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碟試聽】TAS發燒天書最佳錄音:「Jennifer Warnes-Famous Blue Raincoat」

2022-01-03 視聽發燒網

專輯名稱:藍雨衣 24K金碟 Famous Blue Raincoat Gold

演出:珍妮弗·沃妮絲 Jennifer Warnes

專輯唱片:Cisco

唱片編號:CISGCD8011

這次Cisco公司再版出品的《藍雨衣》二十周年紀念版金CD,由錄音大師Bernie Grundman操刀製作,珍妮弗·沃妮絲自己強烈推薦:「我等了二十年,終於聽到《藍雨衣》的最好版本了,這個由思科(Cisco)公司出品的金CD版。」 1987年,加拿大藝術家倫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與德國女歌手珍妮弗·沃妮絲(Jennifer Warnes)合作創造的這張風靡一時的唱片——《藍雨衣(Famous Blue Raincoat)》,被美國著名音響權威雜誌TAS發燒天書評為最佳錄音。在發燒友中,《Famous Blue Raincoat》享有崇高的地位,達到了人手一張的普及程度。

《Famous Blue Raincoat》以一封信的形式,娓娓道來一段往事。紐約的十二月,喧鬧的柯林頓大街,遠走他鄉的朋友,生命中的女人,糾纏不清的愛戀,彼此傷害過,最後是原諒。珍妮弗的歌聲如同迷霧瀰漫,時光在暗中悄然移換,雨中的藍色背影,會隨著最後一班巴士離去。 

珍妮弗·沃妮絲(Jennifer Warnes):1947年3月3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桔郡。歌唱生涯從60年代開始,她在不同的音樂領域中都取得驕人成績:如流行音樂、鄉村音樂、電影主題音樂以及對倫納德·科恩作品的演繹。她最著名的歌曲當屬《Up Where We Belong》(理查·基爾主演的電影《軍官與紳士》主題歌),和Joe Cocker合作的二重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歌曲獎,並登上美國排行榜的首位。Jennifer Wames 憑藉獨具的歌唱魅力,在歐美樂壇流行至今。 

倫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加拿大藝術家,大學裡主修英語文學,在出唱片之前已經是北美著名的作家、詩人與小說家,至今已發表11本書及2本小說。60年代中期,他從文壇進入歌壇。他並不多產,但格調不俗,底蘊深厚,盡屬精品。《 Famous Blue Raincoat》是他的精彩之作。《 Joan of Arc》中同珍妮弗·沃妮絲合唱的大提琴一般深沉的男聲,就屬於這位歌壇怪才。 

1966年,他以創作曲《Suzanna》被Judy Collins所唱紅,而被引薦參加新港音樂節(New Port Festival)並意外獲得了唱片合約。1968年,他發表的《Songs of Leonard Cohen》——一張精緻細膩不同於當時市場上的特異風格作品,立刻成為經典名作。當時的Cohen已34歲,嚴然不是20歲的搖滾青年,更不是改革民謠將之搖滾化的Bob Dylan。由於他所呈現出的文學意含、生命經驗,尤其低沉單調的嗓音,因為特異出眾深受肯定。

Cohen的唱片或許並未大賣,卻對音樂後輩們影響深遠。身兼詩人、歌手、小說家等頭銜,自幼便對文學創作產生濃烈興趣,而他理性、冷漠,時而玩世不恭的演唱方式,更讓作品深具客觀、多角度的欣賞價值,從民謠、鄉村、搖滾甚至到龐克一族都一致推崇。不以歌唱為事業動機,卻因文學創作而被網羅進入唱片界,雖未締造過任何排行榜暢銷單曲,卻能在全球賣出超過一千一百萬張唱片。當今西洋流行歌壇,僅只Leonard Cohen一人。

曲目:

