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辛丑年的三個猜想

2021-02-28 王育琨頻道

豪瑟和蘇裡科大提琴演奏電影《鐵達尼號》主題曲《我心永恆》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給最親的人吃,開啟人人天賦潛能,以生命鑄成技術大美絕活,天地補缺(「贊天地之化育」直譯)人生為什麼而來?人生就為這一件大事而來。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創造技術大美絕活,給人世間增加歡樂。無論怎樣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東西貢獻給世界!

60年一遇的辛丑年,總有大事發生。

 

 

關於辛丑年的三個猜想又一個辛丑年來了。1901年,我們挨打;1961年,我們挨餓;2021年,我們如何能夠不挨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尊嚴?

不知不覺,又是一個辛丑年。

 

上兩次辛丑,都是中華民族沉痛的記憶。

 

1901年,在八國聯軍侵華的餘波之下,清廷被迫籤訂《辛丑條約》。這是近代中國最恥辱的條約,向各國賠款之多、主權喪失之烈,世所罕見。

 

1961年,是三年困難時期的最後一年,災害依然肆虐,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痛苦。

 

這兩次辛丑,分別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國家如果不強、不富,會有怎樣的的後果。

 

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初積貧積弱的樣子。我們相信,不會再有哪個外國膽敢攻進我們的首都,逼迫我們籤下喪權辱國、掠奪民脂民膏的不平等條約;也不再會有什麼災害,能夠讓我們大範圍地缺衣少食,遭受那麼深重的苦難。

 

現在我們面臨的,不再是民族存亡、個人生死的問題,而是怎麼能生活得更好,更有尊嚴——不管是作為國家、作為家庭,還是作為個人,都是如此。

 

那麼,新的辛丑年,究竟會怎樣呢?我們能過得更好,更有尊嚴嗎?

 

何加鹽作了一些猜想,不敢保證準確,但是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種視角,以作參考。

 

 1

猜想一:關於經濟

 

受疫情影響,去年全球經濟都經歷了增速劇烈下滑,主要經濟體中,只有中國仍然是正增長,其他國家的GDP都出現萎縮。

 

中國全年GDP增速為2.3%,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點,也是新世紀以來第一次降到6%以下。

 

增速下降如此厲害的最主要原因,是疫情爆發初期的經濟停擺,導致一季度GDP同比下滑了6.8%。雖然第二季度就回正為3.2%,第三四季度更是又回升到4.9%和6.5%,但是由於第一季度掉落的缺口太大,所以後面三季度再拼命,也只是趕回了一部分,全年增速大幅低於原來預期的6%以上。

 

目前,在中國內地,除了個別地區偶然性的爆發外,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從全國範圍來看,生產和生活已經基本恢復正常。

 

去年6月以來,我在各地出差旅遊,飛行3萬多公裡,跑了11個城市,除了進出機場、火車站、地鐵要掃碼和測體溫外,其他行動都沒有任何阻礙。在我居住的廣州,日常生活、工作和休閒,除了出門要帶口罩以外,基本已經感受不到疫情的存在。

 

從消費來看,一些線下門店、商圈和旅遊景點受到了影響,有些店撐不住倒閉了,或者因為客流銳減而遭受了虧損。但是疫情控制住以後,熬下來的店鋪生意基本上都在恢復。

與此同時,線上消費增加了很多。2021年才過去38天,全國快遞數量就已經超過了100億單,這比2019和2020都要快一倍,反映了中國民眾線上消費的熱情比前兩年已經暴增。

 

何加鹽認為,辛丑年,中國的GDP會有一波報復性的補漲,增速將達到10年內最高。這輪補漲主要來自消費的反彈和出口的增加。

 

在去年的疫情之下,很多消費需求被抑制,但這些需求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完全消失,而只是被延遲滿足。

 

隨著疫情控制得越來越好,人們終究會去滿足那些暫時壓抑的欲望。去年沒能去旅遊的地方,今年會補去;去年沒能去電影院看的電影,今年會補看;去年沒聚的派對,今年會補聚;去年沒吃的大餐,今年會補吃……

 

雖然不是所有被抑制的消費都會補上,但是至少有一部分會。這些消費被疊加在原本按正常增速的消費上,加上「劫後餘生」的慶幸感和「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來」帶來的「及時行樂」思潮,將帶來GDP的「報復性反彈」(類似的情況在汶川地震後四川的消費數據中也可以看到)。

 

從出口端來看,原本我們認為疫情會影響外貿,導致出口減少。但實際情況是,由於歐美經濟體依然處於疫情的肆虐之下,很多地方還沒有恢復正常生產,造成商品大量空缺,其中部分由中國商品來填補,反而導致了中國的出口增加。

 

據外貿行業的朋友反映,去年以來,廣州出口貨物的貨櫃租賃價格猛漲,已經由原來的兩千美元一個漲到一萬美元一個。

 

主要原因是:原來貨輪把中國商品拉到歐美卸下後,會裝上歐美的商品運回中國。而現在很多貨輪到歐美卸下中國商品後,發現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歐美商品再裝櫃運回,只能原地等候,導致空貨櫃大量滯留在歐美。

