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乾的烘乾有時候是非常頭疼的事。例如公幹魚(鯷魚)、丁香魚、小黃花魚、鯽魚、紅娘魚、馬鮫魚、調味魚(麻辣小魚乾及各類魚乾小零食)、鯧魚、玉筋魚、毛毛魚、鳳尾魚、小銀魚、小白條等小魚,撈上來是溼淋淋的,就算加了鹽做了醃製處理,有時間不便會粘成一小團,烘製成魚乾時非常不方便,粘成團的魚體,熱風很難進去,導致魚乾遲遲沒有乾燥徹底,而其它沒有粘的小魚乾,已經幹了,這個問題會造成許多困擾。在這裡吐槽君和大家分享一個工藝的安排,相信會對這個問題有所改善,大家不妨試試。
魚乾烘乾機是一種基於熱泵技術的環保節能的水產烘乾設備,是一種智能溼控的烘乾設備,可以實現烘房溫度和溼度的精確控制。對於大部分農產品來說,大家都在使用溼度模式控制烘乾房的溼度,即以某一溼度為階段的控制目標,當烘乾房的當前溼度高於此目標溼度時,烘乾機的除溼風機啟動,將烘乾房內的溼熱空氣進行冷凝除溼,當烘乾房的當前溼度低於目前溼度時,除溼風機停止,直至烘房的溼度不斷升高於烘乾房溼度的回差值為止。
魚乾烘乾機的組成部分:a. 使用10公分厚的冷庫板,地面也有保溫板,保溫效果好,可節省人力成本40%,節省能源消耗量30%。 b.系統使用熱泵烘乾機來制熱,烘乾環境清潔,沒有廢氣、廢水、廢渣的排出。 c.具有可控制的溫溼度調節功能,控制精度高、能滿足高端市場的需要。系統自動控溫除溼,品相佳。 d.烘乾產品質量好,產量大、產品的附加值高。對於包括公幹魚丁香魚小黃花魚調味魚鯧魚鳳尾魚在內的水產品來說,魚乾的賣相往往就是賣價哦。 e.提高產品的成品有效率,降低烘乾產品的次品率。
就魚乾烘乾機的控制系統使用而言,根據我們的使用經驗,對於非常溼的小魚乾,最好還是使用時間模式來控制除溼風機的啟動,這樣比較容易實現排溼和溫升的平衡。原因當使用溼度模式,較難取得溼度與溫度的平衡,生產者也很難界定當前階段合理的目前溼度。如果排溼過於頻繁,則熱量損失過大,如果排溼過少,則有可能造成小魚乾原材料的損失。如果使用時間模式,則可以精準調溫,如果要溫度高一些,則可以將排溼風機的啟動時間調短一些,反之則調長一些。當物料剛推進烘乾房後的前兩三個小時,烘乾房要有一定的工作溫度,把魚體表面的水份給迫出來,為大量排溼創造條件!大部分的小魚仔,特別沒有經過鹽漬處理的新鮮魚仔,如果在5-6個小時內沒有實現一定量的脫水,則極容易變質、異味,造成生產損失。
吐槽君採訪了業內很多前輩,大家有如下的要點總結:1、前期溫度不能過高,但在脫水階段又不能低於40攝氏度,否則烘乾房內魚體內部的水分很難出來,但又不能太高,高於60攝氏度在烘房高溼度時,魚體又容易變質或被煮透,影響烘乾後的魚乾質量;2、魚一般含水量比較大,另外,魚中存在脂肪和油脂,脫水困難,所以控制脫水速度很關鍵字 3、魚乾烘乾後的色澤至關重要;4、烘乾過程中要保持一定風量,避免水汽停留在物料表面。海魚和小魚乾的烘乾機系統,設計時一定要大風量,不要怕風量過大。以3*7米左右的烘乾房,烘乾房的內風機如果使用0.75KW左右的風機,數量不宜低於9個,甚至擺放條件許可,可以放更大功率的內風機。
關於魚乾烘乾機設備的選型。一般魚體較小,脂肪較少、主要是蛋白質的小魚乾,如公幹魚、鳳尾魚、海螺片等小魚包括生蠔、扇貝類產品,烘乾機使用常規機型即可。但是含一定油脂或溫度耐受度差的魚類或水產類,例如黃花魚、鰻魚、紅衫魚、三文魚、魷魚、墨魚、海參、鯡魚、沙丁魚、花膠、魚肚、魚膠、金鯧魚、帶魚、鱘魚和青魚等,如果使用普通魚乾烘乾機來烘製,極容易出現冒油的情況,影響品質。需要使用配置冷卻塔的烘乾機來烘製。閉環除溼的魚乾烘乾機,須配置水冷冷卻塔,及時將烘乾房內的多餘熱量帶走,以免超溫。水冷冷卻塔安裝簡便,設備成本低,是魚乾烘乾機非常不錯的附屬設備。
魚乾烘乾機工作時間到達後,檢查小魚乾的乾燥程度,某些類別的魚乾如果魚體較大,可能有回潮現象,其實質在於內部的水分繼續往魚體表面遷移,使魚體表面顯溼,這時候可以再次復烘,大概0.5至1小時左右,就可以實現魚體的徹底乾燥。部分已經幹透的魚乾,也儘量不要馬上打包,最好等魚體已經涼下來了,已經與室溫一致後,再開始打包,將打包好的魚乾放在乾燥陰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