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最近在風口浪尖的凡爾賽文學大師淇淇,這次是應抖音的邀請錄製一個視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經歷……「
剛見面,蒙淇淇就邀請小娛幫忙用手機錄製了一段小視頻。在一家以鮮花為主題的西餐廳的角落,面前是一杯紅色花瓣裝飾的雞尾酒,蒙淇淇匆忙地將一遍錄成的小視頻發送出去,「純粹是催了我太久了,我先發給他。」
從一個不知名的甜寵題材作家、編劇,到「凡爾賽文學」代表人物,一周時間,蒙淇淇就成為了眾人皆嘲的對象。與娛樂資本論的見面,是自她因凡爾賽文學登上微博熱搜之後接受的第5個採訪,「我對記者有恐懼心理,記者太恐怖了,總是給你設套、引導你。所以我跟每個記者都要說,一定要手下留情。」
整個採訪過程中,能看出蒙淇淇已經有了名人包袱,「我現在是風口浪尖上的人物。」「有影響力要謹言慎行。」「這個不方便說,等我經紀人來了再說。」
遺憾的是,我們從晚上7點等到了快10點,她的經紀人還是沒趕到。具體她現在和哪些公司合作,因為有保密協議「不能說」;讓她談談各大平臺在甜寵劇方面的動作,「說這個會得罪平臺吧?」;說起國內甜寵劇的槽點,「這會不會得罪很多製片方?」
在說起自己的個人生活時,她的躲閃就更明顯了。對網傳她丈夫的回應以及她的社交帳號,她統統表示「和我沒關係」。這是一個爆紅後非常興奮,又擔心網友窺探她個人生活的普通人。從甜寵劇女主到凡學大師,當早期圈地自萌的固粉人設被打破,以往成就她的故事成了打臉鐵證,她自始至終是被網友觀看的對象。
甜寵劇女主上身,蒙淇淇的「前半生」
翻看蒙淇淇的作品履歷,不難發現其題材幾乎都是甜寵類型,她出版過三本小說《全世界只有我可以欺負你》《IQ265戀人搜查官》《我們的輕熟時光》,可查到的編劇作品有一部已發布組訊的《報告!我戀愛了》。
「我是一個比較戲精的人,常常女主角上身。」蒙淇淇坦言,自己創作甜寵故事的本源是自己喜歡,在生活中也常常將自己幻想成女主角,以此獲取靈感。
「我老公也知道,有時候也就會配合我做一些男主角的事。」談到生活中的甜寵例子時,蒙淇淇一臉幸福地向小娛形容,「比如我老公進了車站閘機口,還在電梯上回頭三次看我,比如一出衛生間發現他一直在看著你、等著你的那種眼神,特別是他旁邊的人都在看手機或者是幹別的事的時候。」
在蒙淇淇的理論裡,這種生活中「不經意的甜」,才是更高級的,也是她在努力追求的。她的微博實際上承擔了記錄的功能,當她在生活中受到觸動,感覺到很甜的時候,就會在微博上分享出來。
基於生活經驗,再加上「15%的藝術誇張」,蒙淇淇的微博文字創造出了一個不差錢、有老公寵、任性又自由的「貴婦形象」,也在近期收穫了「凡爾賽文學」的稱號。
其實蒙淇淇這樣的甜寵作家自我代入化身寵溺小主,並在公眾號或者微博拗人設的行業編劇並不少見,比如艾鹿薇、藍澤等。咪蒙前期也通過維持甜蜜人設,鞏固了不少粉絲。
談到這個現象,《雙世寵妃》和《明月照我心》的總編劇楊朔就曾向娛樂資本論表示,甜寵雖然是假的,但「故事要具備真實的情感基礎。因為甜寵劇的受眾往往是年輕女性觀眾,他們願意把自己代入進去」。
一位曾經做過甜寵類圖書策劃的編劇告訴河豚君,這類小說作家的受眾往往很集中,她們之間的互動也很頻繁,如果作家有意識地打造人設,非常有助於凝聚粉絲,但這個人設,應該建立在故事的情感真實的基礎上,這樣讀者就不會在意其它戲劇性的元素是否真實,反而會覺得很好玩。或許,這也就是蒙淇淇所說的「15%藝術加工」的意思。
但蒙淇淇表示自己並沒有刻意營造人設,她的微博形象就是自己的形象、思想變化的見證:比如以前會更依賴家庭和老公,現在就更獨立女性;以前可能享受生活、愛情;現在覺得女孩子一定要去衝。
