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豔芳臨終告誡珍惜眼前人,林夕寫成歌,陳奕迅唱為經典

2021-01-07 好歌獻給你

歌壇「E神」陳奕迅演唱的《夕陽無限好》,由林夕填詞,Eric Kwok(郭偉亮)作曲編曲。Eason的特質嗓音,把《夕陽無限好》演繹得淋漓盡致,成為他的金曲代表之一。

扛起港樂大旗的陳奕迅

殊不知,這首歌曾經「惜敗」於鄭中基的《無賴》,令陳奕迅抱憾良久。同時,這也是一首紀念天后梅豔芳、充滿人情味和哲理的經典。

《夕陽無限好》是當年各大音樂頒獎禮上的「寵兒」,狂攬香港樂壇四大指標獎項中:叱吒頒獎禮、新城頒獎禮、十大中文金曲,三大獎項的年度最佳歌曲。

太子基 暴龍哥

但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陳奕迅帶著《夕陽無限好》正面交鋒鄭中基的世紀金曲《無賴》,雖然摘得最佳填詞作曲這兩大很有分量的獎項,但最終憾失年度金曲金獎,被半路殺出的鄭中基折冠。

那一年的最受歡迎男歌星是李克勤,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劉德華(形式大於內容),輸給這兩位「老黃牛」一樣的前輩他心裡沒話說,畢竟「資歷」就在這擺著,人家稱天王的時候自己都還沒出道。

陳奕迅尷尬的站位和表情

輸給鄭中基就另當別論,在感情上,陳奕迅和鄭中基兩人都與楊千嬅傳出過街知巷聞的糾葛,唱歌事業上,兩人關於歌神接班人的「瑜亮之爭」也甚囂塵上。

陳奕迅此番被改行拍電影的鄭中基截胡,令他不免頓生落寞。事後,自視甚高的陳奕迅,對於「金曲之爭」的失利剖白心跡,明眼人都能聽出其中的傷春悲秋之意

3個人的感情糾葛

當年《U87》專輯口碑很不錯,那時候我覺得《夕陽無限好》簡直是年度歌曲,可惜最後沒得到大獎,那份壓力讓我覺得落空了,原來我還是自視過高,這是入行十八年來第一次為自己感到失望。

被陳奕迅寄予厚望的《夕陽無限好》雖則輸給鄭中基,但仍阻止不了這首歌成為膾炙人口的入屋之作,其經典程度已經無需贅言。收錄這首歌的專輯《U87》,成了陳奕迅唱歌生涯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張「神專」。被《時代雜誌》評為2005年亞洲五張最值得購買的專輯。

專輯《U87》封面

「U87」是陳奕迅每次錄音時都用的一支話筒編號,他覺得這個話筒收錄他最真實聲音的同時,也記錄下他成長的點滴,具有特別的意義,於是用這支話筒編號為專輯命名。除《夕陽無限好》之外,《浮誇》《阿牛》《葡萄成熟時》等經典作品。

「夕陽無限好」,語出自李商隱的千古名篇《登樂遊原》,詩中的下一句便是「只是近黃昏」。

然而林夕寫的讓人斷腸歌詞背後,對陳奕迅來講還有更深刻的寓意,歌曲開頭「多經典的歌后,一剎眼已走」,實則是緬懷香港已故天后梅豔芳,她對陳奕迅有過知遇之恩。

梅豔芳作為香港演藝圈的「大姐大」,提攜過的藝人眾多,陳奕迅也是其中之一。2003年,梅豔芳得知自己罹患絕症,時日無多之際,她強撐病體舉辦8場演唱會,向心愛的觀眾告別。

