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人一個因」,多重人格的生活,需正視人性弱點!

2021-01-09 紅顏秀影

最近香港TVB電視臺剛剛結束了一部熱播劇的播出,

它的名字是《三個女人一個因》,

初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會想到的是「三個女人一臺戲」或是「三個女人一個寶」,總之,是三個女人的老套故事,

其實,你誤解了,這是一個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的故事,是一個女孩的三重性格,看過這部劇後,發人深思,如何從自卑中超越自己。

女主方以因,繼承父業,是一位頗有一些威望的大佬,

她的生活很完美,有事業、有愛情,有財富,作為大佬,她的業績很讓人羨慕,年級青青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徒弟;

她有愛情,有一個深愛著自己、電訊公司的CEO男朋友,她有財富,父親留給她事務所,不用在中環租寫字樓。

方以因「因因」的生活中的,一切都看似很完美,但其實她心底的感受卻不同,

父親在她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因因」在十歲前的記憶是沒有的,可能是小時候遭遇,給「因因」的內心帶來了陰影,

她恐懼看到男友送給她的有三面鏡子的梳妝檯,

因為,她從裡面看到三個不同的自己,其實,是她的三重性格。

主體人格的方以因,憑自己能力讀書考試,當上大律師,還獨自經營一家律師事務所,

獨立堅強,不依賴任何人,有一個很愛她的男友,

面對著各方麵條件都好,就是膽小的男友,「因因」沒有責怪他,相反,還很耐心的幫他渡過對黑暗、蟑螂等恐怖的心裡。

這樣一個出色的女生,卻在憤怒的時候,不可控制的出現了第二個性格,pina,

她暴力、野蠻、自由奔放隨心而欲,她每次的出現,都會讓後來回到主人格的「因因」,很鬱悶,很恐懼,

因為,她總是會帶著女主到沒有人煙的沙漠、四面環水的竹排、甚至是身處懸崖,每一次都驚心動魄,把女主整的精疲力盡。

而每一次,當女主難過的時候,她的另一個人格就會出現,就是愁擘擘。

這是一個自信心很差、愛哭、膽小、喜歡吃甜品悲觀怕事、動不動就想「削髮為尼」的女孩,

每一次她出現後,女主都會胖幾磅,而且,女主眼睛很好,但是愁擘擘卻是一個近視眼,她和女主的裝扮、思想和愛的人是截然相反的,

這一點也常常給女主帶來很多的煩惱。

心理題材劇是近年來被歐美劇、韓劇嘗試的一種風格,

這一次港劇把它搬上了螢屏,將這個心理問題聚焦在這部劇中,

女主的三重人格,專業一點的詞語就是患有人格分裂,這個病使女主受到困擾、覺得恐懼,不斷再和自己掙扎,

每晚睡覺前,都要用儀器監測自己,因為,害怕明天一覺醒來,不知身在何方。

因為童年的一些不愉快的經歷,給女主的心靈留下了創傷,

父親的突然離去,母親因為懷孕有了自己以後,噶然停止了舞蹈生涯,為此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這樣,讓女主的成長經歷,非常的不愉快,母親苛刻的要求,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以因很壓抑,她很恐懼看到自己的媽媽,

因為,她不能左右自己的思想是變得憤怒,或是傷心的一塌糊塗。

於是,女主的性格在平時表現出來的堅強、自信、果斷的主人格以外,遊走在自負和自卑的兩端,

當她憤怒的時候,就會變得很自負,她穿著機車的衣服,披肩的黑髮,強勢的態度,一言不合就會拳腳招呼,做事不顧後果,

她的原型來源於女主童年時候喜歡的一個動畫人物。

自負心理就是盲目自大,過高地估計個人的能力,適當的自負可以激發人的鬥志,有利於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念,給人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

但是,自負必須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而劇中女主的第二中性格,pina,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固執己見,唯我獨尊,

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她會在生氣的時候,一個人跑到洛杉磯,然後,嫁給一個根本就不了解的人,

因為過度防衛的心裡,總是表現的極度兇狠,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只尊崇自己的思維,對外界的環境認知不多。