 

這一現象表明,歐美的生產體系仍然處於疫情的嚴重影響之下。對於製造業而言,很多工廠一旦停產或減產,留出的市場空間被中國佔據之後,就很難再搶回去。

體現在數據上,就是2020年儘管疫情和貿易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貿,但中國的出口總量仍然逆勢增長了4%,而進口則萎縮了0.7%。這使得貿易順差的增幅高達27.4%,為5年來最高。

 

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貿易順差增加對於中國企業是好消息,對外國企業卻是壞消息。預計歐美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平抑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所以不能指望貿易爭端會比川普任期內少。當然,這些措施只能減少中國的部分貿易優勢,而不能改變整個大勢,預計辛丑年中國的出口還會繼續增加。

 

 

2

猜想二:關於生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競爭在這兩年日趨加劇。不管是電商、視頻、社交、資訊、社區生活、出行還是手機終端,每個領域的爭鬥都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究其原因,是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流量紅利已經到頂。

 

中國網民總數約10億,這是所有APP共同享用的最大的流量池。由於不是所有網民都會成為某些APP的用戶,所以除了微信這樣的超級國民應用外,其他APP,在中國市場能達到的最大用戶數,一般在4-7億之間。

 

當智慧型手機和3G/4G剛剛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進入爆發階段時,每個領域都有從零到億級的增長空間。但是現在,電商、視頻、資訊類APP早已進入了6億級別,社區生活和出行進入5億級別,而社交更是已經達到10億級別。

 

這意味著,在各個領域,巨頭們都即將到達、或者已經到達自己能衝到的最高點,每年用戶總數的同比增長速度,將由以前的三位數下滑至兩位數,再到個位數,最後不再增長。

 

以下是何加鹽畫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主要產品用戶典型增長曲線」。你可以去查一下,淘寶、京東、拼多多、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抖音、快手、B站、美團、滴滴等的增長數據,基本上都符合這個趨勢。

 

 

流量見頂,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對網際網路巨頭而言,其運營的重點,將由原來的「憑技術和模式創新來獲取流量」,變為「從競爭對手那裡爭奪流量」和「儘快將流量變現」。

 

以前,這些巨頭憑著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發掘新的使用場景,比較容易帶來用戶的指數級增長,公司的業績指標容易完成,對投資人很好交代,也有條件與競爭對手和平相處,對員工相對大方,對商戶和用戶的吃相相對好看。

 

但是現在用戶增長速度銳減,投資人的抱怨來了,管理層的壓力增加了,前方還未挖掘的流量已經所剩無幾。巨頭們能做的,只能是從競爭對手那裡虎口奪食,從員工那裡爭利,從商戶那裡收取「壟斷稅」、「過路費」,從用戶那裡「割韭菜」。

 

因此,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巨頭們之間攻擊友商的言論和行為增加了,各種從前不屑的下三濫手段也都使出來了;996愈演愈烈;平臺的坑位費越來越貴;用戶受到的騷擾、忽悠和盤剝也越來越多。

 

對於依靠巨頭而生的商戶(例如在百度和抖音等投放廣告的企業,在淘寶和拼多多等賣貨的商家,在美團和餓了麼等做生意的餐館)而言,流量見頂就意味著流量越來越貴。流量越貴,就意味著商戶的利潤越薄,到最後,只有少數能賺取暴利的玩家才能生存下來。

 

所以我們會看到三種現象:

 

第一,部分商家因支付不起流量費而倒閉,或者雖然還苦苦撐著,但是對平臺怨聲載道;

 

第二,部分商家雖然活下來,但一算利潤,實際上等於在為阿里、京東、拼多多、百度、美團、字節跳動、騰訊等平臺打工,自己只能賺個辛苦錢;

 

第三,價廉物美的優質商家會越來越少,而「」割韭菜「」謀取暴利的商家越來越多,我們在網上能搜索出來的信息越來越劣質,看到的廣告越來越low,享受的服務和買到的商品要麼越來越貴,要麼越來越差。

 

對於用戶而言,我們已經從最初使用這些APP的驚喜變成了無奈。

 

剛開始,它們界面清爽無廣告,客服熱情友好,平臺給我們發各種補貼。到後來,它們的廣告越來越多、越來越長,除非你花錢買會員;它們的客服越來越套路和敷衍,你反饋的問題常常無人理會;它們的補貼早已沒有,價格一提再提,甚至有些還利用大數據「殺熟」。

 

遺憾的是,在沒有新的革命性技術出來之前,要跳出當前這個紅海殘殺的局面,幾乎是不可能的。流量只有這麼多,誰都要生存,如果不能一起做大蛋糕,就只能互相爭搶。

 

網際網路巨頭想要突圍,只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是出海,突破10億天花板的限制,面向全球用戶,這是阿里、字節跳動、滴滴、小米等在走的方向;

