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艾弗瑞巴蒂:
上周我們盤點了歷屆《(我是)歌手》中男歌手的唱功排行。今天我們就開門見山,來說說女歌手的唱功Top排行。
再強調一下,還是那句話這個Top10摻雜了小編自己的喜惡。如果與你心中的不符,那請堅定相信自己的感覺。小編說了什麼不重要,大家「和而不同」就好。
首先重複一下考核評分的標準:
唱功的考核內容分為技術、音色、情感和風格。其中:
1.技術佔30分,考核歌手演唱的內在模式是否消耗足夠小、動態足夠大。
2.音色佔30分,考核歌手演唱的音色高深寬比例是否到位,是否質感、磁感、氣感、泛音俱佳。
3.情感佔30分,考核歌手演唱的情緒處理是否積極、充分,口吻和語感的表達是否恰當。
4.風格佔10分,考核歌手演唱的風格是否有自己的標誌性與辨識度,以及是否能駕馭多種風格。
此外,由於先天條件的限制,其實女歌手要比男歌手更容易分出唱功高低,就像在一個較小的基數上數值增加或減少都會更明顯。這點以後我們有機會細說。
那麼,現在開始吧!
Top 10 黃綺珊技術:27音色:23情感:26風格:6總分:82
黃媽是《我是歌手》第一季最大的黑馬,一出現即被冠以華語樂壇遺珠的讚譽。
強大的高音能力是她的殺手鐧,這要得益於關閉技術的運用讓她擁有足夠小發聲點,一來能在同等的氣息壓力下唱出更高的音域,二來有效地縮短了換聲距離,讓換聲更流暢自如。
此外氣聲的善用也給她的演唱增添了不少細節上的美感。
但她的歌聲裡終究逃不開上一代女歌手普遍演唱缺陷的清晰烙印。首先是胸聲的缺失讓她的泛音缺少醇厚的低頻部分,接著高喉位的發聲習慣讓她的喉嚨打開不夠,音色質感纖細。最後咽腔壓迫反射的比例過大,讓高音部分的音色常常顯得唐突。
Top 9 鄧紫棋技術:24音色:27情感:25風格:8總分:84
與樓上的黃媽相似,鄧紫棋是《我歌》第二季最大的發現。只是鄧紫棋更幸運,當紅時正是自己最黃金的年齡,無論是演唱還是創作都還擁有無限揮灑的餘地與進步的可能。
她的優點是出色的機能條件和高辨識度的音色與唱腔。華語樂壇自張惠妹之後vocal系女歌手落空十年,於是鄧紫棋的橫空出世也許並非代表實力最優,卻足夠帶來振奮人心的力量。
在她的音色中有著現代感的氣感、磁感和深度的咽腔共鳴,這些是當今流行音色的必備要素。
同時她的咬字因為生理原因導致有些含糊,卻也帶來幾分不羈的倔強感,正迎合年輕一代聽眾的價值認同,因此在新生代歌手中好感度非常高。
她的缺點是聲樂技術相比同榜其他歌手仍有待進步,尤其要解決高音部分發聲點控制的問題。
最近的幾次現場演出中可以聽出她的聲音狀況時好時壞,從側面也反映出她作為職業歌手嗓音消耗的程度。
演唱的消耗過大、高音部分聲道堵塞和換聲困難,這些都限制了她作為定位vocal系的女歌手演唱的音域、質量和耐耗度。
Top 8 A-Lin(黃麗玲)技術:25音色:27情感:28風格:7總分:87
A-Lin有著華語女歌手少有的音色氣質,復古的醇厚質感配上流行的細節包裝,十分耐聽。
她的優點是音色和情緒表達。出色的閉合意識讓她保持了清晰的喉下氣團,聲音有著寬厚的低頻泛音和穩定的支撐感,在聽感上符合音色「好聽」的三角定律。
低位置共鳴的加入也讓她的歌聲更具有日常敘事感,營造出強烈的抒情氛圍。
此外A-Lin演唱中的情緒投入與表達也控制得恰如其分,很容易把人帶入自己的情緒裡。語感的細節和口吻的選擇絲絲入扣、值得細聽。
她的缺點與鄧紫棋相似,發聲點的不穩定讓她在臨近換聲點的部分容易聲裂擴大,造成音色的鈍化和聲帶消耗的增加,從而在疲勞的狀態下容易失去對演唱準確的控制和細節的呈現。
