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小說,高智商者的燒腦遊戲

2021-01-10 新周刊

1994年,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何家弘剛從美國西北大學留學回來,一位老同學就帶著一位書商找到他。

這位改革開放後最早的民營書商說,中國沒有好的偵探小說,但《福爾摩斯探案集》《尼羅河上的慘案》等偵探小說市場很大。

這位大偵探,能上天能遁地。圖/《大偵探福爾摩斯2》

那一次談話,喚醒了何家弘在北大荒下鄉時的文學夢——1975年,在黑龍江農場勞動時,何家弘就開始創作小說。

那個年代的知青生活,後來被他寫到偵探小說裡,現實主義為他的偵探小說在歐洲成為暢銷書打下堅實的基礎。

何家弘開始寫偵探小說時遇到一個困難。外國的偵探小說多以私家偵探為主角,最著名的私家偵探就是福爾摩斯。而在國內,1993年公安部出臺規定,禁止民間設立帶有私人偵探性質的調查機構。

那律師呢?美國的很多偵探小說就以律師為主角,何家弘也很看好律師在未來中國法制建設中的作用。

劇裡的律師,常常要自己破案。圖/《小律師大作為》

但他發現,刑事案件中,律師只能在開庭前7天介入案件,而且律師沒有獨立的調查取證權。律師當主角的方向也被堵死了。

1994年年底,黑龍江省伊春市公安局帶著石東玉案中的血衣來到人大物證技術鑑定中心,找到何家弘的導師徐立根教授,諮詢對陳舊血痕做DNA鑑定的可能性。

後來,血跡在北京市公安局做了鑑定,給石東玉翻了案。何家弘記得《法制日報》報導此事的大標題是《我沒有殺人》。

《血之罪》的故事原型就是石東玉案。

這是影響中國司法的十大冤案之一,也給何家弘的文學創作帶來了靈感——舊案再審,律師可以從冤錯案件的申訴入手,介入以前的案件,從而展開整個故事和懸念。

就這樣,何家弘化身「洪鈞律師」,在小說裡追查起10年前就已審結、發生在東北農場的強姦殺人案。

用平凡的線索,

推論出真兇

刑事案件的基本任務是查明「七何」——何時、何地、何物、何人、何事、如何、為何。最重要的兩點是何人和何事。

「整個偵查工作最可能知道的是何時、何地,我們再從作案工具和遺留物入手,查明究竟是什麼人幹了什麼事兒。」何家弘認為,「設計偵探推理小說也是這麼一個邏輯」。

在偵探小說裡,最常見的懸念設置就是「何人」——究竟是誰幹的?

圖/《神探夏洛克》

在何家弘的第一部小說裡,很多讀者都猜想,當年失蹤的年輕人肖雄很可能是真兇。這是何家弘給讀者設置的一個障眼法。

「你要想辦法誘導讀者!讓讀者誤入歧途,讓他們在讀的時候覺得這個人可能是兇手,那個人也可能是兇手。」

讀者最想知道的是誰是真正的兇手。但那些有明顯嫌疑的人,最後可能都不是真兇。

「就像阿加莎·克裡斯蒂設計的,一共有10個嫌疑人,人人都有作案的可能性和線索,究竟是誰呢?作者會一個一個地排除,最後線索鋪開,水落石出。這也是閱讀偵探小說的一個樂趣。」

嫌疑人就有十幾個,真的燒腦。圖/《東方快車謀殺案》

何家弘說,對於真正的兇手,小說裡會有很多「伏筆」,這些「伏筆」最開始並不引人注意,但必須白紙黑字地寫出來告訴讀者。

小說家最後會通過這些伏筆,有理有據、合情合規地把兇手推論出來。

最重要的是,「用以推論的這些信息都是已經披露給讀者的,而且這個兇手也是讀者在小說裡知道的人。這種在平常的細節中找出真兇的推理,才是最成功的偵探小說」。

如果小說結局的推論用了讀者不知道的信息,甚至用一些超自然現象來解釋,那就不是一本成功的偵探推理小說,「所有的推理都需要用證據」。

「直覺推理,可不屬於推理。」圖/《十二傳說》

何家弘認為,有些優秀偵探可以憑藉豐富的經驗進行「直覺推理」,做出一些判斷,甚至「猜」出誰是兇手,「但這不屬於推理」。

何家弘調侃柯南·道爾,「也許是江郎才盡了」,因此到了後期,他讓福爾摩斯用直覺的判斷來推進情節甚至破案。

偵探思維的逆向性與博弈性

偵探思維是一種職業思維習慣,何家弘總結了它的兩個特點:

