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我們將迎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地質博物館圍繞這一主題為大家傾心打造了科技電影周活動,作為自然資源部今年地球日活動周的示範活動:讓您電影免費看,更有同步知識大餐,一切就緒。
準備好迎接這波最強勁的科普風暴來襲!
4月20日至26日地球日活動周期間,將連續推出七部國外特別引進的重磅科技電影,聚焦陸地和海洋中多種多樣的生命,透過鏡頭,揭秘隱藏在平靜背後的鬥爭與生存,述說生命的脆弱與頑強。
4月20日開始在騰訊視頻、央視頻、新華網、百度百科、i自然全媒體、快手、B站等多平臺同步播出,為了讓大家深入了解地球生命故事,我們特別邀請了七位各行業大咖,帶給大家關於這七部電影的專業註解和延伸思考。
到底是怎麼樣的地球生命故事,振聾發聵、直抵人心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先睹為快。
七部重磅電影帶你暢遊世界、了解生命奇蹟
01
《聰明的鯨魚家族》
鯨魚的腦容量這麼大,是不是比人類還要聰明?鯨魚還會唱歌?
這可是世界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配音之作,斬獲坎城電影節環境與生態單元金海豚獎等7項獎項。
熱愛海洋的你不容錯過!
02
《大衛愛登堡帶你去看生命之光》
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將帶你上山下海,去探尋世界上許多神秘的會發光的生物。
大自然這麼多生命發著光,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們的神奇!
03
《北極熊的夏天》
你有沒有想過北極熊夏天在做什麼?沒有冰的時候它們住在哪裡?
為了生存,他們都克服了哪些不可思議的困難?
北極的冰川也在慢慢融化,北極熊將何去何從呢?
04
《偉大的轉變:鳥類的起源》
這是科學家拍攝的作品,始祖鳥的發現為鳥類是從爬行動物進化而來提供了第一個線索,鳥類原來是恐龍的後代?
05
《納勒迪:一隻小象的故事》
在整個非洲大陸上,非洲象以每15分鐘一頭的速度被偷獵者捕食,小象的母親去世後,小象的命運又將怎樣展開?
06
《植物也瘋狂》
這也是世界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配音之作,大自然無奇不有,植物也來玩謀殺?
別看來它們只是花花草草,它們可都是狠角色!
植物怎麼來誘捕並殺死獵物?我們一起來探索吧!
07
《物種起源理論的形成:達爾文與華萊士的奇幻漂流記》
今天看起來稀鬆平常的「進化論」是怎麼一步一步形成的呢?
看電影,漲知識,各學科硬核大咖帶你解鎖專業知識
這次地球日活動周,我們請來了相關專業領域的科學家、科普達人針對每部影片進行解讀和賞析,陣容強大、精彩紛呈。
大咖們將用廣博的知識和寬闊的視野帶領大家進行一次次奇妙而興奮的旅程,直播間裡,大家可以對大咖們進行提問互動,請準備好你們的問題。
1
周忠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
徐星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是目前世界上發現並命名恐龍最多的科學家,超過七十餘種。
3
胡維勇
北京海洋館原總經理,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參與了多項國家珍稀水生動物的保護活動。
4
柴儷傑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電影與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曾策劃發起了北京國際科技電影周活動。
5
張勁碩
國家動物博物館研究館員,曾18次赴非洲進行科學考察,擔任過中央電視臺「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我們與藏羚羊」等節目直播嘉賓。
6
陳志昆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工程師,氣象學博士,曾多次參加北極、南極科學考察,以及蛟龍號實驗性應用科學考察。
7
曾剛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負責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中食蟲植物室的設計、督建、引種、布置和栽培管理工作。
地球日科技電影周活動時間安排和參加方式
01
4月20至4月24日(周一到周五)
19:00 主播介紹活動
19:05 專家解讀
19:20 展映電影
02
4月25至4月26日(周末)
15:00 主播介紹活動
15:05 專家解讀
15:20 展映電影
騰訊視頻
直播連結:
https://v.qq.com/live/p/topic/85390/preview.html
https://v.qq.com/live/p/topic/85390/preview_h5.html
i自然全媒體
此外,這次地球日活動周期間,騰訊視頻、央視頻、科普中國還提供了20多部優秀視頻的展播,關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公眾號以及官方網站,獲取最新信息。
喜歡本文,就點擊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國自然資源報社微信公眾號「i自然全媒體」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媒體(包括公眾號)轉載。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標註來源:i自然全媒體。
i自然全媒體
來源:中國地質博物館編輯:鄭慧審核:蘭聖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