第二個是發掘還沒有被移動網際網路覆蓋的新的使用場景,向傳統行業搶食,社區團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個是加強研發,爭取比別人快一步創造或趕上新的風口,這是阿里、騰訊、華為等大力搞研究院,爭搶科學家的原因。

 

3

猜想三:關於輿論

 

在剛剛過去的庚子年,偏紅的言論已經很明顯地成為了社會輿論的主流,這和幾年前「公知」言論流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一變化趨勢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中國經濟發展成功帶來的必然。

 

原來「公知」言論之所以有市場,最關鍵原因,還是因為中國的發展確實還不如發達國家。沒有經濟實力,人們的生活水平就比別人低;照顧弱勢人口、發展民生事業、處理社會矛盾能利用的資源就比別人少。這就無怪乎人們對本國有諸多不滿,對發達國家充滿嚮往,並且很多人把這種嚮往從經濟折射到制度和文化。

 

現在,隨著中國漸漸趕上來,原來的差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迅速縮小,有些地方甚至已經超過發達國家,所以老百姓對發達國家的經濟和制度神話已經「祛魅」。自然而然地,覺得「發達國家不過如此,中國也還不錯」的想法越來越多,國民也越來越自信,「公知」言論的市場自然就會萎縮。

 

二是疫情防控的強烈對比。

 

在疫情剛剛爆發之初,我們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混亂和迷茫,也有過很多抱怨,那時很多人認為中國不行,如果換了發達國家就不會這樣。

 

結果後來發現,發達國家在準備時間如此充足的情況下,居然還是防不住病毒的蔓延。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近3千萬,死亡人數近50萬;歐洲國家也不遑多讓,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主要國家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遠超中國。

 

自從中國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讓社會生活與生產基本恢復正常,而其他主要大國應對疫情依然毫無章法的時候,中國社會整體的「三個自信」程度就空前提高,「公知」原來宣揚的那一套受到了大部分網民的質疑、嘲笑或者無視。

 

三是輿論攻防態勢的變化。

 

一直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意識形態進攻是非常強勢的,有大量的經費和人員在幹這些事。由於網絡社會總體上是去中心化的,在這樣一個「烏合之眾」的生態裡,有組織、有資金、有渠道、有先進經驗的勢力,並不需要花費多大力量,就能策劃一次又一次的輿論攻擊。在歐巴馬任期內,這種攻擊是非常有效的。

 

但川普上臺後,大幅削減這一塊的經費和人員,除了他自己在推特上叫嚷以外,原本美國明裡暗裡資助的輿論戰基本上偃旗息鼓。而失去了策源地、組織者、經費支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氛圍和環境,原來附和、響應、傳聲的群體就變成了一盤散沙,無法形成一股持續性的強大力量。

 

再加上國內也加強了對輿論的管理,很多原來有較大影響力的某類人士已經無法在國內網絡生存,只能局限於小圈子自嗨或者到海外平臺發聲,基本上失去了在國內輿論場呼風喚雨的能力。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們可以看到,在微博、公眾號、今日頭條、抖音、快手、B站、知乎等各個主要的內容平臺,偏紅的言論都成為了主流。

 

但是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何加鹽認為,雖然整體上輿論向紅色發展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在辛丑年,依然有可能經歷比較大的反覆。就像2008年曾經發生過的一樣。

 

當時,從3月中旬起,國際上對中國大肆造謠抹黑,又出現了火炬搶奪等事情,國民情緒倍感屈辱,形成了一種同仇敵愾的氛圍;而5月地震的悲情及舉國救援的悲壯,又讓大家深切感受到血濃於水的凝聚力,默哀後的人群高呼「中國加油」,就是最好的體現;到8月,奧運會成功舉辦,開幕式的盛典加上金牌的豐收,讓民族自豪感和對國家的熱愛達到了高潮。

 

那個時候輿論的紅,一點都不比現在差。但是很快,隨著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一夜之間情況就發生了逆轉,到溫州動車事件又形成了一個反面的高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公知」言論大行其道,整個網絡幾乎成為批判中國、推崇外國的平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輿論的發展形勢是很快的。在一個大的潮流中,也會有各種反覆。

 

其實,我們現在回頭看一看去年疫情剛剛爆發時的網絡言論,可以發現也是以負面的居多。直到四五月份,中國疫情控制住,發達國家疫情蔓延開,才逐漸演變成現在這個局面。

 

當前整體向紅的網絡輿論潮流,在辛丑年有可能會被兩個因素所影響。

 

從內因來看,隨著流量見頂而到來「內卷」,意味著不同群體之間以及群體內部,資源爭奪會加劇,表現出來就是社會矛盾更容易激化和爆發。如果發生類似三聚氰胺事件那樣的重大社會事件,當下的輿論局面就有可能被打破,在一段時期內走向另一個方向。

 

