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結束的這段時間,都是網友最熱議的話題之一,最重要的是,高考也是畢業季,無論高中還是大學,都有無數人開始畢業,和相處多年的朋友,老師,同學分離。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特別傷感的話:高考前最後一次語文課,老師聽寫的是全班同學的名字,老師說了一句『考完試,這輩子,這個班,基本是聚不齊了。』那時候,我不太懂這句話的含義,你們已經見完了此生最後一面。
相信很多人也依稀記得自己高考前努力的時光,也會懷念學生時代最純真的模樣。記得我們在高考前幾天都會相約,等考完試一定要聚一聚,好好玩個通宵。結果卻沒有,很多人,高考就是最後一面,之後再也不會相見。
剛上大學時沒有時間意識,總覺得四年的時間很長,反正我們也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沒有任何時間觀念,對於同學,對於室友,對於朋友,我們都相處得非常平淡。
前段時間同校的學妹給我發了一個截圖消息:原則上學分已經修滿,無重修,無需考證的同學可以不返校,到時候會有同學或者老師幫忙整理行李並連同畢業證郵寄回去。
因為疫情原因,好多學校的畢業生都不能回到學校親自參加畢業典禮。之前網絡上看到好多相關的消息,沒有照畢業證的同學只能自己拍全班同學的照片,最後P上每個人的臉。這是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也許也會是很多人的遺憾,畢竟這一別,就是一輩子。
中學時代,一直以為告別的儀式有很多種,除了古詩詞裡的折柳相送,還有一起去唱K,一起旅行等。可當踏入社會後才真正地明白,其實好多告別都是悄無聲息地,原來曾經某一天的相見,就是今生的最後一面。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文章,文章裡說:人能夠維持的社交圈不超過一百五十人,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的QQ、微信裡有幾百上千人,可最終維持關係的也就那一百五十多人。
而且在維持關係的這些人種,甚至還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也就是說有關係最鐵的朋友,再者就是經常聯繫的好朋友,最後就是偶爾保持聯繫的客戶,或者一般朋友。
關係最鐵的好朋友一般都不會變,最多也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變為經常聯繫的朋友,而後面兩種關係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向後移動位置。
其實這個世界很大,但有時候也非常小,有些人看似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可如果不是刻意相見的話,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再見了。
前幾天我閒著無聊,給好幾個曾經關係很好的QQ好友發消息,想找他們聊會兒天。可最終卻發現好多人都不認識我了,甚至連我的備註都沒有留。就算認識的人,也都變了曾經的關係,大家都僅僅只是禮貌性地回復一下。原來記憶這東西,真的會變,我們真的早就見過了最後一面。
有人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後來想想,我們確實都不擅長告別,以至於我們總是漫不經心地度過了最後一次見面的機會。
比如和最親的人,本來有更多相處的機會,我們卻總是以自己很忙為理由,連特殊的春節都不能回家和他們相處,等到最後卻突然發現,已經錯過了很多見面的機會。
比如和朋友,本來約好的見面一次吃個飯,我們總會以工作家庭的原因推辭,最後曲終人散,大家連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這一生就此別過。
我最遺憾的是大學實習那段時間,沒能好好和關係最好的朋友相處,那時候總覺得他非常煩人,甚至很想早點離開他。後來離開之後我們也會偶爾保持聯繫,可幾年後,我們就再也沒見過面,以至於到目前為止,我們再也不知道對方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模樣。
有些人,有些事,真的不能拖,也不要拖,因為一旦錯過,這一生就再也沒機會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