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作平常,我們很難對一個人的背影印象深刻,但在這個特別的2020年,卻有無數人的背影讓人難忘。這些背影,雖弱小,但高大;雖單薄,但偉岸。
01一位醫生脫下防護服後,面容憔悴,全身衣服溼透,眼窩深陷……他是50多歲的軍醫丁盛。
圖源:紅星新聞每天穿成人紙尿褲,十幾小時待在病房,這是繼17年前抗「非典」以後,丁盛又一次全副武裝。
「作為軍人,哪裡有戰鬥就要衝向哪裡!」這是他在請戰書上的第一句話。為了採集到患者合格的標本,也為了減輕年輕醫生的心理負擔,丁盛每次都親自上陣採集咽拭子。50多個患者採集下來,護目鏡裡、口罩裡和防護服內到處都被汗水浸透。丁盛身高1.78米,會作詩會跳舞,是同事們心中的「男神」。
2月13日,丁盛抵達武漢走下飛機時,曾被記者拍到目光堅毅、步伐堅定,與10多天後的照片判若兩人。
2月13日,丁盛(最前排)和戰友走下飛機。圖源:聯勤集結號微信公號02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重症隔離病房裡,有一個身穿防護服拄著拐杖的身影,他叫饒歆。在重症監護室工作9年了,數天前,他的腳崴了一直沒好,但他還是來到病房工作。
單腳受傷,同事們卻稱他為「雙拐醫生」。原來,為了降低外帶病毒的風險,他在隔離室裡和病房外各準備了一根拐杖,在被問起為什麼不休息時,他說:「怎麼休息呢,崗位上要有人啊!」
饒歆有一個7歲的女兒,已經好多天沒見過了,工作間隙常常會想念。但他知道,雖然嚴密防護,但病毒傳播途徑尚不清楚,他怕自己成為「傳染源」。「愛她就少見她。」饒歆說。
03除夕那天,廣州護師陳林葉報名赴武漢支援。家裡人只有爸爸同意,媽媽哭著不願意她去,藏起了她的行李箱。因為急著出門,匆忙下,她拿了一個紅色塑膠袋隨手裝了洗漱用品和一件外套,一路上請戰友幫忙買行李箱和厚衣服。進站的時候,弟弟拍下了這個特別的背影。
陳林葉說:「我是護士我應該要去,我媽媽已經理解我了,發了很多微信過來,讓我好好照顧自己,我是醫二代,不能選擇在家當逃兵!」
04有張照片在網上傳開。一個瘦弱的身影,拖著兩大袋醫療垃圾。
照片中的主人公叫田倩,19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處理垃圾本不是她的工作,但現在是特殊時期,只要對戰「疫」有利,再苦再累的活,她和同事們都照單全收。
跟隨醫療隊到黃岡後,田倩僅上過一個白班,其餘的均為晚班和夜班。她說:「最難的不是熬夜,而是看到病人時而微蹙的眉頭,時而呼吸重重地吐納,那種深入骨髓的落寞,伴隨著憂傷潛入心底,無比沉重。」
被問及「後不後悔來前線」,她語氣沉穩堅決地說:「我是一個膽子很大的人。」
05武漢戰「疫」期間,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卻堅守一線,他步履蹣跚的背影,感動了無數人。
愛人因新冠肺炎住院隔離,而他卻在「離炮火最近」的一線,帶領600多名醫護人員頑強堅守。張定宇一直隱瞞自己的病情,不知情的同事們只是覺得步履蹣跚的院長性子越來越急了……
記者問可以歇歇吧,他卻說:「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
06一名護士蹲在路邊埋頭吃飯,不遠處,她的丈夫也半蹲著,和懷裡抱著的孩子一起靜靜地看著她。
照片中的女主人公名叫江世娥,是湖北鄖西縣的一名護士,她從正月初二上班以來,已經25天沒能回家。2月19日中午,轉送病人返程途中剛好路過家門口,借這個間隙,思子心切的她聯繫老公將孩子抱下樓。由於時間緊老公沒換衣服,穿個睡衣就下樓了。
「看到孩子伸出雙手要我抱,我把頭撇開,感覺好心酸……」
婆婆聽說兒媳婦到樓下了,立馬煮了水餃送下來,說啥也要讓她吃幾口。由於走得匆忙,家人給她準備的換洗衣服也沒拿上,也就是照片中那個黃色的袋子。
072月4日,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匆匆走進村委會,留下一萬元現金,說了句「捐給武漢」,就轉身離開。工作人員詢問他的名字,他說:「我叫中共黨員、老軍人!」
據了解,老人名叫謝蘭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黨。網友說,手插口袋離開的背影,真帥!
