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小女孩》就像是許瑋甯的「幸運符」。
第一部讓她獲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第二部不演主角、演個配角也立馬提名金馬最佳女配。
這從側面也說明了,這個系列臺灣恐怖片,尤其第二部,確實可以稱得上是這幾年能拿得出手的恐怖作品。
《紅衣小女孩》改編自臺灣當地的靈異傳說,第一部的票房超過三千萬臺幣,超越了2007年臺灣恐怖片《詭絲》的開片紀錄。
第二部的口碑比前一部還要好,很多人都覺得這是《雙瞳》以來臺灣最好的恐怖片。
母愛是內核 恐怖是外殼張愛玲在《非走不可的彎路》裡寫過:在青春的路口前面,我躍躍欲試,可母親卻告訴我「那條路上滿是荊棘。」
我不信,非走不可。
傷痕累累走過之後,我也有了女兒。我告訴女兒這條路不能走,女兒卻和我一樣,說著「非走不可」。
《紅衣小女孩2》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電影中恐怖的點表現在於,高慧君飾演的一位母親,因為一場事故,而痛失了女兒。
無法接受這個打擊的母親選擇用一個古老的方法——俯身葬,讓女兒復活。
她把女兒的屍體帶回家,洗乾淨,穿上了一身紅衣,把她面朝黃土背朝天地放在了山上。
她每天都去山上做法,用動物的鮮血直接澆在屍體的身上,等到第七天的時候,她的女兒果然復活了。
可是沒想到的是,女兒沒有重新成人,而是變成了魔。
她嚇慘了,拔腿就跑,根本不想要這樣的女兒了。
回家之後,她偶然聽到了一則新聞——一家人去山中踏青,用攝像機記錄下大隊伍的最後面跟著一個紅衣小女孩。幾天之後,拍視頻的男子暴斃而亡。(這一段便是來源於臺灣的傳說)
母親忍痛將女兒封印,但是卻在不久之前又被別人放出來了(第一部劇情)。
女兒出來開始作惡,受害人之一就有楊丞琳飾演的另一個母親的女兒。
楊丞琳飾演的母親是一位單身媽媽,很小的年紀就生下了女兒,女兒的同學還以為她是「姐姐」。
和她的命運相同,女兒也在小小年紀就懷了孩子。強勢的單身媽媽沒有一句多餘的話,直接就要帶著女兒去打胎。
之後女兒失蹤,查看監控原來是跟著紅衣小女孩走掉了。
在尋找女兒的過程中,單身媽媽出現幻覺。她看見自己親手幫女兒打胎,看著手中幼小的胎兒,和虛弱無力的女兒。
想到曾經堅持獨立撫養孩子的自己。
她終於明白自己根本無權替自己的女兒的人生做出選擇。
結合當地民俗給恐怖加分《紅衣小女孩2》中有一段,是楊丞琳飾演的媽媽藉助虎爺的力量,去尋找自己的女兒。
眾人圍著被稱作「虎爺」的少年,少年則伏在地上叼著一把刀,發出像老虎一樣低吼的聲音。
整個現場詭異,但又充滿了神聖感,為電影平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當作法結束之後,少年就會變得全身癱軟無力。
在電影尾聲部分,被小鬼纏繞的母女進退兩難,突然出現一隻碩大的老虎為她們開路,就是虎爺的化身。
對於虎爺的信仰從先民來臺墾荒時就已經出現,有青黃藍白黑物種顏色,大多數的形態都是前面兩腳前生,後腿蹲坐著。
就像片中「虎爺」的姿勢。
一般虎爺的慶典是在農曆的六月初六,被視為賺錢和財產的保護神,同時它也被看做是小孩子的保護神。
在《紅衣小女孩2》中片中的演員們將用片中出現的恐怖形象稱作「魔神仔」,這也是福建和臺灣地區民間信仰中出沒於荒野、山林中的妖怪。
就像《哭聲》中跳大神的邪氣▽
《中邪》中充滿中華土味氣息的算命手法▽
都讓恐怖片多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可信度」,幫助觀眾走進電影之中,並且更容易和那些傳統意義上關於怨念、復仇主題的恐怖片區別開來。
需要補充的是在演技方面,除了許瑋甯保持住了和前一部的演技之外,為了這部電影專門學習抽菸的楊丞琳也讓人耳目一新。
最後一句電影最大的弊病就在於,特效太五毛了,簡直網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