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戲劇實踐周回顧:現在的理解只屬於現在

2020-12-27 抓馬教育

2020年7月27日-7月30日,見學國際的執行總監曹曦在杭州帶領29名來自不同地區的戲劇教師完成了四天的工作坊。工作坊改變了實踐周既定的對教育戲劇諸多形式的探索,而設計了一個針對疫情時代之後兒童創傷的戲劇實踐。

本次實踐周運用戲劇和劇場的方式,協助我們想像疫情之後的兒童、家庭以及那些隱秘和不易察覺的創傷、情感和思想。這對於我們既是挑戰,也是必須要引領中文教育戲劇工作者思考的方向。

學 心 聲

現在的理解只屬於現在

每次聽到曹曦老師囑咐後勤,都有一種又開學了的感覺。18年靜安,19年望京,20年良渚,場地不同,內容不同,而學習一直在發生,從未改變。

△郭子維(左一)與同學在實踐周

以參與者身份體驗高水平的教育戲劇現場,這對教師的成長十分重要。畢竟教育戲劇是以參與者為中心的,當我們有豐富的參與經驗時,才更容易同理課堂上的孩子們,理解教育戲劇為什麼要這樣做。另外在教育戲劇領域,高水準的教學現場、演出現場難得一見,而多看好課和好戲是一條必要的學習路徑,沒有人能憑空創造,而在實踐周,終於可以看到這一切,好好吸收營養。理論和實踐需要結合起來才能進步,見學國際教育文化院和抓馬寶貝在這兩方面可謂用心良苦,一方面持續翻譯出版最前沿的專業著作,一方面通過暑校、實踐周等方式帶來豐富的體驗,這給了我這個一線教師極大的支持。

曹曦老師為我們展示了3條通往教育戲劇的路徑。

首先是敘事(Narratives)的路徑。之前只是意識到課堂上的任務活動要緊扣中心,但總覺得在中心和課堂活動之間缺了些什麼,不夠生動豐滿。今天才意識到是二者之間缺少了敘事,一個苦惱中的角色是敘事,手機上的一道裂痕也是敘事,「有故事」的元素都充滿空白,指向意義,讓參與者探索這些有故事的人和物,可以建構出許多富有戲劇張力的活動和境遇。

其次是框架(Frame)的路徑。框架、角色和任務三者是交織的,而非孤立的。框架決定了參與者將如何看待中心,框架不只是故事中的一個角色,而是參與者將以何種角度和觀點進入故事,框架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參與者將要成為的角色,而是角色的特質、責任與期待,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讓參與者站在另一群人的角度去思考。當戲劇要探討的內容確定了,通過思考框架、角色特質、任務這些元素,可以更好地制定課程計劃,為參與者鋪一條通往學習的路。

這條路的深處是極端(Extreme),這是曹老師為我們展示的第3條路徑。之前所理解的極端只是一個充滿麻煩的戲劇事件,如今意識到,教育戲劇中的極端必須和參與者相關,它不是老師腦子裡的極端,也不是故事情節中的極端,而是讓參與者能理解、有共鳴的極端。極端像是北鬥星,一旦極端確定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走向它。

這是我第一次和曹曦老師一起學習,他在教學上真是個榜樣——比如在傳達理念時很少使用艱深的專業名詞,以最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大家洞悉教育戲劇的內在規律;比如每天都在問學員問題,結合班級的狀況和大家的問題靈活調整教學方案,讓每個人的收穫最大化;比如對學員敏銳的洞察和保護。

由於疫情的原因,本次實踐周探索的內容涉及創傷和家庭,曹老師一直在以各種方式保護著參與探索的學員,在課堂上我始終感受得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理解。

「並沒有一個直覺上明顯且本質的自我,沒有這個坐在那等著被語言描述的人。實際上,為了滿足我們遭遇的境況的要求,我們總在建構和重構自我,就像編了一個關於我們是誰,是什麼,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我們如此的故事。這些自我創造的故事日積月累,有時會過期,並不僅僅因為我們變老或變聰明,而是因為自我創造的故事需要適應新的情況,新的朋友,新的事業。」

曹曦老師引用布魯納這段話,為我們解釋故事與人的關係。誠然,我們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故事中,它們一刻不停地為我們解釋著身邊發生的一切,這些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世界,也填滿了生活中的空白,這讓文化得以傳承,也讓文化得以禁錮人。而兒童更少使用現存的故事來填補空白,他們更喜歡像一個受過訓練的引導者一樣指著空白問「為什麼?」,然後編一段故事,自己創造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兒童才是我們的老師。

教育戲劇究竟教什麼?戲劇對兒童有何意義?