1. First We Take Manhattan

2. Bird On A Wire

3. Famous Blue Raincoat

4. Joan Of Arc

5. Ain'T No Cure For Love

6. Coming Back To You

7. Song Of Bernadette

8. A Singer Must Die. 

9. Came So Far For Beauty

10. Night Comes On

11. Ballad Of The Runaway Horse

12. If It Be Your Will

13. Joan Of Arc (Live In Concert)

【靚碟試聽】殿堂級國寶大師演繹:「天風樂韻」

【靚碟試聽】難以抗拒的感染力:「李克勤 寶麗金88極品音色系列」

【靚碟試聽】重回往日情懷:「孟庭葦 - 純真年代 民歌精選」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添加微信號:sthificom 或掃描下圖二維碼進行關注。

相關焦點

  • 【靚碟試聽】或許是絕唱:「Jennifer Warnes-Another Time,Another Place」
    Time, Another Place」,距離她的上一張專輯,2001年推出的「The Well」,已經整整17年了。Jennifer Warnes被臺灣音響迷認識應該是從1987年的那張「Famous Blue Raincoat」開始,當年她已經40歲了,那張唱片是她第六張專輯。她的第一張專輯在1968年出版,當年她21歲,也算發跡得相當早。不過她並非大量創作型歌手,也不是唱片多產型,總是琢磨了好幾年才推出一張唱片,所以也沒有大紅大紫過。
  • 【靚碟試聽】爵士女聲的極品:「Cafe Blue」
    藍調咖啡館》,「拼死以求」的最佳錄音!●美國「STEREOPHILE」發燒天書1996年「拼死以求」最佳錄音之一。●「CD REVIEW』』雜誌「十大長青女歌手」之一。●美國「BILLBOARD』』雜誌1994年最佳年度爵士唱片。●「CODE」雜誌1994年度十大唱片之一。●「VILLAGE VOICE』』雜誌;1994年最佳年度爵士唱片。還有呢?
  • 【靚碟試聽】天碟中的天碟:Jennifer Warnes - The Well
    80年代Jennifer Warnes與Rob Wasserman合錄的Ballad of The Runaway House(Duets裡的一首歌,MCA Records),錄音之佳,唱功之好,令Jennifer Warnes馬上成為發燒世界裡的天后。她之後推出的其他唱片,如:The Famous Blue Rain Coat和The Hunter,都是唱錄俱佳的天碟。
  • 【靚碟試聽】國樂錄音的典範:「秦兵馬俑幻想曲」
    雨果的這個版本,特色是一貫清楚乾淨清晰的錄音,各部樂器清清楚楚,令人能夠更清楚這首曲子中許多引人注意的精採配器技巧。同時,這個錄音是彭修文大師較晚期的錄音,詮釋略為不同,尤其是在第一樂章裡節奏變慢,旋律不再流暢,彷佛士兵們步伐也不再穩健。取而代之的是充滿不甘心的情緒,全曲更濃濃的帶著無奈的氣氛。這個版本,彭修文似乎想要更深入表達士兵內心及時勢的無奈。
  • 【靚碟試聽】HIFI靚聲天后出道15周年力作:「陳潔麗 - 15」
    陳潔麗已出道15周年,被譽為「發燒靚聲天后」,HiFi錄音女歌手的代名詞,曾在全國多次舉辦個人演唱會,獲得華語最佳女歌手、香港IFPI唱片銷量大獎等多個獎項。出道十五年,陳潔麗堅持做最純粹的音樂,她像是一名安靜的音樂旅行者,用清澈透亮的聲音不斷分享音樂旅程的美景。
  • 【靚碟試聽】真空管錄音的多聲道風情:「The Tube Only Night Music」
