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中,如果成才還在鋼七連,高城會不會幫他轉士官?

2020-11-28 老周新視野

李三萬

摘要:在軍旅劇《士兵突擊》中,如果成才不跳槽到紅三連,繼續留在鋼七連,那麼鋼七連的連長高城會不會全力幫他轉士官?

在軍旅劇《士兵突擊》中,如果成才不跳槽到紅三連,繼續留在鋼七連,那麼鋼七連的連長高城會不會全力幫他轉士官?

成才這個角色在劇中,是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同時也是爭議很大的形象,有的人喜歡他的現實,但同樣也有不少人很反感他的世故圓滑,覺得他很自我,很自私,心中只有自己,可以說對成才的評價是褒貶不一。

小編還是比較認可成才這個角色,至少他很真實,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願意為實現這個目標全力以赴地努力,也敢於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果斷取捨。

就說轉士官這件事,毫無疑問,轉士官是成才非常想要的目標。但是在鋼七連,高手雲集,夠得上轉士官標準的人太多了,以成才的情況,並沒有絕對的把握。於是他很快就決定離開鋼七連,走關係「跳槽」去了紅三連,因為很簡單,在紅三連,以成才的條件,轉士官基本上沒有問題。果然最後成才如願以償轉了士官。但是這樣一來,卻得罪了鋼七連的松油戰友們。因為在鋼七連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跳槽」的兵,這更是讓連長高城臉上無光。

這能說成才做錯了嗎?以小編的看法,成才為了追求自己的奮鬥目標,並沒有錯,而且他這麼做也沒有傷害別人利益,並沒有損人利己不擇手段,踩著別人的肩膀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只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努力去爭取機會。他不過是放棄了和鋼七連戰友的友誼,選擇了一條自己認為相對更加寬廣的路。在現實生活中,成才的選擇,一定也是很大一部分人會做出的選擇,即便在部隊,也沒有非要一直在一個連隊的,調到別的連隊也說不上就是怎麼罪孽深重的錯誤。何況,為了轉士官,成才也沒有做損人利己的事。

再回到今天的話題,咱們架空一下,如果成才留在鋼七連,連長高城會全力幫他轉士官嗎?

但是,成才的「跳槽」已經說明了一切,你仔細想想,這部戲裡雖然大家演的都很溫馨,對很多事都不敏感,仿佛就是件日常中的小事,小編不知道是原著以及電視劇的編劇是故意淡化還是自己也確實沒有細想。戲裡其實高城才是最大的熊孩子!他聰明、有理想,可惜即使他自己本意並不願意藉助父輩的餘蔭、地位和人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但他就是生活在父輩的影子裡,他的成長,是跟許三多一起枯守鋼七連才遇到契機,之前的高城,無論他多麼精明能幹,實際上他的表現就是一個長大了的熊孩子。

而許三多,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剛入伍,被突然出現在面前的坦克嚇到了,本能的做了一個護頭的動作,高城卻堅持說這就是個投降動作,直接把許三多打發到五班去了。這就是部戲,所以許三多去五班只是個經歷,會有很多機遇讓他出頭,然而要是在真實的生活裡,這個可以成為兵王的農村孩子,基本上就算被高城掐了。

許三多並不是一個生活在戰爭年代的兵油子,一遇到危險本能的就舉手投降,這個農村娃子剛走出農村,你要真喊他投降,他都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去做,甚至都未必想得起來該怎麼舉手。成才的經歷也是同樣道理,在村裡,成才也算是「高幹子弟」,總是欺負許三多。可是在去部隊的火車上,成才就主動要「罩」許三多。到了部隊,成才是學的有些世故圓滑,可是對許三多,是真心當作朋友,即使是有在許三多面前吹牛炫耀的成分,可是真沒對許三多有什麼惡意,更沒有去捉弄、傷害、陷害許三多。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成才也就是一個還算質樸的農村娃/在老家、在許三多面前,有點自我膨脹的優越感,但是他沒有許三多的好運氣,遇到了班長史婆婆帶著,他得自己在這個充滿了競爭的連隊裡混。

說實話,成才實際又能比許三多強到哪裡去?他不也就是個孩子,他口袋裡裝兩種香菸,看人發香菸,這當然不好,可是這是成才自己發明的嗎?他也是舉目無親一個人在部隊裡,這事都很難賴到社會上去。那麼好了,這兩個農村娃,後來自身的素質都是可以進老A的,一個老實孩子高城嫌懦弱,一個精明的高城又嫌浮滑,有這樣的連長在,繼續留在鋼七連顯然是沒前途的,成才選擇了「跳槽」又有什麼錯?