陳奕迅與梅姐

陳奕迅被邀請為表演嘉賓之一,與梅豔芳合唱經典曲目《有心人》。 舞臺上梅豔芳指著陳奕迅說:「這個人,以後一定會證明給你們看,他的聲音真的很好聽!」

梅豔芳穿著好友劉培基為她設計的婚紗,登上演唱會的舞臺,她像個嬌羞的小女生一樣,問臺下觀眾:「我穿婚紗好不好看?」

收穫到臺下觀眾熱情的肯定之後,她收起笑容眼波流轉,發出深深的失落和嘆息:「但是,錯過了時間。很可惜,我也曾經有數次穿婚紗的機會,但是自己錯過了。」

梅豔芳坦言:有一件自己的婚紗、一個自己的婚禮,是每個女性的夢想,但自己已經沒機會了。於是讓她的拍檔劉培基做了一件屬於自己的婚紗,可能只穿一晚,便要放進倉庫。

「人生便是這樣,有些時候你預料的東西,你以為擁有的東西,偏偏沒有擁有。」

她告誡演唱會上的歌迷:如果你們在拍拖,不要考慮太久,不然你身邊的那位,想得太久,便會作罷。不要像自己一樣什麼也沒有,撲來撲去也落空。

她還不忘揶揄自己:不要緊,我等貝克漢姆,等他離婚。等劉德華,更困難,他是個獨身主義者。

然後,梅豔芳唱了演唱會的最後一首《夕陽之歌》,並再次告誡大家:夕陽雖然美麗,黃昏雖然美麗,但是眨眨眼便會變成過去,所以我們要把握分分秒秒,珍惜眼前人。

唱罷之後,她挽起婚紗走向紅毯,她把自己的生命都嫁給了這個舞臺。這也是她畢生中的最後一次亮相,如同一抹斜陽,永遠的留下了她孤單的背影。令人惋惜的是,這世間,再也沒有了梅豔芳的傳奇。

陳奕迅在《夕陽無限好》中唱道「風花雪月不肯等人,要獻便獻吻」,便是呼應梅豔芳在告別演唱會上,唱《夕陽之歌》前,講的「珍惜眼前人」一席話。

《夕陽無限好》火遍港島之後,曾有記者在採訪陳奕迅時問歌詞中「多經典的歌后,一剎那遠走」,指的是不是梅豔芳?陳奕迅當場反問道,香港能有幾人稱得上經典歌后。此間所指,實在是不言自明。

詞作者林夕亦為梅豔芳的生前好友,並曾為梅姐寫過《女人心》《相愛很難》《似是故人來》等諸多經典。與林夕亦師亦友的弟子林若寧,在《林夕字傳》中,如是寫下這首歌的註腳

有人相信,「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亦有人說:「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老爺其實屬意拼命為這十個字的絕望感補飛的初版:「夕陽無限好,天色已黃昏。不必渴望更美麗到最後傷心,不必以為剎那能永遠而興奮。夕陽無限好,有幸近黃昏,不必貪錯心,永遠好運,好景有盡驚醒一個人,要繼續振奮。」

劉德華的站位,足見他在梅姐心中的位置

梅豔芳的一生「本想去憑愛,換最燦爛一生」。當她站在終點回望,發自肺腑的勸勉我們珍惜眼前人。林夕以梅姐「失憾」的一生作註腳,追憶她的同時,不忘鼓勵世人要向前望,好風景多的是。