    這張「The Tube Only Night Music」,唱片封面直接以WE 300B為號召,有一次在Joy Audio逛唱片,就有客人走進來直接問說:「老闆,你有沒有那張300B錄音的唱片?」。「The Tube Only Night Music」收錄了莫扎特的小夜曲與嬉遊曲,我相信許多愛樂者手上都已經擁有這首曲子,今年又逢莫扎特250周年,各大唱片公司推出的特價項目中,肯定少不了小夜曲,就算你不識莫扎特,也絕對聽過這首曲子。
  • 【靚碟試聽】向爵士低音提琴泰鬥致敬:「Shota Osabe Piano Trio·Happy Coat」
    市場上,輕音樂錄音多如牛毛,但很多都是商業味濃厚的製作。你可以感覺到樂手一邊彈琴、一邊掩著嘴陰陰笑、斜著一雙小眼瞄著你的皮包,再加上劣質錄音,恐怕還沒放鬆心情就已經火冒三丈!因此,對於喜歡音樂與音響的朋友,即使是輕音樂,同樣要求錄音與品味並重。
  • 【靚碟試聽】塑造出的絕佳空間感:「Jazz at the Pawnshop當鋪爵士」
    1977年演出的部分錄音由瑞典的寶碟Proprius公司製成雙黑膠LP唱片「Jazz at the Pawnshop」出版,由於錄音把俱樂部現場完美的重現立即成為爵士樂和發燒唱片的楷模,此後寶碟把其餘的錄音製成了第二和第三集。此唱片傳入香港後,港人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當鋪爵士」。
  • 【靚碟試聽】百分百搖滾魂:「蕭敬騰 - Lion」
    接下來聽「Lion」,當第一首如狂風暴雨唱出時,把我嚇了一跳,哪來這麼搖滾的音樂?華納怎麼會拿這種音樂給我聽呢?難道他們知道很久以前我也曾是搖滾客嗎?繼續聽下去,咦?怎麼主唱的嗓音那麼熟悉?趕緊拿起CD說明來看,啊!原來是蕭敬騰唱的。假若您以為蕭敬騰只會唱「Reminiscence」,聽到「Lion」,肯定會不相信這是蕭敬騰。
  • 【靚碟試聽】搖滾女歌手的爵士專輯:「KIRA - Memories Of Days Gone By」
    原來早在青少年時期,綺拉因為買了一張爵士名伶比莉·哈樂黛的唱片而迷上她的歌聲,她說:「是比莉·哈樂黛,讓我愛上音樂!她非常擅長營造一種陰鬱、黑暗、憂愁而帶有共鳴的聲音,對我來說,她讓音樂更容易被了解。」
  • 【靚碟試聽】挑戰讓人傷腦筋的中國大鼓錄音:達人藝典「一鼓作氣」
    為了比較,我花了許多時間,把以前幾張著名的鼓樂錄音找出來。總共找到「炎黃第一鼓」、「絳州金鼓」、「鬼太鼓座富嶽百景」、「林英哲日本太鼓」。我怎麼找就是找不到那張掀起鼓樂熱潮的「絳州大鼓」,不知道是塞在哪裡?還是打包在紙箱裡?總之,最後就是以這四張來跟「一鼓作氣」比較。
  • 【靚碟試聽】多樣樂器運用讓人耳目一新:「Paul Stephenson - These Days」
    專輯名稱: These Days這些日子以來演出:Paul Stephenson發行公司:Stockfisch老虎魚唱片編號:SFR 357.6029.2最頂級的錄音 最發燒的人聲>Stockfisch唱片錄音採用二十八位元的模擬數位轉換器、NAGRA-D等超發燒設備錄製,並以B&W NAUTILUS 801進行監聽。
  • 【靚碟試聽】黑教堂K2HD Mastering版本:「Cantate Domino」
    專輯名稱:黑教堂CANTATE DOMINO演出:Torsten Nilsson/指揮,Alf Londer/Marianne Mellnas,斯德哥爾摩Oscars Motettkor合唱團發行公司:LIM一聽鍾情唱片編號:LIM K2HD025在眾多發燒錄音中
  • 【靚碟試聽】木偶世界裡的愛恨情仇 :「Petrushka彼德洛希卡」
