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如何把看的故事化作心裡話

2020-10-23 sherconan
第一季還是最喜歡的,但第四季也不錯,第一集的原創將緣分拉的有些牽強。
覺得自己也是,很想有一個說真心話的機會,不再遮遮掩掩,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對別人說誠懇的話,對自己坦誠,而食堂便是一個這樣的地方,心裡便會舒服很多,好像去掉了一塊大石。這就是深夜食堂的魅力吧。

看完第一遍,還是放上幾個喜歡的瞬間。很多時候看故事的體會都是很零碎的,就像記日記一樣。別人傳授經驗的時候也是。所以理解別人感受只有自己經歷一樣的事情,每一點都會一語成箴。而每個人從其中印象最深的也是不一樣的,無法和別人形容,總是會帶著很多畫面。
人經常會兜兜轉轉回到原地,發現自己一開始說的是對的,或者說就像自己一開始想的那麼簡單,只不過別人不像自己想的那樣能理解。
深夜食堂帶給我的是什麼呢?我覺得是平靜。一開始看的時候是溫暖的平靜,心安。而後來看第二遍的時候帶來的是思考的平靜,在看的時候仿佛自己是坐在其中的一個食客,去看看每一位是怎樣活下去的,怎樣以自己為榮。 在上大學之後從未有過如此專心致志地去看一部作品,這可能也是經歷過痛苦之後獲得的救贖。
從自己感情說,最喜歡最後一集。看到master害羞的表情覺得他很可愛,並且很好地點到為止了。故事寫得越多愈發覺得把任何故事安在master身上都是很牽強的,在這個食堂裡他一直只是一個局外人,他應該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但食堂發生的故事,與他的故事無關。就像託爾斯泰寫安娜的時候,「安娜在和我說,這不是她」,所以他燒掉了原來寫的稿子。他更像我們,是個讀者。
因為很多時候是無能為力的
大學畢業那年,某一天凌晨兩點寫完畢業論文初稿,從咖啡館出來。四道口的排排燒烤攤裡激戰正酣,臨畢業的學生們無憂無慮;十字路口,餃子攤剛推出來,記得是6塊錢一份,現包現煮,小紅桌子旁零零散散的小馬扎;唯一一家的麻辣燙,氣氛往往有點凝重,攤子支在門口,坐在那裡的多數是剛下班的打工仔,或是初遇人生困惑的畢業生,前路是哪方?而旁邊的一家羊肉湯,在包著早餐的包子——我們的一天還未結束,他們的一天已經開始。當時的我還未想過人的緣分其實很淺,而在深夜食堂裡,誰又不是那匆匆過客呢?只是在深夜食堂裡,我們也有平靜,去看看別人,也看看自己的小故事。

想補充幾句。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季。深夜食堂裡的顧客,多是歌舞伎街的各位。也許同上班族相比,他們每天面對的壓力其實更大-這只是我的臆想。他們的很多工作不被人看得起,不被人理解。只有在深夜的時候,人們才敢小心翼翼地揭起自己的傷口,露出自己的一點點小情緒,白天為了生存,我們只能把它包裹起來。所以第一季最感動我的是,每一位,無論他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做著什麼樣的工作,他們都對自己感到驕傲地活下去,而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第九集教會瑪麗琳抬起頭來驕傲地活下去的老太太,她是我最喜歡的人物。
而第四季在我看來,最戳中我的點是,無論自己究竟過得怎樣-需要自己來判定,也難免別人的議論,還是會有人,去溫柔地關心別人。 比如阿忠,比如大神。第一季教會我的是如何驕傲地做我自己,第四季我找到了,深情地活在這個薄情的世界裡的,堅持。
希望自己能這樣溫柔。

同第一季比較,第四季只值得打2分,和一般的劇比較,最多打4分。但我就是要給它打五分,幫親不幫理,也就能在這裡撒野一下。分手業已半年,曾經出現在她生活中的我,大概也只是洪流中的一款食物而已,淹沒在茫茫夜色中,沒有任何不同——我終於明白了這一點。Muss es sein?Es muss sein! 就且如Borges所說,我最終知曉了自己命運的一角。
EP1
EP1
EP2
EP2
EP3
EP3
EP4
EP4
EP5
EP5
EP7
EP7
EP8
EP8
EP9
EP9
EP10
EP10