Top 7 杜麗莎技術:24音色:27情感:29風格:8總分:88
杜奶奶的演唱充滿對唱歌的熱忱、對傾訴的欲望,這是她的歌聲最打動人的地方。
作為聲樂老師,她的聲樂功底非常紮實。黑人般寬厚澎湃而有金屬質感的嗓音在華人歌手中可遇不可求。此外空氣感十足的尾音處理也為她的歌聲增加了流行氣息。這些都得益於出色的氣息控制和機能保持。
花甲之齡依然有如此好的表演狀態,這與每天堅持基本功的訓練密不可分。這份由衷地對職業的熱愛與崇敬值得每一位後輩藝人學習。
而她在技術上遇到的瓶頸,可以更多地理解為時代的局限。
早期的聲樂訓練注重聲音的打開與放大,通過意識將發聲與共鳴聯合理解,對於發聲的訓練缺少獨立的系統,因此在演唱追求打開腔體放大力量的同時也容易放大發聲,造成發聲負載的增加,從而影響換聲過度和演唱細節的表達。
簡單說,容易唱得「累」。
Top 7 (並列)譚晶技術:28音色:27情感:25風格:8總分:88
在譚晶登上《我是歌手》的時間裡一度盛傳一個說法,認為譚晶吊打了所有流行歌手,是國家隊和民間隊的區別。
這個說法當然是為了博眼球而偷懶概念、誇大其詞,但也可見譚晶的演唱能力。
嚴格說譚晶和同場的歌手不在一個歌唱體系內,譚晶唱不成李玟、Tia那樣自由奔放,兩人也唱不成譚晶那樣明亮高亢。
作為所謂「民通」體系內的歌手,譚晶的功底非常紮實,在所長風格的演唱中能穩定地以高質量完成極高難度的部分,例如《欲水》中作為出彩加花的女高音詠嘆調。
並且她也是民歌女歌手中少有的有穩定胸聲的寬嗓子歌手。
但她在演唱自己不擅長的流行歌曲時就會暴露樂感單一、語感生硬、音色缺少深度等等「不流行」的問題。畢竟意識形態不同,不可只模仿皮毛。
Top 6 李玟技術:26.5音色:27.5情感:26風格:8.5總分:88.5
對於80後來說,Coco是可以稱得上一個時代裡共同記憶的聲音。
她第一次讓大眾知道原來中文歌還可以這麼唱,她也是第一個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華語歌壇唯一唱R&B的主流女歌手。
所以她對於2000年前後的華語流行音樂是一個裡程碑。
說回唱功,Coco的發聲控制很到位,發聲點始終保持地小,因此她可以把看似很難的歌唱得很輕鬆,從而呈現出自由奔放的表演。
此外她的發聲有明顯的邊緣化,音色裡充滿聲帶邊緣的金屬磁感,加上高位置地充分打開,因此她的音色在聽感上十分舒展、磁性而有吸引力。
而她的缺點是缺少喉下乃至胸腔的共鳴參與,因此在她的音色裡華麗的高頻泛音有餘,寬廣有力的低頻泛音不足。如果遇到音色結構更完整的歌手,譬如Jessie J,就會在對比出差距,聲場頓時小了一號。
Top 5 袁婭維技術:27音色:28情感:26風格:9總分:90
如果說李玟是把R&B女歌手帶進了華語歌壇的主流視野,那麼Tia則是繼承了這樣的開拓精神,把更多元的現代流行音樂帶到了國內最主流的音樂舞臺。
在演唱技術上她也做到了青出於藍勝於藍,不僅音色結構更完整,音色的細節與變化也更豐富。
只是相對於舞臺經驗極豐富的前輩差了一些穩定度和老辣的煽動力。例如在現場演唱甚至是唱片中都會出現發聲位置不穩定的情況,高音部分容易喉嚨用力輔助發聲,導致發聲點的擴張和聲道的堵塞。
儘管如此,她在同輩歌手裡已然是佼佼者。
Top 4 譚維維技術:27音色:26情感:28.5風格:9總分:90.5
譚維維可以說是近幾年國內風格塑造最成功的女歌手了。
她的音樂作品和舞臺表演都有著鮮明的類型取向和極致的呈現姿態。
與此同時,她紮實的聲樂訓練功底和出色的聲樂技術保證了她的極致表演能得到完整地呈現。