其實,這種自負的心裡是自尊心過分敏感的表現,

成功時完全歸因於自己的主觀努力,失敗時則完全歸咎於客觀條件的不合作,

pina總是在出現的時候,對第二男主角抱怨,不滿,甚至還有些瞧不起,而通常人不斷自我放大的過程,就是對自卑心裡的補償。

當然,女主還有第三種性格,愁擘擘,

喜歡粵語殘片、總是低頭不敢正眼看人的哭喪著臉的「未成年少女」,雙手蒙住耳朵,深深低下頭去,不聽、不看、不說。

自卑也是對自己缺乏正確認識的一種表現,

只是,它在另一個極端呈現出來,有這種心理的人,在與人交往中缺乏自信,膽小,畏首畏尾,沒有主見,喜歡人云亦云,

每每出現問題,都是先責怪自己,這樣惡性循環之後,就會越發沒有勇氣和自信。

愁擘擘就是這樣,背負了主人格所有負能量,獨自守著殘忍的秘密,連蟑螂都不忍殺,火腿都不忍吃,沒什麼存在感的女生。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德勒,把自卑稱作自卑情結,

這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通常在情緒中表現出來,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這些我們都能從劇中愁擘擘的一舉一動中感受到。

人性中對優越感和成功的追求是重要的心理事實之一,而這種追求與自卑感和自負感有著直接的聯繫,

當你感到自卑或是覺得處於「下遊」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想要超越的心裡,

一旦長期無法達到目的,逆反的心裡就會隨之產生,自卑走向極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就變成了自負。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傷心到了極點就會迎刃而解」,同樣的道理,過分的自卑,就變成了自負。

劇中的方以因,心理專家給她的建議,是讓她把三種人格融合一下,成為一個陽光的、健康的、快樂的主人格,

只有這樣,她才能支配自己的人生,過幸福的生活,

我們沉寂在劇情中,回味的時候,要思考一個問題:生活中需要正視人性的弱點。

首先,要知道只是想逃避困難的人,必然會落後於他人,

所以,要正視自己的不足,積極的尋求解決或是改進的辦法,不要逃避,如果你用厚厚的殼把自己蓋住,不和空氣接觸,時間長了,就會腐爛變質。

其次,要知道,不是世界複雜,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沒有人天天、時時刻刻關注你的好壞,每個人最關心的是自己和身邊親密的人,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再次,要知道,你的理想和行為,對於他人有意義,才算真的有意義,否則,以自己為中心,個人利益為半徑,生活在這個圓裡,你就容易走上歧途。

最後,人人身上皆有閃光點,只是由於環境的不同,有時候,有的閃光點會更亮一些,

那麼在光亮的面前,不要閉上眼睛,要汲取能量,要篤定,天生我材必有用,

如果有同感的你,也一定要快樂的度過每一天,用一句俗語,要吃的下,睡得著,笑的出來!

