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鐵柜子的商業版圖

2020-12-27 紫金山科技

野心宏大,細節不靈

豐巢引發的辯論在昨日(5月10日)達到高潮:在豐巢官微發布了《致廣大用戶的一封信》,說明了為何免費保管期限是12小時、鼓勵大家及時取件,但不會修改收費方式後,上海中環花苑小區發出的一封致豐巢的公開信被推為回應「範文」,滿滿3頁A4紙從企業經營角度、業務流程角度、通識邏輯角度、業委會視角表達了對抵制豐巢櫃服務的原因。

(藉此事中環花苑小區意外走紅,很多網友喊話:比券商分析師的研報寫的好!邏輯滿分!我要去你們小區買房子……)

之所以對豐巢的回應大多消費者並不理解和滿意,還是歸結於兩個問題。

一是豐巢始終沒正面回應「用戶提前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問題。

其實智能快遞櫃關於《快遞「入櫃」需經收件人同意》的規定從2019年10月就由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開始實施,一是應當徵得收件人同意,二是投遞快件後應及時通知收件人。但為了效率,快遞員們只做到了第二條,管理層也沒有強制執行第一條。

另一個是用戶不理解的雙面收費問題。

中環花苑小區「範文」式公開信裡也給豐巢雙面收費算了一筆帳。按照一臺80格快遞櫃計算,僅收取快遞員每格支付0.45/0.4/0.35元,一天也能收入36元,「完全可以造血,且貼紙廣告和櫃機屏幕、手機端廣告收入另計」。

但實際上,一位曾經在快遞櫃行業做過產品經理的人對紫金山科技坦言,每臺快遞櫃實際上很難做到滿載百分百利用率,再加上除了進場費、電費、人員維護費,還有後臺IT系統安裝、軟硬體更新費,每年需要繳納不等額的物業費等,成本高於收入,而貼櫃廣告和機櫃屏幕廣告都在初始探索階段,提不上賺錢,所以無論是單個柜子還是整個產業都還是投入大過收入的「貼錢」階段。

是什麼讓豐巢急於收費?

早在2017年,被歸在「無接觸經濟」概念下的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就已經火過了一波。

在無接觸這個風口上,很多創業項目歷經了需求上漲、投資者聚焦、大浪淘沙式的洗牌,模式和產品沒有經受住市場考驗的不是資金斷鏈就是不了了之,有幸在摸索商業模式中靠著用戶量倖存下來,依賴「燒錢」的能力鋪開規模,為的就是持續擴大用戶量。

2015年6月,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中國5家公司共同投資豐巢科技,計劃用豐巢智能快遞櫃來解決快遞最後100米的問題。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6年12月31日豐巢的資產總額為13億元,而當年淨利潤虧損為2.5億元。

2017年12月31日,豐巢的資產總額變成了45.86億元,負債總額增至17.57億元,總營收上升明顯,但淨利潤虧損卻進一步擴大至3.85億元。

2018 年5月31日,豐巢的資產總額上漲為63.11億元,負債總額為17.32億元。前5個月的總營收為2.88億元,淨利潤虧損在半年內就達到了2.49億元。

截至2018年末,豐巢通過四輪股權融資獲得55億,累計虧損超過10個億。

這並未耽誤豐巢的高歌猛進,就在五天前,豐巢布收購中郵速遞易。(被收購前的中郵速遞易等其他快遞櫃品牌也等都探索過用戶收費模式,比如24小時後收費1元錢,但進展也不順利。)

按兩家一季度未審計營收報告,兩大巨頭2019年合計虧損12.98億元,今年一季度兩家合計虧損超過3億元。

「虧錢老大」收購「虧錢老二」,是這樣的狀況讓豐巢急著向用戶收費了嗎?

