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上映一周以來,可謂熱議不斷。國內首部登山題材電影、又是全明星陣容,電影每每有新消息爆出,都會引發全網關注。
有熱度,就會有爭議。話題發酵至今,《攀登者》最主要的爭議點,就集中在感情戲這裡。
有不少觀眾表示影片中的感情戲非常動人,那個年代的愛情純真又隱忍,戳中了自己的淚點。無論是方五洲和徐纓的相知相守,還是李國梁與黑牡丹的心動懵懂,都牽動觀眾的心。
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感情元素與《攀登者》整部影片的基調並不十分契合。講述攀登珠峰的電影,就應該是全程硬核,在其中穿插感情戲份會顯得有些累贅。
那麼《攀登者》當中的感情戲,對電影來說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一部電影想要表達什麼,首先得看導演側重什麼。《攀登者》的導演李仁港在接受採訪時就說:「它(電影)不是一個層次講完的登山的事情,它有很多人性感情。」
的確,登珠峰不是單打獨鬥,尤其放在那個年代,這是一次集結各方力量的群體作戰。所有登山隊員的命綁在同一根繩索上,其中有隊友間的信任與磨合,教練與隊員間的惺惺相惜,當然也會有戀人間的暗生情愫和擔憂祈福。
在枯燥又高強度的登山訓練中,感情戲就很好地起到了「軟化」電影的作用。就像導演所說的「浪漫戲是好看的,剛好是一個很好的調和」。
曲尼次仁飾演的黑牡丹,和井柏然實驗的李國梁,就是這段驚險的攀登之旅當中,最純真浪漫的存在。
井柏然飾演的李國梁,是一位年輕有為的新聞攝影師,負責登山過程的影像記錄。按照曲教練的話講,國梁就是「全世界的眼睛」。
而曲尼次仁飾演的黑牡丹是藏族姑娘,之前就一直駐紮在珠峰腳下的訓練營中,身體素質過硬、體能優異,擔任教練助理。這次國家重新組建登山隊,新的隊員們從全國各地趕來,黑牡丹就負責安頓他們的飲食起居,協助教練一起開展訓練工作。
自打國梁下車起,這個善良單純的藏族女孩,眼神間就多了幾分好奇與羞赧。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人,尤其是少女,總認為個人感情是羞於啟齒的。就像曲尼次仁說的,他們之間「更多的是一種,用眼神來表達」。
分發餐果,黑牡丹遞給李國梁果子時,手上動作看似大方利落,實則眼神裡全是忐忑,懵懵懂懂的心動,被曲尼次仁演繹得一覽無餘。
隊員鍛鍊放鬆時,李國梁到處攝影記錄生活。黑牡丹看見他,滿心歡喜地歪下腦袋來用手指筆了一個鏡框。
到底是年輕,還不懂所謂的矜持,看見心上人時的雀躍和小心思,一點都瞞不住。這份年少的心動,被曲尼次仁詮釋得淋漓盡致。
李國梁把相片衝洗出來,畫面定格,上面是黑牡丹一人的特寫;日落黃昏,他一個人倚在牆上吹口琴,黑牡丹從門內出來,駐足在他身後聆聽,餘暉琴音,她一時看到失神。
越來越多這樣的細節,都在證明這兩個人的心正越走越近,同樣勇敢又純粹的靈魂,註定能夠吸引彼此。
《攀登者》當然不是純粹的愛情片。國家召集這批最優秀的年輕人,是要他們「為國登頂,寸土不讓」。
然而勝途多舛,李國梁臨危請纓主動擔任隊長,卻在在第二階梯遭遇意外,為了保住攝影機,國梁割斷救命繩索,墜入冰裂縫中。
那句屬於他和黑牡丹兩個人的話還沒說出口,李國梁就再也回不來了。
《攀登者》的海報上,李國梁和黑牡丹的那張配字叫「未盡之言」。的確,電影中兩人的緣分,也就是一句未盡之言。
因為李國梁不善表達,更因為有更重要的家國使命需要去完成,所以對於黑牡丹的這份情誼,他只能珍藏心底。
明明是第一眼就喜歡的人,卻從沒有表達出口。以為他能平安歸來,卻等來天人永隔的悲劇。
比遺憾更令人扼腕的,是我「本可以」。李國梁最後出發之前,給黑牡丹留下了一封信,裡面全是他拍的牡丹的照片:正面、側臉、背影……還有一張用他自己照片和牡丹照片拼起來的合照。他們彼此喜歡,本可以早早互訴衷腸,但為了登頂的使命,卻把表白的機會留在任務完成之後。
而兩人的感情到李國梁犧牲為止就結束了嗎?不是的。
黑牡丹作為衝刺最後一個窗口期的九名隊員之一,最終成功登頂珠峰。她是當時隊伍中的唯一一名女性,其原型潘多也是世界上成功登頂珠峰北坡的首位女性。
李國梁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要你們,繼續」。當時那支隊伍因為強風雪而不得不撤退,但是黑牡丹在之後的衝刺中繼續了。她原本不在衝鋒隊中,但此時此刻她身上承載著李國梁的使命,所以她必須登上去,她要去替李國梁完成未盡的夢想。
1960年的老隊長在登頂途中去世,方五洲接棒繼續;1975年李國梁隊長犧牲,黑牡丹接棒登頂。這不僅僅是普通的感情戲,這更是一種一往無前、堅持到底的登山精神的傳承。
儘管因為角色設定和劇情設置,使得這段感情戲有所爭議,但單就演員曲尼次仁的表現來說,她已在自己的鏡頭範圍內,呈現了最好的表演。
