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4:37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李哲 張德聰 視頻 劉琨
溫州是全國重點僑鄉,現有68.8萬人在海外創業發展,建立了350個溫籍僑團。廣大僑胞始終懷揣拳拳愛國之心、殷殷赤子之情,為當好「重要窗口」的建設者維護者展示者貢獻僑力量!為慶祝溫州市僑聯成立60周年,溫州市委統戰部(市僑辦)和市僑聯聯合舉辦「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重要窗口』建設中的溫州僑力量」 尋訪活動。本期主角是美國洛杉磯溫州商會會長、惠州市政協委員、惠州市溫州商會永久榮譽會長劉林春。
【人物名片】
劉林春,美國洛杉磯溫州商會會長、惠州市政協委員、惠州市溫州商會永久榮譽會長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上世紀90年代初的劉林春正如此詩一般,懷揣著雄心抱負定下人生的志向。
如果將外貿行業看作是一個江湖世界,那麼劉林春兼具了金庸筆下的陳近南與郭靖的優點,前者英氣迫人,大局觀強;後者敢拼敢闖,意志堅定。這是一個熱鬧的行業,永遠不缺參與者,如何在風雲變化中脫穎而出,就得各憑本事。劉林春以牛仔服為利刃,在風雲變幻的服裝行業開闢了一條獨屬於他的道路。
面對著時代形勢的轉變,他的有所堅持是立命之本;有所捨棄是斷腕之勇;有所突破更是重生之機。他是劉林春,美國洛杉磯溫州商會會長、惠州市政協委員、惠州市溫州商會永久榮譽會長。
走南闖北
敢想敢幹的創一代
「留法的經歷是我一輩子受益不盡的財富」,當劉林春回看自己人生時,法國五年是一切的起點。
「那時候什麼樣的苦都吃了,那還有什麼苦不能吃的?」
對劉林春而言,「996」算什麼?加班加點算什麼?16小時打底的工作時長,極度惡劣的工作環境,沒有安全保障的家庭製衣小作坊,以及完全不能與之匹配的微薄薪水,才能榨乾一個人的身心。
苦難是一面照妖鏡。弱者被吞噬,被侵襲,無有餘力。而強者,卻會被點燃,被激發,宇宙爆發、生機無限。
放棄了唾手可得法國居留證,在學成歸國之後,劉林春著手他的服裝外貿大計。資本不夠?曲線來救。
為了籌得第一桶金,他充分發揮了家鄉摩託車配件的優勢,創辦了摩託汽配廠,時至今日,尚運轉良好;1998年,他創辦「好夢」服飾,開啟了服裝事業版圖;2001年,劉林春不惜投入所有家當,在義大利羅馬盤下了一家貿易公司,並註冊了自己的品牌「魔倪卡思」;2004年,劉林春將目光投向牛仔服,在廣東惠州創辦「中旭服飾」,開始打造他的「牛仔王國」;2006年,不顧朋友的勸阻,劉林春在杜拜考察的第三天,就設立了杜拜分公司,正式「入場」中東;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劉林春卻逆行而上,出海美國,創辦分公司……
旁人詫異於劉林春的勇氣與魄力,劉林春自己卻腹有韜略,全局在胸。
「中國製造物美價廉,在市場全面開放之時,必然是外貿崛起之日。」而溫州人特有的「抱團」精神,也必會是他強有力的助力。事實證明了劉林春的判斷。迄今為止,每年都有上百萬件牛仔服飾,出自於劉林春之手,銷往歐美、中東、亞非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劉林春敏銳地觀察到,「一條腿」走路總是不穩的,低端製造遲早會因為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而喪失。為此,創辦「中旭服飾」之初,他就有意突破掣肘,瞄準中高端智造的目標,捨棄唾手可及的低端製造的利潤,轉型升級,建立了集棉紗、紡織、製衣、洗水、整燙為一體的生產基地,將生產與貿易的主動權收歸己有。