在過去的四、五年裡,蒙淇淇通過微博收穫了一批忠實的讀者,在她們自己的世界裡「圈地自萌」。然而在過去的四、五天裡,隨著蒙淇淇走進了廣大網友的視野,她過往十分吸粉的形象突然變成了眾人群嘲的對象。
「第一次來看我微博的人可能無法理解,但一直跟著我的老粉看就一點事都沒有,我覺得這就好像從來不看言情劇的人突然開始看言情劇一樣。」
蒙淇淇的微博能火,能有粉絲追隨,本質上正與如今市面上甜寵劇盛行的邏輯一致,她樹立的貴婦人設其實在為許多小女生「造夢」。
觀察蒙淇淇粉絲QQ群的成員構成可以發現,在年齡分布上有51%是00後,40%是90後,絕大多數是女生,分布在廣東、江蘇、河南等全國各地。
離開微博,蒙淇淇也是一個「普通的編劇」。她高中開始寫作,後來開始出版小說,寫過一段時間雜誌,然後被時代裹挾,轉型做了編劇,她向小娛描述自己「就是一個隨著時代潮流這樣一路走過來的、很普通的寫作者」。
米娜影業的老闆郅東輝是青春校園劇《報告!我戀愛了》的出品人、總製片人,曾與蒙淇淇有過合作,覺得她人非常好,很有才華。他告訴小娛,當時他是想做一個關於大學校園的項目,但是找了五、六波編劇都不滿意,後來經過朋友推薦接觸到蒙淇淇工作室,讓她們試著寫了一集以後,感覺非常好。「蒙淇淇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她們工作室編劇本身是以寫小說為主,所以思維連貫度比較好。」
不過,在談到未來方向時,蒙淇淇也透露出她想要嘗試現實題材的想法。「現在寫單純的甜寵劇不行了,我也想做現實向的項目。就是類似於韓劇的那種,現實浪漫主義。」
「我特別喜歡《北京女子圖鑑》和《上海女子圖鑑》,覺得它們的拍攝方法、製作手段特別有都市的feel。」 她覺得現在國產劇的製作水平越來越高級,審美也越來越好,而她也到了「看到社會的一些現象、想表達一下」的年紀。
蒙淇淇好友告訴娛樂資本論,作家圈大部分人都比較宅、單純,也不愛出風頭,但淇淇的性格就比較自我。「我個人覺得是因為她家裡主要財富積累還是靠她老公,從社會地位和經濟層面來說,她老公肯定還是要遠高於我們的,所以她對寫作更多的是覺得好玩,覺得感興趣。」
可能正是由於這樣的生活環境,蒙淇淇的身上始終透露著一種迷之自信。她覺得自己比一般人幸運,也覺得自己有一些寫作的天賦,無論是從前寫小說,還是自去年開始做編劇寫劇本,她覺得都不困難。
但事實上,據與蒙淇淇交往多年的好友透露,其實做項目還是有困難的,「只是她的個性太鮮明了,所以那些比較困難糾結的事情我就幫她擋掉了,她只要專心地寫就好了。」
不管是IP版權已經賣掉的如《輕熟時光》,還是參與編劇的《報告!我戀愛了》,抑或是今年年初她與好友「拍著玩」的豎屏短劇,目前為止蒙淇淇還沒有一個成功播出的項目。
《報告!我戀愛了》總製片人郅東輝透露,這一項目的暫緩,主要是因為短劇平臺分帳模式不清晰,所以談了優酷、芒果TV兩家平臺都沒成。但蒙淇淇很樂觀,「這個項目主要是資金出了問題,但出品方現在拍網大賺了些錢,日後也有重啟的可能。」
另一方面,由於業內接活兒很多都是看人脈,尤其是對於底層還沒有作品的小編劇來說,獲取工作機會要麼有人牽線,要麼就要出名。蒙淇淇告訴小娛,她也是在近期才「人脈升級」的。但具體接到了哪些大項目,蒙淇淇卻以有保密協議為由避而不談。
雖然還沒有署名的作品出來,但這完全沒有影響到蒙淇淇的自信心。她覺得項目能不能成是由各方面因素導致的,不會把別人的問題加到自己身上。「這種心態是從小到大一直如此,可能因為我是作家,作家都會有一些小傲氣不是嗎?」
從2019年轉型編劇開始,蒙淇淇已經做了參與了很多項目,也經歷各種暫緩、叫停,但她始終保持著超好的心態。她對小娛說,「我做了這麼多項目,總有一個能出來的吧。」
天降熱搜,當蒙淇淇成為一道景觀
線上甜寵劇女主,線下小透明編劇,蒙淇淇在兩個身份間來回切換,且樂在其中。直到那天她被突然送上熱搜,被冠之以凡爾賽女王的稱號。
起初她很興奮,但隨著她的過去被網友人肉出來,並施以網絡暴力,她開始恐慌。誰沒有個不堪回首的過去呢?現在,對網友挖出的所有「黑料」,蒙淇淇都予以堅決否認。