一個是逆向性,一個是博弈性。

逆向性就是逆向思維。人們在生活中一般習慣於順向思維,按時間順序或者因果關係思考:這件事會引發什麼事,有什麼後果,我應該怎麼辦,等等。

逆向思維則相反,他看到這個結果,就會去分析是什麼事引發這件事,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有哪些,當事人又是怎麼做的——從結果去分析原因。

圖/《神探夏洛克》

這種思維在文藝及影視作品中經常得到誇張的表達。何家弘舉例,電影中經常有這樣的鏡頭——偵探來到案發現場,看到牆上的刀痕、地上的血跡、被打破的玻璃杯,就會通過想像還原整個打殺的場面。

何家弘把這個過程稱為「重建」,而重建的基礎是證據。「因為偵查人員沒有辦法在現場目睹事件發生的場景,這件事可能發生在一天前、十天前、一年前甚至十年前,他只能通過證據來還原事件的原本面貌,這就是逆向思維」。

法醫在影視劇裡面也是神一般的存在。圖/《非自然死亡》

研究歷史也有逆向思維,比如研究萬裡長城是誰建的,也要收集證據——通過各種歷史資料和現場資料,反推長城是誰建造的、怎麼建造的。

偵探思維的第二個特點是具有對抗性或博弈性。

科學家做研究,只要跟自己較勁就可以,偵探辦案,需要與想像中的對手博弈。科學家設定一個目標,比如研究DNA,收集足夠的資料,就能得出推論。

但偵探辦案具有對抗性,你的推論正確與否,不完全取決於你自己,而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對手。

真兇往往意想不到。圖/《兇手或許就是你》

這就像下棋,你能不能贏,很大程度決定於你的對手怎麼走。你首先要判斷他會怎麼做,要多看三步棋、五步棋,根據他的棋路來決定你怎麼走。

何家弘舉例,偵查人員追捕逃犯,來到一個分叉路口,一條路通往崎嶇的山裡,一條路通向人多的城市。偵查人員決定選哪條路,取決於對逃犯動向的預判。

這個時候,偵查人員就要換位思考,推斷逃犯會怎麼選。

圖/《疑犯追蹤》

另外,犯罪分子在作案時會採取反偵查措施,偵查人員要善於識別那些高智商罪犯設下的圈套和假線索。

何家弘說:「作案分子是高智商的,偵探也得是高智商的。棋逢對手,故事才好看。」

多看偵探小說,

少看武俠小說

中國歷史上沒有偵探小說這一門類。我們能找到的最接近這一門類的小說是《包公案》《狄公案》等,何家弘覺得,這些小說更像武俠小說,而不是偵探小說。

何家弘對比過這兩種小說的形態:看武俠小說時,讀者只需照單全收,接受作者講的就可以了。

從某種意義上看,《包青天》更像是武俠片。圖/《少年包青天》

看偵探小說需要推理,需要讀者的智力投入,有更多的參與感。

讀者要跟主角一起思考兇手究竟是誰,在小說裡尋找各種線索,參與破案,看看自己的破案結果跟書裡講的是不是一樣。

「偵探小說對讀者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較高。大學校園裡流行殺人遊戲。在這種燒腦的遊戲裡獲勝,參與者會有成就感,所以很多大學生樂此不疲。」

何家弘開玩笑說,現在年輕人的智商越來越高,對小說作家智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武俠小說和偵探小說也有共同點,那就是「懲惡揚善」。但何家弘發現兩種小說「懲惡揚善」的理念取向不同。

武俠小說通過打打殺殺來懲惡揚善,它是不講法治的。武俠人物無法無天,誰的武功高強誰說了算;人與人之間主要靠義氣來維持關係,不必遵守社會的法律行為規範。

偵探小說則不同,偵探小說通過智力對抗來懲惡揚善,強調最終要通過法律來解決問題。

圖/《神探夏洛克》

「這也是我所倡導的,青少年應該多讀偵探小說。」何家弘說,「武俠小說會對青少年的行為產生負面影響,在很多實際案例中,不少青少年犯罪就是對武俠小說的模仿,有的孩子還專門去練武功,組成搶劫犯罪團夥。」

