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龍腦(冰片)成分的部分藥品

2021-02-06 龍的傳人用龍腦

【藥名】龍腦雞蘇丸

【成分】雞蘇葉、龍腦(冰片)、薄荷、生地黃、麥冬、蒲黃、阿膠、木通、銀柴胡、甘草、黃耆、人參。

【主治】治肺有鬱熱,咳嗽,吐血,衄血,下血,熱淋,消渴,口臭,口苦。清心明目。

【藥名】複方丹參滴丸

  【成分】丹參、三七、龍腦(冰片)。

  【主治】迅速緩解心絞痛、可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動脈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心腦血管,增加心臟供血,改善微循環。

【藥名】速效救心丸

  【成分】川芎、龍腦(冰片)。

  【主治】行氣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脈血流量,緩解心絞痛。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

【藥名】安宮牛黃丸

  【成分】牛黃、水牛角、濃縮粉麝香、珍珠、硃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鬱金、龍腦(冰片)。

  【主治】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用於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症。

【藥名】麝香保心丸

  【成分】人工麝香、人參提取物、人工牛黃、肉桂、蘇合香、蟾酥、龍腦(冰片)。

  【主治】芳香溫通,益氣強心。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痺.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絞痛、心肌梗死。

【藥名】至寶丹

  【成分】水牛角、濃縮粉、硃砂、雄黃、生玳瑁屑、琥珀、麝香、龍腦等

  【主治】至寶丹具有清熱開竅,化濁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一些急性病證的治療,如急性腦血管病、腦震蕩、心絞痛、黃疸、癲癇、尿毒症等。

【方名】心血寧                                                                       

  【成分】主要成份是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多配龍腦(冰片)

  【主治】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本品主要用於心血瘀阻、瘀阻腦絡引起的胸痺、眩暈以及冠心病、高血壓、心絞痛、高血脂症。

【藥名】燒傷靈酊

  【成分】虎杖、黃柏、龍腦(冰片)

  【主治】清熱燥溼,解毒消腫,收斂止痛。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Ⅰ、Ⅱ度燒傷。

       

                         

