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章丘兩處博物館獲評國家級博物館,其中一處升為國家一級!

2020-12-24 騰訊網

12月21日,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名單。章丘區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也是我國博物館評定的最高級別,是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標誌著章丘區博物館從基礎建設、內部管理、展覽影響等各方面都體現著全國博物館的最高水平。同時,章丘區城子崖遺址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據悉,此項工作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全國共有74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章丘區博物館和城子崖遺址博物館脫穎而出,充分展現了章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出色的文化傳承。

章丘區博物館

章丘縣博物館創建於1984年。2016年撤市設區後,更名為章丘區博物館,位於章丘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整體建築為不規則三角形,2018年9月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其中展陳面積為90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26000件,其中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37件,三級文物334件,是集文物收藏、展示、研究、宣傳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誌博物館。

館內藏品豐富,兼具數量、質量,涵蓋了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夏商周時期、輝煌漢朝、唐宋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的精品文物,包括陶器、瓷器、青銅器、玉石器、金器、書畫等各種類別,見證了章丘這片土地的古老與輝煌,體現出章丘先民的智慧與勤勞。2015年8月作為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龍山文化衛星會議分會場開門納客,是濟南重要的建築地標、文化地標,也是濟南東部最大的文化綜合體。2016年該館「驚世漢王陵——洛莊漢墓文物展」獲得第三屆(2015年度)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殊榮;精品展覽《洛莊漢墓文物展》和《危山漢墓文物展》獲得「第三屆(2015年度)、第四屆(2016-2017年度)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殊榮。

只有讓陳列在博物館的歷史文物活起來,才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發展力量,展現城市魅力。近年來,章丘區博物館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藉助勞動節、國慶節、「5.18博物館日」、「文化遺產日」,以及周末、節假日,通過邀請市民走進來、組織展覽走出去,開展雕版印刷、拓碑體驗、陶藝體驗、專家鑑寶、新春主題系列活動等文化惠民活動600多次,聯合齊魯理工學院成立「大學生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受益人群140多萬人次。

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民族的根脈。章丘區博物館連年舉辦《章丘歷史文化圖片展》《傳承雷鋒精神創造亮麗人生—紀念雷鋒同志先進事跡圖片展》《第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圖片展》《章丘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圖片展》《古·韻-章丘境內甄選古建築》展等一系列圖片展覽,並發揮成章丘區博物館志願者之家的作用,讓展覽走進社區、學校,提高人們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適應資訊時代群眾需求,推出「掌上章博」欄目,開啟「智慧」博物館新時代。市民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看展覽、看文物、聽講解,並能體驗「全景章博」、「文物3D」展示,搭建起了與觀眾分享互動平臺。充分利用「章丘文化e點通」「山東公益文化雲」「章丘文化雲」平臺,宣傳章丘歷史文化,博物館已經成為具有章丘特色的文明實踐陣地。同時出版《章丘博物館建館三十周年紀念文集》《山東章丘文物精粹》《認一認咱們的生僻字》《讓國寶告訴你》等書籍,展示了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並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與博物館文物相關的小故事和生僻字,受到群眾熱烈歡迎。建立數位化博物館,編寫校對修改將近3萬字的數位化博物館文物解說詞,聘請專業人員配音配樂;聘請北京外國語大學專業翻譯人員為展廳講解詞進行翻譯、配音,全部上傳至章丘博物館官網、博物館微信平臺、博物館3D展廳講解平臺等,更好地服務觀眾,樹立了全國一流博物館的嶄新形象。

文化創意產品,是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紐帶。章丘區博物館深度發掘藏品的文化內涵,以「章博文創」品牌為特色,既具有歷史意義,又具有時代價值。其中,水晶「青銅鎏金龍馬當盧」設計思路以鎮館之寶之首青銅鎏金龍馬當盧為設計元素,結合現代水晶雕刻工藝創作了此項文創產品,蘊含了當盧的龍馬精神;開發的李清照茶具在2017年(濟南)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上,榮獲全省優秀文博創意產品「最佳設計獎」,並和一刀圓尺在今年全國文化創意產品推介活動的1000多件文創精品中脫穎而出,通過初評進入終評,展現了章丘文化創意的先進水平,對傳承優秀文化,引導大眾審美,賦能美好生活,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章丘區城子崖遺址博物館

城子崖遺址,位於章丘區龍山街道,總面積20萬平方米,遺址自下而上分別為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和周代春秋時期,1928年由著名考古學家吳金鼎發現,是龍山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是國家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子崖遺址的發掘,為中國史前考古發展奠定了基礎,否定了中國文化西來說,城子崖遺址被譽為「中國考古聖地」,榮獲1990年度和"七五"雙十大考古新發現。

坐落於此的城子崖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94年,是山東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總佔地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遠眺為一組古建城堡,俯視為一隻展翅欲飛的玄鳥。博物館按照「考古聖地、文明之星」的主旨布展,展覽面積3000平方米,展示內容由序廳、龍山破曉、文明之星、考古聖地、濟南尋根五部分組成,主要陳列展示了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時期的文物精品、生活場景,以及漢代濟南郡(國)都城—章丘東平陵故城遺址出土的文物精品,突出展示了城子崖遺址發掘的重大成果,並輔助展出城子崖遺址附近出土的商、周時期文物,還有龍山黑陶藝術精品展和龍山文化研究成果展兩個臨時展覽。