這次實踐周后,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又深入了一些:戲劇提供了大量的境遇,並在境遇中提供可能性,提供選擇的自由,這一切都會構成孩子們的經歷,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在境遇中建構自我。當孩子在幾歲時就可以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且在戲劇的保護下,不必因為這些故事留下創傷,這多奇妙。

實踐周的學習增進了我對教育戲劇的認知,也許還有許多錯漏和誤解,但就像曹老師說的,「現在的理解只屬於現在。」教育戲劇是發展中的學科,我們這些教師也是發展中的教師,發展中的人,繼續前行吧,未來的路還長,有太多空白等待著我們去解釋,我們需要創造意義,和孩子們一起,和所有人一起。

學員/郭子維

相關焦點

  • 實踐者這樣說 | 第六屆IDEC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回顧(二)
    實踐者這樣說 | 第六屆IDEC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回顧(二) 2020-12-1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中小學校英語教研共同體」 第二期線上教研活動邀請到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內蒙古包頭高新一中、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的姚臻臻、梁辰、張磊三位老師圍繞「英文戲劇教學課程的課堂實踐與校本融合」進行專題分享,集中探討英語戲劇教學在大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經驗。
  • 表演/英語水平一起提高——戲劇英語實踐班即將開始
    2020戲劇英語特別課程——表演實踐班將於12月3日正式開課,現在開始報名:課程簡介- 學員將在老師指導下,分組完成英文劇本的閱讀
  • 2019上話戲劇教育回顧 | 一年的心動都在這裡了
    2019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教育增添了許多 新內容,每一擊都是 心動 啊,不要躲避眼神,跟著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令人 新·動2019年,你參加了哪個戲劇活動?2020年,你希望看到什麼樣的戲劇題材進入校園?我們期待著你們的 留言。留言會有彩蛋不定期降落哦(詳情見文末)「戲劇共建,分享資源、分享平臺、分享快樂、分享收穫。」
  • 「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戲劇教育校園行」圓滿舉行
    「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戲劇教育校園行」之「共話美育·戲劇教育思考與實踐」主題活動圓滿舉行。12月17日上午,在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多功能廳,國際戲劇教育大會廣州教學實踐研究中心主任蘇毅跟180多名來自福田區幼兒園、小學的音樂、語文、英語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 「戲劇英語表演班」 英文線上實踐演出
    2020年1月16日-19日,猶他大學戲劇·系在金斯伯裡廳的演出也大獲成功。(猶他大學演出劇照,圖片來自猶他大學戲劇系https://theatre.utah.edu)時間: 北京時間 2021. 2. 18, 20:30傑西·普瑞查德是一名職業演員,現居紐約。他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戲劇系表演專業,獲表演碩士MFA學位。
  • 工作坊招生|陳文聰《觸碰 - 現在》沉浸式戲劇工作坊
    陳文聰《觸碰 - 現在》沉浸式戲劇工作坊在《觸碰 - 現在》沉浸式戲劇工作坊裡,我們將會通過結合理論、實際案例分享,以及大量的體驗性創造性練習,來深入地探索沉浸式戲劇以及其應用。「沉浸式」是什麼?《觸碰 - 現在》沉浸式戲劇工作坊,將帶領大家學習了解世界前沿的多種沉浸式戲劇創作方式,並且體驗並嘗試創作沉浸式戲劇片段。工作坊不僅會使你對沉浸式戲劇有深度的學習理解,而且會引導大家將沉浸式的思維理念,拓展衍生到對於不同領域的沉浸式體驗的應用。來自不同行業的學員們,都能從中獲益,並將對於沉浸式的理念帶回到自己的生活及工作中。
  • 信劇團【少年英雄之旅】線上戲劇營招募倒計時 暨回顧我們的2020
    2020.3.31【任意門】首演後Amaya 繪【費用原則】開營前1周內因故退出,扣除50%費用;開營之後退出,不予退費。「金畫眉」兒童戲劇教育成果展「優秀指導老師」楠老師的海外工作經驗豐富,在英國、尼泊爾、紐西蘭和美國都有過實習和工作。
  • 2020年度藝術實踐活動精彩回顧
    8月,聲樂歌劇系青年教師王傳亮主演浙江省獻禮建黨100周年重頭歌劇《紅船》10月,流行音樂學院教師姜婷婷參演由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10月12日,鋼琴系舉辦2020年山葉亞洲音樂獎學金比賽暨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拔尖人才選拔比賽10月24日,音樂教育學院謝元教授組織的