相關焦點

  • 《三個女人一個因》,快來看看這部TVB版《柒個我》吧!
    今天,小刀來為大家叨叨TVB新劇—《三個女人一個因》。本劇由黃智雯、袁偉豪、陳智燊主演。但事實上她是一個三重人格分裂的人,長期需要依靠催眠使才能使自己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三個女人一個因》作為TVB的周播劇,目前更新到第四集,將劇集放在TVB星期日這個炮灰檔期播出,不免讓人感嘆黃智雯的劇集播出的時間似乎每次都不太理想的事實。
  • 多重人格很恐怖?看完這部劇更懂人性了
    近期很喜歡的一部港劇《三個女人一個因》,一部豆瓣評分扶搖直上8.5的好劇。港劇一直溫馨細膩,未曾講過什麼鴻鵠大志,但是絲絲入情,無論是生活劇還是職場劇,都能讓人得以共鳴。可上天永遠是公平的,她並不是如表面那般光鮮亮麗,她患有多重人格。
  • 多重人格測試:看看自己是否存在多重人格!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人格嗎?不  A.立刻決定去另一間餐廳,且整晚臉都很臭  B.非常生氣,獨自揚長而去  C.錯愕幾秒後,坦然接受,不會責備請人  D.雖然失望,但仍選擇原諒情人選A——你具有多重人格的傾向,但自己未必知道,呈現於外的是一種不協調的性格落差,有時和善、有時暴戾,也說不上是哪裡出了問題,自己感到困擾,別人也未必幫得上忙。
  • 多重人格的電影推薦
    若論及關於多重人格的文藝作品,《24個比利》是一部不可不提的作品。《24個比利》本書敘述比利於1977年因犯下連續強暴案而遭美國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但他卻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後來他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發現他患有多重人格。包含原本的比利,共有24個人格在他體內。最後他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5位心理學家共同宣示證明下,被獲判無罪。 此書使得多重人格症這種罕見的心理疾病為眾人注目。
  • 如果你是多重人格,你會想殺死另一個自己麼?
    最近TVB周播劇《三個女人一個因》也是說的多重人格,第一人格方以因(黃智雯飾演)是大律師,女強人的氣場,強勢,幹練,佔有欲強。她每一次就是等待其他人格的侵入,最後醒來,再收拾各種爛攤子。三重人格之間是衝突的。方以因是一個相對平衡的人格,她懂得自控。Pina是腹黑極端人格,她崇尚自由解放的生活。她很討厭方以因的膽怯,於是每次要「作惡」,給第一人格製造麻煩。愁擘擘是另一個極端,她膽小到極致,對生活毫無熱情和情緒。
  • 《三個女人一個因》炮灰檔裡殺出好劇
    多人格梗已經泛濫過時了,還是兩年前的劇,會好看嗎?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兩年TVB港劇雖然「式微」,但仍不時有好劇「冒」頭,這次的周播劇《三個女人一個因》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以多重人格展開故事情節的影視潮流已經過去,但燒腦懸疑的《致命ID》、《搏擊俱樂部》、《禁閉島》,浪漫溫柔的《海德哲基爾與我》、《kill me heal me》……還是為我們帶來「多重人格」設定的無限可能。
  • 《三個女人一個因》:這部TVB律政劇有點新意
    由黃智雯與袁偉豪領銜主演的TVB周播劇《三個女人一個因》雖是壓箱底的舊作,播出以來卻引起坊間不少好評。同樣是律政劇題材的劇集,該劇卻和三年前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四個女仔三個Bar》毫無關係。《四個女仔三個Bar》說的是四個在法律界初出茅廬的女性新丁如何處理棘手案件、社會不公、職場性騷擾的成長過程,而《三個女人一個因》則說的是一位已經揚名立萬的女律師深受人格分裂的困擾,並因此引出的一系列笑話。這並非TVB劇集首次接觸精神疾病題材,只是以往TVB精神疾病題材的劇集如《仁心解碼》《心理追兇》總是充滿壓抑、陰暗的基調,而《三個女人一個因》則充滿了詼諧與喜感。
  • 心理學:人性三個致命的弱點,你越早知道越好
    心理學:人性的弱點2、恐懼與焦慮:不接受當下,要麼活在過去,要麼活在未來人性的第二個弱點則是恐懼與焦慮。他們不願意接受當下,總是比較憂愁,要麼就是活在過去,要麼就是活在未來。卻鮮有珍惜現在的美好。但是過度的恐懼與焦慮則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幸福度,也會讓我們失去生活的意義感。心理學曾經發現,憂慮最大的壞處就是摧毀我們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憂慮產生,我們的思想就會到處亂轉,從而喪失做出決定的能力。 如果你有擔憂的問題,做到下面三件事: 1。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2。如果你必須接受的話,就準備接受它。 3。然後鎮定地想辦法改善最壞的情況。
  • 一個真實的多重人格電影:《24個比利》
    最近正在熱播的由張一山主演的電視劇《柒個我》,講述的是患者在多重人格分裂症下的生活寫照。不得不說張一山在該劇中演技出色,一人分飾七角,七個人格各有千秋。其實相比該劇中的七個人格,更讓我饒有興趣的是三年前買的一本書《24個比利》。這本多重人格分裂紀實小說在我三年前看過一半之後就被丟在一邊,那時候實在無法理解人是怎麼做到能分裂出24個人格的?
