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畫皮》《畫壁》《四大名捕》系列之後,著名導演陳嘉上的古裝新作《蕩寇風雲》今天上映。這部電影是根據抗倭名將戚繼光的事跡改編,一代名將戚繼光臨危受命,招募三千義務農民和礦工,在短期之內,以嚴明軍紀、非常手段操練新兵,發明新的作戰武器、用絕妙的陣法用於抗倭,成為史上首支「特種部隊」、聞名中外的「戚家軍」,電影聚焦再現了歷史中他的一段真實戰鬥經歷。
談及拍攝《蕩寇風雲》,陳嘉上將他們之間歸結為「緣分」二字。
陳嘉上是一個軍事迷,曾拍過不少的軍事題材電影,喜歡傳統文化的他,專門研究過戚繼光,對他非常的推崇。他拍戚繼光的想法已經有10年了,介於當時電影市場歷史題材遇冷,投資困難,這個念頭被暫時放下了。
直到2015年博納總裁於冬找他拍戚繼光,陳嘉上同意了,但他同時覺得,「一定要找到一個新的角度,因為拍戚繼光的太多了,電影、電視都有。」 雖然他覺得自己應該比一般人更熟悉戚繼光,但對於這個人物的來龍去脈、前前後後的歷史事件卻仍得花工夫研究。於是回復於冬:「請你給我時間,我要先調研。」
雖然電影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創作,但過在尊重歷史這一點上,陳嘉上做了很多功課。為了把這段歷史還原出來,給觀眾展現塑造一個生動鮮明戚繼光,他花了兩年多時間,跑遍了戚繼光所經歷的戰場考察古戰場遺蹟,探訪各地歷史博物館,查找關於戚繼光和戚家軍的一手資料。還親臨浙江台州臨海桃渚、仙居、舟山岑港、象山等電影的取景地進行考察。
「要了解戚繼光,了解倭寇,突破點在日本」,陳導說,所以,他還去了日本,到倭寇頭領住駐地遺址去探訪。找到了很多倭寇對戚繼光的記載文獻,保證人物的客觀性。原計劃半年就搞定的調研,足足弄了兩年。
片場裡的陳嘉上完全就是一個細節控,對每一個製作環節一絲不苟,細緻到每一場戲的歷史細節,一眾演員都稱摩羯座導演工作起來就「處女座」上身。
不管是道具、置景他都親自參與檢查,演員的臺詞、表演,他也會研究示範。主演萬茜說:「導演功課做得相當細,工作起來也注重每個細節。」 演員吳樾也表示:「導演心思縝密,對品質的要求非常到位。」
談及這些細節設計,陳嘉上導演說:「服裝、置景、道具要跟過去這個年代相對應,要做出質感來。」戚繼光帶領戚家軍使用的狼筅、戚氏軍刀、虎蹲炮、鴛鴦陣等多種銳利兵器和精妙陣法,在歷史記載中,並不詳細。為了搞清楚這些早已消失的東西,他曾多次拜訪研究戚繼光歷史的專家李波老師。經常和設計人員反覆溝通,多次嘗試,力求儘可能的接近歷史中存在的東西。
除了服化道這些細節,《蕩寇風雲》裡的動作戲非常的多,開拍之前幾個月,他就要求動作導演設計演練多種打法,意在展現戚繼光和戚家軍的英勇風採,真正到了拍攝的時候,動作導演經常會根據主演們實際情況調整打法。像武術功底弱的演員就按照設計動作開演,功夫比較好的趙文卓洪金寶等人還可以根據角色調整招式力求完美。
作為一部古裝戰爭片,激動人心的戰爭戲自然是全片最大亮點。主演趙文卓在採訪中說:「與導演合作的每一場戲都有很大驚喜,他創意很多,有很多火花碰撞出來。」 片中大小戰爭從頭到尾,重要戰爭五場,每場都各具特點,絕不重複。
最高潮的部分當屬台州大捷裡花街巷戰這場對戰,戚繼光被倭寇引入花街窄巷,面對倭寇的長杆利刃,戚家軍的鴛鴦陣發揮不出功效,好在戚繼光發現倭寇老巢,擒賊擒王,直搗黃龍,在虎蹲炮的配合下,生擒倭寇頭領。「我要每一場戰役都給觀眾全新的感覺。」陳嘉上這樣說道。