包括網傳某表示已分居離婚的知乎用戶「柳xx」是她丈夫,也就是她筆下的「卜先森」;包括她丈夫多年前曾在豆瓣發布徵婚帖,亦包括網友扒出來的她的豆瓣帳號。即使這些用戶發布的動態都和她以及卜先森的經歷高度重合,蒙淇淇依然表示,「都和我沒有關係。」
「你都不認識這個人是嗎?」當小娛進一步追問時,蒙淇淇沒有正面回答,「咱們不是行業稿嗎?還要寫這種東西?」
有匿名用戶在知乎上爆料,蒙淇淇和卜先森曾開過兩家公司,雖已註銷但現在在天眼查上還能查到。娛樂資本論順藤摸瓜,發現這兩家公司留的都是同一個電話號碼。添加上這一號碼關聯的微信號後,娛樂資本論嘗試詢問他的身份,對方表示並不認識蒙淇淇。
但巧合的是,這人的微信頭像和網傳是卜先森的知乎用戶「柳xx」之前的頭像一模一樣。八卦心促使娛樂資本論用百度識圖搜索了一下這張圖,結果如下:
很遺憾,小娛最終沒能說服這位疑似卜先森的用戶接受採訪。「直接採訪當事人吧,不是所有人都想出名。」他說,「去採訪當事人經紀人。」
至於蒙淇淇被網友挖出來的豆瓣帳戶「虐x」,雖然蒙淇淇堅決否認這是她本人,但娛樂資本論還是發現,這位「虐x」曾在豆瓣發帖留過自己的QQ郵箱,該QQ恰好能關聯蒙淇淇的微信號。
至於此前關於她的抄襲傳聞,蒙淇淇在採訪中主動提及並予以否認。曾在微博上控訴蒙淇淇抄襲的作家陸小寒則表示,「我那篇小說叫《那一年的北京美得像北京》,她就把標題改了一下,改得非常接近,然後把我比較有名的一個結尾段落直接照搬到了自己小說裡,還在我另外一篇文章中也抄了一段話放在她的文章裡。」
談到後續處理,陸小寒說,「當時我的出版公司是磨鐵,應該有發律師函給她,但後來也不了了之,因為抄襲什麼的其實很難維權的。我們也算是弱勢群體,大家也都沒有辦法,所以全靠自己作為一個寫作者的職業操守。」
你很難分辨,這個女孩嘴裡到底有多少實話,而網友也樂於深挖這些。每當蒙淇淇又被扒出了什麼社交帳號,網友們就會興致勃勃地翻閱她的動態,感慨著,咂摸著。
坦白講,這對她來說並不公平。這只是一個被「凡爾賽文學」莫名推上高點的普通人,沒有人經得起人肉。在凡爾賽文學興起前,蒙淇淇是甜寵劇女主,是男性凝視下的悠閒貴婦,是小女生期待成為的模樣。在凡爾賽文學興起後,她變成了動物園裡的大猩猩。
這是被觀看的蒙淇淇「幸福」而又無可奈何的一生。出生於湖南某三線城市的她從小受約束不多,父母也支持她寫文。安妮寶貝、郭敬明……做作的青春疼痛文學風影響了她,泛著粉紅泡泡的韓劇滋養了她。當本就順遂的生活打上柔光濾鏡,自然就會非常「凡爾賽」。
這當然不是愛情和婚姻的全部。但以第一人稱書寫,片面呈現愛情的夢幻本身就很容易影響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即使蒙淇淇承認自己的文字有「15%的藝術誇張」。不過,正如蒙淇淇自己所言,現在寫純甜寵劇越來越不行了,大家都更愛現實主義。
在外人看來,蒙淇淇的人生有兩次飛躍:一是在紙媒時代靠傻白甜人設積累書粉,繼而在IP熱潮下由作家成功轉型成編劇;二是在自媒體時代靠貴婦人設積累低齡粉絲,最終被網友花式打臉成功躥紅。
這兩次飛躍裡,她都是被觀看的對象,但身份截然不同。在她和卜先森主演的甜寵劇裡,她是粉絲豔羨的女主角;在網友主演的正義爽劇裡,她是裝名媛不成反被扒的女配。
她很享受在這齣大戲裡扮演被打臉女配的感覺。幾天前,她曾發過一條微博,說因為網友湧入她微博罵她,她一天的分成就有9000元。但很快又刪了,「我朋友說會得罪新浪高層,因為把他們狂賺錢的事兒說出來了。」這種紅了後暗爽但又惴惴不安的感覺,活像演了大熱劇惡毒女配的女演員。
從甜寵劇女主到被打臉女配,這是被觀看的蒙淇淇的一生,也是國人集體情緒隨時代變遷轉變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