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闌夕
「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就是一個錯誤。」這句話來自於尼採,大多數人都記住了他哲學家的身份,而不了解他對音樂的狂熱。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史蒂文·詹森最近在TED上做的一個演講,表達了「發明不是源自需求,而是來自娛樂」的觀點,他舉例是考古人員此前曾發現了一支距今4萬年前的原始人製作的長笛,按照正常的邏輯,以當時人類文明的發展狀況,一切發明創造應該是生產力為先,發明有價值的生產工具,但事實卻是我們的祖先發明了能讓空氣分子運動的長笛。
這個例子似乎聽上去不符合我們大多數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傳統價值觀,但即便是在中國,故事也是同樣的版本。《史記》曾有這樣的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距今4000年前的人們已經不滿足於骨笛、陶笛,而是在尋找發音更清脆的材質——竹子。
音樂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多麼濃墨重彩的一筆或許不需要過多的贅述,而在這一過程中,人類也一直希望尋找記錄和保存音樂的方式。
傳播學者伊尼斯曾在其《傳播的偏向》一書中講了媒介帶來的兩種傳播偏向性,追求橫向的傳播範圍廣度,以及追求縱向的傳播歷史深度,這兩者甚至影響了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發展進程。
但很遺憾,由於形式的特殊性,音樂很長一段時間裡始終只能靠表演者本身的地理位置轉移來擴大其橫向的傳播廣度,依靠樂譜這樣的方式保存和流傳,人們很難保存下音樂表演本身。這也難怪寫慣了世間悽苦的杜甫,也會寫下「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感慨 。
音樂播放設備的大規模流行是發生在1963年之後,那一年荷蘭飛利浦公司成功研製了世界上首盤盒式磁帶,使得音樂播放設備有了大規模流行的基礎。與此前已經出現的,用來記錄音樂的黑膠唱片相比,磁帶容量更大,而體積卻可以做到更小,這使得其迅速可以流行開來。
而20世紀80年代索尼公司推出的可攜式隨聲聽,更是進一步推動了磁帶的流行。但由於音樂產業的特殊性,當時的音樂人顯然沒有找到,如今網際網路人所提倡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商業模式。一盤盤地賣磁帶,開演唱會,成了音樂行業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這樣的商業模式也就決定了音樂從其產業化開始,就不得不與盜版問題鬥爭。在磁帶之後,CD讓音樂的存儲方式首次實現數字格式的存儲,音符和聲音被以0和1的格式存儲下來。隨後90年代初出現的MP3格式,則在音頻質量和存儲體積之間找到了最佳平衡點,正是拉開了數位音樂時代的大幕。
內容存儲介質和存儲格式的變革,也讓盜版問題在音樂行業顯得越發嚴重,在一度以共享和免費作為主旨的網際網路世界,音樂盜版無罪甚至成了很多人掛在嘴邊,堂而皇之下載和傳播盜版內容的理由,大有一番「竊書非罪」的感覺。
數位音樂窘境的背後則是此前變現方式的單一,即便是版權意識很好的美國,數位音樂能夠為創作者帶來的收入也屈指可數。知名流媒體播放器Spotify每次播放給到版權所有方的分成只有0.006-0.008美元,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是在Spotify上單月點播次數超過100萬,收入也不過只有8000美元,而能達到這個數字的歌曲甚至不足10首。
在2015年之前,中國的情況或許更加嚴重,2014年中國音樂詞曲作者的版權費收入僅為1.37億人民幣,這也難怪汪峰會禁止以民工歌手身份出道的旭日陽剛演唱自己的歌曲。
我們可以為汪峰的行為找到依據,「當創作者身為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的情況下,他(她)所創作的作品被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形式的演出,活動(包括商業行為)中,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任意使用,如果自覺申報商業收入,有邀請方付相關費用給協會,再有協會分配給創作者」。
這是中國音樂註冊權協會的要求,但時至今日,諸多在上星衛視播出的歌唱類節目依然沒能做到這一點,不過好消息,關於這樣「撕逼」我們已經越來越多地看到了。
數位音樂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或許除了眾多音樂人的維權意識和自覺意識的增強,更需要的是網際網路人的聰明才智,因為生意是維護一個規則最好的方式。
其實早在2005年,QQ音樂就開始嘗試通過會員的形式收費,而會員身份賦予用戶的權利不僅僅是播放音樂,而附加了更多元化的玩法,比如免費的QQ空間背景歌曲、粉絲互動福利等。2006年,在為數位音樂付費還沒形成習慣的中國,根據艾瑞的統計,QQ音樂上付費下載收入就已經佔據了在線音樂下載收入的一半。
而在12年後,在美國流媒體上一度屠榜的ED Sheeran進入中國市場,合作方依然是QQ音樂,只不過此時的QQ音樂已經整合昔日的競爭對手酷狗和酷我,合併成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根據騰訊音樂娛樂公布的數據,其獨家發行的ED Sheeran專輯《÷》中國地區數字銷量突破150萬(其中QQ音樂貢獻了115萬),這樣的數據也讓ED Sheeran本人很是驚訝,專門通過官方微博向其中國樂迷表示「感謝中國歌迷沒有讓我失望」。
這並不是騰訊音樂娛樂第一次引入海外音樂版權內容,早在2015年前,其就已經拿下了索尼、華納、杰威爾等20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其中索尼和華納更是位列世界三大音樂公司。在過去的幾年中,推動中國數位音樂走出去,同時將海外優質版權引回來,被看做是騰訊音樂娛樂版權布局的核心。
也同樣是在這一年的7月9日,國家版權局發出通知,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的傳播音樂作品,國內數位音樂市場也由此開啟了正版時代。而獨家版權直接帶來的結果就是內容割據,進而促使數位音樂市場進入了長達1年的洗牌期。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吳偉林在參加亞洲流行音樂節商貿論壇時曾表示,「90後、95後這群網生原住民更具獨立性、個性化,為了滿足這群人更多元化的聽音樂需求,未來音樂消費場景也將更多元化、智能化」,在完成行業洗牌之後,如何更好地整合流量端和版權端,建立清晰的商業模式成為了關鍵。
或許大家都在看騰訊會怎麼做,畢竟擁有最多用戶和國內版權授權的騰訊音樂娛樂是如今中國數位音樂行業的標杆,多次代表中國數位音樂行業出席海外大會,如果騰訊找到了正確的路,數位音樂的春天可能也就真的到了。
有趣的是,在騰訊音樂娛樂數字專輯購買的人群中,90後佔53.78%,00後佔27.35%,兩者佔比超80%,而80後僅佔10.02%。對於這一代人而言,數位音樂已然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生活顯然不會是尼採所言的「錯誤」。
▽
━━━ 不說違心話,堅守價值觀 ━━━
逐鹿網創始人 & 今日頭條籤約作者 & 虎嗅年度作者
點擊關鍵詞,獲取興趣內容
草榴 / 暗網 / NASA / Google / BAT / BBS / Facebook
貼吧 / 小米 / 小紅書 / 荔枝FM / 探探 / 魔漫相機
傅盛·獵豹 / 徐傳陞·經緯 / 王寧·Keep / 姬十三·果殼
陳紹鵬·佳沃 / 張濤·點評 / 馮鑫·暴風 / 周子敬·以太
吸毒合法 / 死刑該除 / 同性平權 / 法國恐襲 / 歐洲難民
快播涉黃 / 女權主義 / 疫苗人禍 / 大聖歸來 / 優衣庫門
Papi醬 / 胡辛束 / 許知遠 / 劉作虎 / 王石 / 王左中右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商業合作,聯繫微信:mingge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