相關焦點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時間的味道
    距離自己第一次看《深夜食堂》(第一季)已經過去了五年多。五年多,在人的一生中不算太長,但也絕不算短了。而在《深夜食堂·東京故事》中,對於時間的描述,亦或者時間對於敘事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雞肉炒飯》,遊戲製作人新一(赤井)小時候被單親母親所遺棄,幾十年過去了,當他出現在電視中時,他的親生母親才鼓起勇氣,和他在深夜食堂裡相聚。人們會和解。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留著自己體味
    作者:夢想家行飛先森(來自豆瓣)來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230931距離自己第一次看《深夜食堂》(第一季)已經過去了五年多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深夜食堂
    又一季結束了,這一季也一樣又哭又笑,我明白我喜歡深夜食堂的原因,除了他的治癒,撫慰人心的能力,還有他的包容與平等,各色人等都可以在這個食堂裡吃飯,都有自己的故事,都為明天努力而活,他們一樣都是平等的。期待第五季。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盤點深夜食堂裡的成功人士
    看到逼乎有高贊說深夜食堂很少有成功人士,就算有也是很邊緣的,我很好奇。在我大致的印象裡,雖然老闆不喜歡曝光,但整個店是出身底層、啥人都有的。那麼我就大致和不精確地盤點一下深夜食堂裡出現過的成功人士。這裡指的成功人士只是世俗定義,不代表我認同他們某種成功。因為這個盤點的目的本就是比較世俗價值體系和深夜食堂價值體系的異同,以及論證深夜食堂相當多元和出圈。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片頭曲一響就可以打五星了
    今年,也是《深夜食堂》日劇開播的十周年,第五季如期而至,順便也來教教你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深夜食堂》!《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Tokyo Stories Season2營業時間從午夜十二點到早晨七點,人們稱之為深夜食堂。菜單只有這些,如果客人點其他的,我會嘗試去做,這是我的經營理念。你問我有客人嗎?還真不少呢。伴著日本歌手鈴木常吉低沉而動情的嗓音,與快速掠過的的東京街頭的繁華街景。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寄至味於澹泊
    越是像東京那樣的繁華大都市,越是在犄角巷陌間收藏了許多的人生故事。是人生故事,不是傳奇。傳奇可能有過,但又歸於最後的平淡。比如是曾經演過"忍者戰隊KOHGA"裡的紅楓,成為了眼眉間英氣逼人依舊但多了皺紋的女計程車司機。老食客還是常來,新朋友又多了幾個。但都是發生在凡人常有的煩惱,說不上痛徹心扉,卻又都是要喝一碗熱湯才撫慰得下的無奈。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三更寒來一碗湯
    斷斷續續的還是把第四季看完了,《深夜食堂》從2009年連載到如今的第四季已有7年的時光,儘管食客們來來往往,或是歸人或是過客,老闆卻如初守在這個城市角落裡方寸之間的食堂。這一季裡的老食客依舊會準時來到,而新朋友也帶著他們的故事走進了食堂。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治癒心的不是美食,而是人間溫情
    《深夜食堂》是根據安倍夜郎的漫畫改編的。深夜食堂,每晚凌晨12點開始營業,一直開到早上7點,老闆是一個外表冷酷內心善良的人。深夜食堂的食客,都是一些所謂的社會邊緣人,有黑幫老大、同性戀夜店老闆、脫衣舞女等,這部影片以深夜食堂和美食為紐帶,講述了這些底層市井人的故事。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深夜食堂
    最近才知道B站引進了深夜食堂第五季,於是充了大會員,熬夜追完了。這一季仍然延續著與前幾季一樣的治癒與溫情,沒有改變。 每段故事在治癒我們的同時,同樣在講述著一些人生哲理,像第一集的旋轉木馬,只是在原地打轉,就像我們的人生;人生不是遊戲,你無法重置。第八集中,別把金錢和友情混在一起,錢沒了,友情也結束了。這些道理,無一不貼近我們的生活。
  • 看《深夜食堂》,看平凡人的小故事
    夜幕籠罩下的東京霓虹閃爍,在城市某個不起眼的角落,充滿溫情的深夜食堂悄然開張。妖媚的川島玉子(高岡早紀 飾)一臉頹唐,她的靠山不久前去世,卻沒給她留下分文遺產。在頹唐無助的時候,貌不驚人的上班族小初(柄本時生 飾)走入玉子的視野,他們的關係迅速拉近。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時間在流逝,但畫面永存
