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軍裝,磨礪血性陽剛;穿上軍裝,搏擊駭浪長空;穿上軍裝,燃燒熱血青春。隨著我國徵兵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願意在青春年華參軍報國,大學生士兵也成為校園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湖北師範大學的校園裡,也有許多大學生士兵,他們用青春詮釋精彩人生,用奉獻報效偉大祖國!
劉媛,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2017級研究生,2011年參軍入伍,在入伍期間獲得"優秀士兵"、"標兵"的榮譽稱號和"三等功"的獎項。曾在多項演講比賽中奪冠,獲得了舞蹈大賽第二名的好成績,在條例條令知識競賽中榮獲最佳選手的稱號。
生在軍人家庭的劉媛被家庭濃鬱的軍隊文化感染,2011年,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投身於祖國的邊防事業。在服兵役期間表現突出且榮獲多種獎項,退役後更加刻苦努力學習考上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也不斷嚴格要求發展自身能力,曾擔任校研究生院文藝部部長,並被授予"優秀研究生幹部"的榮譽稱號。由於一直保持踏實上進的學習態度,她連續三年獲得了一等獎學金,獲得了優秀研究生和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獎項。當兵苦不苦?當然苦,但對於劉媛來說,身體上的苦換回的卻是精神上的樂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鍛鍊體質的同時又磨練心智,讓她蛻變成長。
肖松波,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2019級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2014年響應國家號召應徵入伍,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陸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鐵軍紅軍師。
應徵入伍以後,肖松波時常告誡自己: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絕對不能給家裡丟人,給連隊抹黑。正是抱著這樣的決心,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肖松波的新訓考核成績名列前茅;在團組織的"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演講比賽中榮獲第二名;被評為內務標兵;射擊、五公裡、戰術、戴防毒面具、手榴彈投擲等均進優秀行列;被團連評為優秀新兵下連;2015年10月進入尖子集訓隊參加全師創破紀錄比武獲第三名;由於自身軍事素質和表現不錯,肖松波第一年被挑進隊列示範班,給全團官兵做隊列動作示範,參加國旗護衛隊,戰術基礎動作示範班,體能集訓隊均受到團首長好評。面對各種考核、演習等重大任務時,肖松波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並獲得相應的榮耀。
蔡大偉,湖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1606班學生。2014年9月,他懷揣著對軍營的嚮往離開學校和親人,前往遠隔萬裡的新疆某紅軍師。
蔡大偉特別喜歡一句話:要麼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要麼穿上西裝運籌帷幄。成為一名軍人是他從小到大的夢想,但他之前由於年紀較小、想法不成熟,所以遲遲未下定決心參軍。在2014年,他終於鼓足勇氣,決定要去部隊這所大熔爐鍛造,為人生閱歷增加更光彩的一筆。初到營區,三公裡、單槓、伏地挺身、扔手榴彈等一些項目對蔡大偉來說很吃力,但他暗暗為自己加油,三個月下來,不管是體能還是內務,他都有了質的提升。下連後第一年,他被分到了後勤部師醫院當炊事員,在年底獲得嘉獎和"優秀士兵"榮譽稱號。第二年,他又去了偏遠地進行駐訓,那裡荒草叢生、時不時有狼群出沒,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蔡大偉依然堅定信念,克服困難,在即將退伍之時再一次獲得了嘉獎和"優秀士兵"榮譽稱號。
宿明珠,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1708班學生,2016年在政策感召下應徵入伍。在軍隊中從事護理工作。在軍人運動會中,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在軍事訓練中,曾有過五發子彈打中49環的好成績;個人曾兩次被刊登在《北部戰區陸軍》公眾號文章上,在《解放軍生活雜誌》2017年10月刊中被推舉為"魅力女兵";在退伍之際,獲得"旅嘉獎"稱號,並且授予"優秀士兵"勳章。
