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為了切實提高青少年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引導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無廢城市」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在大渡口無廢景區「爸爸的山坡」開展,來自重慶高新育才學校六年級的同學們積極參加本次無廢城市綠色體驗之旅活動。
溼垃圾製成「除臭劑」 鵝卵石也能大變身
「我們只需就地取材,將溼垃圾中的瓜果蔬皮製成除臭劑,就可以用來消除下水道的氣味了。」在「爸爸的山坡」環保酵素課堂上同學們聚精會神,環保志願者生動講解:「我們製作酵素的秘訣是1:3:10,同學們記住了嗎?」
同學們都很好奇酵素有什麼作用呢?據環保志願者介紹,這種純天然的酵素除臭劑,將溼垃圾中的菜根菜葉、果皮果核放置在發酵容器中,添加1:10的紅糖和水,經過自然發酵後製成。
酵素既有壓制臭味的效果,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課堂上老師還告訴同學們酵素可以幫助除蟲、除臭,是改變土壤的酸鹼度是綠色天然化肥。同時酵素的製作也給溼垃圾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另一個環保課堂上,「爸爸的山坡」環保志願者用在河邊收集的鵝卵石,讓孩子們發揮想像,在鵝卵石上作畫,一塊塊「醜醜」的鵝卵石搖身一變,變成一件件藝術品,被孩子們帶回自己的家,作為一個環保行動的見證。「老師說這是環保顏料,不會危害環境」,一邊作畫一邊向記者介紹自己的作品:「我畫的是綠色家園,就是我們的地球,我希望它能一直美麗。」
親近自然、敬畏生命之心在環保課堂紮根發芽
作為「無廢景區宣傳示範崗」,「爸爸的山坡」餵養了很多動物,羊駝、龍貓等都非常受同學們的喜愛,他們熱情地對動物進行餵食和撫摸,同學們在和動物進行接觸的時候,更能體會到生命的意義,有助於他們親近自然、敬畏生命,更加有助於他們對綠色環保的理解。
活動的尾聲是以草坪上的環保課結束,環保志願者從五個生活場景出發,呼籲同學們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環保知識的宣講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圈,像在平靜的湖面上投入石子後牽起的圈圈漣漪,將來在座的每一個同學,將會成為能影響到社會上更多人的「環保石子」。
認真聽環保知識的同學們頻頻發問,活躍的課堂就在這片綠草如茵的地方進行,綠色的傳承將會被延續。
來自重慶高新育才學校六年級5班的廖笛說:「之前在學校也舉行過無廢城市的相關活動,在活動中,我還將垃圾分類知識教給了社區的老人和其身邊的人,在未來的日子裡,我相信垃圾分類將發展到每家每戶的生活中,世界也會變得更加美好,我也會繼續做環保小衛士。」
在授課的過程中,在重慶高新育才學校老師們也會為提高學生們的綠色環保意識,長期進行多方面的教學工作,學校裡也組織了很多「無廢城市」建設的相關活動,張春燕老師說:「我們學校對於「無廢學校」的建設做了幾個方面的努力,除了教學樓裡撤桶後,學校形成的定點分類投放;以及組織同學們走進社區宣講垃圾分類知識。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我們的班隊會,主要從德育方面進行教育,主要針對綠色和光碟兩大主題。「綠色」是針對垃圾分類,通過和家長一起製作垃圾分類小報、視頻等相關活動,讓無廢城市這個概念從校園到家庭進行延伸;第二個光碟方面,我們每天會進行廢棄的飯菜量統計,以便做到隨時調整米飯數量或者食物口味,確保真正的落實光碟行動。」
在爸爸的山坡這樣一個與大自然親近接觸的機會,學酵素製作、繪鵝卵石、聽環保宣講課、餵養小動物,這一堂堂生動的環保課在這裡呈現,也將在同學們未來的生活中被踐行。
據悉,同學們上午還前往歌樂山烈士陵園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 緬懷革命先烈」紅色之旅主題教育活動。
上遊新聞 唐藝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