這支緬懷梅豔芳的歌曲,大概足以抹平Eason輸給勁敵鄭中基的遺憾了吧,畢竟長流的歲月中,早已鑄成了經典。

相關焦點

  • 詞神林夕與教父羅大佑共譜經典,卻梅豔芳的人生絕唱
    之後音樂工廠陸續推出了著名的「三部曲」:《皇后大道東》《首都》《原鄉》,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好歌。而這首《似是故人來》則收錄在1991年推出的首部曲《皇后大道東》中。前奏的琵琶聲緩緩地拉開了序幕,梅豔芳緩而低歌聲流淌出來,眼前就好似看到了穿著旗袍的佳人,淺笑連連,款款而來。她輕唱著,滿是輕鬆歡喜的感覺,她輕唱著,唱著一首警世的歌。
  • 陳奕迅《夕陽無限好》:漫漫人生何須懼怕黃昏,那只是新的開始!
    如果要找一首貼切的歌來形容希望黃昏,那麼歌聲君會毫不猶豫地想起陳奕迅演唱的《夕陽無限好》。夕陽有故事的歌這首歌的填詞人是林夕,夕爺的詞一直是很有深度,加上陳奕迅的演繹,給這首歌增添了不一樣的感覺。這首歌從一開頭,就註定是有故事。
  • 楊千嬅唱給陳奕迅的歌,林夕的詞才能寫到雙方心裡去!
    林夕曾經用「無名夫妻」來形容自己和王菲的關係,他們兩個太默契。林夕也曾經用「自己身上的一塊肉」來形容楊千嬅,她讓林夕心疼,所以願意把最好的留給楊千嬅。自從聽了楊千嬅唱《再見二丁目》,林夕就開始對楊千嬅偏愛了,認為這個女人跟自己最像,也最心疼她。所以後來也為楊千嬅謝了很多首歌。
  • 陳奕迅:把深情給了林夕,把怪誕給了黃偉文
    陳奕迅是華語樂壇著名的歌手,相信不少人也聽過他的歌,陳奕迅以其動人的嗓音將每一首歌曲都唱出了一個故事,當然除了優美動聽的旋律以外,一首好的歌曲也離不開有一個好的歌詞。在陳奕迅的歌曲中,人們應該對林夕這個作詞人不陌生,他被譽為金牌作詞人,一生作詞無數,每一首詞都是一個故事,給楊千嬅寫過歌詞,也給梅豔芳寫過歌詞,為不少香港著名歌手作過詞,當然也少不了陳奕迅。林夕曾表示很欣賞陳奕迅,因為陳奕迅總是能夠以深情唱出他想要表達的意思。當然林夕的詞也是十分優美的,他的名字,林夕,合起來就是一個夢字,何其唯美!
  • 林夕給陳奕迅寫的這首歌,幾乎所有人都曾在KTV裡面哭著唱完!
    說到陳奕迅,想必每個人都特別熟悉,畢竟這位歌壇大佬唱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歌曲,時隔多年,他的歌曲依舊耐聽,被很多人成為當之無愧的「歌王」。陳奕迅能夠如此成功,和兩個詞人絕對分不開關係,他們給陳奕迅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比如《浮誇》、《富士山下》、《k 歌》等等。
  • 影歌雙後楊千嬅,陳奕迅為她2次流淚,林夕直言:我身上的一塊肉
    但是真正能夠經歷時間的洗禮,還流傳至今的,才是經典。若是喜歡粵語歌,估計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歌手。相較於內地歌手,他們的歌似乎有別樣的韻味。這裡說一位女歌手,楊千嬅。提到楊千嬅,很多人應該是熟悉的。即使不是她的歌迷,估計也在KTV唱了不少她的歌。
  • 林夕寫了一輩子的歌,有著無數優秀作品,只有一人不願唱
    林夕,把感情裡面的所有分合,把世間的紛擾都寫進了歌詞裡面,讓多少人痛哭,同時又撫慰多少的人,一旦聽懂林夕的詞,那麼必然是需要很多的時間還有閱歷才聽得懂,曾經只是覺得他的歌詞很美,而到了後來才明白,他是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歌詞,而我們卻是在歌詞裡面看到了自己。
  • 林夕:為張國榮寫《我》是這輩子最光榮的事,也是讓我最後悔的事!
    而這兩首歌都是出自同一個人之手,那就是林夕! 他把感情裡的分分合合,把世間的紛紛擾擾都寫進了詞裡,他的詞,總是那麼輕易的戳中內心,讓人痛苦不已,卻又撫慰了那些傷心。所以有人這樣評價林夕,「他不認識我,卻是最了解我的人」。
  • 陳奕迅「封神」不能沒有林夕和黃偉文?十首粵語經典走進EASON千面
    陳奕迅在香港歌壇是神一樣的存在。早年模仿張國榮、譚詠麟、張學友等。在一次live演唱會上,一人分飾兩角。深情演繹左麟右李的《一生中最愛》堪稱完美。後來為表達對「哥哥」的追思翻唱了《最冷一天》,情緒中的承轉啟合給予了這首歌新的「嫁衣」。
  • 林夕寫給陳奕迅的這首歌,卻意外地唱哭了張國榮的歌迷
    這時手機裡剛好放到的音樂是陳奕迅的《倒帶人生》,遂把它設定成循環播放,就這樣聽他反反覆覆倒帶人生。關註上陳奕迅,還記得那年曾在大陸風靡一時的《十年》,有很多內地的朋友是通過這一首歌才開始認識陳奕迅,在當時還尤為迷戀那最後一句,「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淚,不是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Eason用一種很平淡的音調唱出這一句,卻在平淡之中帶有一絲超然的悽涼,要到很多年以後的今天我才明白,其實這寥寥一句,卻心酸的寫盡愛情的來去,即使無奈,也要看開。
  • 梅豔芳的十大經典歌曲
