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嘲笑印度電影奇葩了,這次他們要來真的!

2021-02-13 影視怪蜀黍

提到印度電影,不少人想到的都是: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歌舞橋段來得讓人沒有一點點防備。


那些年阿三哥腦洞大開、顛覆物理定律的動作特效,也為網友們貢獻了不少表情包。

比如這個槍王之王啦。


連人帶馬過車底啦。


簡而言之,太奇葩。

然鵝,號稱印度「史上最貴電影」的神話史詩電影《巴霍巴利王:開端》本周在國內上映了,打破了人們的既有印象。

這部來自奇葩國度的片子,竟然相當地高大上。


影片劇情上沒什麼亮點,講述巴霍巴利王坎坷的身世和輾轉復仇的故事。

巴霍巴利的意思是「擁有強壯手臂的男人」,歷史上的巴霍巴利王本是一位養尊處優的貴族,卻被導演演繹成了印度口口相傳的神話史詩摩訶婆羅多裡的故事。

被生母託舉著在湍急河流中倖存,


天生神力能徒手扛起巨大的林珈塑像。


爭奪皇權導致的兄弟爭鬥、擅長戰鬥的美貌公主、乃至外族入侵引發的戰爭,都是印度神話中的老調重彈。


折合1.6億人民幣的成本對天朝來說也許不算什麼,在印度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投資,而且可以想見地,主要花在了特效上。

你看那壯觀的大瀑布,跟迪士尼爸爸的《奇幻森林》有差?


雄偉的王都宮殿,史詩感是不是撲面而來?


蔚為觀止的戰爭場面,哪點比不上好萊塢大片?


和咱們大天朝一樣,印度兄弟的優勢,就是人 多。動不動給你來個上千群演,誰不頭皮發麻?

影片的特效團隊有600多人,全片特效分別在5個國家完成。

片中的戰爭場面,動用了5000多人,拍了200天。


搭景就用了200天,佔地80000平米,每天1000人同時作業。

全片設計並使用了20000件武器。


還為大戰中的敵軍首領創造了新的語言,叫基裡基爾語(KiliKil)。


時長將近三小時的電影,還只是上下篇中的上半部,下部預計也會在今年上映,這得多史詩?

畫面精美氣勢磅礴,甚至被稱為「印度阿凡達」。


以往佔據了電影巨大時長的歌舞,也收斂了不少,全片只有三四段,出現也不算突兀。


不過要讓印度人放棄浮誇是不可能的,物理定律什麼的也是一定要狗帶的。

男主一定要反反覆覆像洗髮水廣告一樣在慢鏡頭裡搔首弄姿。


男主一定要這樣飛躍懸崖,女主的飄帶一定要背離地心引力。


男主從懸崖跳下去,回身拉弓射箭,固定繩索,然後再沿著繩索爬上去,非常厲害。而且弓箭都是隨手拿藤條做得,別問我弓的弦是哪兒來的,因為人家是男主!


話說,接受了設定之後,越看越燃是怎麼回事……


影片的宣傳也一樣浮誇,還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

他們製作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報,4709.30平米。


總之,印度人這回要玩真的了。

影片去年就已經在國外上映,IMDb評分高得嚇人。

不排除愛國的印度人結隊刷分的可能,但這部電影的走紅,無疑刷新了世界人民對印度電影的認知。

近些年來,許多優秀的寶萊塢電影,已經讓大家見識了印度電影獨特的思想性,這個以智慧著稱的國家以其對社會民生、宗教、教育、家庭等等話題的深度思考,徵服了全球觀眾,足以讓許多天朝電影汗顏。

《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都是口碑佳作,國內外評分都相當高。


人們都知道寶萊塢電影是印度電影,但印度電影不僅限於寶萊塢電影。

事實上,印地語的寶萊塢電影只代表北印度電影。

在印度,由於地域和語言的原因,南印度和北印度的電影產業一直是各自為政,互無往來,通常北印電影更歐化,南印電影更具有印度本土特色,從人物服裝到影星的面相都能看出端倪。

北印印地語電影《卡普爾家的兒子們》劇照:


南印 泰盧固語電影《愛情至上》劇照:


《巴霍巴利王》這部印度史上最貴的電影,並不是寶萊塢出品。

《巴霍巴利王》的拍攝同時使用了泰盧固語和泰米爾語,都是南印度語種,導演S·S·拉賈穆裡本人是泰盧固語導演,引出了更加生僻的「託萊塢」的概念。

電影被翻譯成印地語在北部播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部史上票房最高的南印度電影,首次打破了南北印度語言文化的壁壘,在印度整個國家內都具有票房號召力。


印度電影中許多讓外國觀眾覺得奇葩的做法,其實也都是電影人為迎合印度本國文化環境,有意而為之。

比如每一部電影時長很長,還往往要囊括各種類型元素:愛情、動作、懸疑、劇情……等等,還要加入許多歌舞橋段,又被稱作masala電影(masala是印度當地一種有名的香料,混合了多種成分)。


這樣做有其歷史原因,印度氣候炎熱,看電影是一種庇蔭乘涼的好方法,但對於大部分印度人來說,看電影仍然是一種奢侈,為了讓觀眾覺得「物有所值」,所以才把電影拖得很長,讓他們能待久一點。

而加入大段歌舞的又一原因是語言不通,但至少南印北印觀眾對歌舞的喜愛是差不多的,這樣做,能讓來自不同地區的觀眾也能欣賞片中的一部分。


電影裡的主人公貌似無所不能,違背一切自然法則,其實和印度記載歷史的方式有關,因為印度崇尚宗教,不重史,認為凡人的事沒什麼值得紀念的,記史也依靠口口相傳,所以常常是神話與歷史混為一談。

一段歷史被浪漫主義地一頓添油加醋,歷史人物就成了天神下凡,力大如牛一躍三丈也都是小case,就跟咱們功夫片裡的輕功一樣。


印度電影在順應國際化趨勢的過程中,印度本土觀眾的喜好和需求始終都擺在首位,反觀近年來的一些國產電影,不是好大喜功就是敷衍了事。

而特效是印度電影歷來的短板,《巴霍巴利王》也許正是印度電影向世界級大片邁出的重要一步,網友甚至將它稱為印度的「《英雄》」,印度電影這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架勢啊。

