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業邦(ichuangyebang)
作者:憯懍詩人 夏X
最近,一則視頻廣告剛剛上線
就刷爆朋友圈,賺足眼淚
堪稱2018年最燃短片
對於為了生活,為了夢想
默默奮鬥的無數普通人來說,
更是扎心與勵志!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忍耐的時光。
很多人有著類似這樣的經驗,
怎麼去面對,
人生中看起來還沒有希望的那段日子。
短片借三個真實改編的故事
回答了下面這個常常提及的問題
#人要怎樣度過這一生#
▼
26歲的李娜,
辭去了穩定的國企工作,
為了一個心中埋藏已久的「藍天夢」,
選擇成為一名翼裝飛行運動員。
32歲的趙晶晶,
放棄了國外生物研究所的高薪待遇,
拿著少了好幾倍的薪酬回國,
只為國內那些吃不起進口藥的患者。
28歲的張家宇,
畢業後沒有去北上廣追逐理想,
反而回到農村做起了大學生村官,
村民們表面上對他有說有笑,
背地裡卻嘲笑他就是個擺設。
「承受著他人的不解、反對與嘲笑
也常常懷疑自己做的決定」
想起親人的擔憂和心疼,
經歷訓練的傷病與疼痛,
李娜也想過「放棄」。
▼
閨蜜說自己讀書讀的腦子都壞了,
項目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毫無進展,
趙晶晶也想過「停下」;
▼
面對鄉親的否定與不配合,
感到自己並不屬於這裡,
張家宇也想過「調走」。
▼
放棄的藉口千千萬萬
然而堅持的理由只有一個:
不負此生!
堅持很酷,也很美
▼
經過7年630餘次艱苦的跳傘訓練後,
李娜實現夢想,欲與天公試比高。
成為了全中國僅有的10位職業翼裝飛行運動員之一。
歷經17520個小時的反覆嘗試與失敗,
趙晶晶終於成功了一次。
她知道那些熬過的日子沒有白等。
1875個日夜的努力之後,
張家宇換得信任融入鄉村,並致富村民。
成為全國堅守在鄉村的6.6萬名大學生村官之一。
人生在世三萬天,
人的一生很短暫。
我們是認真活了三萬天,
還是只過了一天,
然後把這一天重複了三萬遍?
其實,這個視頻不僅引發了普通人的共鳴
更打動了背負更多壓力與痛苦的
# 創業者們 #
他們更能體會衝破黑暗前的焦慮與掙扎。
創業,是最冒險的一次選擇
創業,就意味著一定要有All in 的身心狀態。
創業公司在成為獨角獸公司前,
在進入大眾的視野前,
在獲得市場的認可前,
都是脆弱的。
未來的想像空間無限美好,
A輪B輪C輪IPO,
但誰也不敢高枕無憂,
也許第二天就觸礁沉亡。
黎明與黑暗只有一步之遙。
去年阿里釘釘在地鐵上投放了一組主題為 # 創業艱苦,堅持很酷 # 的廣告,很現實,也很殘酷,在朋友圈一度刷屏,令無數人創業者淚眼婆娑。
▼
雷軍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說實話我覺得創業真不是人幹的事,都是阿貓阿狗幹的,一個正常人絕對不會選擇創業。因為一旦選擇創業,就選擇了一個無比痛苦的人生,壓力、困惑、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只是極少數,絕大部分創業者都成了鋪路石。」
雷布斯的話字字錐心,除了那些剛剛摸索過河的創業者,那些越成功的企業家背後往往越承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
馬雲創業的第一家公司叫「海博翻譯社」,於1994年1月成立。雖說是杭州成立的第一家專業翻譯機構,但當時的翻譯市場並不成熟,成立初期生意慘澹。
最艱難的時候,馬雲將原本就小的辦公室分出一半出租給別人當書店。即使運營情況著實堪憂,但馬雲與一起創業的朋友並沒有放棄,追隨者從剛畢業的姑娘到年邁的老太。他們始終覺得馬雲能成大器,只要目標明確堅持下去,沒錢也很快樂。
一直到1996年,海博翻譯社終於轉虧為盈。馬雲的創業之路從此被點亮。
出生於1945年的宗慶後,創業30年來,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場一線。部下們說,他雖然在杭州生活,但是已經好幾年沒到西湖邊去坐坐,看風景對他來說是一種奢侈。
但正是有了這位73歲食業老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娃哈哈這個品牌才會30年來歷久彌新、譽滿全球。
