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兒小金鐘大賽,簡稱中國小金鐘,是由中國金鐘獎組委會授權,一個專門為少年兒童提供展示舞臺的國際性大賽事。
作為公益項目,中國小金鐘為懷著舞臺夢想的少年兒童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和交流提高的展示平臺。
前段時間,暢讀藝術學院報導了:小金鐘獲獎者張智桐再次斬獲2020 ITA國際長號協會U18獨奏比賽第一名的訊息。從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很快引起全國校區的熱議。
金秋九月,我們聯繫採訪到另外幾位也曾在小金鐘比賽中獲獎的學員,帶著大家發現知名藝術比賽榮譽之下,真實生活、熱愛藝術的孩子的成長故事。
▲鄧文惠參加第六屆小金鐘比賽照片
鄧文惠
學習樂器:馬林巴和小軍鼓
目前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系西洋打擊樂專業,大四。
榮獲第六屆全國中小學生管樂獨奏展演"中國音樂小金鐘管樂之星"。
暢讀菌:你對於參加小金鐘比賽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這項比賽能讓你學習到什麼經驗?你參加完這次比賽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呢?
鄧文惠:最深刻的是比賽的時候拉幕,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賽在決賽時拉幕,評委只靠聽聲音來對選手進行打分,這樣更加考驗了演奏者的技術,對於錯音的把握,對於音樂的理解,對於演奏者與觀眾之間最直接的交流。在這之後我也更加注意音準等的練習。
暢讀菌:你認為怎樣才能精進專業?經驗豐富的老師指導是否對你的幫助很大?誰對你的影響最大?
鄧文惠:我自己是從6歲開始學習打擊樂,不論什麼專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也基本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習會讓你在今後的專業道路上更加自信。我最感謝的是我的專業老師上海音樂學院現打系楊茹文教授和我的父親鄧波玉老師,我的父親是我的啟蒙老師,帶領我打開音樂的大門,我的專業老師則指引我走上音樂的道路。
暢讀菌:在小金鐘比賽中學到的經驗和收穫的榮譽,為你之後的升學考試,有沒有好的影響或幫助呢?
鄧文惠:有很大的幫助,正如我前面說過,因為拉幕讓我更加的注重細節的練習。
暢讀菌:最後你有什麼話想對即將參加小金鐘比賽的學弟學妹們說的嗎?
鄧文惠:希望學弟學妹們對音樂永遠充滿熱愛,多一份認真,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努力,多一份赤誠,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相信你們會收穫更美好的明天!
通過對鄧文惠同學的採訪,你是否也被她的細心和自信所打動了呢?在小金鐘比賽中,「榮譽」,從來不是我們舉辦、參與比賽的目標 。我們希望所有參賽的孩子,能夠有更廣闊的世界舞臺,有展示自我的文化和藝術自信,通過藝術創作的累積最終獲得面對世界、面向未來的勇氣和能力。
掃描二維碼添加客服小姐姐微信
在這裡,您定期可以享受暢【讀藝術學院】粉絲專屬各類福利活動
還有大咖名師定期直播答疑解惑,陪您一起學習
這段特殊的日子裡,雖然大家相隔千裡,
是藝術讓我們緊密聯繫在一起。
期待我們在賽事中再次相聚。
更多內容請關注VIVA暢讀APP
微信公眾號【暢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