除了在歷史還原程度上費盡心機,陳嘉上對塑造戚繼光這個「不敗戰神」的人物形象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表示「中國從來就不缺乏民族英雄,戚繼光就是一個,與好萊塢的『美國隊長』相比,我們的民族英雄不僅有血有肉,更有歷史事跡可尋,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超級英雄』。」
「我們有很多悲壯的歷史人物,真正的戰無不勝的人不多,戚繼光是少有的一個。這個人打了八十多場仗沒有輸過一場。而且他打的對手都是軍事上或者是兵力上比他們強的倭寇和日本軍隊,這個是很難想像的。戚繼光不僅是一個軍事家,還是一個文人、書法家、科學家,很有故事的一個人。」
陳嘉上感慨,戚繼光最打動他的,不是其驍勇善戰的能力,而是他身上的文氣。「他愛兵如命。有的大將可能不太在乎手下士兵的死傷,更看重自己建功立業,但戚繼光是那種死了幾個士兵都會哭的人!」
除了帶兵作戰的能力,戚繼光怕老婆的軼事,在影片中也有所反映。「其實這不是怕,這是他對老婆的寵愛。」陳嘉上認為,自己在塑造這一歷史人物時的態度很謹慎,片中幾乎每個橋段都有史實為依據,但視角則比較人文。
至於選擇選擇趙文卓飾演戚繼光一角,陳嘉上坦言是看重了二人在為人處世上的相似。「我一直在想戚繼光應該找怎樣的人來演,因為這個人物很特別,他既是武學家又是文學家,他的書法還非常好。我需要這個主演不僅很能打,又有文化內涵,直到碰到了趙文卓。我們第一次見面聊了30分鐘,我直接就定了,我覺得終於找到了。拍攝的時候別的演員拍完一場戲後,會先去看監視器回放,但趙文卓一定先過去問對手戲演員,你還好吧,剛剛有沒有受傷,每次都是這樣!這和戚繼光愛兵的特點太像了。」
花白頭髮的陳嘉上導演看起來溫文爾雅,似乎是一個很難發怒的人。白襯衣裡永遠插著筆,聊起電影滔滔不絕。作為資深影人的陳嘉上卻沒什麼架子,不會震懾到對面的你。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在片場從來不嚴厲,我是一個隨和的人。」 雖拍過不少功夫英雄,陳嘉上自己卻是一副文質彬彬的形象,和他所拍的電影氣質完全不同。
他曾打造過無數銀幕經典英雄形象,從《逃學威龍》《狀元蘇乞兒》到《飛虎》《精武英雄》,再到《畫皮》《畫壁》,陳嘉上的電影畫風一直在變,從喜劇到軍事片,在到奇幻題材,他都能輕鬆的掌握。
不管是《精武英雄》中李連杰塑造的彰顯中華英雄氣概的硬漢陳真,還是《逃學威龍》中周星馳飾演的周星星,至今仍是無數人心目中的經典人物形象。某種程度而言,陳嘉上之於周星馳、之於李連杰、之於香港早期電影,都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堪稱「英雄製造機」。
近兩年古裝題材電影市場冷落,但陳嘉上坦言自己並不太在意,他表示相對於現代題材,自己對古裝更有感覺。就像他曾說的,「我拍《飛虎》時大家都在拍武俠片,我每個戲差不多都是當時不太被看好的電影。逆水行舟是我一直習慣的行為。」也希望陳嘉上能在未來一如既往的給觀眾塑造更多的英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