經過幾個月新兵連訓練時光,宿明珠來到了祖國最北端,也是冬天最冷的地方——漠河。組織安排她學習醫療護理方面的工作,身為一名美術生,對這方面她毫無經驗。但宿明珠虛心請教、狠下功夫,很快她就能夠一個人獨當一面,對官兵進行基礎的醫療護理工作。軍隊中的護理工作並不像平時醫院的那麼簡單,因為除了護理工作,她還需要在零下三十幾度的環境中進行軍事訓練。每逢部隊大型演出,她也會應邀參加演出。兩年的軍旅生涯,磨練了宿明珠的意志,她說,"部隊生活刻在我身上的烙印,將指引著我的人生方向,讓我今後能夠更加從容自信地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鍾明禾,湖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院2019級研究生。2016年9月,他懷揣著夢想乘火車遠離家鄉和學校,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從到軍營那一刻起鍾明禾就立下了錚錚誓言,爭做一名優秀士兵,這就是他的從軍夢。懷揣夢想的他很快就適應了部隊生活,在新兵連他明白了軍人必須要有鋼鐵般的意志。下連後,鍾明禾被分到了迫擊炮連,幾十公斤的武器裝備扛在身上,走路都費勁,還要訓練各種戰術動作,經常是一個小時練下來一壺水就見底了。烈日暴曬、冬日嚴寒,不經意間,軍人的那種剛毅已經逐漸刻在了他的骨子裡。他說,"相比校園,部隊可能不會教給我們很多學術知識,但能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這兩年,部隊教給我的,是不拋棄,不放棄;是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而最重要的,是要我常懷'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謙恭之心。"
郭心言,湖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1601班學生,2016年9月入伍,服役部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於2018年9月退伍,復學到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1801班。
2016年,郭心言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和青春的熱血來到了炙熱的軍營,並有幸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在部隊,他參與了2017年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閱兵,在2017年香港軍營開放時,擔任2017年總部國慶升旗儀式旗手,2018年香港軍營開放時,擔任2018年七一升旗儀式旗手。曾榮獲2017年度新兵訓練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8年度旅軍事訓練活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8年度預提指揮士官優秀學員榮譽稱號,以及多枚優秀義務兵勳章、駐香港部隊服役榮譽勳章。
徐志偉,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1809班學生,2016年考入湖北師範大學,大一時曾擔任國旗班的宣傳部幹事,在受到紅色基因的影響下,毅然決然投身軍營,報效祖國。
剛入伍時,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聚在一起,三個月的時間,從最基礎的隊列,到後面的戰術、戰場救護、槍械學習、打靶、擲彈等等,徐志偉和戰友每天都在成長進步。下了連隊,徐志偉才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意識到自己遠遠不夠格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於是他便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與訓練當中。每天練習著哨位交接用語、刺殺操、警衛拳、盾牌術、體能、戰術等等。經過訓練,徐志偉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成長。
劉克彬,湖北大冶人,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升本)18級學生,2017年於黃石大冶人武部入伍。
劉克彬在入伍臨別前時刻提醒自己,他是紅三軍團故土的後人,不能給先輩丟份。新兵下連,劉克彬被分配到某炮兵軍事院校學習專業。初到新兵營,他的體能首秀就鬧了笑話。板直腰板迎風跑的劉克彬,奇葩的跑姿成了班長們口中的"爬瞎"。但在班長的幫助下,他不斷進步,在新兵結業考核中全項及格。軍旅生涯畢業季,他通過了比武考核,為自己爭得了一枚優秀義務兵獎章,這也是他兩年的軍旅生涯中的唯一證明。
鄭曉宇,湖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1903班,2017年9月參軍入伍,在軍隊擔任話務員。
鄭曉宇的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她對部隊的感情很深,於是高中畢業後,她給父母做好了思想工作,背起了重重的行囊,奔赴熱血激昂的軍營,迎接對自己的磨練。在北京的新兵連裡,每天早起疊被子,打掃衛生,出操吃飯,隊列訓練,體能訓練,政治教育,晚上學習條令,學唱軍歌等等,訓練強度適中,但對於部分女孩來說還是會有些吃不消。在新兵連裡她學會了什麼是團結,什麼是紀律。下連後,經過一年漫長的實習,她成為了一名話務員,戰位在機臺。對於所有話務兵來說,"腦功活、耳功清、口功熟、手功巧"是最基本的業務要求。看似沒有風吹雨打,沒有烈日酷暑,可甜美聲音的背後是手指的萬次跳躍,是大腦的高速運轉,是電波的空中飛舞。緊張的學習和訓練使她學到了很多,周而復始的時間化作她青春之河中的涓涓細流,奔流不止、閃閃發光!