對用戶來說,對突如其來五毛錢的反對關鍵並不是五毛錢本身,而是更密集的「不告知」和12小時這個遠遠短於此前中郵速遞易設置的「逾期24小時收費1元錢」。

在紫金山科技與前述產品經理的溝通中,他也有些遺憾地表示,快遞櫃已經形成如此大的規模,本該在2020春天這場疫情期間發揮關鍵的作用,但「無證不許進小區」的政策,又把物流截在了小區大門口,疫情逐步解封後,快遞櫃被重新利用起來,相當於間隔幾個月後的一次市場重啟,這時候的用戶已經對「小區門口集中拿快遞」產生疲勞,本該是快遞櫃很好的一次拉攏用戶的時機。

如果更多用戶體會到快遞櫃的方便和快捷,才能為下一步的商業模式奠定一個可信任的基礎。但很可能,豐巢有點操之過急。

「競爭情報顧問」付亮發表態度說,豐巢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雙重收費如果被快遞員和收件人同時抵制的話,更多的快遞會選擇直接送到收件人手中而不是放到豐巢。這樣豐巢的利用率會進一步降低,疫情本來給豐巢帶來的難得的發展良機,一個收費通告,就把這個良機錯過去了。

「看看網絡會議領域,主流服務提供商都在利用免費抓取更多用戶和機會,也是在布局下一步。」

那麼,如果當下為了繼續擴大市場和用戶粘性而繼續向用戶免費,豐巢在商業模式和「智能」上還有什麼打法?

鐵柜子的商業化說易行難

截至2020年3月31日,豐巢擁有機櫃18萬個,市場佔有率約44%,速遞易擁有機櫃10萬個,市場佔有率約25%,收購中郵速遞易後成為「鐵柜子」老大,佔據了快遞櫃70%的份額。

「虧錢老大」收購「虧錢老二」的意圖何在,恐怕意義不在眼前。

按照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2018-2021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預測,一兩年內我國快遞業務量有望達到一年700億件的規模,而此次疫情激發的無接觸商業,勢必將這個數字增加到更多。

這也是豐巢持續砸錢,為未來構築宏圖板塊的主要目的。

但如付亮所說,在收「會員費」之前,先打通普通用戶通過快遞櫃收到快遞的業務流程是基底。

而在最後這100米,怎麼發揮一個鐵柜子的「移動網際網路精神」,從業者其實早幾年就開始找辦法。

除了櫃機屏幕廣告、APP廣告,此前快遞櫃從業者考慮過把柜子作為生鮮銷售的最後一環,下單到儲存,似乎可以讓消費者更方便。但事實上,生鮮產品在最靠近社區的便利店和小型連鎖超市中的銷售情況也還不盡人意,當下用戶購買意向還是傾向於大超市或者有冷鏈配送的電商,所以一度嘗試過的生鮮模式被叫停,且還涉及到柜子在製冷、儲存方面的改造。

而「商業產品小樣」也是前述產品經理所在企業曾重點考慮過的新玩法,專門設計一些透明展示櫃,把化妝護膚品、飲料、日用品的一些小樣放在透明櫃中,用戶可以下一個APP進行預訂或者選擇,這也可反饋給提供商品小樣的商家更精確的潛在用戶信息。

但因受眾面窄,加上需要重新設計櫃組和後臺系統等,也尚未真正實施開來。

從網絡上留言來看,其實很多用戶並不反對豐巢收費,前提是主動告知和合理收費。鑑於其持續的虧損,很多網友也展開了腦洞。

「設置一個免費取件的時間比如24小時,超過24小時取件可以收看屏幕廣告15秒再免費取件,也可以直接付費取件。」

「能不能增加臨時儲物功能?」

一些腦洞與物聯網智庫的一位專家提出的新方向有些不謀而合。

一個是大數據分析:通過電商和物流的數據,能知道一個居民小區平均每天大概有多少快遞需求,在什麼位置設立智能快遞櫃,柜子應該設立多少,每個格子的大小等等。按需配置才能讓快遞櫃利用率最大化,減少額外資源的浪費。而且快遞櫃位置數據與電商平臺打通,那麼用戶在購買時就可以自主選擇上門送貨或者快遞櫃自取的方式,並支付不同的費用,以此來提高快遞配送的精準度和效率。