    平凡的人,平凡的故事,感人的話。日劇的情節的鋪排和節奏的把控不是模仿個題材和人物場景就能做到的。就算做到了,也變味了。與其模仿,不如創新,在這裡只求求各位老大別在拿深夜食堂來毀我美好記憶了。(說遠了)老闆明顯老了,警察也老了。看完這季的最後一集,也覺得怕是最後一季了。讓叔依舊帥氣,流浪詩人終於回歸了,如果有下一季的話,就讓詩人回去食堂吧。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短評不夠,長評來湊系列
    磁性的男中音唱著略帶一絲憂鬱的曲子配上繁華的東京夜景,溫柔的一擊。看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每集比較短,大約20分鐘,適合下飯。二是這個劇是不同人生的旅行,深夜食堂是一個故事集散地,老闆是江湖百曉生。食堂老闆作為一個固定的角色,見證著不同人的人生。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我們的深夜食堂其實是
    外出遊玩兒,除了聽歌騎車瞎溜達,碰胡同陋巷的舊書店,尋覓有節奏有氛圍的小酒館,就是吃各式各樣打著「深夜食堂」名義的日料店,但至今沒有碰到一家,無論是拉麵,鰻魚飯還是刺身,都沒有故事感。 回想幾次真在深夜喝多了,迫切需要一碗湯一些面來溫暖內心的不安或惆悵,那些遍布在路口油膩地面上的流動小車才是屬於我們的食堂吧……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尚能飯否
    20190811 《深夜食堂》尚能飯否白天,日光慷慨,灑滿人間,照得路上的車馬與行人都纖毫分明。人們在這樣的光明中無所遁形,只好掛好得體的微笑,扮演自己的角色。夜晚是人生悲喜劇的後臺,舞臺的燈光暗下去了,人們終於可以略作喘息,卸下面具,中場休息。但也有的演出是在夜裡才開始的。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心和胃又有了去處
    昨晚上有一刻很幸福,晚上12點的時候,藏在被窩裡,縮著腦袋,看了《深夜食堂》。如果說愛上深夜食堂的理由,一個愛故事的人每個走進深夜食堂裡的人,都有一個故事。每個走進深夜食堂而點的餐,也一樣有一個故事。每看完一集,聽完一個故事,為裡面的幾個瞬間所感觸,似乎久遠的記憶深海中,有一塊破碎的記憶,屬於現在,那個瞬間我也曾經歷過,而我又做了什麼選擇?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溫暖平靜的故事和美食
    所以梅宮先生能記得九號學生真理子,本劇的常駐角色,食堂的常客脫衣舞女瑪裡琳。卻記不得妻子已於兩個月前去世。也記不得就在剛剛才和瑪裡琳道別。瑪裡琳通常點的都是烤魚子,梅宮先生還記得她愛吃鱈魚子飯糰。梅宮先生一直想把瑪裡琳從東京帶回家鄉,卻因為「她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職業」而放棄。人與人的理解能到這個程度,也算是理想化了。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深夜食堂:在涼薄的世界裡堅持溫柔
    註:文章為《大公報》劇評專欄,作者:判答,轉載請注出處日劇《深夜食堂》開播至今已有7年。這7年間,各色食客來來往往,它的陪伴不慌不忙,永遠是巷子深處的小酒館,夜色闌珊裡的一盞燈。在午夜12點準時營業,早上7點打烊,菜單裡只有一樣豬肉定食,但無論你想吃什麼,只要有材料,含蓄深沉的老闆都會為你下廚,聽你傾訴。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事故永遠比故事多 多數人喜歡聽故事 少數人還能記得事故
    這一季的碳水真的是嚴重超標咖喱拉麵 面吃完再加米飯 變成湯泡咖喱飯炒烏龍麵夾到熱狗裡 也不知道怎麼就叫三明治了這簡直就是稻盛和夫(郭德綱)口中說的:大餅卷著大饃就著米飯吃一個疑惑:昨天的中文翻譯還是《深夜食堂5》今天就變成了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故事這個詞 對大眾來說真的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嗎?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胃暖了,夜也暖了
      《深夜食堂4》播出的時候我很激動,看了幾集,還是那般平淡,小人物的小故事。前幾年聽說南方某城市有人模仿這個劇開了個幾乎一樣的店,不知道效果如何。說實話,我不覺得咱們模仿日劇做出一個深夜食堂的主意有多好,可能,很多時候做不出劇裡的那種味道。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不一樣的味道
    以前的食堂,是客人點菜,老闆做菜。客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老闆繼續做菜,做一份兒或是兩份兒。深夜食堂已經開展到了第四季,除了原本的質樸,真實,無奈之外,也憑添了幾分新的味道。故事不再僅僅限於食堂,可能是經費充足,本季增加了許多外景,客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進一步深入地了解客人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