  • 多重人格:電影與現實
    《搏擊俱樂部》劇照答案是:YES!有一天,瑪姬打電話告訴傑克自己服了一整瓶安眠藥後,他就置若罔聞,到第二天醒來發現這女人竟然神奇地出現在他的公寓,原來是「泰勒」帶來的。如是再三,這個討厭的女人卻老是出現在他身邊,而且對他顯得越發親暱。其實是另一個人格「泰勒」上了這個女人,到電影末尾他才幡然醒悟。泰勒就是自己,喜歡瑪姬的也是自己。
  • 24重人格!美國史上首位因多重人格免罪的人
    而三個強姦案的受害者對他有完全不同的描述:一名受害者懷疑他有眼球震顫症。一個描述嫌疑犯留著整齊的八字鬍,而另一個描述嫌犯的鬍子大概三天沒刮,但並不是八字鬍....幾名受害者描述的嫌犯的口音也都不一樣....最後,接受法庭的精神心理評估,比利被診斷為罕見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患者,他亦因此被判無罪,案件受到高度關注。
  • 多重人格《24個比利》
    《24個比利》是一部真實多重人格分裂紀實的長篇小說。多重人格是什麼?多重人格表現為一個人身上顯示出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角色」的人格特點。這些不同的「角色」各自有著自己的行為習慣、思考方式、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對自己的認知,輪番主導一個人的行為,就像「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幾個靈魂」。
  • 科普丨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多重人格
    電影裡的主人公分裂出來了11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每一個人格都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具有其特有的的氣質,邏輯思維,情感認知等等一系列的特點。可以說如果這11個人格如果不是同時出現在了一個身體身上,那麼這11個人格就會是11個截然不同的個體。但是如果我問你,電影裡的主人公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究竟是什麼?是「人格分裂」?「精神分裂」?還是「多重人格」?
  • 《三個女人一個「因」》 黃智雯300%的努力
    商務合作及授權QQ/微信:24502371(註明合作)去年視後剛出爐,要論本年視後實在太早,但希望很快誕生一個視後候選人
  • 豆瓣8.6的《弱點》講的卻不是弱點,閃耀出的是人性的三個光輝點
    《弱點》於2009年11月20日首映,是一部體育勵志影片。這部影片投資僅為2900萬美元,但上映三周之後,《弱點》以新的黑馬姿態後來居上,竟然能夠在上映兩周之後奪得冠軍寶座,三周累計1.29億美元。小成本,大收穫,足以看出這部片子在當時引起的轟動。
  • 最悲傷的多重人格電影
    文 | 哲空空《馬柔本宅秘事》是講多重人格的。這類電影不好拍,因太多珠玉在前。
  • 【電影推薦】多重人格系列
    受歡迎的原因有三:一、多重人格是按時間出現的,彼此之間沒有交流,這會造成非主要人格出現時的其他時間都處於一個類似「失憶」的狀態,非常適合製造懸念;二、多重人格會出現和原本人格完全不同的性格,會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行為,會改變原本人格的智商、情商、甚至力量,非常適合製造戲劇衝突;三、多重人格沒有限制,只要編劇智商足夠,想寫出多少人格來都行,方便編劇填坑
  • 神秘|多重人格障礙
    他強壯、兇狠、殘忍,使得那三個女孩即將性命不保。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障礙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它指一個人在精神上具有超過一個(若是2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
  • 來談談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聽起來似乎詭異而玄幻在這個凡事追求真實的世界裡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它只是編造和表演然而它卻是真實存在的DID,是指多重人格障礙,在這種障礙中顯示出兩種或更多的不同身份或人格狀態,這些不同身份與人格交替以某種方式控制著患者的行為,通俗也叫多重人格。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
    電影裡的主人公分裂出來了11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每一個人格都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具有其特有的的氣質,邏輯思維,情感認知等等一系列的特點。可以說如果這11個人格如果不是同時出現在了一個身體身上,那麼這11個人格就會是11個截然不同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