另一個是跨界融合:未來將會以社區為中心,出現很多類似便利蜂這樣小而全的購物便利店,日用品、水果、蔬菜等上班族可以提前在線下好單,晚上下班即可在智能快遞櫃取到相應的商品。讓一個智能快遞櫃成了未來連接智能生活的一扇門,消費者方便、快捷購物,商家按需存貨,也可靈活減少庫存。當然,這也涉及與便利店如何合作,以及如何改造智能櫃軟硬體的問題。

更多的應用可能在5G真正普及後,由垂直行業提出新的應用場景。

說到最後,有點戲劇化的是,來自上海中環花苑小區的那封持續抵制豐巢的公開信在掀起上海、杭州等多地抵制收費快遞櫃「運動」之際,上海最新發布了一則「提升電子商務配送網絡建設」的政策激勵:

「計劃三年內新增智能取物櫃1.5萬臺以上,著力構建覆蓋15分鐘社區生活圈及住宅小區的智能末端配送體系;建設300個社區生鮮前置倉,3個城市分選中心。」

不知冷靜下來的豐巢能否肯下功夫再優化收費模式,趕上這一波又一波電商利好政策之風。

相關焦點

  • 44歲的李湘,商業版圖裡看不到王嶽倫
    無論是電視臺主持人,還是集團影視副總裁,李湘的商業版圖逐漸成型。只不過,李湘的商業版圖裡已經看不到王嶽倫的影子。01,李湘的商業版圖:直播、影視、房地產根據企查查的資料顯示,李湘現任北京快樂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已註銷)董事長、總經理,並在360集團任職娛樂總裁。
  • 最高貴冷豔的香港十二大明星地產商【內地商業版圖揭秘】
    僅700萬人口的香港,誕生了一批優秀的商業地產發展商,打造了數十個經典商業項目。如今,他們早就不滿足過於狹小的地域版圖,將業務足跡踏進廣袤的中國內地,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優質的代名詞,他們的到來,不僅為當地留下了一顆顆商業明珠,更帶來了先進的地產開發理念、優秀的商業運營管理經驗,同時加入了商業地產群雄逐鹿的爭霸賽,提升了內地的商業地產開發水平。
  • 撬裝式加油站,一個鐵柜子,憑啥這麼貴,原來東西是「罪魁禍首」
    在大家購買、使用撬裝的過程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顧客對撬裝設備的價格比較質疑,總是問,這樣一個「鐵柜子」,不就是放了一臺加油機嗎,憑啥賣這麼貴?除了礦山、攪拌站等一些不差錢的企業。對於一些中小企業,尤其是物流公司來說,加油站的價格也確實是一筆不少的開支!那麼為啥它這麼貴呢?
  • 中海地產收購佛山怡豐城,拓展大灣區商業版圖
    近日,中海地產(HK:00688)通過收併購,再次擴展其在大灣區的商業版圖。據戴德梁行公眾號發布,近日,戴德梁行資本市場部成功促成佛山南海怡豐城交易,其中,中海地產成為本次交易的收購方。資料顯示,佛山南海商業城由新加坡豐樹集團開發,項目包括住宅、商業、教育物業及辦公樓等,怡豐城為其中商業部分,建築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地下負一至地上四層),開業六年出租率常年維持90%以上,是區域內集購物、餐飲和娛樂為一體的優質社區購物中心。
  • 張藝興資源接踵而至,商業代言版圖再擴大
    (圖片來自藝人工作室的官微)全能音樂人、實力派演員、全民製作人張PD、Krump大魔王……張藝興身上的標籤不勝枚舉,他用實力締造一個又一個事業高峰(圖片來自藝人工作室的官微)正是因為這股不斷努力向上的勁頭,張藝興也成功贏得了許多商家品牌的青睞,其中更是斬獲了多個國際品牌全球代言title,從珠寶腕錶、高奢服飾到護膚、日用快消,張藝興商業代言版圖不斷拓展
  • 周杰倫還有龐大的商業版圖