近年來,城子崖遺址博物館把青少年社會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常年開展「我在博物館上了一堂歷史課」、「原始部落進校園」活動、「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學」社會教育活動,累計接待研學團隊、社會教育活動1000餘次,深受廣大師生歡迎。其中,開展的研學和原始部落進校園活動,以城子崖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託,全方位、立體式向廣大青少年呈現了4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畫卷。活動中,除參觀博物館、開闢第二課堂、參觀流動展覽外,還打造了探訪城子崖遺址、陶藝製作、植物拓染、鑽木取火、石器磨製、考古發掘、考古勘探、城牆夯築、文物修復、鐵鍋打制、原始農耕體驗等活動,讓青少年在體驗中找到學習樂趣,在行走中感受文化魅力。同時,編寫了《最早的濟南》《龍山破曉-龍山區域的中華文明探源》等研學課程,出版了《讓國寶告訴你》口袋書,讓古老的歷史文化走進百姓生活,受到熱烈歡迎。「城子崖研學」評為「第三屆全省博物館十佳社會教育案例」,城子崖遺址博物館被評為「山東省中小學研學基地」、「濟南市科普教育基地」、「濟南市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

相關焦點

  • 喜訊!臨沂市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告。臨沂市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沂水縣博物館、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臨沂天澤木文化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喜訊!宜昌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
    喜訊!宜昌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門戶網站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74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
  • 宜昌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館
    宜昌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門戶網站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74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湖北有4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館,分別是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
  • 喜訊!湖北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王晶晶)12月22日獲悉,中國博物館協會正式發布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名列其中,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 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評國家級優秀
    近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的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揭曉,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首次參加評估並獲評國家級優秀。博士後綜合評估每五年開展一次,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 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跳級」的成博牛在何處?
    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有兩家博物館入選,分別為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其中,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此番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 青啤博物館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青島14家博物館全部晉級
    經過中國博物館協會材料審查、現場評估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我市14家博物館全部通過評估定級,分別晉升國家一級、二級、三級博物館,通過率100%。其中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山炮臺遺址展覽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青島市民俗博物館等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青島道路交通博物館等7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
  • 喜訊!第四批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公布 臨海市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日前,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全國共有221家博物館新晉國家二級博物館臨海市博物館位列其中成功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鐘錶博物館、年畫雕版博物館……濟南十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博物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程凌潤12月2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濟南市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山東省劉氏古鐘錶博物館、山東自生堂年畫雕版博物館等十家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級博物館。
  • 浙江7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據悉,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的第四批7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中,浙江7家博物館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包括西湖博物館總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杭州中國扇業博物館、杭州中國扇業博物館)、寧波天一閣博物館(寧波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南湖革命紀念館
  • 青島啤酒博物館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加冕文博行業最高桂冠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1日訊近日,最新一批《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公布,青島啤酒博物館正式升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入圍中國博物館行業最高級別行列,與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共同承擔起「推進博物館高品質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社會責任。
  • 青島這兩個博物館登頂「國家一級館」!今年跨年,就選博物館跨年...
    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面對極為嚴苛的評選標準,目前全國僅3.7%的博物館獲評一級博物館,並將每一年進行評估、每三年進行覆審。 其中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山炮臺遺址展覽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青島市民俗博物館、青島貝殼博物館、膠州市博物館、青島寶龍美術博物館等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青島道路交通博物館、青島金石藝術博物館、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青島市黃島區博物館、青島膠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 「跳級」獲評國家一級館,這家博物館有多「牛」?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有兩家博物館入選,分別為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其中,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這次是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 寶山這兩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寶山這兩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經過綜合評定,申城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6家國家二級博物館和1家國家三級博物館。紀念館共11層,1—2層為陳列區,3層為館藏區,4層以上為塔式建築。上海大學博物館由海派文化博物館、上海方言文化展示體驗館、上海大學校史館、錢偉長紀念館、溯園的「四館一園」組成,現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中國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 恩施市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趙盛迷 通訊員李卉)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恩施市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恩施市博物館位於六角亭街道辦事處公園街六號,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現有3處免費開放展館,分別為恩施抗戰歷史陳列館、葉挺將軍囚居舊址紀念館、南城門城樓施州古城歷史文化展。
  • 青島再添兩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 魏本報12月23日訊 記者今天從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經過中國博物館協會材料審查、現場評估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我市14家博物館通過評估定級,分別晉升國家一級、二級、三級博物館。
  • 喜訊!西湖(西溪)景區這兩家博物館榮登「國家一級博物館」榜單
    記者俞倩12月21日傳來喜訊,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共核定公布了520家等級博物館,其中一級74家、二級221家、三級225家,西湖(西溪)風景名勝區所屬的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和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本次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哈密市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24日電(李旭光 古麗簡 熊潔)12月22日,記者從哈密市博物館獲悉,經過中國博物館協會、國家文物局評定, 哈密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這一殊榮是哈密市博物館經過不懈努力,深耕哈密文博事業取得的優異成績。  12月21日,從中國博物館協會傳來喜訊,哈密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國家級」就在家門口!陽江新增1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 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 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 陽江有2家博物館入選「國家級」
  • 大連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彭杭 蘇暢)記者從大連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了解到,在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中,該館針對「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三大項內容積極開展了升級完善與評估申報工作,最終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成為本次評估遼寧省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非國有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