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讀】
刁坤明 簡歷
廣東籍中央委員速覽
黃華華的情懷
葉文戈 簡歷
「釋放孟晚舟,現在是時候了!」1月8日,加拿大知名英文雜誌《海象》在一篇名為《為什麼加拿大應該最終釋放孟晚舟》的文章中指出:加拿大拘留孟晚舟一直是出於政治目的,現在川普即將離任,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應馬上釋放孟晚舟。
《海象》雜誌創辦於2003年,是一本類似美國《大西洋月刊》和《紐約客》的加拿大主流雜誌。
1月8日,作者克裡斯·斯科特在雜誌上發表了一文章中觀點鮮明,他認為「在這場不斷升級的國際對峙中,人們卻忽略了一個因素,那就是美國要求加拿大拘留和引渡孟晚舟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忽視這個因素將加拿大輿論討論的焦點引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斯科特這樣寫到。孟晚舟被逮捕的時間正處於川普政府加劇與中國和伊朗的緊張局勢的同時,此時加拿大拘留了孟晚舟,並開始引渡程序。斯科特認為:「加拿大法庭已經變成川普的外交政策工具。而美國的政策,一部分並不符合加拿大的利益。過去四年間,加拿大政府一直小心翼翼,避免激怒川普政府,但是隨著美國新政府即將就職,加拿大的政治領導可以有機會重新從另一個角度審視孟晚舟案。」「對於夾在兩個互相競爭的超級大國之間的加拿大,釋放孟晚舟應該是最正確的事。」斯科特得出這樣的結論。可趁美改朝換代 釋放孟晚舟走出困窘
文章認為,隨著新一屆美國政府的到來,加拿大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從新的角度評估孟晚舟案。陷入兩個相互競爭的超級大國之間,釋放孟晚舟可能是加拿大唯一要做的事情。
對於加拿大的領導人來說,停止允許川普與中國和伊朗繼續衝突為時未晚,尤其是川普政權已被美國選民否決,很快就不會存在。
加拿大目前仍有選擇的餘地,引渡孟晚舟的裁決會在2021年作出,但美國對孟晚舟的起訴一開始就是政治性,執政自由黨最終仍要面對這局面。去年6月,19位前政治家、學者和公眾人物致函總理杜魯多,要求釋放孟晚舟以換取康明凱和斯柏弗的獲釋。文章形容,杜魯多政府的反應令人沮喪。
美國對孟晚舟的指控一直帶有政治性
川普拘捕孟晚舟正值美國與中國和伊朗的緊張局勢升級之際,對孟繼續進行引渡,那是加拿大法院淪為川普外交政策的工具。在美國,引渡的決定取決於司法部的高層官僚機構,而總統可以隨意僱用或解僱所有政治任命官。由於並非所有地區聯邦法院的起訴書都會引渡要求,因此這是一個酌情事項,取決於官僚和政府的工作重點。
在過去的4年中,川普的瘋狂企圖欺負並影響司法部採取某些行動是顯而易見的。
針對孟晚舟的指控,從技術上而言,檢控孟晚舟在美國法律上是合理的。但是,川普放棄伊朗協議以及隨後針對孟的行為卻令人震驚,這可能破壞人們對國際條約體系的信心。
加拿大有興趣幫助維持世界秩序,而戰爭不是解決世界爭端的後備機制。但是,要使條約生效,就必須獲得各方的普遍信任,所有各方都要兌現其承諾。川普對伊朗發動經濟戰,違反了其前任的諾言,但加拿大卻選擇不譴責美國這種行為,而要願寬恕甚至促進這種行為。
10月1日孟晚舟再出庭,她佩戴電子腳銬,一襲紅裝配國旗徽章亮相,祝福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孟晚舟發表的文章截圖
孟晚舟(Cathy Meng,1972年-),企業家,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現任華為副董事長、CFO。
於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帳務管理部總裁、華為香港公司財務長,以及國際會計部總監。《福布斯》將她列為「中國傑出商界女性」。2018年12月因被加拿大方面惡意逮捕而引發廣大關注。
孟晚舟女士出生於1972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碩士。1993年加入華為,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歷任公司國際會計部總監、華為香港公司財務長、帳務管理部總裁、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等,現任公司CFO。
孟晚舟在題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內部文章中寫道,1993年,孟晚舟大學畢業進入華為工作。
1998年,孟晚舟從行政轉到財務。
2003年,孟晚舟負責建立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
2005年到2009年,華為全球帳務系統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建設,並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2007年開始,孟晚舟負責實施華為集成財經服務的變革項目,促使華為持續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綜合解決方案。
2011年4月17日,華為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首次公布了董事會及監事會成員名單。名單顯示,孟晚舟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並出任公司常務董事、CFO。
2018年3月23日,經持股員工代表會投票選舉,孟晚舟出任華為副董事長。
孟晚舟經歷過兩段婚姻,與前夫育有3個子女,與比自己小三歲的第二任丈夫劉曉棕育有1個女兒。2019年1月,美國正式宣布要求引渡孟晚舟,同時,美國還打算以23項罪名起訴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