    今年是周杰倫出道的第19個年頭,從初入歌壇的少年到如今華語樂壇的超級偶像,這19年裡,華語樂壇從傳統唱片進入了數位音樂時代,時代推動著音樂人快速迭代,大浪淘沙後周杰倫仍然屹立不倒,可謂是「流水的流量小鮮肉,鐵打的巨頭周杰倫」。周杰倫曾在一次演唱會上對歌迷開玩笑說,「即將上市的新專輯,我寫了12首歌,聽就好,可以不用買,因為我不是靠這個掙錢。」
  • 少林寺的商業版圖:門票收入一年超三億,是文化保護還是撈金?
    傳承千年的少林寺商業版圖究竟有多寬?這麼多錢去了哪裡?少林文化屬於社會公共品還是個人無形資產?且聽本文分解。早在1997年,釋永信就帶領少林寺成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之後在釋永信的帶領下,少林開始不斷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2008年,少林寺就開通了自己的淘寶店,銷售禪修用品、少林元素文創作品,2009年,少林寺興建中國大陸首個少林寺文化中心總部,在之後還在中國臺灣省、澳洲等地建立了分寺。
  • 格美集團收購鹿港小鎮,拓寬餐飲商業版圖
    2020年9月,格美集團(KOSMOS GROUP)正式收購「中國餐飲百強企業」——鹿港小鎮(Bellagio Cafe),為集團的餐飲商業版圖再添重量級角色。 融合臺式品牌餐飲 拓寬餐飲商業版圖鹿港小鎮於2001年在上海創立,於今年正式加入格美集團。
  • 講述何炅的商業版圖:多家公司股東,擁有多個個人工作室
    或以明星股東站臺,或與朋友合夥,或獨資單幹,何炅畫出了自己的商業版圖。明星IP正在備受資本青睞。越來越多的明星、藝人逐步開始進行跨界經營、管理並做一些投資項目。明星IP正在備受資本青睞。越來越多的明星、藝人逐步開始進行跨界經營、管理並做一些投資項目,以期將自身的IP商業價值最大化。何炅也是此中之一。
  • 餘杭牛製造 聚焦首臺套①丨這個「鐵柜子」 能力不一般
    編者按:首臺套產品,是衡量一個地區製造業創新能力的指標之一
  • 新增45名業內人士抵制於正郭敬明 兩人商業版圖擴張或受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增45名業內人士抵制於正郭敬明 兩人商業版圖擴張或受阻 12月22日深夜11時許,編劇宋方金在微博發布了45位影視從業者的名單,稱這是第二批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的名單。截至目前,共有156位編劇、導演、作家等影視從業者,籤署了聯合公開信,點名於正、郭敬     原標題:新增45名業內人士抵制於正郭敬明 兩人商業版圖擴張或受阻     12月22日深夜11時許,編劇宋方金在微博發布了45位影視從業者的名單,稱這是第二批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的名單。
  • 《說好不哭》刷屏,周杰倫還是周杰倫,還有你不知道的商業版圖!
    ,商業版圖部分授權轉自Tech星球(tech618)作者賈寧宇,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盒飯財經製圖事實上,早就不靠賣專輯賺錢的周杰倫,商業版圖也非常龐大:1)IP影響力持續商業化久不出音樂專輯和影視作品的周杰倫,很多人似乎已經忽視了他的影響力。以至於釀出今年8月份,當紅流量小生蔡徐坤與「過氣天王」周杰倫的微博超話排行榜Battle。
  • 周冬雨陷負面新聞,「四小花旦」商業版圖擴張再遭警示
    本文字數:2218,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導讀:周冬雨此次被牽扯,也給了明星一個警示:面對紛繁複雜的資本市場,如何平衡自己的身份,這是每一個明星在擴展自己商業版圖前「雖然有《泰囧》這樣的『黑馬』偶爾出現,這一時期主要還是遵循一個『三高模式』——高投入、名導演與名演員,《建國大業》《赤壁》《風聲》《十月圍城》《趙氏孤兒》等都是如此。憑藉這一時期的商業大片,趙薇、周迅等花旦穩穩佔據一線,更多的80、90後演員則通過影視劇成名。」周凱旋表示。