從外因來看,美國已經完成了政府換屆,換上了高度重視意識形態的民主黨政府。原本已經中斷了四年的經費、組織、渠道等又會接上,新的意識形態項目又會推出。中文網絡上原本一盤散沙的某些群體,又將有了主心骨和方向指引。所以在輿論場上,種種批判、反思、抹黑、詆毀或者攪渾水的言論又會沉渣泛起,形成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實際上,這一個多月來,我們已經可以在網絡上感受到一些細微的變化。各種以「揭露黑幕」為表,以「帶節奏」為裡的言論,顯多了起來。

 

辛丑年,我們看到的網絡輿論會更加複雜,各種引起全網討論的輿論事件會大量增加,反轉再反轉會一再出現,不同立場和觀點的網絡對立會更加嚴重。

 

對於普通網民而言,當我們面對這樣事件時,最好是更全面、更耐心地了解儘可能多的一手信息和權威信息,不然很容易就會被帶到溝裡而不自知。

 

當然,由於中國發展的基本面在這裡,疫情防控的中外不同答卷就擺在這裡,輿論趨紅的大趨勢是不會變的。中國人會越來越愛國,越來越具有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紅色的底色已經寫進了90後和00後的血脈。

 

不管在中國做什麼生意的人,都需要把這一點記在心裡,那就是:尊重中國人愛國熱情的公司會越來越吃香,傷害中國人感情的公司會越來越寸步難行。

 

 

4

總   結

 

 

有人說,中國人這一百多年來,就是在致力解決「不挨打、不挨餓、不挨罵」這三個問題。

 

120年前的辛丑,我們還在挨打。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我們趕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打了抗美援朝戰爭,有了「兩彈一星」,終於解決了不挨打的問題。

 

60年前的辛丑,我們還在挨餓。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勞作,我們勒緊褲腰帶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搞了改革開放,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終於解決了不挨餓的問題。

 

現在,又一個辛丑來了。我們已經不再挨打,不再挨餓,我們現在想要的,是過得更好、更舒心。

 

今天我談了經濟、生意和輿論三個猜想,正是為了回答我們能不能過得更好,更舒心的問題。

 

辛丑年,我們的經濟會報復性地補漲,這對我們是好消息;

但是由於流量已經到頂,生意也會更難做,競爭會進一步加劇;


在輿論上,我們的自豪和吐槽同在,加上外因的擾動,會呈現一種複雜的局面,但是整體上是往更自信的方向走。

 

我們每個人的幸福,與國家的總體發展形勢、行業競爭態勢、以及每天進入我們腦海中的信息都息息相關。

希望我的三個猜想,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這一年的大勢,降低一點因不確定性而帶來的焦慮。

---end---

何加鹽,浙江大學經濟學碩士。曾在政府部門從事國際經濟與政策研究;後創立諮詢公司,為企業提供商業分析和戰略諮詢;現為自媒體人,主要研究企業和企業家成長史。

來源:何加鹽

 60年一遇 辛丑年極簡史

60年一遇 辛丑年極簡史(摘要)

作者:最愛君

來源:最愛歷史

天幹與地支循環反覆,形成幹支紀年。每一種組合,都是六十年一遇的中國年。

辛者,新也,有萬象更新之意,在天幹中位列第八。

醜者,紐也,有結而可解之意,是地支中的第二位。

一個牛氣沖天、牛轉乾坤的辛丑年即將到來。今天,為大家講述過去的2280年中,38個辛丑年的故事。

▲唐·韓滉《五牛圖》(局部)

帝國前夜

從春秋到戰國,長達500多年的時間裡,周王朝建立的舊秩序走向分裂。強者存,弱者亡,這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也是思想活躍的時代。

春秋五霸,七雄紛爭,百家爭鳴,商鞅變法…最終,秦國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而2280年前的辛丑年,那個掃滅六國的人正孕育在一位趙國女子的腹中。

▲秦兵馬俑 圖源/攝圖網

公元前260年

這一年,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以一場慘烈的殲滅戰宣告結束。

秦軍在名將白起的指揮下,打贏了這場國運之戰,但秦趙雙方都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為了支援前線,秦昭襄王親自督戰,把全國所有十五歲以上男丁都派上戰場。

之後,40萬趙軍被秦軍坑殺,只留240個小兵回趙國報信。趙國從此國力大損。

兩軍交戰之際,趙都邯鄲城中,淪為質子的秦昭襄王之孫異人陷入危機,艱難求生。

與此同時,衛國商人呂不韋一心想做成一樁奇貨可居的政治交易,耗費大量家產,為異人四處奔走,勸說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寵妃華陽夫人收異人為養子,以此幫助異人爭奪未來的儲君之位。

同年,呂不韋將一個絕美的趙國舞姬送給異人。這個女子被後世稱為趙姬,她在不久後懷上了異人的孩子。

這個還未出生的孩子,將在39年後統一六國,奠定中國此後2000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他就是秦始皇嬴政。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大漢雄風

在秦末起義與楚漢戰爭之後,始皇帝的遺產被比他小3歲的劉邦繼承。

這個前任沛縣泗水亭長開創的王朝,叫做「漢」。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中間歷經王莽篡漢、光武中興,享國407年(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漢朝是一個是繁榮的王朝,尊儒尚法、四夷賓服;也是一個強盛的王朝,北擊匈奴、東並朝鮮;更是一個開放的王朝,開啟絲路、鑿空西域。

