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僅限4月27日-5月1日,短短5天,植物園的大門都要被擠爆了!買上一張大門門票,一口氣欣賞完120多件大師盆景作品!
每件作品都來之不易,往往一件作品要耗上5年時間,有的甚至要10年以上。來參展的盆景作品還受到種種因素的限制:大師們年事已高,無法前來;樹木長勢不好;樹枝走向不對;過了開花結果的季節……能夠來展出的一定是千挑萬選,精品中的精品!
每次進場限流100人,每天限時參觀!!
👇
盆景大師們對參展的作品都有深刻獨特的見解,大師們為人很和藹,非常願意和大家分享關於盆景的知識。作為藝術小科普,真的值得認真聽哦~快掏出小本本記筆記吧!
(圖片來自網絡)
胡大師是海派盆景代表人物 ,也是本次展會的評委專家,為大神瘋狂打call!
小編有幸採訪到胡大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園藝小科普吧~
上海最早記載盆景的地方是明朝的嘉定。海派盆景融合了國內外的盆栽文化,其特點是師法自然,不矯揉造作。海派盆景不受層次所限制,自由奔放,造型活潑;所選用的植物種類豐富,常見的有松樹、柏樹。海派盆景的形式也很多樣,有「水旱盆景」、「山水盆景」、「微型盆景」等。
史老師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秘書長,有著很多的經典盆景作品,敲厲害!史老師的講解又豐富又有趣,牆裂推薦!!
▲史大師本次參展作品《雷神》
▲史大師本次參展作品《風神》
史老師現場為我們分享了一些他對現代盆景的看法。盆景現在走向自然、注重個人風格的道路,從寫實逐漸走向形體化、抽象化。比如:一件盆景用枯枝枯乾來表現死亡的美麗,枯榮相濟,展示出對生命的讚美。▲圖中右一為趙大師,他正在為大家分享盆景藝術
趙老師的「水旱盆景」在業內很出名,曾獲全國第一屆盆景展覽一等獎。這次趙老師帶來了兩件「文人樹」作品。
對於一個盆景小白來說,如何欣賞盆景呢?第一個層面是欣賞自然美,觀察樹木枝幹的粗細、曲直、花果等;第二個層面是欣賞造型美,一棵樹既來自於大自然,又經過藝術處理;第三個層面是意境美,盆景應該引起大家的聯想,觸發大家的情感。
王大師是海派微型盆景代表人物,主張微型盆景走進尋常百姓家。
微型盆景作為上海的特色,屬於組合盆栽。除了植物以外,還可以適當地配有一些裝飾品,比如:人物陶瓷、瓦房草房、動物(牛、馬、羊)、木船、水榭等。
微型盆景的培育難度相對較大,在書房或客廳裡適宜擺放1-4盆,但每盆不能超過1個星期,這是因為植物需要露水和光照。在家裡擺上一兩盆,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