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白眺望著龍崗的天空(張郎小強/攝)
FM99.1易白特別節目幕後
近日,繼《魅力中國》雜誌用8個頁碼刊登易白專訪文章後,音樂詩人易白攜《潮汕》《唱給人民的信》《為明天而戰鬥》《鐵花開》等歌曲做客FM99.1分享音樂背後的故事。
▲中國當代著名獨立學者易白,做客龍崗FM99.1分享音樂故事(張郎小強/攝)
▲易白團隊和電臺主持合影(張郎小強/攝)
▲《魅力中國》雜誌主筆賈玉森翻拍
▲攝影師提出要求,接地氣的易白二話沒說躺在地上配合拍攝。(張郎小強/攝)
易白,字一心,本名王增弘,1986年4月25日生於廣東汕頭,2005年12月參軍入伍,201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炮兵學院;先後在中央級、省部級和各級地方報刊、電視臺、電臺、核心期刊,發表大量文學、美術、音樂、攝影作品而聞名,畫家、作家、詩人、唱作歌手、編劇、導演,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戰士藝術家,學習成才事跡和系列文藝作品被原部隊作為解讀範本,列入團史館、師史館,永久保存,音樂作品被收錄全國KTV點歌系統。
▲影視編導、音樂詩人易白(張郎小強/攝)
2009年至2010年在戰旗報連載《畫說網事》《法制漫畫》專欄,出版詩集《心界》,2011年發行單曲《花兒又開》引起關注,發行音樂專輯《走走走》,2013年出版小說《逃兵》,2014年4月,發行《黑夜裡的太陽》《賭注》《靈魂問答》《那些兄弟》《幸福路》等歌曲和音樂專輯《那人那事》。2018年出版小說《獵豹》。
2009年油畫《守護》榮獲「2009和諧文化之旅全國詩書畫大賽」一等獎,2010年因文化創作成果突出榮立二等功。
▲易白坐在大運體育館,不知道在思索什麼?(張郎小強/攝)
2013年退役後,選擇自主擇業創辦深圳市易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先後創辦了易白文化、易白音樂、易白影業等影視傳媒文化品牌,2019年「易白品牌」被500強企業惡意申請撤銷,易白運用在部隊學習的法律知識,為自己公司答辯勝訴,成功捍衛了自己的名譽和商標權。
2015年攝影作品《士兵高度》榮獲「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2周年·江山如此多嬌攝影大賽」銀獎,2017年組詩《亡魂之歌》榮獲首屆楊牧詩歌獎,2018年歌曲《鐵花開》榮獲「強國一代」 歌曲徵集詞曲類優秀獎。
▲FM99.1訪談結束後工作留影(張郎小強/攝)
2016年主演微電影《罪紀元》,同年編劇、導演現實主義科幻短片《手機族》。2019年擔任網劇《我的男月嫂》美術指導和監製,並作詞、作曲、演唱主題曲《賭注》。同年12月擔任奇幻片《青蛇番外篇》製片人。
2019年,被網友和網媒熱議為「中國十大人物」,被豆瓣網友熱議為「最喜愛的中國近現代詩人」,被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知識結構化內容產品《百科星圖》)評為7名中國著名詩人之一,名字被教育部所屬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課程研究所)作為教學設計引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
▲易白做客FM99.1工作照(張郎小強/攝)
2020年2月中宣部《學習強國》推出易白唱作的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唱給人民的信》,同年4月創作公益普法動畫片《龍崗戰疫之老王公司上市》被多部門宣傳和轉發,10月以關注自閉症兒童和留守兒童為選題,擔任編劇、導演公益勵志影片在第六屆·橫店兒童電影節中包攬「優秀電視片」等五個獎項,並為該影片作詞作曲演唱勵志童謠主題曲《太陽之夢》進行公益宣傳。
同年,易白圍繞網絡上發生的系列「假冒易白事件」聯合許多被騙網友,發起成立了打擊網絡詐騙的小團體,並結合自身名譽被侵犯、假冒等經歷和所學法律知識,在網絡上開展了系列公益普法宣傳和網絡詐騙團夥做持久性的鬥爭。
▲易白在龍崗FM99.1直播間(張郎小強/攝)
易白歌曲《潮汕》(原名《他鄉潮海》)創作於2019年7月。旨在通過普通話帶動潮汕話,以此傳播潮汕的鄉土情懷、人文精神、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等,通過作品的思想內涵。
他希望更多在外地打拼的潮汕人和海外的潮汕人,不要忘記自己的根,不要忘記潮汕人「敢拼才會贏」的精神,也希望通過作品的傳唱,讓更多潮商、華僑,回國一起建設潮汕故鄉,一起推動潮汕的行業產業發展。
▲易白四處觀望,對廣電大廈樓下的野草很感興趣(張郎小強/攝)
之後歌曲在小範圍的不斷試唱和修改調整過程中,吸收了一些(非潮汕籍)聽眾的意見建議,這些聽眾表示更喜歡潮汕方言部分的演唱,希望整首歌曲都是潮汕方言。
因為他們沒聽過這種發音和唱腔的歌曲,覺得聽起來很特別,很新穎,很時尚,很新鮮,也很有韻味。
▲易白在龍崗大運(張郎小強/攝)
於是易白便繼續創作,將原先歌曲一分為二,分別寫了潮汕話版和普通話版兩版歌詞,而歌曲伴奏帶,也分為流行音樂曲風和民謠音樂曲風。
▲文藝創作狂易白終於難得有時間和龍崗地標建築合影(張郎小強/攝)
經過一年多的各種史籍查閱、研討、修改、試唱,最終歌曲以流行民謠曲風和民通唱法為基底,先後繼承融合了潮汕失傳已久的漁歌(非遺)唱腔、潮劇(非遺)唱腔,並在詞曲創作時,根據古語發音融合潮汕方言詩詞文字的用韻和古代回文體詩詞寫作技巧,編曲部分則以流行民謠曲風為基礎,融合了潮汕民樂(非遺)中,具有代表性的音樂元素(如潮州大鑼鼓打擊樂手法、潮汕民樂中的古箏演奏手法),通過融匯貫徹,形成了一首具有豐厚潮汕傳統文化底蘊的流行音樂作品。
▲夕陽下,鏡頭前的易白(張郎小強/攝)
詞曲唱各方面在融合不同音樂元素的同時,以自然的情感流露為前提,以情帶聲,儘量避免刻意的痕跡。
▲圖片引自網際網路
▲節目最後,易白還專門為公益普法宣傳打了次公益廣告。
關於易白這個人,他有三十多年的文藝創作歷程,作品多且跨越多個領域,活生生一個「跨界鬼才」。
節目中播出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