漢,最終成為一個民族的名稱。

▲東漢銅奔馬 圖源/攝圖網

公元前200年

這一年,漢高祖劉邦遷都長安,修建壯麗宏偉的未央宮。

然而,有件事讓劉邦很沒面子。當時,韓王信勾結匈奴作亂,劉邦親率大軍迎擊。

劉邦飄飄然,不聽謀士婁敬勸阻,乘勝追擊,率兵登上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中了匈奴人的計策,陷入重重包圍。

此即白登之圍。

劉邦被圍七天七夜,最終靠陳平用計賄賂單于之妻閼氏,匈奴才解圍而去。之後,漢朝對匈奴轉攻為守,採用和親政策。

半個多世紀後,劉邦的曾孫漢武帝劉徹任命衛青、霍去病等名將,打響了對匈奴的反擊戰,將匈奴人趕回了大漠。

▲劉邦畫像

公元前140年

漢武帝拿的是錦鯉劇本,他在漢景帝諸子中嶄露頭角,年少即位。

此時,大漢已建立60多年,歷經文景之治,經濟繁榮,亟需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為帝國再打一針強心劑。

這是漢武帝在位的第二年,17歲的他銳意進取,開創性地以「建元」為年號。帝王以年號紀元,正是創始於漢武帝。

漢武帝希望打破黃老之學的休養生息政策,下求賢詔,採納董仲舒、趙綰、王臧等儒生的建議,開始推行新政。

但是,朝中實權一部分還掌握在漢武帝的祖母竇太后手中。思想保守的她迅速撲滅了漢武帝的改革。

對於少年劉徹來說,他所要興辦的大業還為時過早,至少,還要再等幾年。

公元前80年

這一年,名臣桑弘羊已是古稀之年。

上一個辛丑年,13歲的他入宮為侍中,成為漢武帝的近臣。

在之後的半個世紀中,這位商賈出身的大臣成為理財高手,輔佐皇帝進行一系列經濟改革。他所參與建立的,包括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等財政制度,深刻影響了大漢王朝,甚至是此後中國歷代王朝的國營經濟政策。

此時,一張危機四伏的羅網,正在逼近這個大漢功臣。

在這一年的上官桀謀反案中,輔政大臣霍光認為桑弘羊是同謀,與上官桀一起籌劃了政變,意欲廢漢昭帝、迎立燕王劉旦。老臣桑弘羊受牽連,慘遭滅族。

公元前20年

一百多年間,漢武帝與他的繼承者們締造了一個傳奇時代,讓大漢帝國巍然傲立於世界的東方。

在昭宣中興的短暫復甦後,西漢卻開始不斷走下坡路,朝中外戚、儒生、宦官相互排擠,民間社會動蕩、天災頻發,各地相繼爆發起義。

這一年,在位的皇帝漢成帝劉驁沒有留下好名聲。他只知道出宮遊玩,一路上鬥雞走馬,自稱為富侯家人,這日子好不逍遙快活。

這個愛讀經書的年輕人,完全把皇帝當成副業,朝政多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漢的禍根。

▲漢武帝像 圖源/攝圖網

公元41年

在新莽亂世中隨兄長起兵的劉秀,開啟了大漢的後半篇,建立東漢王朝。有學者認為,漢光武帝在位時「風化最美、儒學最盛」。

這一年,劉秀卻為家事困擾。

在河北時,劉秀與當地豪族進行政治聯姻,娶了郭聖通為妻,並在稱帝後立她為皇后。但在此前,劉秀已經有了一個妻子陰麗華。陰麗華是劉秀的白月光,劉秀對她有過「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之嘆。

終於,劉秀解開心結,廢郭后,改立陰麗華為皇后。這是皇帝的家事,卻是朝中的大事,大臣們炸開了鍋,有人對劉秀說,這事兒處理不好,將會毀家滅國。

劉秀說,我一定不會有失偏頗,忽視國家大事。

郭氏被廢後,所受禮遇與陰氏相同,多年後安然去世,可說是中國古代史最幸運的廢后之一。

101年

強漢之所以讓人懷念,一部分原因在於這個王朝鐵血、強悍,長期保持著對周圍民族、國家的碾壓優勢。

人心思漢,即便是在漢末三國時期,中原政權也鎮得住河西與西域。正如當初漢代名將陳湯的振臂一呼:「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個辛丑年,東漢軍隊很忙,在西平定燒當羌叛亂、在北擊退鮮卑、在南大破南郡巫蠻。

漢朝的民族政策剛柔並濟。同年,劉秀的曾孫漢和帝下詔賑濟張掖(在今甘肅)、朔方、居延(在今內蒙古)、日南(在今越南中部)四郡貧民,並且要求沿邊諸郡人口在十萬人以上的每年舉薦孝廉一人,不滿十萬以兩年舉薦一人。

