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部署,「十三五」工作收官,「十四五」工作開局,交通運輸行業要在現代化建設新實踐中找準坐標、明確定位、實幹擔當。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總結成績,分析形勢,部署任務,引發行業廣泛共鳴。為深入貫徹落實工作會議精神,本報特邀全國交通運輸系統部分廳局級代表分享學習體會、暢談發展思路。敬請關注。
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趙平:
做實做細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
回顧這一年,面對疫情、汛情考驗,湖南交通人越是艱難越向前。為對衝疫情影響,湖南充分發揮交通建設在穩投資、擴內需方面的作用,一手促新開,全年新開工建設高速公路13條,總裡程約1000公裡,總投資近1500億元,年度實質性開工建設規模創歷史新高,有力服務了「六穩」「六保」,展示了交通擔當。一手抓在建,加快推進高速公路續建項目、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建設,今年全省實現「縣縣通高速」「組組通硬化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極大提高了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的質量及成色。
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支持下,湖南入選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開展試點將為湖南融入「一帶一路」,對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這是湖南「十四五」期交通運輸工作的重點。下一步,湖南將按照加快構建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幹線網、廣泛的基礎網「三張交通網」的總目標,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做實做細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第一個五年發展目標。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
在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上走在前列
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描繪了2021年和「十四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的新圖景,對當前和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具體實在,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特別是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南京長江五橋、鹽通高鐵等江蘇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被寫入報告,是對江蘇交通運輸工作的充分肯定。
新發展階段對交通運輸提出新要求,江蘇是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立足新起點,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認識、提高站位,堅決履行好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落實好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貢獻江蘇力量。
根據國家和交通運輸部統一部署,結合江蘇實際,在具體工作中,江蘇交通將堅持高起點謀劃,奮力打造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先行示範區;堅持高質量推進,確保實現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亮點紛呈;堅持高標準定位,努力在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上走在前列。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江成:
突出互聯互通 突出動能轉換
山東交通運輸系統將堅決貫徹落實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緊密結合實際,做到「四個突出」,全力推進交通強省建設。
突出走在前列的發展定位。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抓好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加快實現山東交通由大到強,努力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走在前列,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山東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提供強力支撐。
突出互聯互通的發展方向。持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大建設,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打造綜合交通大樞紐,著力構建互聯互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突出動能轉換的發展方式。強化創新驅動引領,全力推進智慧高速公路、智慧港口、智慧交通實驗室建設,加快實現交通運輸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打造山東交通發展新動能。
突出人民滿意的發展目標。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努力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舒適、優質多樣的交通產品和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白智: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穿全過程
「十三五」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實現了較快發展。全區12個盟市所在地均連通了高速公路,103個旗縣(市、區)全部通一級及以上公路,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嘎查)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截至11月底,全區「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已完成2990億元,到年底預計完成3000億元,完成規劃目標2968億元的101%,特別是貧困地區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973億元,實現所有貧困旗縣、邊境旗和「三少民族」旗通一級及以上公路。
今後一個時期,全區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貫徹在交通運輸規劃、建設等全過程,聚力推動「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建設,著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和行業競爭力。
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孫宇:
建議重點支持沿邊公路建設
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布局謀篇「十四五」,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鼓舞士氣,振奮人心。
我們堅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將圍繞會議部署推進2021年工作,完善「十四五」規劃。一是緊緊圍繞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發力。「十三五」期間,我們順利實施中俄黑龍江公路大橋項目,同江鐵路大橋中方所有工程均已完成,並通過驗收及安全評估,我們正在積極與俄方會談,力爭兩座大橋早日通車。二是緊緊圍繞形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發力。重點實施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綜合樞紐相互銜接補充的「五網融合」工程,初步建成「國內國際聯通、網絡布局完善、通道匹配合理、樞紐銜接高效」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三是緊緊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力。在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的同時,給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利、安全、順暢、溫馨的通行條件和運輸服務。