所以不要再嘲笑阿三哥了,國產電影也要加油呀。

這片子去年就出了資源,回復「大臂」,叔給你,如果有興致,也不妨去影院一睹風採。 

相關焦點

  • 印度沒那麼奇葩,在這3個方面早已領先世界,不要再被它騙了
    我們知道,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國內的經濟發展水平發展比較緩慢,國內貧富差距很大。雖然有的媒體展現出來的印度多是奇葩的一面,比如人口擁擠的城市街頭、掛滿人的火車、汽車,還有獨特的閱兵儀式。但其實印度沒那麼奇葩,它在這三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勢頭,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領先全球,不要再被它騙了。
  • 老年人到底要不要那個?印度電影又逆天了
    可是,如果真的你的父母年過半百卻生出了孩子,你會接受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部腦洞大開的印度電影——《喜得千金》Badhaai Ho拋開印度宗教的外衣,這種思想在我們國家也很普遍。之前有媒體做過這樣一份在線調查—《你的父母還有性生活嗎》。1000份有效問卷中有85%的年輕人認為,他們的父母已經沒有性生活。
  • 別再嘲笑印度沒廁所了!你是不知道在印度建廁所有多難!
    ID:moviebar不知從何時起,有著燦爛文明和悠久歷史的印度,在中國人眼裡變成了一個奇葩、不堪的國度。事實是,你的中國思維限制了你對神奇印度的想像,在印度,建廁所就是那麼難!2017年一部高口碑的印度電影《廁所:一個愛的故事》上映,算是將這其中的種種難處,好好的說道了一番。
  • 來過中國的留學生一個都不要?印度奇葩規定,連自己人也不放過
    前一段時間印度出現了抵制中國製造的現象,很多中國的產品在印度遭到了抵制,甚至還有一些人將自己家中的中國製造全部扔掉了。但沒想到,印度又現奇葩規定,這次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據環球網報導,印度有一項考試,名為FMGE,想要獲得行醫執照的學生,都必須要經歷。
  • 印度版《長安十二時辰》—《巴霍巴利》!深度探討奇葩的印度文化
    最近把《巴霍巴利王2:終結》這部片子看完了,看完之後內心很平靜,但這樣的平靜下面掩藏的是波濤洶湧,這部影片講述的印度文化實在是太震撼人心了,就像是印度版的《長安十二時辰》,通過戲劇化的形式展現古老的文化,同時也能讓更多的人去接受並了解,或許電影展現的並不是全部的印度文化,但是他們的本質還是一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討那些我們感覺比較「奇葩」的印度文化吧。
  • 不要再嘲笑這些整容流量明星了,該被嘲笑的不止是他們。
    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蔡徐坤的下巴,因為經過整容之後,顯得特別不自然,吹氣時下巴動都不會動,遭到了廣大網友的嘲笑,但可以肯定嘲笑他的基本上是男性沒辦法,誰讓他去代言NBA踐踏了男網友的心中聖土呢?拿他之前沒整過容的照片做對比確實差距很大,仔細想想造成這樣的結果。真的只是當紅流量明星們,自己的選擇嗎?而嘲笑的真的僅僅是這些整容流量明星嗎?
  • 【大開眼界】要不要來嘗嘗外國人的奇葩餃子?
    這種餃子的做法超級簡單,就是用兩張大麵皮,中間填好餡後蓋好,再用模具一壓就好了。餡裡有泡菜,一般分肉餡和泡菜餡兩種,不喜歡吃泡菜的人去韓國吃餃子要看清點啊...韓國還有一種比較有特色的餃子,這種餃子就像穿了裙子一樣,做法和中國餃子差不多。
  • 印度電影自黑起來,韓國也要靠邊站
    喜歡電影的朋友,通常會認為韓國電影是一朵奇葩,因為對於本國的「黑」已經達到了一種登峰造極的程度,幾乎所有的韓國商業電影中,都會固有這樣的幾組人物。腐敗的警察,無恥的政客以及逆襲的小人物。最終的結果都是小人物取得了戰略性的勝利。
  • 電影分享:不要嘲笑我們的性
    在這部不要嘲笑我們的性中,美術學校的大學生米路美被新來的版畫老師豬熊百合吸引。他很快跟百合發生了關係,並且因為百合的成熟的魅力和不羈的性格而愛上了她。        不要嘲笑我們的性由日本導演井口奈己執導,永作博美、松山研一、蒼井優等人主演。該片在新秀躍龍門的PFF電影節上獲得了策劃獎,並獲得了公映機會,導演井口也捧得了日本電影專業大獎的新人獎。
  • 這些奇葩的電影譯名,簡直是喪心病狂!
    國外電影的引進,翻譯至關重要。因為奇葩的電影譯名,總有一些電影被坑得體無完膚!翻譯老師的腦迴路,簡直讓人嘆為觀止。比如,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電影《Lady  bird》(伯德小姐)。而另一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的電影《I, Tonya》(我,塔尼婭)。臺灣版譯名:《老娘叫譚雅》受到暴風嘲笑。網友:社會社會,是在下輸了...