從文學切入法學,

還是從法學切入文學

1995年起,何家弘連續創作了五部偵探小說,後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法國還成為暢銷書。

何家弘曾經總結過自己的五部小說:剛開始的《血之罪》《性之罪》是以文學切入法學,後來的《X之罪》《無罪謀殺》《無罪貪官》是從法學切入文學。

與純粹的小說家相比,何家弘的特點在於,把更多專業的法學知識融入小說。何家弘寫的偵探小說,都有一個法學的主題。

何家弘《亡者歸來》法語版。

「設置懸念只是一個技巧,純粹的設套與解套,容易玩成猜謎遊戲,那就太簡單了。」何家弘說,「我要寫人,寫現實社會中的人生和人性,寫現實中國的社會痛點,這才有分量。」這是一個法學家對現實主義的尊重。

正是這種尊重,使何家弘的小說在法國進入暢銷書排行榜。

《光明日報》報導稱,何家弘是「中國小說走出去的黑馬」。何家弘也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一起暢談文學創作。

「法學需要專業性,文學創作需要想像力。」圖/unsplash

不過何家弘很謙虛。「並不是因為我寫的小說有多好,作為業餘愛好者,我的作品水平很一般。它能成為暢銷書,是因為歐洲人喜歡偵探小說這個品類,他們叫犯罪小說、黑色小說。而我恰好是法學專家,歐洲人認為我寫得更專業。」

何家弘說,「我的小說不是單純的猜謎遊戲,而是在寫中國的社會,這點最重要。歐洲人覺得通過小說可以了解中國社會,了解中國的司法制度,而且他們認為我寫的故事具有可信度。」

一個法學家寫小說也會有缺點——學術訓練會限制作家的想像力。「文學創作需要有想像力,創作時需要天馬行空。我太熟悉我國的司法實務了,只要跟司法實踐違反的,我就寫不下去,因為我覺得不真實。」