部隊是什麼?是大熔爐啊,高城想什麼?高城想進鋼七連的都是已經鍛好的鋼!這可能嗎?

沒有想過是需要自己把這些兵鍛成鋼。在現實生活中,許三多和成才這兩塊鋼坯,已經早就被高城丟到一邊去了,自己也不會知道自己是什麼特殊材料。許三多也許會更自閉的回家務農,被家裡那筆債務壓著一輩子。成才會更油滑,在社會上打拼,甚至可能成為一個灰色人物。他不會像許三多一樣回家務農,是非觀念比一般人寬,誠心犯罪不至於,但做一些擦邊球的事,會無所謂。高城的問題就是他的自負,他沒有意識到許三多和成才和他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對他這樣的將門虎子,部隊裡的一切機會都會向他敞開,什麼事情都不過是日常小事,比如鋼七連解撒,正常情況下,連長大概率是會轉業的,而他還是可以沒有一點問題留在部隊,還能提升。

而對許三多,對成才,這些他看不上的機會,可能就是改變命運的一個轉機,成才就是訓練成績各方面都已經很出色了,在鋼七連活動,表達了自己的願望,也試探過高城,高城不置可否,還表現出看不上成才的態度,所以成才才會自己另走門路。所以小編很難理解,為什麼《士兵突擊》劇中要把成才這一行為引導成對鋼七連的背叛?

如果這件事有這樣一種性質,我想請問,部隊為什麼會允許紅三連這麼挖鋼七連的牆角?部隊為什麼會允許士兵可以這樣轉連隊?高城看不上成才,成才去紅三連,如願提前轉了士官,說明他完成了紅三連要他拿的訓練比賽名次,也就是說成才確實有能力的。我倒想問問,紅三連可以給成才轉士官,還費那麼大勁引進成才來給他轉,你高城憑什麼就可以壓著不給成才轉?這時候的高城就是純粹看不慣成才,根本沒有像後來袁朗那樣有磨練調教的意思。所以,這裡面的關係我是搞不懂,錯的明明是高城,結果卻變成了成才「背叛」鋼七連?

所以,如果成才沒有去紅三連,而是繼續留在鋼七連的話,放到整個團,整個師,身體素質,軍事技能,射擊成績都可以算是比較優秀的,但是在連長高城的眼中,一個毛頭小子,心裡的想法,他怎麼會不知道,但換一個角度說,成才如此優秀的一名士兵,如果高城不把成才轉成士官,鋼七連的士兵也不會說些什麼,因為他們知道成才是個什麼樣的人。