【藥名】冰硼散

  【成分】龍腦(冰片)50g、硼砂(煅)500g、硃砂60g、玄明粉500g

  【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相關焦點

  • 夏蠟梅,龍腦
    冰片可分為冰片、艾片和天然冰片,三者均已被《中國藥典》2010版收錄,其中冰片為合成龍腦,艾片為左旋龍腦,天然冰片為右旋龍腦。冰片(合成龍腦)又稱機製冰片,合成龍腦主要通過松節油中α-蒎烯經酯化、水解得到,又稱合成冰片,為左旋龍腦和右旋龍腦的混合物。艾片(左旋龍腦)的主要來源植物為菊科艾納香屬植物艾納香,以貴州分布最為廣泛。艾納香全株含有揮髮油,主要成分為左旋龍腦,其葉和嫩枝是提取天然左旋龍腦的重要原料。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的作用,是多種成藥及民族藥(苗藥)的組成部分。
  • 龍腦傳奇——天然冰片
    龍腦——天然冰片,古代為皇家貢品。龍之尊,天下第一,腦之要,人間之最。敢用龍腦命名之物件,可見其地位之高,分量之重,作用之大。
  • 中藥材:冰片
    以上兩種冰片均以片大,色白,氣香涼者為佳。主要成分:含揮髮油、主成分為左旋龍腦,又含少量桉樹腦,左旋樟腦。炮製:研細,生用。性味:辛、苦、微寒。歸經:入心、肝經。8、抑菌、抗炎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較高濃度的冰片(0.5%)有抑菌作用.合成冰片和天然冰片的抑菌作用相同.龍腦、異龍腦均有抗菌作用;並均能顯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蹠腫脹;異龍腦對巴豆油耳廓腫脹亦有抑制作用.提示它們對液體的滲出和組織水腫等炎腫過程有抑制作用.
  • 冰片
    【產地分布】艾片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龍腦冰片主產於東南亞地區,我國臺灣地區有引種。【採收加工】9~10月採收樹葉,經蒸汽蒸餾,冷卻,收取結晶。【藥材性狀】半透明結晶,直徑2~8毫米,厚2~3毫米,白色。氣清香,味辛涼濃烈。
  • 「百藥之冠」冰片黑坑野釣應用效果,泡釣魚藥酒忌多香易適得其反
    那今天 跟大家再來聊一聊釣友不 常用的一味中藥但是在釣 魚中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 作用那就是冰片。冰片分幾種的,有合成冰 片,天然冰片,還有一種 是艾片 合成冰片含左右旋龍腦、 左右旋異龍腦 天然冰片 95%以上是右旋 龍腦 艾片主要是左旋龍腦。這 個咱們就不一一的細分了 咱們現在市面上買到和用 的就是合成冰片功效並無 二樣對於垂釣來說。就不 細分他們了。 咱們先從原理上說一說。
  • 藥材 | 冰片
    【中藥名】冰片bingpian【別名】龍腦、龍腦香、艾片、機片。【英文名】BorneolumSyntheticum。【藥用部位】菊科植物艾納香Blumeabalsamifera.DC.的葉中提取物中結晶,習稱「艾片」。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DryobalanopsaromaticaGaertn.f.樹脂的加工品,習稱「龍腦冰片」。
  • 每天認識一味中醫中藥材:冰片
    以上兩種冰片均以片大,色白,氣香涼者為佳。主要成分:含揮髮油、主成分為左旋龍腦,又含少量桉樹腦,左旋樟腦。炮製:研細,生用。性味:辛、苦、微寒。歸經:入心、肝經。8、抑菌、抗炎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較高濃度的冰片(0.5%)有抑菌作用.合成冰片和天然冰片的抑菌作用相同.龍腦、異龍腦均有抗菌作用;並均能顯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蹠腫脹;異龍腦對巴豆油耳廓腫脹亦有抑制作用.提示它們對液體的滲出和組織水腫等炎腫過程有抑制作用.
  • ...藥師稱:市面上的痔瘡藥大多含有麝香、冰片等成分,或致流產
    武漢晚報訊 澳洲海淘痔瘡網紅藥宣稱「成分安全,孕期可用」,孕媽諮詢藥師後卻發現該藥在孕期使用的安全性並未確定。7月27日,武漢市第一醫院臨床藥師楊香瑜提醒,不要盲目迷信海淘藥,目前市面上痔瘡藥中大都含有麝香、冰片等可導致流產的成分,孕媽切莫自己隨意亂用。
  • 龍腦香又稱龍腦、腦子、冰片、片腦、冰片腦、梅花腦、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羯婆羅香,膏名婆律香《本草綱目大全-木部》
    「釋名」 龍腦、腦子、冰片、片腦、冰片腦、梅花腦、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羯婆羅香,膏名婆律香。「入藥部位」 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樹的樹脂中析出的天然結晶性化合物。「性味」 辛、苦、微寒、無毒。梅花冰片芳香走竄,主入心經,為開竅要藥,常配麝香相須而用。若屬熱閉,配牛黃、鬱金等,如《溫病條辨》安宮牛黃丸等;若屬寒閉,配蘇合香、安息香等,如《局方》蘇合香丸;治神昏口噤不開者,亦可外用,配天南星揩齒以開口噤,如《聖濟總錄》開關散。 9、眼赤腫痛,翳障等症。梅花冰片能明目去翳,散熱止痛。
  • 新晉國貨品牌菲斯歌兒攜手《辣媽辣麼美》,掀起龍腦護膚新風潮
    相傳,慈禧太后常用的養顏漚子方和美發抿頭方均含有龍腦。而傳說中楊貴妃所專用的「太真紅玉膏」內也含有龍腦,其中的冰片指的就是龍腦哦~當然龍腦至今還是非常珍貴稀有的,據統計表明1000kg的龍腦枝葉才提取1升的龍腦油。
  • 冰片的功效與作用 這類人一定要避開冰片
    冰片這個名字你聽說過嗎?冰片並不指冰塊切成的片哦,而是一種中藥材的名字。它是從天然的樹脂裡面提取出來的,它的樣子看起來和白糖非常類似,不過功效和白糖可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對冰片也不太了解的話,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冰片是什麼以及它有什麼功效吧。
  • 雙之水:專注高質天然冰片,以創新致未來
    歷經7年終有所成,成就萬畝天然冰片原料種植基地天然冰片,又稱為右旋龍腦,熟悉中國中醫藥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種珍貴且稀有的中藥,7個國家保密配方中有5個含有此成分。20世紀60、70年代時,由於天然冰片的稀缺性國內已難尋覓到它,我國只能依賴於高價進口,處於十分被動的狀態。
  • 冰片,它的功用您意想不到
    醒時空對燭花紅",其中提到的"瑞腦",又名龍腦、冰片,是古代的名貴香料。冰片不僅可以作為香料使用,還能入藥——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便是冰片。冰片最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記載在《名醫別錄》中,之後又出現在唐代的《新修本草》中。六神丸、蘇合香丸等著名方劑裡面都有冰片的身影。冰片從古代發展到現代,種類不斷發生變化。
  • 中國龍腦產業初具規模 大健康產業鏈雛形顯現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同仁醫院院長韓德民研究認為,龍腦的芳香、通氣、開竅功能,對變異性鼻炎、鼻腔阻塞、過敏性鼻炎有很好的作用;龍腦還有很好的抗炎、抗過敏作用。龍腦在中醫典籍中被稱為「冰片」,既是名貴稀有藥材,又是高級香料,還是重要化工原料。歸於芳香開竅類藥材,有「植物黃金」的美譽。原產於印尼蘇門答臘島的龍腦香樹曾經是龍腦的主要來源,但是由於長期過渡採伐已近枯竭。
  • 藥品成分含人指甲 中藥中都有哪些奇葩藥材?
    近日,網曝一男子在看診抓藥時,發現自己的藥品成分中含有人指甲,對於一個不明白藥理人,這可驚呆了該男子, 專家表示:指甲入藥早在唐代的《千金要方》中就有記載!  近日,在成都,有一名男子黎先生在買藥時看藥成分,仔細一瞧頓時一陣噁心,因為這藥成分上面竟然標註著人指甲,黎先生當時就認為這是個印刷錯誤,詢問了藥店工作人員,對方說,人指甲確實是一味中藥。
  • 【每周一味】冰片
    《新修本草》【來源】為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樹脂加工品,或龍腦香樹的樹幹、樹枝切碎,經蒸餾冷卻而得的結晶,稱「龍腦冰片」,亦稱「梅片」。由菊科植物艾納香(大艾)葉的升華物經加工劈削而成,稱「艾片」。現多用松節油、樟腦等,經化學方法合成,稱「機製冰片」。龍腦香主產於東南亞地區,我國臺灣有引種;艾納香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冰片成品須貯於陰涼處,密閉。研粉用。【藥性】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