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這場總決賽的冠軍人選可以說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從一開始的時候,就能隱隱看出這一季要捧的人是王勉。
最後的結果果然沒讓觀眾失望,王勉奪冠。
而王建國依舊是千年老二,有人戲稱說,鐵打的王建國,流水的冠軍。
總體而言,最後這一場水平真的是超好了。
「預算」沒花完的脫口秀大會請來了喜劇界一壁江山。
徐崢和沈騰的加盟讓空閒裡多了更多笑點,羅永浩和沈騰更是親自講了一段脫口秀,給選手們熱場。
想到了之前有個節目叫笑起來真好看,有人說李誕,沈騰和謝娜坐在那裡就長在了笑點上,但是當時節目好像並不是很火爆。
而如今再看這陣容,才發現這些人坐在領笑員的位置上,那說起話來才真的是在了笑點上。
有時候比起看脫口秀演員們比賽,好像更喜歡看他們之間說話互懟,你來我往的逗樂不斷。
整場最有趣的互動好像就是那個無釐頭的頒獎了。
一開始搞得挺正經的各種提名,而且每個領笑員和李誕一起去頒獎。
搞的很正規的樣子,但是當底下的觀眾一起喊老田的時候,獎盃毫不猶豫的就送到了老田手裡,老田自己都懵了,氣氛被炒到了火爆。
有趣的是張博洋被提名了三次,可見李誕對他的期望還是很高的。
再說六個選手,王勉,王建國,呼蘭,楊笠,李雪琴,楊蒙恩(排名為這次比賽最終名次)。
他們都是各自喜好中的無冕之王。
就像他們自己說的,到了這一場,好像冠軍也就沒什麼重要了,站在這裡便是贏了,因為我們都將會被記住。
六個人最後一場的段子都有笑點有內容,但是按著這淘汰順序,很多人都說,沒有和笑果文化籤約的就被淘汰了。
其實很想說,這不挺正常的事情嗎?
人家自己公司不捧自己的人捧別人嗎?
或許所謂的粉絲,觀眾看起來是不公平的,其實對於節目組,笑果文化還有這些選手,他們是共贏的。
節目需要有人參加,參加的人需要上節目的機會,這不就是雙贏嗎?
王勉最終奪冠,將上周大家各種猜測全部落實。
周奇墨說,王勉的這種表演形式是國內脫口秀行業能對國外輸出的一種。
在國外的脫口秀類似於這種形式,還是很多的,而王勉自己也說是想做國內的第一人。
可能真的是年紀大了,一開始真的get不到他的笑點,到最後也沒有那種火爆的感覺,但心態變了。
因為最後王勉的一句話,又結合周奇墨的話,一切就都開始改變了。
王勉說,他不是橫空出世,他在這個節目錄了三季了,第一季的時候錄的是開場,第二季的時候錄的是結束,直到第三季才終於作為一個選手站在臺上。
他應該是畢業那年就開始來做脫口秀,他今天的冠軍其實並不隨便,他在節目內外學習了三年,積累了很多經驗,才有了今天這場冠軍。
到最後節目彈幕裡,對王勉的爭議依舊沒有停下。
觀眾好像形成了兩個極端,一個是愛極了那這種講脫口秀的方式,一個是無感極了。
我至今雖然依舊站在中立的點上。
但是對於王勉的冠軍,並不認同的一部分人可能並不是對王勉脫口秀方式的不接受,而是對於認為有所謂幕後原因有一種不接受,以至於在這種情緒之下,接受不了王勉的這種脫口秀。
承認自己之前就是這其中一部分人,但是最後一場,當拋開一些情緒的時候,有些東西也可以接受,雖然依舊無法像愛極了的人一樣。
每一個行業都需要新的血液,需要不斷的進步,需要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個行業做些什麼,甚至於將我們的文化用我們的方式傳播出去。
加油吧,脫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