  • 印度奇葩篇(6) 頭巾 鬍子 漢娜
    女兒女婿的朋友以及我們的親戚,知道女兒要帶著她老媽和她的5歲女兒去印度,都驚呼:「一定不能去!」「太不安全了!」「趕緊退票!」 我的髮小魯大姐,從小博覽群書,人稱「魯克思」。得知我要去印度的事兒,發了條簡訊,全文如下:「去印度時最好帶條被單,聽美國人說,那兒的床單被單會發粘,有怪味兒。因為是在恆河裡洗的,而此河是沿岸印度人的屎尿場。」
  • 奇葩說這一季,明顯看出來她這次再來,整個人的狀態完全不對勁了
    想一想上一季奇葩說她剛來的時候,多麼意氣風發,和楊奇函的精彩開槓和第一場辯論,薛兆豐直接任命她一個剛來的新奇葩做隊長,後面那麼激烈的賽制和過高的關注度,這大概率對她開始是無法承受的責任和難以適應的環境,接下來的幾場失敗直接把人打垮了。明顯能看出來她這次再來,整個人的狀態完全不對勁了,所有人都不在意的事情只有自己一個人耿耿於懷。
  • 印度十佳電影,每一部都不容錯過!
    因為不會說英語而被家裡人嘲笑。在家裡地位地下,跟家人交流很少。誤殺瞞天記導演:尼西卡特·卡馬特這部電影你記得一定要看,一定記得要看。這部電影也告訴大家,經常看電影是多麼的重要。這部電影很長,但是請記得一定要耐心的看完前半段。這是一部懸疑犯罪片,所以我就不劇透了。
  • 《奇葩說》第六季真的來了!
    被詢問《奇葩說》辯手最近的身體精神狀況是否良好,「你們要告訴邱晨要注意身體好好吃飯啊!」至少五十次。 被公眾號後臺刷屏《奇葩說》第五季的經典橋段至少二十次。《奇葩說》第六季,這次真的來了! 可能你們中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奇葩說》第六季歐洲站的海選,已經在四月春光的預熱裡完美收尾了。 所以我們將為每一個作為《奇葩說》狂熱愛好者但對此毫不知情的你,揭秘《奇葩說》第六季的第一戰(站)!
  • 一部名字看起來很奇葩的印度神片,但確實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
    印度人的腦洞很大,所以他們也拍了很多腦洞很大的電影。女人來大姨媽在大家眼裡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印度人卻為此拍了一部電影《護墊俠》。一次妻子來了大姨媽,在印度的傳統裡,女人來了大姨媽不準進屋,不準做任何事,甚至連老公都不能碰。
  • 印度科幻大片相當「奇葩」 驚險攀巖讓人手心冒汗
    中國觀眾也慢慢意識到了,印度電影不只有唱歌跳舞,還有喜劇片、動作片、科幻片——比如這次要上映的《寶萊塢機器人2.0:重生歸來》,就是去年印度票房冠軍,印度本土總票房約5.65億人民幣。這部電影其實是《寶萊塢機器人之戀》的續集,但比起前作,故事更加「奇葩」,一天,印度某市,所有人的手機突然被來自天空的神秘力量席捲吸走,手機銷售大亨、電信運營老闆、國家電信部高官等與手機相關的許多人相繼離奇死去;城市上空,巨型變異鳥怪突然出現,大開殺戒,民眾陷入恐慌。
  • 印度吐槽:我國空調落後,他們的先進環保,中國人:白給我都不要
    印度人的生活十分艱苦,即使他們的城市和農村區域發展的很快,貧富差距也在縮小,但依舊遵從著他們的信仰,甚至還在喝髒水,而且在家中連廁所都沒有,儘管是這樣印度人依舊覺得自己的國家要領先於其他國家。如今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對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就誕生了一種電子產品,它就是空調,在炎熱的夏天打開空調簡直就是享受。
  • 這部電影過後,印度便不會把女性再看作【行走的生殖器】
    但瑪哈維亞卻說,我會讓她們贏得榮譽,讓他們爭搶著來提親,我不要男人選她們,我要她們選男人。兩個女孩依靠天賦和父親無條件的支持,用汗水和努力,換來一次次站在領獎臺上的榮譽,同時也讓當初那些嘲笑她們的人閉上嘴。
  • 印度史詩電影《巴霍巴利王:開端》
    印度這個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本來就是奇葩、神人最多,拍起電影來也是十分地瘋狂,完全就是重工業等級,砸了大錢拍出一部氣勢如雷貫耳,場面磅礡輝煌的史詩片。電影運用攝影來達成力與美的鏡頭張力,就是這部《巴霍巴利王:開端》剛開始帶給大家的第一印象,雄壯無比的瀑布,水中伸出一隻手舉起男嬰,畫面上充滿著濃厚的神話色彩。
  • 從邱晨到詹青雲,《奇葩說》不要再奇葩了
    如果一些不看《奇葩說》的網友可能都不知道她是誰,又是因為什麼才會上了微博的熱搜呢?就讓小編先來介紹一下今天的」主人公「——邱晨。邱晨作為《奇葩說》的一位辯手,一身的實力也是值得肯定的。曾經有過七年的香港生活,還從事了記者、編劇、設計師等職業,可以說她的人生閱歷十分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