但是,其他連隊的士兵,看到像成才這樣優秀的士兵都沒有轉士官,會怎麼想?所以出於平衡的考慮,團裡也讓鋼七連把成才轉士官,只是連長高城肯定是不會全力來幫成才轉士官,主要看成才自己的表現和機會。所以,成才如果繼續留在鋼七連,也是有可能轉士官的,但變數就要大多了,而且一定比在紅三連要晚,過程也要更困難。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士兵突擊》高城讓手下與成才比槍法,是為出口氣,還是要幫他?
    高城讓手下與早已是紅三連草原五班的成才比槍法,是《士兵突擊》比較經典的一段。高城此舉的用意是啥?過去,我一直以為高城只是單純地出一口氣,但現在不這麼覺得了,我看到高城依然覺得成才是個人才,依然在幫助成才……成才的離開,特別是去了與鋼七連走得很近的紅三連,對高城的打擊很大,因為他一直把成才當尖子來培養,甚至要把他培養成團裡,甚至是師裡最好的狙擊手。但只能往前「看一步」的成才還是去了紅三連,走得那麼義無反顧和從容,這讓高城和七連的人徹底傷了心。
  • 《士兵突擊》中鋼七連全團最牛,可為什麼最後被整編的卻是它們?
    那麼鋼七連為什麼會被改變呢?鋼七連所屬的702團是個典型的機械化步兵團,全團延續了傳統的蘇軍機械化部隊的建軍架構,鋼七連是裝甲偵察連,剩下的都是「機步連」,也就是機械化步兵連。為了達成尖刀連的任務,鋼七連勢必把全團最好的士兵都集中在了鋼七連,鋼七連也是全團戰鬥力最強的連隊,這是舊的軍事學說和戰術戰法的要求。
  • 士兵突擊中的成才,他的做事風格,教給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用心創造出更加精彩的娛樂資訊)士兵突擊中的成才,他的做事風格,教給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士兵突擊的主要人物是許三多,但是沒有成才的襯託,也顯示不說了許三多從孬兵到特種兵的艱苦歷程,成才和許三多一起進入了軍營,兩個人從開始後到最後的劇情反轉真的是大之又大,可是在成才身上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
  • 《士兵突擊》的絕唱—鋼七連最後一個兵
    《士兵突擊》中鋼七連的第五千名士兵也是鋼七連的最後一個兵,他是鋼七連的絕唱,整部電視劇只有兩個兵的入連儀式展現在觀眾的眼前,一次就是許三多近乎玩笑式的入連儀式,還有一次就是鋼七連最後一個兵馬小帥的入連儀式
  • 《士兵突擊》原著:成才離開鋼七連評價許三多,有你在誰都沒機會
    《士兵突擊》原著中,成才去紅三連五班的主要原因是許三多在七連太強了,在射擊比賽中,成才只能排第三,成才認為有許三多在,他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許三多加入部隊,僅僅因為他是「龜兒子」成才和許三多是貨真價實的髮小,從小一起長大,現在又一起進入部隊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 《士兵突擊》中白鐵軍這個萬年老末,為什麼沒被高城趕出鋼七連?
    然而在《士兵突擊》這部優秀的軍旅題材電視劇中,白鐵軍不但露臉了,而且戲份佔比還不少。他是絕情坑主、老末,但他也是鋼七連的搞笑擔當。這樣一個眼高於頂很看重士兵軍事技能的連長,竟然也沒有想過把白鐵軍這個萬年老末趕出鋼七連。
  • 《士兵突擊》整編,為何選「不拋棄不放棄」的鋼七連?
    鋼七連「不拋棄,不放棄」,這句話可能是很多看過《士兵突擊》的觀眾都記憶猶新的臺詞。可嘴上叫著不拋棄、不放棄的鋼七連為什麼在部隊整編時第一個被拆分?這樣的事情如果放在我們生活中,要在眾多東西裡放棄一樣,絕大多數人肯定會先選最弱的一個。可團長卻把最強的一個連隊打散,最後這隻有這光輝歷史的鋼七連就徹底不存在了。
  • 《士兵突擊》袁朗最後為什麼會接受成才?你相信他真的改變了嗎?
    在袁朗看來,成才的專業素質是毫無懸念的,他最擔心的就是成才的團隊意識。而這樣的潛意識,並不會因為什麼突發事件或者突然的醒悟,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當一個人身處絕境時,他的選擇往往只會遵從於他深藏於內心的潛意識。這讓袁朗想起了成才上一次在絕望的時候,最後喊出的那三個字:許三多……在沉默行動中,袁朗為什麼沒有用齊桓?
  • 《士兵突擊》的終極王炸是成才
    成才即使不離開7連,前景也是一片光明,但他卻為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去了紅三連,這件事一度讓高城耿耿於懷,久久不能忘,而成才也是糾結矛盾,成才只是一個新兵,新兵往往初生牛犢不怕虎,雖然高城名聲在外,他還是勇敢的走了出乎意料的這一步,是非對錯個人無從評價,誰還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呢?
  • 士兵突擊中,鋼七連作為702團尖刀連,到最後為何被整編?