從技術上來說,她屬於聲帶前端發聲的歌手。前端發聲的好處是音色容易有強烈的顆粒感與撕裂感,對於搖滾歌手來說,這樣的演唱方式比較迎合搖滾樂直白、粗獷、鋒利的審美需求。
但同時前端發聲也有不少先天缺陷,例如傳聲路徑不利於音色高度與深度的打開,音色容易趨於單一、細窄;例如不利於形成穩定的閉合,氣息控制容易失衡。
而譚維維妥善地通過音色的風格化塑造規避了這些問題。
與騰格爾一樣,譚維維的音色中有著標誌性的喉下音、口蓋的激勵音等等元素以及空氣聲、怒音、呼喝音等技巧音的修飾,讓她的演唱既有搖滾的倔強、野性,又適當保留了女性的柔情,這些感受糅合起來呈現出的演唱效果十分貼合自己歌曲的風格,從而達到人歌合一,讓人覺得恰如其分,不覺缺陷。
也許在技術層面是有缺陷,但在藝術層面卻是完整的。
Top 3 林憶蓮技術:26音色:28情感:29風格:8.5總分:91.5
林憶蓮同樣也是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並且生命力更持久。一來因為她的音色與演唱意識放在二十年前是超前的存在,放在今天也並不過時。二來她的歌聲裡特有的細膩語感能準確地觸動人心最柔軟最感傷的部分,而這一部分是人之共情,是每一代永恆的話題。
從演唱角度而言,Sandy有許多遙遙領先同期歌手的先進意識,比如發聲點的控制、氣聲的運用、咽腔的舒展、咬字的鬆弛等等,這讓她的演唱具備了質感、磁感、氣感、泛音、語感等等今天的流行歌手依然在追求的優秀特質。
她幾乎已在自身條件上通過技術的運用做到了最佳的狀態,並且在個人標識上獨樹一幟無可替代。
演唱能力稍遜前兩位之處,已經難以苛求。
Top 2 韓紅技術:28.5音色:28情感:28風格:7.5總分:92
華語歌壇的重量級寶貝,軍旅歌手闖蕩流行樂壇的驕傲。
在唱歌這件事上,韓紅擁有極好的先天條件,機能強悍,腔體寬大,聲帶擁有明亮華麗的金屬音色。但如果僅憑這些,她也成為不了今天的韓紅。
出身在藝術世家,5歲參加合唱隊,9歲開始接受正規聲樂訓練,16歲進入軍營開始登臺演出。童子功的累積讓她的演唱水準遠遠超過同齡人。她有充分的時間摸索、調整一切演唱中自己認為不滿意的地方。
聲樂的訓練考驗訓練方式的先進,也考驗訓練時間的累積。
當你用技術手段克服聲樂難點的時候,也許對方早已經通過訓練鑄就的發達機能衝過了難點。這時候如果對方再接觸到更先進的聲樂理念,那麼她將到達難以逾越的高度。
你們以為我說的是韓紅?不,我說的是韓紅和下面本榜冠軍的差別。
Top 1 Jessie J技術:29.5音色:28.5情感:29風格:9總分:96
同樣少年開始練功,同樣經年累月地訓練沉澱成今天的鋒芒。
結石姐幸運地出身在流行音樂文化更發達的環境裡,及早地接觸到更先進的聲樂理念。因此呈現出的是另一番升華的樣貌。
幾乎無可挑剔的技術樣板,豐富全面的音色結構,每一場都恨不得把觀眾擁入懷中的表演熱忱和可古典可現代的多元化音樂風格(可惜在節目裡展現地還不夠全面),讓她足矣登頂這份王中選王的榜單。
你們問我扣分項在哪裡?嗯.....我想是因為還有情況相近的幾位世界級的頂尖歌手在這樣的高度上依然能做得更好一些。
到這裡,歷屆《(我是)歌手》參賽男女歌手的唱功Top10就全部盤點完了。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在留言板暢所欲言。
能參加節目的基本都是好歌手,能上榜的更是好歌手中的好歌手,請各家粉絲保持冷靜,淡定吃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