    專輯名稱:Petrushka彼德洛希卡;Jeu de cartes作曲:Stravinsky演出:Sir Georg Solti/指揮,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發行公司:DECCA迪卡唱片編號:Decca 443 775-2最近測試器材用得最多的一個錄音是由索爾弟
  • 臥室彈琴 VOL.6《Famous Blue Raincoat》
    今天要唱的是來自於Leonard Cohen的經典作品《Famous Blue Raincoat》,我每次都能從這首歌沉鬱的旋律中獲得短暫的寧靜。這神性的片刻,我設想了一萬種克制抑鬱的方式,但我明白那都是徒勞。Leonard Cohen
  • 【靚碟試聽】像真度令人身在其中:「羅文 - 情系佛羅內斯」
    專輯名稱::情系佛羅內斯演出:羅文發行公司:EEG英皇唱片唱片編號: FCCS92075V2《情系佛羅內斯》全碟歌曲於俄羅斯佛羅內斯管弦樂團音樂現場實地灌錄,由麥家樂指揮,像真度令人身在其中Leo Fung的錄音講究整個音場的平衡,極有立體感。XRCD弦樂靚聲,音場深而闊,好過原版幾倍。XRCD由於製作成本的問題,價錢可能會貴點,大概200元以上。全碟所有歌曲都是在俄羅斯佛羅內斯管弦樂團音樂廳及ANEKC音樂廳現場實地灌錄,全曲碟未作任何混音及剪接處理,足見羅文的功力。唱片裡面羅文和管弦樂團的合作得非常好,特別是羅文那高亢的歌聲,可以說是他唱功發揮得最出色的唱片之一。
  • 【靚碟試聽】五重奏中少有的高成就:「SCHUBERT: TROUT QUINTET鱒魚」
    「TAS」,The Absolute Sound,發燒唱片收藏家最好的唱片收藏指標。★英國出版的「企鵝唱片指南」是「古典唱片權威」的代名詞,愛樂人士的選片據點。★「唱片藝術」,日本最權威的唱片雜誌,它所選出的版本都是大師級的演奏錄音。★「CD/DVD聖經」、「CD聖經」、「唱片聖經」分別以「TAS」、「企鵝唱片指南」、「唱片藝術」名曲名盤三百為基礎,精心編寫而成,受到發燒友的喜愛 ……★權威專業榜單上榜天碟。
  • 【靚碟試聽】資深燒友人手一張:「ANTARCTICA 南極物語」
    但這部片子若沒有Vangelis的高超配樂與特出的錄音效果,很可能根本就會寂寂無名,更談不上會在發燒圈中流芳百世。Vangelis在「南極物語」中利用電子音樂所塑造出南極冰天雪地的景象和浩瀚無涯、氣勢磅礴的偉大場面,任何人在開機卅秒後必能感染。Side One第一首Theme From Antartica最為精彩,可以說只聽這一首已值回票價。
  • 【靚碟試聽】錄音室的傑作:「Peter Paul and Mary - Album 1700」
    Tree」大受歡迎。1963年,他們與華納唱片籤約,推出第二張專輯「In The Wind」,內中的「If I Had Hammer」再度擊中人心。從此一路長紅,一直到2010年推出最後一張專輯「The Prague Sessions」。PPM總共推出20張專輯,除了第一張與最後二張之外,其餘都是華納唱片所出版。
  • 【靚碟試聽】質感強烈的大眼妹:「Rebecca Pidgeon - The Raven」
    這些錄音是1994年以Chesky自家的128倍超取樣A/D轉換器錄製的,雖然真空管模擬器材由George Kaye炮製過,但結果還是百分之百的數字錄音。已經是數字錄音,還能變出什麼花樣嗎?所謂的DSD Mastering不過是把LPCM訊號轉成由同一臺唱機播放這張軟體的CD層與SACD層,直接進行兩種規格的比較,我必須說其間的差異並非天壤之別,尤其是系統不夠敏感的話,差異還會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