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吉他四年,感覺才剛入門,網友問了這個問題,這也是很多學吉他的人遇到的問題!
說實話,這個問題,的確是個問題。有時候,可能你彈了五年,如果只停留在彈唱兩首歌上,那就相當於剛入門,因為吉他的水太深了,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要練的東西太多了,看著簡單的吉他,其實他包含了太多的技巧,要心,腦,手感覺配合好。然後,再學好基本功,這樣才能有提升。
到底該怎麼才能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呢?說說自己學吉他的過程吧;
吉他學到第三年,跟很多人的感覺一樣,怎麼我彈得這麼爛啊,只會彈唱兩首歌,照著六線譜彈幾個簡單的指彈曲,很多技巧,什麼泛音,圓滑音,擊弦,打弦,掃弦,三連音,暈啊,太多,尤其是看到一些高手大神們的演奏,出神入化,有砸吉他的衝動和放棄學吉他的衝動。
其實,吉他學習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本人初學吉他時特興奮,特刻苦,但彈到第三年後,接觸到指彈和古典後,才發現自己連門都沒入,因為根本沒有練過基本功,對吉他一點不了解,對樂理也是半知半解,於是下決心,從頭開始學。
說說自己從第三年從頭開始學習的經歷吧:
當我發現自己不懂基本功時,就開始到處找高手的視頻和文章,買了本高手編的吉他教程,又買了本《卡爾卡西練習曲》,第一次明白了爬格子,開始練爬格子,然後,又開始練爬音階,然後又開始學習靠弦法右手撥弦法,然後學習滑音的演奏技巧,人工泛音的演奏,然後重新學習大橫按。
緊跟著學習一些古典曲子,發現手指張不開,又開始用高難度的爬格子法練左手,終於打開,然後練輪指,在靠弦基礎上練。
最主的是,我一直在學樂理,這點很重要,我在網絡上搜樂理知識,終於把吉他給吃透了,我甚至把每根弦上每個品位的音名及不同大調的音階全記住了,並找到了變調的規律。這樣,整個對吉他就算是通透了,然後,再開始學指彈和獨奏,水平就提升快了。
總結一下訓練進程:
第一步:練左手,練爬格子與手速,形成記憶感,有一段時間,黑暗中閉著眼睛,我也能把一首曲子彈出來,不出錯,這就是訓練出的結果,相當於盲彈,原來看別人盲彈,感覺不可思議,直到自己能彈出來後,才知道,沒有什麼不可能。
第二步:練右手,練靠弦,這上本人是學習古典的練習方法,因為學到第三年時,右手撥弦的力度總是不一致,音色不一樣,到處找原因,原來是右手發力不對,要用指根發力,而不是指頭第一關節發力,通過靠弦練習,也為輪指打下了基礎。
第三步:學習樂理,記音名,每個弦上的第幾品是什麼,在爬格子時,都要記住,比如你隨意說一個品位,我都能快速報出它的音名,如六弦七品為B,五弦十品為G,八品為F。這都是訓練與樂理同時並行的結果。
第四步:大橫按,大橫按是一個坎,初次學時,總是使出吃奶的勁來按,結果手酸得不行,堅持不了三秒,關鍵是音彈了來還不響,後來看網絡上的教學視頻,學會靠勁,就像人靠在牆上一樣,不要太用力,找到需要按的關鍵點,這樣練了一個月,過關了。
第五步:練和弦與編曲,在和弦的基礎上,自己學會編一些簡單的曲子,這樣能提升樂感和信心。
第六步:練技巧,這一步開始特別難,尤其是在學習鼓,打弦,點弦,拍泛音等等一些花樣技巧時,需要苦練加巧練,一定要悟,多想,想透了再練,一個一個地攻破,然後再融到曲子中。
基本上,如果這上面六步你能練到熟練出神入化,那你基本算半個高手了!
在此說一句,無論是爬格子,還是彈指彈或獨奏,一定要用節拍器,樂感再好,也要用節拍器,本人就因為開始沒用節拍器,導致彈時忽快忽慢,後來從頭練時,每次都用節拍器,這樣水平提升的快,彈得也有信心!
彈琴說愛好,邊學邊分享,喜歡請點個讚,祝您早日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