    劇中鋼七連作為裝甲步兵團702團的裝甲偵察連,是702團的一把尖刀,對敵人是尖刀,對訓練是剃刀,對自己是剔骨刀,擁有57年的優秀連史,這樣優秀的連隊,為何最後要面臨被整編的命運。我們都知道鋼七連的連長高城是將門虎子,父親是702團所在軍的軍長,他自己是軍校畢業,在部隊擔任排長一年,連長三年,他本人的軍事生涯不管他承不承認都是已經被安排好的。
  • 《士兵突擊》之高城: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容是別人,欲是自己
    七連就是個人,就站在這,就站在這,它比那房子還高,比樹還高,傷痕累累,它從來就不倒,所以它是鋼,鋼鐵的意識鋼鐵漢」!這段話是鋼七連解散時,連長對許三多說的一段話。對於高城來說,鋼七連的歷史和精神已經深深植入了他的心裡,深入骨髓,因此他不容許任何人無視看輕七連。
  • 《士兵突擊》主角是許三多,為何自己卻喜歡成才?
    仔細看看這個角色在劇中的設定,他絕對是第一主角,可是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經歷之後,反而覺得許三多這種人只適合當故事中的主角,做不了現實中的兵王。反倒是處處被打壓的成才,他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喜歡成才,對許三多無感。這個觀點可能會讓很多第一次看《士兵突擊》的觀眾無法理解。
  • 《士兵突擊》中,如果伍六一不受傷成功進入老A,會不會是袁朗喜歡的...
    李三萬 摘要:在《士兵突擊》中,伍六一和成才、許三多一起參加特種部隊老A的選拔,但他因為受傷而被淘汰,如果他不受傷成功通過考核進入老A,會不會是袁朗喜歡的士兵?
  • 《士兵突擊》中許三多其實比成才還精?下面幾個劇情可以體現
    看過《士兵突擊》多遍後,給我的感受許三多一點都不傻,也不笨;他嘴裡經常冒出來「我這人嘴笨,不會說話」,「我這人特別笨,經常做錯事」等等。但是平常我們在生活中,在哪裡看到傻子說自己傻,笨蛋承認自己笨的,一直強調自己笨的人,其實心裡比誰都明白,前期的他訓練上有些落後是真的,但是他一點都不笨,所有事在他心裏面都比別人明白。
  • 陳思誠說《士兵突擊》最好的角色是成才,十八年後終於看懂了
    十八年前,《士兵突擊》播出後大火,劇裡全體主創人員參加《藝術人生》。編劇蘭曉龍在點評劇中每個人物時,曾說:「許三多會成功,成才不會。」而劇中成才的扮演者陳思誠立馬反駁,他認為劇中最好的角色就是成才,成才一定會成功。提起「許三多」這個名字,每個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出「自制力」三個字。
  • 士兵突擊:唯一和鋼七連比肩的大功六連,為何與鋼七連不合?
    眾所周知,在《士兵突擊》中,唯一和老A交手過後還能得到袁朗高度評價的連隊是鋼七連,袁朗和其他連隊打,戰損比平均是一比二十五,但和鋼七連打戰損比是一比九僵持之下,702團長趕到,拿起桌上的印章很是欣賞,但畫風一轉就開始批評王幹事:「刻得蠻好,但是你對七連連史的無知,我是不會原諒你的,黃參謀,帶他到四連去體驗生活」
  • 《士兵突擊》:鋼七連改編後,新的鋼七連什麼樣,原著曾提到過!
    王團長的拆不散其實有兩方面含義,電視劇中有刪減。所以看的不是那麼明白。原著中,我們來找一找答案,鋼七連改編,在團報出錯的一期,高成曾提到過「鋼七連是改編,不是解散,番號還在。」那麼,新的鋼七連是什麼樣子呢?改編的鋼七連不再是裝甲偵察連,而是電子偵察連。許三多誤殺毒販迷茫期回到了702團時,何洪濤帶他回宿舍。
  • 士兵突擊:四千九百四十四,成才的失而復得,比三多走更遠
    提起《士兵突擊》,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對許三多念念不忘,對成才是嗤之以鼻,兩人是完全的對立體,成才的存在或許就是為了襯託三多。所以說鋼七連改革的消息,702團團長和高成都比成才知道的晚。高成他爸不是一個將軍嗎?為什麼高成沒有提前知道鋼七連改革的消息?
  • 《士兵突擊》中的淚點
    《士兵突擊》這部劇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去深挖的點,有太多太多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裡面也有許多的感人瞬間。史今退伍時,許三多哭著鬧著不讓他走,伍六一望著窗外默默地流著眼淚,這是無比真摯的戰友情。還有史今退伍路過天安門廣場時,雖然嘴裡含著糖,但苦澀流在心裡,淚水流在臉上,這個場景也成了《士兵突擊》裡的經典感人場面。
  • 《士兵突擊》,原著中許三多並不像電視中那樣愚笨,反而是個天才
    做完之後,許三多睡了兩天,吐了十四次,掉下床四十七次,摔倒無數次,一個星期以後,都感覺自己還在單槓上迴旋。當史今將許三多獲得的「集團軍偵察兵技能大賽第二名」的錦旗放到高城面前時,一直瞧不起許三多的高城也不得不佩服許三多的努力與能力。在全連的抓舌頭演習中,作為舌頭的高城,興得意滿地以為逃脫了抓捕,卻被許三多一個人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