此外,建議交通運輸部繼續支持哈爾濱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建設,對沿邊公路建設給予重點政策資金支持,推動沿邊開發開放,形成龍江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勁泉:
強化交通運輸新供給的研發創新
2021年以及今後更長時期,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行業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加強公路交通「三基」工作,加大科研創新力度,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提升公路交通的運輸服務和保障能力,依然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這也是推動公路交通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所在。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做好七個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圍繞打贏「三大攻堅戰」做好支撐服務,積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好先行;二是繼續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一目標,全面謀劃、制定「施工圖」,為全行業提供整體化推進的行動指南;三是緊緊抓住新發展理念這一總綱,加快構建交通運輸行業和產業的國內大循環;四是要堅持緊盯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制定系列化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五是系統分析、研究制定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事項(技術和產品)清單,強化交通運輸新供給的研發創新;六是繼續強化交通運輸改革創新這一發展動力,以強化科技引領、自主創新和支撐保障三個能力為著力點,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科技自強自立;七是加強前瞻性研究、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統籌推進交通運輸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各項工作,實現交通運輸發展的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相統一。
交通運輸部職業資格中心主任申少君:
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
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在總結新時代交通運輸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時強調「必須堅持人才優先」,在部署2021年工作時強調要對標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要求,在「人的現代化」上下狠功夫。
立足部職業資格中心的職能定位,我們將按照「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發揮職業資格工作在引領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全面提高、引領交通運輸人才隊伍科學發展中的作用,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人才支撐。一是聚焦適應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需要,密切關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通運輸相關前沿技術發展動態,通過新職業研發等措施,引導人力資源向交通運輸行業科學合理流動。二是實施知識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動。三是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四是完善和落實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考核機制。五是落實產業工人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改革措施。六是實施交通工匠建設工程,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交通運輸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隊伍。
重慶市交通局局長許仁安:
投資五千多億元建設國際門戶樞紐
2021年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形勢研判精準、把脈到位,分析了交通運輸發展新機遇、新挑戰、新要求,提出的發展思路符合中央精神、切合交通實際、體現時代要求、貼合群眾期盼。
特別是報告提出,要強化成渝地區雙城之間交通連接,加快推進成渝中線高鐵、瀘州至永川高速公路等項目,以及渝昆高鐵等項目,補齊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短板,這讓我們抓好交通發展的底氣更足、幹勁更足。
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既是交通運輸行業的重大戰略機遇、更是重大政治責任。重慶交通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牢牢抓住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戰略機遇,奮力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將以建設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為目標,投資5500億元,推動形成「高鐵翻一番、機場雙樞紐、港航萬噸級、縣縣聯高速、鄉鄉雙車道、村村通快遞、組組硬化路」的發展格局。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任謝正光:
以人為本構建現代化城市交通系統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將堅決抓好本次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全力做好北京交通工作,努力構建綜合、綠色、安全、智能的立體化現代化城市交通系統。
強化頂層設計,科學編制完成「十四五」期交通建設發展規劃,落實「以人為本」,堅持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和「優供、控需、強治」的舉措,推進交通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郊鐵路、軌道交通、地面公交、慢行系統多網融合發展,逐步實現「一套體系、一網運營、一票通行、一站安檢」的服務體系。
服務重大戰略,持續加強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推進京雄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建設,做好城市副中心和冬奧會交通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行政,進一步推進道路客運、出租汽車、貨運等行業改革,實現交通行業的轉型升級。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主任謝峰:
為打造大循環中心節點提供支撐
2021年和接下來一段時間,上海交通將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動交通強市建設,支撐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
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是國內大循環的中堅力量。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必須在國家戰略大局中示範引領。交通要發揮先行作用,擔當好國內大循環的「主動脈」,推動長三角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
2021年,我們將以完善「五向十二線」幹線鐵路、1000公裡市域線為導向,加快推進建設,推動長三角率先形成聯動暢通循環。在樞紐方面,完善鐵路樞紐布局是關鍵,上海將加快建設浦東綜合交通樞紐,推進寶山站、松江南站等規劃建設。在線路方面,將推進幹線鐵路網建設,解決城市群之間的快速交通聯繫;逐步構建市域線骨架,解決都市圈內的快速交通聯繫。在運行方面,上海將重點推進市域線與近滬地區城際鐵路融合成「一張網」,實現運營主體一體化、運營組織一體化、指揮調度一體化、價格票制一體化。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華勤:
苦練基本功 當好智囊團
「十三五」時期,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交通運輸行業有力抵禦了全球疫情的衝擊、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水運交通科技創新「國家隊」,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始終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深入推進,始終站穩國際水運科技創新第一梯隊,在推動行業進步中展現了新作為。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再次劍指行業面臨的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吹響了強化創新驅動引領、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衝鋒號。
部天科院將深入貫徹部黨組重要部署,苦練科技創新基本功,當好行業發展智囊團,重點聚焦七個方面的工作: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高水平推進科技創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立足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要求,高品質提供技術保障,支撐行業重大工程建設;發揮工程技術研究獨特專長,高起點建設新型智庫,服務政府重大決策;發揮科研「走出去」傳統優勢,高站位推進國際合作,科技賦能「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人才為第一資源,高標準打造人才高地,積蓄水運科技創新不竭動力;順應時代發展,高效率推進深化改革,推動科研轉型升級;把牢正確方向,高質量加強黨建工作,引領各項事業發展。
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唐冠軍:
全面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長江航運
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交通運輸工作作出了部署、指明了方向,是指導明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遵循。
當前,長江航運面臨的新形勢包含四個層面:一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發揮好長江黃金水道「主要通道」「戰略要道」作用;二是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求長江航運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三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要求長江航運當好先行;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要求長江航運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基於此,我們認為,全面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長江航運,必須始終不渝堅持「一條主線四個長江」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兩道三區」,即:把長江黃金水道打造成國內大循環的主要通道、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要道,把長江航運打造成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內河水運綠色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重點實現「九大新提升」,在綠色發展水平、安全保障能力、航道通航能力、裝備技術水平、航運服務品質、行業治理效能、科技創新能力、幹部人才隊伍素質、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9個方面實現新提升。
珠江航務管理局局長王建華:
推動珠江水運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兩份報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催人奮進,在戰略上率先布局,在定位上錨定目標,在路徑上明確細化,展示了部黨組團結帶領交通運輸行業廣大幹部職工,凝心聚力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是總結成績、指明方向、繪就藍圖、凝聚人心的行動綱領。
會議結束後,珠江航務管理局立即組織全局幹部職工認真傳達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結合實際,對標對表進行了熱烈研討,深入領會大會的時代背景、精神實質和工作要求。
我們將按照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推動珠江水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著力優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發展現代物流,提升服務供給質量,構建統一開放的珠江水運市場,推動珠江水運高水平對外開放,統籌發展和安全,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做好支撐、當好先行。
中國船級社社長莫鑑輝:
聚焦國際一流促進船檢新發展
通過此次會議,中國船級社對新發展階段交通運輸面臨的有利條件、風險挑戰和新要求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落實好2021年工作和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思路。
中國船級社將組織全系統幹部員工深入學習會議精神,深化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認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部黨組對當前交通運輸工作形勢的重大判斷上來,統一到部黨組對中國船級社明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的重大部署上來。
中國船級社將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焦建設國際一流船級社目標,支撐服務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加快科技創新,完善、推廣遠程檢驗服務,促進船檢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展現新時代中國船檢人的新目標、新作為,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為202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中國船級社、2035年基本建成國際領先中國船級社努力奮鬥。
深圳海事局局長李為:
監管效能最大化 市場幹擾最小化
2019年12月發布的《中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黨組關於發揮海事作用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為深圳海事改革創新注入了強大動力。一年來,我們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在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海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航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圍繞《意見》的全面落實,深入推進改革創新。一方面,做好「探索完善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工作,先行布局「陸海空天」一體化水上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體系,推動監管效能最大化、監管成本最優化、對市場主體幹擾最小化,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中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積極踐行「網際網路+」理念,充分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動海事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和智能化立體化精準化深圳海上安全示範區建設兩項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實施,完善「極簡」海事行政審批模式等,在管理方式、模式改革創新中展現新作為。
內容由 記者 楊紅巖 王曉萌 劉玢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