少女的靈、戀人的怯、攀登者的勇都被她拿捏得很到位,每一個鏡頭都非常抓人。
或者說,是扮演者曲尼次仁本身讓人印象深刻。
《攀登者》全明星陣容,曲尼次仁在電影裡搭檔的都是業內大咖,而且幾乎和每個人都有對手戲,她非但沒有被前輩的光環壓制,反而還相當出挑,可見其演技功底。
她自己就是藏族人,演起淳樸青澀的藏族女孩來駕輕就熟。尤其是曲尼次仁那雙眼睛,顧盼之間都是少女靈動的神色。
望著國梁時的欲說還休、背後駐足時的含情脈脈、送他上山時的淚盈於睫,每一次的凝望,都是一次「用眼睛演戲」的完美詮釋。
國梁帶隊登頂時,她在大本營內為他祈福。聽到前方傳來好消息,所有人都是歡欣鼓舞,只有曲尼次仁,微笑中還帶有擔憂、焦灼、欣慰以及虔誠。
「我的目標不是你登頂,而是你平安回來,」曲尼的淚光如此真誠,以致於所有觀眾都忍不住和她一起揪心。
周圍都在喧鬧,唯她一人雙手合十。曲尼次仁是很美,頭髮凌亂、膚色黝黑、明顯的高原紅也難掩她清麗動人的五官。但她此時的「絕美」,更來源於為牽掛之人禱告時心中那份不摻任何雜質的愛。
能入選國家登山隊的,都是當時萬裡挑一的傑出女性。而且黑牡丹是在後勤隊中僅次於教練傑布的二號人物,能帶領隊員操練,有勇有謀,率領隊伍在冰裂縫上架起梯子,此時曲尼次仁的眼神中不再有嬌羞和慌張,取而代之的是果敢與堅毅。
登山隊員,極端條件之下,從來沒有時間猶豫。
難怪不少觀眾看完電影之後,對她記憶尤深。
曲尼次仁精湛的演技和富有張力的表現,將黑牡丹這個角色刻畫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義,她是在這部以男性為主的電影當中難掩華彩的巾幗英雄,也是在硬核的登山戲份中閃耀人性光輝的溫情角色。
作為演員,曲尼次仁這段時間以來的勢頭很猛。除了與眾多大咖搭檔的年度獻禮巨製《攀登者》以外,今年上半年,她還在熱播劇《新白娘子傳奇》當中飾演重要角色吳娘子。
吳娘子是修煉千年的蜈蚣精,外表妖冶,法力高強。但她其實也是一個悲劇人物,本是商朝貴妃卻被妲己陷害,唯一的孩子長生也因此喪命,為了在輪迴之中救活自己的孩子,她飽受千年仇恨與痛苦的煎熬。
可惜劇裡沒有給她一個好結局,吳娘子終究是沒能與長生團聚。最後她望著長生魂風魄散之時哭得悲天同地撕心裂肺,那肝顫寸斷的表情與痛徹心扉的哀嚎,其演技的爆發力與感染力之強,令觀眾無不動容。
曲尼次仁的面龐極具辨識度,五官深刻,富有異域風情,但她出演的每個角色卻都形象差異很大,個性鮮明,從不重複。
比如同為古裝,13年的時候,她就在《隋唐演義》中一人分飾了能歌善舞的張麗華和隋煬帝的寵妃朱貴兒兩個角色。看這明豔動人的扮相,和那個痛徹心扉的吳娘子,又哪裡有半點相似呢?
17年,曲尼次仁主演的劇情片《皮繩上的魂》上映,她在裡面飾演美麗而又倔強的牧羊女瓊。
雖然和黑牡丹一樣,都是藏族姑娘,但這兩個角色是性格迥異的。黑牡丹淳樸嬌憨,瓊敏感寡言,一個氣質堅毅,一個氣質清冷,而曲尼次仁能夠拋卻自身,把每一個都演活。
去年抗戰片《穿甲彈》播出,她在裡面飾演鄭嵐,從一個容易衝動的小姑娘,一步步沉澱下來,逐漸成長。曲尼次仁的現代裝造型也很出挑,劇裡的她軍裝颯、便裝純,齊劉海一蓋更顯清純,楚楚動人、溫婉可人,比古裝還多三分柔美。
而今年《攀登者》剛上映的時候,很多曲尼次仁的老粉都直呼「沒認出來」「戲裡戲外反差太大」。
因為曲尼原本是又白又瘦的纖細精緻美人,但黑牡丹的原型潘多皮膚黝黑,身型壯實,所以曲尼為了更好地詮釋這個角色,專程曬黑、增肥、在高遠地區吃苦受訓。
一個女演員能狠下心來「自毀」形象,這為了角色的犧牲精神也是很感人了。
而要成為一個好演員,無論演什麼都像她自己可不行,只有演什麼像什麼才能讓觀眾有代入感,必要的時候,「戲裡戲外反差太大」也是在所難免。
因為對於表演者而言,角色永遠比「明星」這個身份更重要。曲尼次仁自己也在微博表示,她想要「去標籤」。她不再是「西域公主」、「古裝美人」、「撒嬌女人」,她想要從《攀登者》這部電影開始,「讓更多的朋友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曲尼次仁,一個演員能吃的苦,我都能扛得住,這也許是性格使然。」
天賦加上勤奮,以及恰到好處的機遇,沒有人會不成功。顏值是老天爺賞飯,演技是靠後天修煉,這兩項作為好演員的必須條件,她都已經具備了。曲尼次仁這張美麗又特別的藏族面孔,將來必定會出現在更多、更大的舞臺上。
相信她,也是相信所有願意突破外型限制、努力去做一個好演員的女明星。期待不一樣的曲尼次仁,會給所有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
點擊藝人照片查看往期專訪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企鵝媒體
新浪看點 | 新浪微博 | 搜狐號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