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對於華為來說無比艱難的時刻,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旗艦 Mate 40,來了。
這場全球發布會上,餘承東操著招牌的英語口音,已經看不出此前幾次亮相那種嚴肅又滄桑的表情。整場發布會的節奏也很快,也並沒有用太多的篇幅去「煽情」,在展示產品時,餘承東也都面帶微笑。
在發布會的結尾,餘承東說到:「過去十年,大家見證華為從一個不知名品牌,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品牌。華為正處在一個無比艱難的時刻,但不管多麼困難,華為承諾將持續創新。」
Mate 40 和麒麟 9000,都是目前處境下的華為,能拿出的最好水平了,但未來它們能否繼續迭代,還是未知數,很有可能就就是麒麟處理器手機的最後一顆子彈。Mate 40,且買且珍惜。
不知不覺,Mate 系列已經 8 年
餘承東發布會上特別提到,華為 Mate 系列已經有八年歷史,陸續推出了十代 Mate 產品。儘管華為沒有給第十代來個什麼特殊命名之類的紀念方式,但今年的 Mate 40 系列,其特殊意義已經不需要再多強調。
這代產品依然有 Mate40、Mate40 Pro、華為Mate40 Pro+、Mate40 RS 等多個版本可供選擇,除了麒麟 9000 處理器,中置鏡頭模組等招牌配置以外,Mate 40 採用 6.5 寸 OLED 瀑布屏,90Hz 刷新率;Pro 則是 6.76 寸 1344P 的 OLED 瀑布屏,同樣是 90Hz,刷新率。充電功率方面二者都是最高 66W 有線快充,4600 mAh 電池容量。
瀑布屏的基礎上保留了實體按鍵,立體雙揚聲器,IP68 防水等配置也是華為旗艦一貫的配置了,外觀方面除了黑色、釉白色和秘銀色三種玻璃材質以外,素皮版本也得到了保留。
Mate40 RS 保時捷設計版本外觀相對激進,外殼材質為高強度納米微晶陶瓷,後置鏡頭模組也採用了比較少見的八邊形設計,辨識度確實足夠了,一眼就能看出是定製版本。另外 RS 版還多了一枚紅外測溫傳感器。
價格方面:
Mate40 官方售價:899 歐元起售;
Mate40 Pro 官方售價:1199 歐元起售;
Mate40 Pro+ 官方售價:1399 歐元起售;
Mate40 RS 官方售價:2295 歐元起售。
「絕唱」的麒麟 9000
今年 8 月份,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 2020 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公開確認由於美國的制裁,華為自研的麒麟系列晶片在 9 月 15 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為絕唱。如果未來美國禁令沒有撤銷(甚至升級),Mate 40 將成為最後一部搭載自研麒麟處理器的華為旗艦手機。
按照過往的慣例,華為會讓麒麟旗艦 SoC 優先亮相,隨後發布旗艦手機。但今年因為各種原因,最終這款命途多舛的麒麟 9000,與 Mate 40 一同亮相。
麒麟 9000 採用 1+3+4 結構的 8 核 CPU,最高主頻 3.13 的 A77,24 核 Mali-G78,雙大核 + 微核 NPU 架構……GPU 參數突出,GeekBench 跑分能達到 6430 分,華為表示性能比驍龍 865 GPU 強了 52%,驍龍 875 需要很大的提升才能維持自己過往的圖形性能優勢。
但需要注意的是,麒麟 9000 並沒有採用 Arm 最新的 Cortex-A78 架構,正如去年麒麟 990 也只採用了 A76 一樣。去年,華為的解釋是沒有趕上開發周期,但今年,以及未來,華為還能否用上 A78?
麒麟 9000 也是第一款集成 5G 基帶的 5nm SoC(蘋果 A14 是外掛高通 X55),這也讓麒麟 9000 的電晶體數量達到了 153 億,領先於蘋果 A14。
另外可以看到,和去年麒麟 990 4G 不同的是,定位較低的 9000E 在製程等參數上並沒有明顯閹割,只有 CPU 的主頻和 CPU 和核數稍遜,也能保證一個不錯的體驗。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樣,臺積電無法再為華為提供先進位程的代工,而華為雖然也有計劃進入晶片製造,但短時間內無法快速追上先進水平,麒麟 9000 系列基本上只能靠庫存維持。
同樣按照慣例,麒麟的旗艦 SoC 生命周期為一年,會先後在華為、榮耀的旗艦機上搭載。但今年,華為無論是晶片本身的產量,還是手機各項零部件的供應,都面臨困難。除了 Mate 40 系列,還有會有其他機型搭載這款旗艦 SoC 嗎?不太樂觀。
最大的標籤,影像
自從和徠卡合作以後,影像,已經成為華為旗艦機最突出的標籤,沒有之一。
到了今年,Mate 40 系列發布會後,這款新機在 DxOMark 上的排名也很快更新,136 分重奪榜首,領先第二的小米 10 Ultra 3 分。
這代 Mate 40 在影像上的更新,主要是配備了前後雙電影攝像頭和前後雙超廣角,在功能、配置上的更新幅度不如此前幾代產品。當然,參數還是很突出的,Mate 40 Pro 依然有一個超大的底,達到了 1/1.28 英寸,依然是 RYYB 傳感器,f 1.9 的光圈,還有一項提升是華為大幅優化了超廣角算法,減少了邊緣的畸變。
Mate40 Pro 沿用潛望式光學變焦結構,實現 10 倍混合變焦和 50 倍數字變焦,Mate40 Pro+ 則是實現了 20 倍混合變焦和 100 倍數字變焦,從超廣角到超長焦基本上實現了全焦段的覆蓋。華為沒有跟隨高像素的方向,而是持續迭代 RYYB 傳感器和大底,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視頻方面,後置鏡頭實現了實時視頻 HDR 以及超級運動防抖,前置則是實現了前置慢動作、前後雙景錄像和前置 4K 等功能。
華為的拍照效果已經經過了市場的驗證,今年的 Mate 40 系列也保持了高水平。但和隔壁 iPhone 12 擠爆牙膏式的更新,比如手機端實現杜比視界的拍攝、剪輯相比,讓人驚喜的更新點稍微少一些。
且買,且珍惜
通過幾代 Mate 系列和 P 系列的不斷迭代,華為已經站穩了高端市場,這在「中華酷聯」的時代,是無法想像的。
根據 IDC 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 600 美元以上價位手機產品方面,華為的市場份額達到 44.1%,以 0.1 的微弱優勢超過蘋果,排名第一。
從產品設計上看,華為現在的思路已經跳脫出拼參數的邏輯,比如快充、屏幕刷新率,和今年其他國產旗艦比好像確實不夠看;但與此同時,華為的一貫優勢則是依然穩固,比如影像、自研、外觀設計等,這和蘋果很像。考慮到二者在高端市場分庭抗禮的態勢,或許這才是高端機該有的思路。
華為在旗艦機上走出了自己的路,但 Mate 40,也許就是最後的輝煌了,它的價格、品牌依然穩固,目標消費者群體也依然在,但產能,將成為最大的問題。
Mate 40 發布之前,前代機型在線下市場就出現了一機難求、價格猛漲的情況。可以預見的是,由於客觀的產能問題,Mate 40 初期的加價會更狠,成為真正的「尖兒貨」。
且買,且珍惜。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每周一篇, 別處看不到的「深案例」超3253元權益,僅需 888元,全年暢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