    梅豔芳唱過很多經典歌曲,整理出的梅豔芳十大經典歌曲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喜好,僅代表個人觀點。1、《胭脂扣》1987年,作曲:黎小田,作詞:鄧景生《胭脂扣》是電影《胭脂扣》的同名主題曲,收錄在其1987年發行的專輯《烈焰紅唇》中。
  • 黃偉文寫這首歌給楊千嬅,卻被陳奕迅唱火,楊千嬅聽罷潸然淚下
    黃偉文寫這首歌給楊千嬅,卻被陳奕迅唱火,楊千嬅聽罷潸然淚下說起香港歌手,楊千嬅絕對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與很多香港歌手不同,楊千嬅的歌曲哪怕是在大陸也有著極其廣泛的傳唱度,尤其是《少女的祈禱》,以及《可惜我是水瓶座》這些經典歌曲,已經被傳唱了很多年。
  • 林夕:十年難出一個陳奕迅,我把寫人生的詞全給了他.
    03林夕曾說過:王菲是他賦予的魂魄,楊千嬅這個灰姑娘的魔法棒在他手裡,而陳奕迅,註定是他這輩子最有價值的邂逅!而林夕寫給陳奕迅的那些歌,很多都大受歡迎,成為經典,好比《十年》。04而在《十年》之前,有一首歌不得不說,就是由林夕專門為陳奕迅量身打造的一首歌曲——《我的快樂時代》林夕後來回憶說,當時他寫這首歌,很清楚陳奕迅不會了解他在寫什麼,但他不管陳奕迅的疑問,只是要求他按歌詞去唱便是
  • 失戀的人,別聽這些歌
    五月天有一首歌叫做《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告誡傷心人,莫要聞曲傷情。可也有一句話說的好,你能看見的世界,就是你的樣子。傷心人即使聽愉快的歌曲,也會有種「反襯效果」,襯託出自己的傷心,開心的人聽到悲傷的曲子,也許就是一笑而過。不同時候的人聽到這首歌,應該會有不同感受。
  • 林夕這一生太傳奇,捧紅王菲、張國榮、陳奕迅,唯獨愛上出櫃的他
    今天是著名作詞人林夕的生日。說林夕是中國音樂界貢獻最大的作詞人也不為過,尤其是香港的填詞界,他說自己是第二,也沒人敢出來認第一。到如今為止,他已經寫了4000多首歌的歌詞,無數的經典歌曲都是出自他手。林夕原名叫梁偉文,之所以取名林夕,只因崇拜香港填詞人林振強,才確定筆名姓林,在翻閱《紅樓夢》時,認為夢字特別好,最後確定改名林夕,他的粉絲都叫他為「夕爺」。林夕和張國榮1986年開始合作,在張國榮回歸專輯《紅》中,他包辦了所有的歌詞,他也是張國榮口中最引以為傲的作詞人。
  • 林夕寫了很多歌,卻沒能寫進他心裡
    王菲的慵懶,被林夕寫成了《催眠》楊千嬅的果敢,被林夕寫成《烈女》張國榮的驚豔,被林夕寫成《我》陳奕迅的深情,被林夕寫成《明年今日》至於他把最好的作品給了誰,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答案。林夕說他自豪的是,為張國榮創作了《我》這首歌,林夕和哥哥是懂彼此的人,許多歌詞都是林夕為哥哥量身定做,除了哥哥,林夕想不發到誰能把如此孤單落寞聲嘶力竭卻又華美瑰麗的歌詞,演繹到如此恰到好處,林夕寫出如此孤傲宣揚的歌詞或許只有哥哥能夠配得上這樣一首歌,這首歌同時也是深深的寫進了哥哥心裡。
  • 林夕給林憶蓮寫的這首歌,火了20年,如今聽起來依舊經典
    提起林夕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會讚不絕口,畢竟林夕的寫詞能力太強了,太多的經典歌曲都出自在他筆下,比如王菲唱的《匆匆那年》、《紅豆》等等,空靈的嗓音配上林夕的詞,多少人都沉醉於此;又比如楊千嬅的《再見二丁目》、《少女的祈禱》等等,林夕將自己寫的最好的詞都給了楊千嬅,多少人從歌聲聽出了那份難得的愛情
  • 林夕寫了4000首歌,這五首最經典
    其實有很多明星都是一曲成名,在這些歌裡我們聽到的都是自己。歌曲動人跟歌詞有著必然聯繫。可是有一位作詞人卻寫出了4000多首歌,感動了無數人。他就是林夕。《紅豆》這首歌是王菲的經典曲目,這種意境讓你有無限的遐想,並且能夠讓人們在這個意境中有共鳴。
  • 推薦歌單:陳奕迅最經典的十首歌
    陳奕迅是香港主流樂壇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被外界譽為「張學友的接班人」。他因為流行曲而被更多的人所認知,在成名以後他又用音樂逐漸改變人們對流行曲的理解。那麼,陳奕迅經典歌曲有哪些呢?陳奕迅經典又好聽的歌又有哪些呢?根據歌曲受歡迎程度以及獲獎信息、下載量比較高的角度為你整理了陳奕迅最經典的十首歌,喜歡陳奕迅的粉絲們快來看看吧!
  • 陳奕迅《於心有愧》+毛不易《一葷一素》經典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人的這一輩子,最怕的就是在某一個時候聽懂一首歌。因為那是往往是物是人非,曲終人散的時候。就好比這句話。聽懂了,是經歷。聽不懂,是幸運的。而這些故事,有的人把它寫成了書,流傳世人閱讀。有的人把它寫成了歌,千古絕唱。第一首歌曲:《於心有愧》《於心有愧》是歌手陳奕迅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由林夕作詞 ,鍾達茵作曲,唐奕聰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