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疑似翻車了。
現在提到馬思純,多數人對其印象都是演員。但其實她並非科班出身,而是畢業於中傳的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
在校期間,馬思純就因為出色的外形擔任過饒雪漫系列小說的書模,在學校小有名氣。
作為校園風雲人物,大家自然要討論一下她。
馬思純沒畢業時,就有人在貼吧詢問,順便,還有人爆出了她本是中傳表演系,後轉到播音系的事情。
馬思純在節目裡也曾說過。
但上學時馬思純還屬於半素人,討論的還不多。
最近因為仝卓的事情,大家又討論起了馬思純當年轉專業的事情。
先說明,大學是可以轉系的,只要你成績足夠優秀,是金字塔尖子上的學生,在校期間是有轉系的可能。
雖說是可以轉的,但是馬思純的這個轉專業,卻有許多的譁點。
首先,根據同屆校友爆料,馬思純是歷史上首個轉專業成功的學生,當年她能轉成功,就讓很多人羨慕了。
而且當年她曾大肆報導要考北電上戲,但最終都沒有考上,後來就上了中傳的表演專業。
那麼想上表演系,可到了中傳,她媽媽突然改口說覺得學播音主持更好,就讓她轉了,還順便報了人大的新聞系。
確實,雖說是一個學校,但表演系和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首先是高考錄取分數線,馬思純高考那年,中傳表演系的最低分數線是290分,播音是435分。
其次是知名度,在播音領域,中傳絕對是專業裡的第一,但表演系,真的排沒什么姓名。
而且根據校友爆料,從未見過學校轉播音系有成功的,可見馬思純是有多特別。
而且觀察馬思純的臺詞,真的聽不出來她是學播音主持專業的。
這些疑點剛爆出來時,有粉絲說馬思純學習好,甚至拿馬思純之前說過的成績優秀的話拿來做佐證。
馬思純之前接受採訪,曾說自己學習還可以,著重強調了自己作文很好,講自己的作文總被拿出來當範文去讀。
甚至自曝,自己高考語文只扣了2分。
扣2分,她是怎麼知道的如此明細的?
還有她說的「把題目給帶到愛情故事」,確定不會被老師說嗎?
高考作文,應該是以記敘文和議論文為主吧。
而且看她近幾年的各種亂用詞,怎麼看也不是語文優秀的程度。
所以,真的不怪大家懷疑。
都說禍從口出,和馬思純同樣疑似吃過一些紅利的,還有賈乃亮。
他曾在節目裡講過當年自己考學的「辛酸史」。
當年賈乃亮和同學一起去報考藝校,當時的結果是只錄取了同學,賈乃亮遺憾落榜。
賈媽媽知道後特別的生氣,她覺得自己的兒子很優秀,評委和老師不能因為一個小品就抹殺孩子的一切。
脾氣火爆的她直接去找了校長質問為什麼不錄取賈乃亮,當時校長的回答是:
你兒子沒這方面的天賦。
但賈媽媽根本不聽老師的理由,直接把對方堵在門口,強制要求人家跟她吃一頓飯。
等這頓飯吃完,賈乃亮就進了學校。
這怎麼看,都像是一個走後門的故事。
在採訪時,賈乃亮一直沒有說出北電兩個字,是用藝校代替。
從他的個人經歷看,他在考取北電前確實上過一段藝術學校。
但賈乃亮在採訪過程中也提到了「電影學院」,但很快他就拿藝校代替了,而且字幕,也沒打出他吞掉的幾個字。
這其中的貓膩,除了賈乃亮和他媽媽還有那個校長,估計也無人可知了。
同樣是北電學生,一直被質疑的,是賈乃亮下一屆的學妹劉亦菲。
當年劉亦菲以15歲的年齡就考進了北電。
劉亦菲能小小年紀上北電,可能因為她本身,是個「天才少女」。
根據她的個人官方履歷,劉亦菲是1997年,10歲的時候離開北京到美國讀書的。
她自己接受採訪,也是這麼說的。
但根據她當年在國內小學老師爆料,劉亦菲是2000年小學畢業的。
這就和劉亦菲自己的說法不一致了。
這個小學時間還沒解釋清楚,又有健康幼兒園的老師爆料,講劉亦菲媽媽曾在98年來她這裡取走劉亦菲的健康證,說是要出國籤證用。
這兩個老師的說辭,就和劉亦菲所說的97年留學有了很大的出入。
關於何時到美國留學,已經有撒謊的嫌疑了,劉亦菲的北電考學之路,也有太多的疑點。
一是年齡,15歲的年紀,不管怎麼算,都不應該是上大學的年紀。
當年說她上北影,是破格錄取。至於破格錄取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劉亦菲參加面試中的細節,卻讓大家發現了一些破綻。
劉亦菲早期接受採訪時,曾講過考北電的故事,當時她說因為自己是留學生,所以考試的時候,都是英文的。
但是,北電關於外籍本科生招生簡介,白紙黑字的寫著「所有筆試科目均用中文答題」。
所以,這到底是誰在說謊?
明星考學時,都有這麼多彎彎腸子,進入社會,有些藝人,也要吃上一些上一輩帶來的好處。
因為《聲入人心》現在在娛樂圈擁有名氣的鄭雲龍,就曾多次在採訪中講過當年他媽媽給其走後門進事業編的故事。
不管是從書面採訪,還是視頻採訪。
他都明面透露了,他媽媽給他塞進北京一個部門,做文職工作。
但因為鄭雲龍不喜歡這個工作,幹了3個月,就辭職了。
就連他自己都說過「我屬於我媽賞飯吃」。
就這種程度,和仝卓直播自曝,沒啥區別吧。
現在的明星總願意說自己之前的「光彩事」,來講當年自己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多少的努力。
殊不知他們自以為的勤奮和優秀,都可能是借他人肩膀得到的。而他們自己還覺得都是自己的功勞,沾沾自喜到處炫耀。
不僅愛炫耀,有時還前言不搭後語,自己拼命打自己的臉。藝人們演著演著,說著說著,都覺得自己沒有錯,自己真的很優秀。
面對那些不自知的某些藝人們,只想送他們一句:臉是一個好東西,希望你們有。牛皮吹大了,遲早有翻車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