  • 代言版圖不斷擴大,商業價值實力認證
    (圖片來自藝人工作室的官微)全能音樂人、實力派演員、全民製作人張PD、Krump大魔王……張藝興身上的標籤不勝枚舉,他用實力締造一個又一個事業高峰(圖片來自藝人工作室的官微)正是因為這股不斷努力向上的勁頭,張藝興也成功贏得了許多商家品牌的青睞,其中更是斬獲了多個國際品牌全球代言title,從珠寶腕錶、高奢服飾到護膚、日用快消,張藝興商業代言版圖不斷拓展
  • 黃曉明的商業版圖:覆蓋影視、醫療、科技等行業,沒有Angelababy
    自出道以來,兩人一直以藝人、演員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兩人背後的資產版圖。熟悉黃曉明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很有商業頭腦的明星。除了2020年末,黃曉明強勢宣傳的首家「燒江南烤肉店」,黃曉明的商業版圖更多是以參股投資為主。
  • 打造泛娛樂內容生態:觸寶Q3財報背後的流量商業版圖
    回歸產品本質,「解鎖」數據背後的產品哲學 有人說,網際網路商業是流量商業,本質上是販賣注意力,而要做好這門販賣注意力的生意,需要先建立起一個成功生態,其中包括流量、內容、商業和數據。 流量方面,圖文的內容流量增長陷入停滯甚至下滑,短視頻流量也逐步進入衰退期。
  • 貧窮「貴公子」用10元,開創了5000億商業版圖
    傳奇「賭王」何鴻燊落幕,98歲高齡的他在世上留下了許多故事,印證著這些故事的則是他5000億的商業版圖。可是看著今日的繁盛,誰又能想到當年流落到澳門的他是個僅剩下10塊錢的貧窮公子呢?這第三次的奮力爭取,不僅奮力而且目光精準直達要害,多年努力積累起來的經驗開花結果,審時度勢,權衡各方勢力,一舉拿下澆灌日後自己商業基石的湧泉。正如最初向澳門政府所提出的建議一般,開闢港口,新建城市,並且聯合競標失敗的霍英東和葉漢設立澳門旅遊娛樂公司。藉助香港財閥打開其大門,引入遊客趁機大發博彩財。
  • 國美系股價大漲,一文看懂黃光裕的商業版圖
    一文看懂黃光裕的商業版圖導讀:北京一中院對黃光裕依法裁定假釋。2020年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根據刑罰執行機關的報請,依法裁定對黃光裕予以假釋,假釋考驗期限自假釋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
  • 「說好不哭」7分鐘賣出500萬,周杰倫年入上億,商業版圖不只音樂
    周杰倫還有一個知名代言是杯裝奶茶優樂美,在被繞地球一圈的「香飄飄」打敗後,面臨奶茶店的崛起也幾乎銷聲匿跡。2009年,周杰倫代言了愛瑪電動車,「愛就馬上行動」的廣告語膾炙人口,愛瑪電動車也藉此成為行業第一,2016年更是實現了創紀錄的4.47億淨利潤。但隨後,愛瑪電動車的淨利潤開始停滯甚至下滑,共享電單車的興起對其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 商業版圖曝光:實控5家大陸公司
    不過,在網絡上已有眾多網友將羅志祥與「渣男」劃上等號,並呼籲抵制羅志祥,還有網友對這件事展開了想像:羅志祥的商業版圖:自創品牌、實控5家大陸公司16歲出道的羅志祥,早在2006年就自創品牌STAGE,曾年盈利2640萬,但在2019年宣布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