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記得自己小時候,第一次接觸到「死亡」這個詞,睜著大眼睛問爸爸媽媽:
「人死後是去了哪裡呢?」
一個會令你驚訝的數字:地球上每秒有1.8人死亡,一分鐘就是108人,一小時就是6480人,一天就是155520人,一年就是56764800人。
所以如果你將地球看成是一個整體,你會發現生命在地球的一邊不斷的消亡著,另一邊是一個又一個新的生命在誕生。如此循環往復,一刻也不曾停歇。
人死後,身體當然是留在地球,或是被送進火焰中焚毀成灰,最終被埋在了一棵樹下,於是這棵樹成為了你死去身體的延續。或是被埋在了泥土裡,數萬年後你會被後世科學家挖出,成為研究古代歷史文明考古科學的一部分。而在《我的世界》,人死後會回到原點,重生來過。
但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身體的部分,而是意識。人死後,意識究竟去哪裡了?
不知你是否了解過Minecraft的極限模式,極限模式下的玩家只有一次生命。死亡後不可重生,卻可以第三人稱回顧這個世界,但是無法與這個世界交互。
這種第三人稱的回顧,在Minecraft中叫做「旁觀模式」。換句話說,他就好比人類的意識,在死亡後會經歷一遍全景式的人生回顧!
小時候曾親身經歷自己即將逝去的奶奶,燈枯之際,躺在病床上喃喃自語:「媽~媽,媽~媽。」那一刻因為病痛鎖緊的眉頭,似乎都鬆弛了下來。
媽媽告訴我,這是奶奶看到了自己小時候,奶奶的媽媽來接她了。
我怔住了~ 眼淚止不住的流~
那一刻我意識到,年邁奶奶也是想媽媽的。人類生命到了盡頭終究要回溯生來的那一刻。媽媽小心翼翼的送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也同樣會小心翼翼的來接我們走的。
死亡後意識歸往何處,這是科學,也是人類絕對無法解釋的問題。沒有一個死去的人告訴我們,他的意識曾經去過哪裡。而活著的人卻永遠只能去設想!
曾經有科學家研究了數百位「瀕死者」,即在死亡的邊緣被醫生救回,令人驚奇的是,他們每個人的描述中都有「全景式的人生回顧」「可以看到自己」「一團白光」「穿過隧道」「看到曾經的親人」等等類似的場景。
美國曾有位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埃本」,自己便經歷了一次瀕死體驗,於是寫下了一本《天堂的證據》。埃本是腦神經外科的權威,一個徹徹底底的無神論者,在經歷了瀕死之後,他曾經的世界觀和認知完全坍塌。
因為他在瀕死期間,意識曾短暫去往「天堂」,是自己的妹妹讓自己回來。最為詭異的是,這個妹妹並不存在自己的記憶中。(是埃本父母另外的孩子,很多年後埃本才知道這件事)
所以說,是這種有過「瀕死」的人類證明了,人在瀕死時意識會離開人的身體。並且意識區別於記憶,它可以自主的與其他意識進行交流。
關於死亡後意識的討論,安迪·威爾有有個著名的小短片《蛋》,描述了一個遭遇車禍死亡人的「意識」在與意識進行對話。很哲學的闡述了人死後意識的歸處,和生命、宇宙的意義。
發生了什麼?我在哪裡?」
「一輛卡車打滑失控,所以……」
「你會獲得新生。你擁有所有前世的學識,只是現在不記得了而已。」
「他們都是你,不同輪迴,不同人生中的你。」
「所以這整個宇宙,就好像……」
如果你是一名mc玩家,一位看過了終末之詩的mc玩家。你會發現這篇《蛋》同《我的世界》「終末之詩」是何其的相似!所以你可能沒有意識到,《我的世界》其實很具象化地把「意識」歸於何處這件事,說得很透徹,也很哲學。
《我的世界》中人類存在「意識」麼?
一隻村民被殭屍咬了,失去了村民的意識。開始對人類、對村民發起攻擊。
你帶上了金蘋果和虛弱藥水救活了他。
他感恩戴德,給了你最大的交易折扣。
「噓……有時這玩家讀屏幕上的命令行。將它們解碼成為文字;將文字解碼為意義;將意義解碼為感情,情緒,理論,想法,而玩家的呼吸開始急促並意識到了它是活著的,它是活生生的,那上千次的死亡不是真的,玩家是活著的。」——摘自wiki 終末之詩
玩家千辛萬苦,打敗末影龍,跳下傳送門。終末之詩出現,告訴我「上千次的死亡不是真的。」於是史蒂夫從床邊醒來。人類開始自我懷疑,難道一切都是一場夢境?自己從未去過末地,從未擊敗過末影龍?
也許上帝根本就是個程式設計師,他同樣的用「/gamerule」編寫了世界的基本規則,用「memories」的NBT標籤,形成人類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