真實與正確,有時並非一回事。圖/《大偵探福爾摩斯2》

2019年秋,人大法學樓的辦公室裡,當何家弘談起20多年前這些作品時,好像又回到了那個他曾經下鄉的農場。

讀者見面會上,對主角洪鈞律師的愛情結局有兩種對立的看法:一派支持洪鈞跟初戀的老同學走進洞房,一派支持洪鈞跟現在的助手宋佳終成眷屬。

如今,忙碌於法學研究的何家弘再也無法抽出大段時間創作新小說,洪律師探案集挖下的坑,是何家弘給讀者留下的最大懸念。

【歡迎留言討論】

來安利一下,

你覺得最精彩的偵探小說。

作者 | 鄺新華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第550期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二次元偵探》首發預告 燒腦懸案掀次元大亂鬥
    現實與二次元交錯顯現,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不斷穿越變化,香豔誘惑的情慾片段,加之罪案中變態殺手通過一個個詭秘的刺青符號而進行著一場高智商的燒腦犯罪,電影《二次元偵探》的首款預告片將觀眾帶入了一個神秘莫測的二次元迷霧之中!
  • 幾部燒腦懸疑的偵探電影,推薦給你
    柯南的超自然推理和福爾摩斯的智商遊戲都帶給我們無限的「速度和激情」,與時間賽跑,拯救人質,與生命賽跑,為死者爭取正義。偵探電影在我國影視作品中有著獨特的作用和獨特的魅力。  對於偵探電影來說,這種情結大多是由於人類邏輯和情感思維的需要。這些偵探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智慧在推理中的魅力。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幾部偵探片。你不能錯過那些喜歡腦筋急轉彎的人。
  • 偵探推理:集演技智商於一身的燒腦遊戲,今天你騙到我了嗎?
    當"狼人殺"風靡於當代年輕人的時候,偵探推理遊戲也逐漸進入大眾的眼球。閒暇時間約得三五好友尋一處淨土,玩上一兩個劇本,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結識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是一款高智商、高演技的益智遊戲。不同於狼人殺的角色固定,玩法單一,偵探推理遊戲更多的注重於劇本的選擇。不同的劇本對應不同的故事和角色,讓玩家不會覺得膩,反而會有種想嘗試一下各種角色的衝動。
  • 高智商的人才看得懂的,10部燒腦動畫!
    燒腦動畫,顧名思義是指劇情信息量大,情節複雜,需要在觀看中調動儲備知識進行思考,在邏輯、結構、思維和內涵方便都有著精妙複雜的安排的動畫作品。而不是說看不懂就是燒腦動畫,這是我們很多人的一個誤區。熟悉二次元的朋友們都知道,動畫絕對不能簡單地用「輕鬆愉快」來形容,遇到「燒腦」的高智商對決或者心理戰,雖然對二次猿們的大腦是一個極端的考驗,但大家依舊樂此不疲。那麼今天宅菌就給大家推薦幾部真正的精彩燒腦作品吧。
  • 智鬥文·燒腦文·推理文·高智商流盤點
    推之前,要給大家明確下概念,像近期比較火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犯罪推理小說《壞小孩》,這是社會派推理小說,反轉和燒腦不是小說的重點,真正主打燒腦的文章,很多其實是本格派推理文,但這類書網文中幾乎沒有,所以我在二條轉載了一篇龍空大神 @浩東黃 的本格推理小說大盤點,適合真正的硬核實體書讀者。
  • 亞洲高智商燒腦電影排行榜!
    何尚志在同張彼德展開追逐時,雖屢戰屢敗,卻漸了解到黑幫老大實則藉助運輸公司做非法走私珠寶的生意,於是同張彼德化敵為友,攜手同黑幫勢力展開了鬥智鬥勇的遊戲。而張彼德在逃避何尚志追逐的過程中無意結識女孩梁婉婷後,在生命的盡頭獲得一份浪漫奇緣。TOP2:《死亡筆記》推薦指數:四顆星推薦理由:心理戰、博弈論、燒腦、推理
  • 這幾部高智商燒腦小說,情節叫人拍案叫絕,感覺腦細胞在燃燒!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部高智商的燒腦巨作,情節環環相扣,讓人慾罷不能,這幾位主角都是智商碾壓的天才,感興趣的讀者一定要嘗試一下!1, 書名:《死亡名單》 作者:饕餮居士作品簡介:在時空中穿越,在無盡中輪迴!
  • 15部燒腦高智商懸疑電影,一定不要錯過
    高強度的燒腦推理過程,不僅有編劇的,觀眾也會不由自主推測一番,不論對錯,推理的過程就是一次高強度的思維訓練,以下這15部燒腦高智商犯罪電影,臺詞妹強推:第15名:生死停留(2005年)豆瓣評分7.5,故事看似很簡單,講述著一個家庭大家長離奇身亡,偵探介入,尋找真兇的故事。
  • 精簡推薦 | 二十部燒腦刺激的高智商犯罪電影
    因為緊張、刺激、燒腦的特點,高智商犯罪電影受到很多影迷的喜歡。應粉絲要求,道長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個人覺得不錯的高智商犯罪電影。必須提醒的是,這些電影每個故事都撲朔迷離,每個細節都暗藏玄機,大家觀影時一定要全神貫注,才能在謎底揭曉時獲得恍然大悟的樂趣。
  • 25部好看的高智商燒腦電影,你能看懂幾部?