「我們在起步階段,以生產規模為主,逐步擴大。發展階段,則以面料、成品等一條龍生產服務為主,降低成本。而現在成熟階段,則以自主研發設計和全球銷售為主。」劉林春極有章法。當別的服裝外貿企業掙扎於生死一線時,他壯士斷腕,帶著「中旭服飾」憑藉自產自銷、外貿銷售以及原料供應的「三板斧」,早已突圍,並成為了Lee cooper、Versace、Calvin Klein、Evisu、巴拉巴拉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供應商。
不忘初心
做服務僑胞、商會的領頭人
留法的5年,帶給劉林春還有一顆柔軟的心。他本就是一個謙虛的人,「我也是苦過來的」是他的口頭禪。但留法打工的經歷,讓他更能對身邊的人和事擁有共情。
「我們辦企業應該是給老百姓造福的,而不是來破壞的。」
成立「中旭服飾」之初,劉林春就投入巨資建設環保設施,每天可處理汙水2500餘噸,並實現汙水的循環利用,不為發展破壞當地的「綠水青山」。
他驕傲於員工「很有親和力的老闆」的評價。最自豪的,莫過於聽到員工說「老闆和老闆娘十分善良。」這樣的評價,對於一個不斷突破和創新的企業來說,無疑是很大的優勢。招才引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留住人才。「鳳凰非梧桐不止」,再好的條件,再高的價碼,如果不能走近人才的內心,也不過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法讓他們發揮全部能量。而「中旭服飾」在「招工難」的大環境下,卻依然擁有較高員工留存率,劉林春的人格魅力毋庸置疑。
在致力於把企業建成一個「小家」的同時,劉林春還為廣東惠州的溫州老鄉和洛杉磯的海外同胞相繼建立了不同的「大家」,用共情互惠互利,互幫互助。
2010年惠州市溫州商會成立之時,劉林春是首屆會長。在任期間,他帶領商會領導班子積極搭建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專門成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為會員企業提供法律支持。考慮到部分會員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商會利用成立時結餘的100多萬元會費,成立了互助基金,為會員企業提供互助小額貸款,會員短期借用不收利息等服務。2017年卸任之餘,他被念念不忘的會員們授予了永久榮譽會長的名譽。同年,劉林春又被推選為洛杉磯溫州商會會長。
2020年初,當國內疫情爆發,物資緊缺、一罩難求時,劉林春帶頭組織分公司員工去美國、墨西哥等地收購口罩。經過三天兩夜的苦苦搜尋,他們找到11萬個口罩,並通過墨西哥、日本等國度的層層轉運,才將口罩運回溫州,自掏腰包花費三四萬元運費。同時,他還充分發動商會的力量,疫情期間,洛杉磯溫州商會共捐贈了體溫計、防護服、口罩等價值約100多萬元的防疫物資,獲得了溫州市甌海區、樂清市、永嘉縣等多地歸國華僑聯合會頒發榮譽證書。而如今,隨著疫情在海外的持續擴散,洛杉磯出現了醫療物資匱乏的情況,他又緊急聯繫國內僑聯等機構,第一時間把國內捐贈的抗疫物資反哺給商會會員、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們。「溫暖的家」是洛杉磯溫州人對商會的共識。
在職責之外,劉林春也很「捨得」。多年來,他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公益活動,為學校教學樓改造,農村建橋修路,資助貧困家庭子女上學等共出資數百萬元,並獲得博羅縣慈善總會永久名譽副會長稱號。「我們也都是貧苦出身,如今有能力了,總是要力所能及的回饋社會。」劉林春說。
謙虛謹慎,勤勞努力,頑強勇敢,不忘初心,這是劉林春的人生寫照,也是他對「溫州精神」的詮釋。身為洛杉磯溫州商會會長的他,希望利用好這個平臺,把做國內商會的經驗帶到洛杉磯,更好地服務當地的溫籍同胞,同時,也積極帶領大家回國發展,回報桑梓。
1606459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