  • 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18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組織召開了2020年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研討會,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曹志祥,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國家督學顧問王家勤,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原司長王定華,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原司長、國家督學姚喜雙,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
  • 中央戲劇學院2020年新增戲劇教育專業
    中央戲劇學院2020年新增戲劇教育專業 2020-03-05 10:54 來源:中央戲劇學院 作者:
  • 「走出劇場,一起戲劇」!深圳「沸騰青年戲劇周」開幕
    作為活動之一,「沸騰青年戲劇周」於12月25日——12月30日在深圳空體新媒體實驗室舉辦。作為城市青年文化空間,空體一直致力於為當代青年提供優質的內容與真實的線下場景,激勵當代青年分享觀點、激發思考、建立合作。本次活動聚焦於「戲劇」領域,聯合5家深圳本地劇團,以「走出劇場,一起戲劇」為口號,旨在以即興與互動體驗,讓更多青年參與戲劇。
  • 戲劇大師班 | 劇場遊戲練習,重點在於實踐與應用!把握機會報名吧!
    2021年1月30日,我們將再次邀請楊秉基先生為我們帶來戲劇工作坊。本次特邀開設戲劇課程Games for Actors&Non-actors,帶大家進行劇場遊戲練習,其重點在於實踐與應用!把握機會!快速報名!
  • 【教育戲劇小知識】兒童戲劇教育的定位
    從最原始的自發性戲劇遊戲,到以"劇場"形式為主的"兒童劇場"表演,"兒童戲劇"常以多元的面貌在我們生活與教育的領域中出現。但因兒童的戲劇遊戲常常都是一閃即逝,成人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反觀一些以成果表演為主的兒童劇場,由於其重視成果的展現,加上華麗的道具與音效燈光的烘託,使得一般人對其印象較為深刻,因此,只要談到兒童戲劇教育就誤以為只有舞臺上的表演,殊不知還有其他形式的戲劇活動。事實上,「兒童戲劇教育"就是介於戲劇遊戲與劇場表演之間,是一種以戲劇形式為主的即興創作。
  • 兒童劇和戲劇教育從方框走向圓圈
    一群8—12歲的小學生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演出《山海經》;最小年齡3歲、最大年齡13歲的一群孩子在「演藝大世界」長江劇場的舞臺上,撐起一部全英文演出的百老匯原版音樂劇《ELF》……這些作品被作為 「教育戲劇」和「戲劇教育」的可見成果——過去的這一年,劇場演出受全球衛生事件困擾,陷入循環停擺, 「戲劇教育」和「教育戲劇」的觀念卻愈發頻繁出現在大眾生活中
  • 卡塔西斯與戲劇教育
    日後中國的戲劇理論家朱光潛、羅念生、羅錦鱗先生先後深掘研究後,卻也很難找到一個十分恰當的詞來解釋和翻譯「卡塔西斯」。按幾位老先生的論述,卡塔西斯可大致理解為四層含義:「淨化思想、宣洩情感、陶冶情操、升華精神」。       不難發現,無論是從「卡塔西斯」的哪一種譯文來看,似乎都不可避免的將「戲劇」與「教化」所關聯起來——這也成為戲劇在娛樂和觀賞性價值背後,又一個強大的功能和意義。
  • 【翠•微氣質】 鑄魂強體,紅領巾相約國防夢 ——翠微小學五年級國防教育實踐周活動後續報導
    (一)走進三軍儀仗隊感受軍人風採繼國防教育實踐周開幕活動後,五年級全體同學來到三軍儀仗隊參觀體驗。
  • 「航天科學教育的實踐與未來」線上微論壇回顧
    ,給不同層次的中學生帶來了多方位的學習和實踐機會 ,在校園 中形成 了航 天特色 的科學探索氛 圍 ,激發了 中學生 「講科學 、愛科學 、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課程進行中與項 目實施前相比,學生團隊的探索欲望 、實踐獲得感得到了極大地增強 ,大多數學生都感受到航天 不再神秘 ,系統工程規範 嚴謹 ,航天精神 「嚴 滇細實 」 ,為培 養中學生 「成長為祖國棟梁之才」打下了良好基礎
  • 「戲劇YOU · 你」創意戲劇周 | 演繹美 創造美
    2020年6月1日-3日,北師大北海附中第一屆「戲劇YOU·你」創意戲劇周活動順利舉行,我校初一年級師生全員參與本次活動,老師們陪著同學們一起精心準備。從劇本編寫到劇目排練,從服裝選用到道具製作,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每個班級都根據自己班級的劇目精心設計並自己動手畫了海報,每一張海報都彰顯著同學們跳動的靈感,海報上的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
  • 2020新浪教育盛典訪談:學天教育周永成
    11月26日,新浪2020中國教育盛典暨新浪教育20周年慶典在北京盛大舉行。  學天教育聯合創始人周永成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網友大家好,這裡是新浪2020中國教育盛典的活動現場,今天非常榮幸邀請到學天教育聯合創始人之一周永成周總!周總您好,首先跟網友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