    高智商燒腦電影總給人一種緊張、懸疑、刺激,雲裡霧裡,似懂非懂的感覺。看一遍不夠,多看幾遍可能才會恍然大悟,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十分的考驗智商。通過新奇的創作手法,表達方式,場景細節、人物心理的刻畫,來實現不斷反轉的劇情。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
  • 反轉反轉再反轉,就喜歡這種懸疑燒腦的高智商犯罪!
    正因如此,他的小說有了極高的影視改編價值。這不,又一部由紫金陳作品改編的電視劇《謀局》已經悄悄上線。讀到這裡,庫管才明白這本書為什麼叫高智商犯罪。 兇手的布局,天衣無縫,截斷了警方查案的種種線索;而警方的破局,別出心裁,利用數理邏輯嚴絲合縫地推導出唯一可能。 這場正與邪的較量,太燒腦,太上頭了!
  • 5本高智商恐怖無限流小說,劇情燒腦不小白,情節跌宕不套路
    大家好,我是馬哥,今天推薦5本高智商恐怖無限流小說,劇情燒腦不小白,情節跌宕不套路第一本:《極具恐怖
  • 5本不同凡響的高智商燒腦小說,鬥智的巔峰,超乎想像,不服來辯
    人物塑造極為優秀,無論褒貶,不得不承認裡面的人物能讓人記住,這一點後來者尚無超越。主要角色的內心活動和故事塑造,在絕境中掙扎求存變強的感覺都很出彩。至今仍記得裡面算無遺策的楚軒,優柔寡斷又很有潛力的主角鄭吒。雖然很多時候裡面的劇情與謀略頗有些想當然的感覺,這本書畢竟寫的時間早,結局也差強人意,據說後面會多本書聯動,可能因此設置的開放式結局。但是瑕不掩瑜,還是本值得一看的好書。已完本,字數269萬。
  • 高智商劇受歡迎:沒有「燒腦」 何來思考
    追劇也是科普的一種方式,正是給劇情加料加分的種種「燒腦」橋段,大大增加了劇集本身的趣味和意義  熱播近十年,推出了10季的美劇《生活大爆炸》,曾喊出一個響亮的口號:聰明是最潮範兒的性感。當你還在為家庭劇的絮叨,情感劇的糾葛,職場劇的虐心感到疲憊時,看看「燒腦」的高智商劇,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20部挑戰高智商的燒腦電影
    《萬能鑰匙》很多人認為萬能鑰匙是燒腦電影的佳作,但我絲毫沒有看出這部電影有哪裡燒腦。一個女孩受僱成為家庭女工,僱主是一位需要照顧癱瘓丈夫的老太太。女孩發現這座房子非常詭異,老先生好像厭惡害怕他的妻子,當地人喜歡一些奇怪的巫術。好奇的小姑娘想解開謎團,但有些事情還是不知道為好。劇情緊湊,作為恐怖片還是值得一看。7.《死亡幻覺》更多譯名《怵目驚魂28天》。
  • 這幾部推理燒腦的電影,不是很好看,但一定很燒腦,偵探迷必看
    福爾摩斯作為世界偵探的代表作之一,一直是世界名偵探的代名詞,從電影開始快速發展之後幾乎所有的偵探推理電影都蹭過福爾摩斯的熱度。所以說福爾摩斯不僅僅是偵探最經典的人物之一,也是夏洛克塑造最成功的小說人物。
  • 十大燒腦綜藝節目推薦2019 需要帶腦才能看懂,高智商的一定不要錯過
    十大燒腦綜藝節目推薦2019 需要帶腦才能看懂,高智商的一定不要錯過時間:2019-12-02 11:09   來源:昕薇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大燒腦綜藝節目推薦2019 需要帶腦才能看懂,高智商的一定不要錯過 在追完了武俠篇,愛情肥皂劇後,是不是想看點不一樣口味的作品呢?
  • 《十日遊戲》劇情燒腦 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 懸疑網劇還有哪些
    懸疑網劇《十日遊戲》6月2日正式上線。該劇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小說《綁架遊戲》,故事圍繞一起充滿謊言的綁架案展開,共12集。劇集開播至今豆瓣評分7.9分,雙線並行的敘事手法、燒腦反轉的劇情以及主演們細膩到位的表演獲得網友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懸疑劇裡加入愛情元素通常會引起觀眾反感,但《十日遊戲》得益於原著小說的紮實基礎,愛情和懸疑的有機融合令不少網友上了頭:「本來衝著燒腦來的,沒想到這裡的『糖』也這麼好磕!」
  • 六本懸疑推理燒腦小說傾情推薦:聽說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看的懂?
    有不少朋友們喜歡看懸疑類推理小說,這類小說甚至被稱之為高智商人群喜歡看的小說,小編整理了一些,快來看看這些你有沒有看過吧?||《無人生還》作者:阿加莎·克裡斯蒂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最著名的作品,被譯為四十種語言,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舞臺劇、廣播劇、電子遊戲等。
  • 雖然電影延期,但這本燒腦的偵探筆記已經上線!
    除了各式各樣的偵探、推理、懸疑小說/電影/遊戲,你還見過能燒腦的筆記本嗎?其實早在2018年唐探2上映時,就推出了一款別出心裁的基於唐探世界觀的燒腦實體推理解謎遊戲——《偵探筆記》,我們之前也為大家做過一次專門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