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為「神醫」,曾在街頭上演生死急救;他是急診室內的「特種兵」,拯救無數徘徊在生死邊緣的生命;他崇尚科學的力量,將亞低溫治療的先進治療理念率先引入國內,填補了我國在心肺復甦後腦損傷治療領域上的空白。他就是北京市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唐子人。由北京市委組織部指導並牽頭策劃,北京電視臺承制的全國首檔聚焦人才的紀實節目《為你喝彩》,今日22:00,走進「神醫」唐子人的醫學科研之路。
26年急診科耕耘
開創中國心肺復甦後腦損傷亞低溫治療先河
唐子人是北京市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心肺腦復甦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從大學畢業來到朝陽醫院已在急診科工作了26個年頭。2020年5月,剛從武漢「抗疫」一線回到北京,結束隔離後的唐子人立即返回崗位,開始了新一輪的搶救工作。此時,急診室內有位患者因心臟驟停,缺氧時間達30分鐘左右,嚴重影響到了大腦,於是唐子人決定對病人進行亞低溫治療。經過2天重症監護室的亞低溫治療,一直處於深度昏迷的患者有了明顯好轉的跡象,大腦意識得到初步恢復。在病人的恢復過程中,亞低溫治療技術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唐子人與這項低溫治療技術結緣還要從6年前,他的一次公派海外留學經歷說起。
2014年,唐子人前往威爾研究所攻讀博士後。在此期間,唐子人接觸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心肺復甦理念,也是這次機會讓唐子人親眼看到了完善的亞低溫治療技術應用體系。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超過50萬人死於心源性猝死,人體心臟停跳會導致大腦缺氧,4-6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超過這個時間腦細胞就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甚至腦死亡,這也是猝死致命率高的原因。在海外求學的過程中,唐子人邊做基礎實驗,邊在臨床上完善學習過程。經過三四年的沉澱,唐子人對亞低溫的認識和操作流程已基本掌握。於是他將亞低溫治療的先進治療理念率先引入國內,填補了我國在心肺復甦後腦損傷治療領域上的空白。
秉承醫生初心助力公益
「中國唐神醫國外救人」
年少時對醫生這個職業的嚮往,讓唐子人明白,醫生的職責絕不僅僅是治病救人,還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2015年也就是在唐子人海外留學的第二年,偶然去海洋公園遊玩時,遇到一位美國大媽倒地不起,唐子人立即給她進行了心臟復甦,並利用海洋公園的除顫儀對病患進行了兩次除顫,成功挽救了一條生命。事後,一則「中國唐神醫國外救人」的消息,引爆網絡。
30多年前唐子人看著爺爺治病救人, 30年後唐子人也像當年爺爺那樣用自己的臨床經驗幫助更多的人。從成為一名醫生那天起,唐子人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參與義診、幫扶、義務宣講等活動,累計走過甘肅、青海、四川等近10個省市共30多個偏遠地區。春節期間疫情襲來,唐子人帶領朝陽醫院14名醫務人員承擔了武漢協和醫院西區部分患者的救治工作,體現出他身為白袍戰士的無畏擔當。憑藉在臨床、科研、公益等領域做出的貢獻,唐子人在2015年被評為「首都十大傑出青年醫生」;2017年,獲得北京市朝陽區「鳳凰計劃」高端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獎勵;2020年2月19日,入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名單。
在眾多角色中,唐子人最看重的還是他急診科醫生的身份,26年急診科耕耘,參與上萬次搶救,讓他對生和死有了自己特殊的理解。在急診科大廳通往搶救室有一扇門,唐子人形象地稱它為「隔離生死之門」,而他自己正在做的,就是讓更多搶救室裡的患者能夠成功走出這道門,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今日22:00北京衛視《為你喝彩》,走進「神醫」唐子人的醫學科研之路。
【來源:北京衛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