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閒那條魚第128篇頭條原創文章】
朱丹又被嘲了。
身為主持人的她,這幾年專業領域最「亮眼」的營業成績竟然要算:史詩級「口誤」翻車系列,娜扎熱巴傻傻分不清楚。
此外,只有迷妹般無限崇拜丈夫周先生而帶來的瓜眾熱議。
在最近某平臺熱播的《做家務的男人》節目上,朱丹再發「丹式」愛夫宣言:
PS:王祖藍和鄭愷做麵食把廚房弄得非常亂,甚至把廚房當成了遊戲場來玩耍。
這個節目宗旨是讓男人們參與到家務中來。別看現在社會正發生飛速變化,但在大眾認知裡「家務活兒歸女人做」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普通人或明星,沒有多少男人會主動做家務。
好嘛,朱丹這廂為「夫」發聲,那廂立即攪動一池「口水」。
話說,每次談婚姻都被群嘲:朱丹是怎麼做到的?
比如,談到婚姻中「冷戰」:
比如,談到婚姻的「溫暖」
比如,朋友眼中結婚後的她:
被質疑愛得「卑微」的回應:
看得出丹姐由內而外發自靈魂的傾慕丈夫周先生。能夠跟自己欣賞的人結婚,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兒,如果對方也欣賞你的話。
只是從周先生的描述裡,我愣是沒瞅出來。嗯……可能我眼拙……
關於婚姻,有不少「奇葩」的觀念:比如男人需要崇拜女人要給面子,比如男人到老都是小孩兒……說得好像只有男人要臉面,女人都是「無臉人」。再說了,誰還不是個寶寶?要當娃找爸媽啊!結婚幹嘛?
《三十而已》裡有句話,我覺得很在理:
尊重是相互的。彼此尊重才叫尊重。其他的,你愛叫啥叫啥,誰也管不著呵呵。
婚姻最玄幻的地方在於:旁觀者往往智慧勝似諸葛亮,斷「案」賽過包青天。看得清說得明「皇帝不急太監急」;而當局者常常智商「欠費」、情商「停機」,雲裡霧裡「只緣身在此山中」。
旁觀者怒當局者「不爭」,當局者惱旁觀者「不懂」。雞同鴨講,跨服聊天。
有一種婚姻模式就叫「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確切來說,只要人家夫妻倆樂在其中,旁人就別上杆子苦口婆心指手畫腳。
本來嘛,婚姻就是兩個人的世界,外人沒資格評頭論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不好的,自己說了算。反正又不是我們跟周先生過日子,誰過誰知道。
兼聽則明。其實適當關注不同人對婚姻的理解和看法,也不失為婚姻修煉的一種方式。人都難免會有思維和知識的盲點。
總被群嘲,必有槽點。朱丹倒可以藉此機會自我反思:婚姻中既讓對方感到尊重,又不失去自我主張,會不會是更幸福和舒適的一種狀態?
我從來認為過度付出和妥協是不可持續的,無論是婚姻、親子還是職場。任何關係講究的都是平衡有界,一邊繃得過緊,一邊鬆弛過度,結果可能滑向不可預知的「黑洞」。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