舉孝廉,是漢代選官制度察舉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玉門關遺址 圖源/攝圖網

▲劉備畫像

崩潰與統一

221年

▲三國題材皮影戲 圖源/攝圖網

281年

太康二年,也是晉朝平定孫吳的第二年。晉武帝司馬炎走上人生巔峰,開始沉迷遊宴,怠於政事。他有後宮佳麗將近萬人,可在這一年還特意選了吳地女子五千人入宮。

341年

401年

東晉在孫恩、盧循之亂中走向崩潰的邊緣。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461年

這一年,南徐州刺史府(在今江蘇鎮江)來了一個年輕人。

他自稱從小「專功數術,搜爍古今」,但在動蕩不安的亂世中,鮮有人能意識到,那些關於數學、曆法的研究,竟然如此震古爍今。

他是祖衝之,一生鑽研科學,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在他編寫的《大明曆》中,其推算的回歸年長度,與現代測得回歸年長度只差50多秒。

521年

現在,阿那瓌在北魏的支持下返回漠北親政。

▲內蒙古草原上的牛 圖源/攝圖網

隋唐世界帝國

經過西晉永嘉之亂以來長達280多年的亂世,隋文帝楊堅重新統一了中國。

▲唐·韓滉《五牛圖》(局部)

581年

這年正月,年幼的北周靜帝禪位於楊堅。楊堅象徵性地再三推讓後即位稱帝,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

▲隋文帝畫像

641年

隋唐盛世,萬邦來朝,各少數民族與周邊藩屬國宣誓向隋唐效忠,與朝廷往來頻繁。

▲唐·閻立本《步輦圖》

701年

隋唐時期,另一位被後世當成神仙一般喜愛的人物,當屬詩仙李白。

761年

這是安史之亂的第七年,發動叛亂的罪魁禍首之一史思明,被其兒子史朝義的部將縊殺,重演了老搭檔安祿山的結局。

821年

唐朝中後期,幽州、魏博等藩鎮擁兵自重,盤踞於四方,游離於中央集權之外。

長慶元年(821年)卻發生了一件怪事,幽州節度使劉總請求獻地於朝廷,削髮為僧,就此退休。

▲唐代佛教興盛 圖源/攝圖網

881年

這一年,唐朝皇帝又跑路了。

▲唐·戴嵩《鬥牛圖》

思想者與徵服者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建立的宋朝(960年—1279年)登上歷史舞臺。宋朝上承五代十國,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推行重文抑武,加強中央集權,釀成「三冗」危機,為其國勢孱弱埋下伏筆。

▲宋·李迪《風雨歸牧圖》

941年

這一年,趙匡胤15歲,正準備遊歷四方。幾年後,他在襄陽一座寺廟遇到一個老和尚,聽從和尚的建議北歸,投身郭威帳下。

1001年

這一年,宋遼之間還未締結澶淵之盟,宋真宗卻做了另一件影響深遠的事。

▲四川藏區犛牛 圖源/攝圖網

1061年

26歲的四川人蘇軾得到他第一份正式官職,出任鳳翔府籤書判官。相較於後來「黃州惠州儋州」的貶謫之旅,蘇軾在陝西鳳翔的經歷鮮為人知。

1121年

這一年,威震東南的方臘起義失敗。義軍首領方臘被俘,解往汴京殺害。

▲宋·劉松年《中興四將圖》(局部)

1181年

這一年,朱熹在鵝湖之會後再度與陸九淵相逢,兩人一同到白鹿洞書院講學。

1241年

宋人的思想與文化似大海奔流,而蒙古人在金戈鐵馬的風沙之中開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徵服。

1301年

這一年,有一位大師去世,他叫做蔣捷,被後世稱為宋末四大家之一。他寫過「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一名句,又被稱為「櫻桃進士」。

1361年

這一年,窮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終於事業有成,被小明王封為吳國公,建立以應天(今南京)為中心的根據地,並向陳友諒發起西徵。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明朝(1368年―1644年),從朱元璋滅元稱帝,到崇禎帝煤山自縊,歷經十六帝276年,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由漢族統治者建立的王朝。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畫像

1481年

成化末年,明憲宗朱見深越來越沉迷神仙佛老之事。

1541年

嘉靖皇帝朱厚熜專奉道教,雖然不像明憲宗獨愛萬貴妃那般專一,但也堅持捍衛自己的信仰。

1601年

這年六月,蘇州紡織工人葛成為反對礦稅監橫徵暴斂,發起抗稅起義,痛打稅官。

▲明·唐寅《葑田行犢圖》

紫禁城的黃昏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1661年

這一年,在廈門堅持抗清的鄭成功,率領2.5萬名官兵、數百艘戰船東渡,向對岸的荷蘭殖民者發起進攻,揭開收復臺灣的序幕。

1721年

這是康熙在位的倒數第二年。這一年,滿清宗室、文武百官聯合上疏,為康熙帝上了一個二十字的尊號。次年,在位61年的康熙帝病逝,他是大一統王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清·黃慎《老子出關圖》

1781年

康乾盛世逐漸進入尾聲。遠在大洋彼岸,一座叫洛杉磯的城市在北美西海岸的荒野中拔地而起,並在兩百年後成為美國第二大城。

1841年

正值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這一年,英軍進攻廣州,攻陷寧波。

1901年

庚子國難後,清廷與英、美、俄、法、德、意、日等十一國籤訂《辛丑條約》,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清廷與列強籤訂《辛丑條約》

上一個辛丑年,1961年,中華民族渡過了「三年困難時期」。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在浮躁的塵世,打下一根堅實的樁!