2月28日晚上,連續工作了31天的謝丙艇終於抽空回趟家,給妻子和女兒送口罩。謝丙艇是溫州一名派出所民警,擔心自己把病毒帶到家裡,他和四歲的女兒約好:「爸爸在樓下和你聊天。」
為了能離爸爸更近一點,小雨搬來了板凳,踮起腳尖站在窗前,一邊看著樓下的爸爸,一邊跟爸爸視頻通話。
圖源:都市快報視頻截圖正當這時,天下起了小雨,懂事的女兒勸爸爸離開:「爸爸,你不要待在這裡了,你快走吧,在這裡陪我聊天,你會冷的。」
之後還從窗戶上下來,把窗簾拉上了。謝丙艇便聽話地走了,他不知道的是,沒過5分鐘,小雨就又跑去窗前,拉開窗簾尋找爸爸的身影。
092月3日凌晨,一位90歲的老人獨自到醫院體檢,問及為何無人陪同。老人說,自己64歲的兒子感染新冠肺炎,住在重症監護室,家裡人怕被感染。但自己已經90歲,無所畏懼了,便來到醫院照顧兒子。
一個網友同在醫院陪親人,與老人多次交流,她介紹,老人一直在病床前坐著,握著上著呼吸機的兒子的手。
老人不曾離開,餓了就吃泡麵。
2月2日晚,兒子終於轉入隔離病房,老人可以不在醫院陪護了。在離開前,老人找護士借了筆和紙,給兒子留言:「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
疫情防控期間,有家不能回的交管員只能趁給車子加油時,與樓上的孩子隔街相望。
他叫周李,大年初一返崗後,周李每一天都忙到很晚,14天沒有回過家。
2月7日,周李給車子加油,加油站恰好在家對面,他下意識抬頭一看,發現3歲的女兒和8歲的兒子居然正在窗前張望。女兒馬上向他揮手喊「爸爸」,就這樣,隔著馬路,周李看著他14天未見的兒女,一動不動。
11一邊揉著酸疼的膝蓋,一邊艱難爬樓,給老人們送去口罩的這個人叫陶藝秋,是上海靜安區一名社區志願者。
考慮到住高層的老人不便買口罩,他說:「我來負責買好送上門去。」事後同事們才知道陶藝秋有多年的風溼,一爬樓就腿疼,但他楞是咬著牙,把口罩一家家送到老人手上。第二天,他的膝蓋腫得連褲子也放不下。
12武昌區常年對口扶貧宜昌長樂坪鎮。
武漢封城,鎮裡號召村民向武昌捐贈蔬菜副食品,短短幾天,全鎮就籌集了85噸物資:
有下地摘的各種新鮮蔬菜,有自家過年前做的臘肉、香腸、麻糖,有老婆婆自己醃的小菜,有農家自己榨的茶油……
很多人背著菜簍走十幾公裡山路,把這些東西送到鎮上,裝車發往武昌。
「平時武漢來我家對口扶貧,現在武漢有困難,我一定要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
太多太多的背影
太多太多的故事
他們織起了一張網
網起無數寥寥星光
把人性的光輝聚集在一起
成為了照耀一個時代的光亮
來源:人民網微信 ID:people_rmw
原標題《蹲著吃飯的戰疫護士:明知女兒在身後,卻狠心沒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