褚時健的一生更是傳奇,他是曾經是有名的「中國菸草大王」,把紅塔集團做到了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大型菸草企業。他幾起幾落不改初心,從監獄出來後,75歲高齡重新創業,和妻子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以「褚橙」紅遍大江南北。
褚老去年宣布退休,將褚橙產業傳給了兒子褚一斌。「年輕人現在不過二三十歲,人生歷程還很長,要20年見成功」。
而他自己,更是在古稀之年再一次發現了生命的可能。
「我無力控制,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半夜常常哭醒」、「研發失敗我就跳樓」,這是任正非在華為創業維艱期決絕說出的話。
那時他先後歷經愛將背叛、母親逝世、國內市場被港灣「搶食」、國外市場遭遇思科訴訟、核心骨幹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依舊深感無力。任正非坦誠,自己「也曾是一個嚴重的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他的身體還得了多種疾病,因得了癌症動了兩次手術……
但是這位從小在農村吃苦長大,在部隊錘鍊多年的商業硬漢堅強如鐵,帶著華為一路高歌猛進。華為的5G技術領先世界,就在最近,華為又一次打臉美澳,攜5G強勢突圍,斬獲諸多國際大單。
馬斯克:我不知道什麼叫放棄,除非我死去在最困難的時間,特斯拉麵臨資金短缺、員工離職、美國次貸危機、全世界與之為敵的四重打擊,以至於馬斯克一度精神崩潰。「只有兩三個人留了下來。我沒想過我會精神崩潰,但真的崩潰了。」多年以後,馬斯克把這段經歷形容為「一邊嚼著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
但他沒有放棄,為了自己上天入地的夢想,他挺了過來。
現如今,特斯拉在馬斯克的領導下一路披荊斬棘,秒殺奔馳寶馬,實現了全美汽車銷量第一;他主導的洛杉磯地下隧道項目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SpaceX下周也將載貨運飛船發射至國際空間站。
是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那些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企業家,背後是超於常人的毅力與努力。
網上曾流傳過王健林的一天作息表,他早上4點起床,健身45分鐘,工作量約是16小時;
馬雲一年飛行了800多個小時,平均每天2小時在飛機上度過,走訪了33個國家和地區;
90歲的李嘉誠、88歲的巴菲特還堅持在企業的一線工作。
是的,
創業不太像一種職業,
而是一種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決心,
一種哪怕全世界都嘲笑,
只篤定自己的信仰。
撐起這片信仰的,
就是那煜煜生輝的四個大字:
不負此生!
下面的動畫短片《In the Fall》,僅僅106秒的時間,但是給我們講解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據說啟迪了100萬人。
一個中年男子在樓上澆花,不小心踩到香蕉皮從樓上掉下來。
下墜的過程中,他開始回憶起他的一生,從豐富多彩到單調乏味。
撞到地面的最後一刻,他忽然輕鬆了起來。
許多年前,他也有一雙清澈的雙眼,也曾是個樸素的少年。
▼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
「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
這裡所謂的「死」是指青春的耗盡、激情的褪去、夢想的幻滅。
我們也許跟視頻中的那個人一樣,一開始充滿了激情和活力,也為了心中的象牙塔去奮鬥過攀登過。但是年歲已久,激情褪去,曾經發誓要做了不起的人,卻過上了一眼能看到頭的生活,直到死去...
這絕不是我們應有的人生。
朋友,
無論你是胸懷大志一路奮戰的創業者,
還是孜孜不倦為生活奔波的無名之輩,
請相信:
不忘初心方能不負此生
生活是苦難的
我又劃著我的斷槳出發了!
我們其它小夥伴
21早新聞ID:News-21
長按並識別關注
ID:jrquan21
長按並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