2021年2月,最新重磅演講

對話耿一誠:「大美絕活就是一種信仰」!

戰疫決定性勝利後 不傲嬌 不自是

恪守大美絕活的原點思維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開放

韜光養晦 穩住陣腳 有所作為 決不當頭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絕活就是一種信仰

恪守企業經營的原點思維

以生命鑄成大美絕活

解決人世間的痛點

彌補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學在中國 2020.12.20

一剎那接一剎那觸動您柔軟的心

讓我們跟著任正非一起走一個過程

打開思維,打開心靈,打開意志

王育琨頻道 商務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獻,線上線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獻,線上線下全上市

地頭力=喜愛{目標}×專注{死磕}×做好{絕活}

相關焦點

  • 今年是辛丑年 上三個辛丑年發生了哪些事?
    中國人都知道庚子年是多災多難之年,那麼庚子之後的辛丑年又有怎麼樣的歷史呢?辛丑年和甲子年一樣,也是60年一輪迴,過了庚子就進入辛丑。2021年就是接替2020庚子年的又一個辛丑年了。那麼,何謂辛丑呢?辛,五行屬金為珠寶,醜,五行屬土為牛,所有辛丑年也是金牛年,而土生金,所以也是金旺之年。
  • 今年是辛丑年 上三個辛丑年發生了哪些事
    中國人都知道庚子年是多災多難之年,那麼庚子之後的辛丑年又有怎麼樣的歷史呢?中國人都知道庚子年是多災多難之年,那麼庚子之後的辛丑年又有怎麼樣的歷史呢?辛丑年和甲子年一樣,也是60年一輪迴,過了庚子就進入辛丑。2021年就是接替2020庚子年的又一個辛丑年了。那麼何謂辛丑呢?辛,五行屬金為珠寶,醜,五行屬土為牛,所有辛丑年也是金牛年,而土生金,所以也是金旺之年。但2021年的辛丑年有點特別。中國皇曆中,新的一年是從「立春」那天開始的。「立春」通常在每一年的2月4日,但2021年的立春卻始於2月3日晚上10點58分。
  • 關於2021辛丑年的禳星拜太歲
    乃禮謝庚子星君一年關照、禮敬辛丑星君來年福佑之時,「犯太歲」與「禳星煞」「拜太歲」,又到熱談之際。從玄學上講太歲即是歲神,值年神靈之一,當年輪值太歲一年一換,稱「值年太歲」。「拜太歲」源於華夏文明對星宿的崇拜,六十甲子每年都有相應的神君值守,2021年是辛丑年,對應的值年太歲是楊信大將軍。太歲在所有神靈中,影響力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
  • 《易經》中在2021年辛丑年的預言是什麼?
    那麼在風水學中,《易經》在2021年的預言說的是什麼?2021辛丑《易經》的預言《燒餅歌》雖然沒有涉及當代社會的預言,如果非要將這些預測與《燒餅歌》相關聯,這是並不科學的。如果非要與當前時代關聯,在清朝已經終結的事情自然是不可信的。且所有關於2019的預測都是偽造的。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知道2020年和2021年的預測是不可信的。
  • 2021年辛丑年青衣預測
    公曆2021年2月3日,是農曆的立春,從這天起正式進入辛丑年。
  • 辛丑年,五運六氣話健康
    曆法而言,辛丑年其實是從立春算起的,也就是今天2月3日才是辛丑年。而內經的五運六氣是以歲星對地球的影響而言的,從大寒節氣起歲運就加臨了,所以辛丑年的運氣從1月20日大寒起算。那麼,我們將迎來什麼樣的新氣象呢,2021年的運氣會如何呢,我茫然四顧,無以知曉。
  • 辛丑年將至,農村俗語:「辛丑年逢寡,無春也開花」,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辛丑年逢寡,無春也開花」,這是什麼意思?今年是什麼年份?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老人們在談論某年是什麼什麼年,比如2019是己亥年,2020年是庚子年,而現在2021年又是辛丑年。這是從何而來的說法?「辛丑年逢寡」又是什麼意思?
  • 2021辛丑年,生肖運勢之害太歲,終篇
    2021辛丑年,生肖運勢之害太歲,中篇(共三篇之最終篇) (三)出生於午日(即日柱為甲午、丙午、戊午、庚午、壬午),在《辛丑》流年為太歲害日支
  • 2021辛丑年《地母經》天運預言
    卜曰: 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 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自從2019年己亥豬年說中了「人民多橫起」,應驗2019年全球人民到處亂事。今年2020年又說中「人民多暴卒」、「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意思是在秋冬天的時候,山上會有一座座的墓田,又應驗!
