。
其實可以發現,最後人們去聽的,不是奪冠加冕的歌手,而是在某一時刻真正打動你的作品。
打動每個人的作品最重要的是感同身受,而感同身受需要的是不斷地學習和經歷。說到學習,對於流行音樂來說,八大院校其實都有相關的課程開設,但是適應市場開設唱作班的卻很少,海口經濟學院和吉林音樂學院是開了唱作班的,但是演唱和創作結合在一起的,海口經濟學院今年新開了「現代音樂唱作」專業。
其實這也算是適應當下流行音樂市場的需求,所作出相應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