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昨日下午,
晉江華僑職校西藏班
十周年回訪團走進日喀則,
在首屆畢業生仁青南加家裡,
師生一起唱起了昔日的班歌
——《愛拼才會贏》。
熟悉的旋律裡,
老師幾度哽咽,
同學們也眼含熱淚。
昨日一早,回訪團從拉薩出發。經8小時的車程,於下午6時許抵達「世界青稞之鄉」——日喀則。據悉,晉江華僑職校首屆西藏班44名學生中,來自日喀則的就有11名。聽說母校老師要來訪,首屆西藏班學習委員巴桑頓珠心情激動,提前聯繫好了在日喀則的同學。
老師,您到哪裡了?
老師,我們已經集合了,就等您來了。
中午一過,晉江華僑職校副校長蔡裕友就不斷接到日喀則畢業生的電話、微信。「你們該幹啥就幹啥,不用專門請假,我不是跟你們說了6點多才到嘛。」蔡裕友嘴上雖然這樣說,但心裡還是暖暖的。
在酒店放下行李後,回訪團馬不停蹄來到了仁青南加家。當天,巴桑頓珠、頓珠次仁、達瓦次仁、索朗多布傑來了,還有一些同學因為出門在外或者路途遙遠,遺憾無法參加。
藏式客廳裡,同學們為遠道而來的老師獻哈達、倒甜茶、獻「切瑪」,藏族熱情、師生深情,瀰漫其中。畢業後,同學們的發展怎麼樣?這是回訪團最關切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匯報」起來。
巴桑頓珠
2013年從晉江華僑職校畢業後,巴桑頓珠留在了福建上大學,就讀於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目前是自然資源部第三大地測量隊的一名測繪員。白天跑現場,晚上忙內業,小夥子皮膚更黝黑了,做事也更沉穩了。
索朗多布傑
索朗多布傑2013年9月入伍,現在還在部隊鍛鍊。以前說句話都會臉紅的他,自豪地告訴老師「我已經是一名預備黨員了」。
仁青南加
仁青南加買了貨車跑運輸,女兒已經3歲了,眼睛跟他一樣圓,第二個孩子也很快要降生了。
······
晉江,
生活了三年的城市,
畢業生們依然記得
海邊的潮漲潮落,
校園的花謝花開。
巴桑頓珠很驕傲,曾獲得2012-2013年度福建省優秀學生幹部,那張獎狀他一直珍藏著;達瓦次仁很感恩,打籃球手受傷時,蔡老師「像父親一樣的關心」,幫他敷藥;索朗多布傑很幸運,老師鼓勵他學好技能也要鍛鍊好身體,兩次校運會3000米跑獲獎,讓來自農村的他收穫了自信和夢想。
大家熱烈交流時,頓珠次仁打開電視,點好了一首歌——《愛拼才會贏》。這是首屆西藏班的班歌,畢業後每次去K歌,他的必點曲目。
「老師,再帶我們唱一次吧!」頓珠次仁提議。其他同學也跟著叫好。「大家還記得歌詞吧?一起來!」蔡裕友有些意外,攥緊了拳頭。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圍繞在蔡老師身邊,同學們唱得很大聲、很用力,仿佛是多年前的班會,又或者是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舞臺上的表演。
為了讓西藏學生更好地了解閩南文化精神,激發他們的學習鬥志,當時的班主任蔡裕友將《愛拼才會贏》定為班歌。為了教學生學會這首歌,他可花了不少的力氣。
「很多同學普通話都說不好,唱閩南語歌,就更難了。蔡老師把歌詞寫在班級後黑板上,各種場合都帶著大家唱。慢慢地,只要音樂響起,大家都能跟著哼起來了。」巴桑頓珠笑著說。
袁昱是晉江華僑職校首屆西藏班副班主任。看著眼前的場景,眼淚忍不住流下來。和西藏學生相遇時,她剛從廈門大學畢業,還是一名「菜鳥」老師。
「過去那麼多年,在他們的故鄉,孩子們能完整地唱出來,真的特別感動。而且,他們是理解這個歌詞的含義的,聯想到大家現在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繼續在為夢想打拼,感到特別欣慰。他們都懂事了,老師的青春也就沒白費。」袁昱說。
相見時難別亦難。「今天你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你們為榮。希望你們繼續發揚愛拼敢贏的精神,做一個為民族團結多出力、為家國建設多貢獻、懂得感恩、勇於擔當的人。」當蔡裕友說完總結,同學們站起來,久久地鼓掌……
本報特派記者:陳海勇 董嚴軍 文圖視頻
本期編輯:郭秋瑩
本期審核:李劍鋒 秦嫻
晉江暴雨+雷電!今早多個預警連發!這次要持續到......
實名曝光這12人!有你認識的嗎?涉及新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