黃鏡彬,湖北師範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數媒1909班,2017年入伍,曾服役於西藏陸軍某部隊,戰士、新聞通訊員,曾獲優秀義務兵一次,嘉獎一次。
幾乎每個男生兒時都崇拜一身戎裝的影視形象,黃鏡彬也同樣,從少時便憧憬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想成為真正的男子漢,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西藏的軍營裡,他在高原反應和極寒條件下進行一系列的訓練。從隊列、戰術到射擊、投彈以及長跑、引體向上,身體上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高強度訓練。新兵連三個月的歷練結束後,黃鏡彬下到了老連隊,他的單位駐紮在中印邊境的一線,每當他站在崗亭、訓練場,映入眼帘的往往是漫漫無際的雪山和黃土。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宗教因素,他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擔當不同的責任。每次任務過後,在疲倦之餘,心中更加強烈的是噴薄而出的自豪感。
朱新敏,湖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1701班。2015-2017年服役於武警北京總隊一支隊。服役期間曾兩次獲得"優秀義務兵"以及"優秀新聞報導員"。
入伍前,朱新敏體重180,班長給他取了外號叫"大胖"。新兵連的訓練對他而言的確是一個挑戰。剛開始,他跑步掉隊、單雙槓一個都做不了是常態,但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他一步步克服了單雙槓的困難,跑步也再沒有掉過隊,體重也從180降到了150,從新兵連時的拖班級"後腿",到後來代表中隊參加比武,他實現了成為一名合格戰士的轉變。在軍營裡,朱新敏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時候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敢想。"鋼鐵的意志能讓你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這是軍營帶給他的力量。
霍栩,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1907班。2018年9月入伍,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警衛部隊。2019年"優秀士兵",2019年"優秀個人"嘉獎,2020年警衛中隊"忠誠戰士"。
霍栩的父親曾服役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受父親的薰陶,當兵也成為了他心中一直以來的夢想,對軍人也十分敬佩。2018年他毅然參軍。新兵三個月,對於霍栩這種從小就沒鍛鍊過的人來說,每天的訓練就是最頭疼的,但他在每一天的嚴格訓練中學會了堅持,每當感覺快撐不住的時候他就對自己說再堅持一下,大家能堅持他也一定可以。下連隊後霍栩被分到了警衛連,作為一名光榮的警衛先鋒,雖然自身的體能有很大的突破但相比老兵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在那以後他每天晚上看完新聞都會去健身房鍛鍊,以"優秀士兵"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站好每一班崗,保障好每一次任務。霍栩在管理和被管理的過程中學會了包容和關愛,很快從一名新兵變成一名班長骨幹。身為班長的他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凡事起先鋒帶頭作用,認真落實條令條例。一次次的磨練,他褪去青澀稚嫩,成長為合格的軍人。
高夢圓,湖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1804班學生,2019年參軍,現服役於火箭軍。
2018年高考結束後,高夢圓懷著一顆赤膽忠心,迫不及待地趕到武裝部報名參軍,然而卻因為年齡限制被拒之門外,但他並未放棄,苦等一年後再次響應學校號召報名入伍。堅持終有回報,在經過連續六次的體檢和抽檢後,他的名字終於出現在了最後的定兵名單上。火箭軍是技術性兵種,要求有非常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但是下連後,由於生活節奏比新兵營要快很多,很多東西沒時間慢慢學,想掌握只能靠自己。經過刻苦努力,他在最後的考核中獲得"理論之星"的稱號。在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後,他又開始學習實操,在經歷一遍又一遍的訓練後,他終於成了一名合格的操作號手。
揮灑青春在軍營,攜筆從戎保家國。這些來自湖北師範大學的大學生士兵在最好的年華投身綠色軍營,男兒身懷報國志,女兒不愛紅裝愛武裝,他們是湖師學子的光輝榜樣。希望有更多湖師學子攜筆從戎,歷練成既能舞文弄墨又能馳騁沙場的祖國衛士!
素材來源:湖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