  • 辛丑同歲會
    另外關於主運、客運、主客加臨等等的一些概念可以參考閱讀我公眾號裡的其他幾篇氣運的文章理解。 我們回到辛丑年運氣變化的正題上。 辛丑年運氣的轉換時刻從庚子歲大寒日巳時初初刻起開始初運交司。 三之氣從小滿日寅時初刻起到大暑日子時。三之氣為右間氣,主氣是少陰君火,客氣是少陽相火,主客加臨後是主氣少陽相火,客氣太陰溼土,為什麼會這樣發生轉化,這是由於間氣左右上下對化發生的關係。
  • 辛丑年
    2021 辛丑年《地母經》卜曰:辛丑牛為首,高低甚可憐。人民留一半,快活好桑田。
  • 關於巨大王國、伊姆、巨人族、紅土大陸的一些猜想
    、伊姆、巨人族、紅土大陸的一些猜想一、巨大王國巨大王國的由來已經有很多海米們分析過了,下文連結是我覺得最符合邏輯的八兩大大的帖子,樓主的分析裡也援引了裡面的部分觀念,建議先看八兩大大的帖子:【八兩看海】被抹去的巨大王國一百年歷史新猜想地址:http://bbs.talkop.com/thread-55647-1-1.html罈子裡的「D」之一族的說法大概分為兩派
  • 2021年是辛丑年,老祖宗是怎麼預測辛丑年運氣的?
    也就是2020年,我相信大家心情複雜,難以言說,反正都盼著多災多難的庚子年趕快翻篇,都把新的希望寄託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相信新的一年會有新的氣象,一掃之前的陰霾。2021年,辛丑歲,究竟會是怎麼個運勢,其實老祖宗早有交代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裡,詳盡推演了六十甲子中任意一個年份的五運六氣,並據此「運氣」進一步預測了每年當中不同階段的氣候、風物,以及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五運六氣是中醫的專有名詞。
  • 2021辛丑年事業運TOP3
    庚子年已經過去,告別了前一年的動蕩不安,辛丑年有著巨大的機遇和收穫,有這麼三位紫微主星,辛丑年一整年的事業運都被他們承包啦!
  • 2021辛丑年生肖狗的流年運程
    凡玄/文【原創】 2021辛丑年生肖狗的流年運程生肖狗在十二地支裡是戌,卯戌六合,寅午戌三合辛丑年對於年紀稍大的朋友來說流年裡會覺得自己有什麼事不容易被人理解,覺得內心容易受委屈,有時候自己的孤獨感比較強烈,所以今年就要多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
  • 2021辛丑年,生肖運勢之害太歲,上篇
    《辛丑》流年篇之「害太歲」《辛丑》年是金牛年,是生肖屬馬之人的害太歲年。而在論命局與太歲相害,亦並非單單的只論出生者的生肖。太歲《辛丑》亦會和命主八字中的其餘三柱發生相害的關係。即是:(1)凡出生於午月(陽曆6月5日至7月6日之間);在《辛丑》年為太歲害月支。(2)凡出生於午日(即日柱為甲午、丙午、戊午、庚午、壬午),在《辛丑》年為太歲害日支。
  • 2021辛丑年生肖牛的運勢吉兇詳解
    2021辛丑年,天幹辛金,地支醜土,納音壁上土,辛丑的組合是土金兩旺,土旺生金,金坐金庫,幹支和睦之象。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個「黑年」,說的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個「黑年」,啥意思呢?隨著冬至節氣的到來,立春節氣也就在不遠處等著大家。民間素來有冬至乃春之母的說法,寓意著寒冷的冬至降臨之後,其實也是在孕育著春天。冬至已到,令人煩心不已的庚子年也即將過去。在馬上到來的辛丑年,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份呢?農村老人說明年,也就是2021年的辛丑年是一個「黑年」,有的還叫做「滑年」,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農曆隔三岔五的就會在一個年份之中出現閏月,而通常之下又閏月的下一年,由於時間的更迭,全年之中是不會有立春節氣的。
  • 60年一遇,辛丑年極簡史
    辛丑年實際上是從今年的立春,2月3號開始的,辛丑年,就是拿天幹裡的辛和地支裡的醜組成的年。 一個牛氣沖天、牛轉乾坤的辛丑年即將到來。今天,為大家講述過去的2280年中,38個辛丑年的故事。▲唐·韓滉《五牛圖》(局部)   從春秋到戰國,長達500多年的時間裡,周王朝建立的舊秩序走向分裂。強者存,弱者亡,這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也是思想活躍的時代。
  • 2021辛丑年生肖虎的運勢吉兇詳解
    2021辛丑年,天幹辛金,地支醜土,納音壁上土,辛丑的組合是土金兩旺,土旺生金,金坐金庫,幹支和睦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