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是一個草根藝人,因為他的作品非常接地氣所以令很多人都喜歡。
他的出現引起了社會對相聲的關注,讓很多人開始對相聲感興趣。
郭德綱創立的德雲社佔據了相聲界的半壁江山,他帶領著眾多弟子從默默無聞到名聲響徹全國。
像大家熟知的張雲雷、秦霄賢、張九齡都是憑藉著德雲社而走紅被大眾所熟知。
德雲社是很多喜歡相聲的人夢寐以求的地方,但盧鑫卻是一個例外。
盧鑫,1987年4月12日出生在內蒙古赤峰,自小跟父母聚少離多,所以便跟奶奶在一塊生活。
而奶奶那個年代的人都喜歡聽收音機,盧鑫便從小和奶奶一塊聽著收音機裡傳出來的相聲、小品、評書,同時也深受影響。
在他感到無聊的時候便會學者收音機裡的人,來上一段模仿逗奶奶開心,有時還會即興加上一段自己編排的小舞蹈。
一次,他偷偷打電話到電臺,說要模範「單田芳」老師,略微滄桑的聲音,緩緩道來的語氣,還挺像。
被奶奶發現後一頓罵,說浪費電話費,但是沒想到最後盧鑫卻得了獎,可把奶奶給樂壞了。
2004年,他考上了西安外事學院,選了個英語專業,可以說和相聲沒有半點關係。
但是從小跟著奶奶長大的盧鑫懂得了那個年代的節約,所以他便一有空閒時間便出去勤工儉學,並且選擇了自己喜愛的表演方向來賺取自己的生活費。
剛到小劇組,他發現跳舞才50元,唱歌能賺80元,而當主持人卻有300元,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做主持人。
之後便在演出後,把不要臉發揮到了極致,終於要得了主辦方的聯繫方式,並且毛遂自薦的說除了本職工作外,他還能做各種額外的工作,來博取好感。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成為了正式的主持人,一個月下來也有1500元,解決了自己的生活費用。
並且通過外出商演,練就了一身本事和膽量,說唱,跳舞,主持,樣樣精通,最重要的還是不怯場。
畢業後他還是沒有跟著自己的愛好走,而是和同學們一樣開始了996的工作。
每天就是按時上下班摸摸魚,久而久之他發現自己厭倦了現在的工作,於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去了一家模特公司當主管,沒過幾個月他便覺得不合適,遞上了自己的離職申請。
轉而和朋友弄了一家廣告公司,但是缺乏管理經驗,也不了解市場的動向,不久便掏光了他大學時期積攢的積蓄。
沒辦法,不知道幹什麼還四處碰壁,一時間盧鑫開始迷茫了起來。
苦思冥想後,他還是覺得當時在大學時外出打工的表演舞臺讓他快樂。
所以下定決心回歸自己的老本行,唱跳rap。
盧鑫說:「哪怕從0開始,我也要搞出一番名堂!」
之後便憑藉自己這張厚臉皮,挨個酒吧走穴,無論多少錢,能演就行。
哪怕免費的也行一個月給一箱方便麵就好,人家也沒看上他。
那段經歷是他最窮的時候,只能租經常停水停電一個月80元的房子。
因為身上沒錢,只能天天吃泡麵,中午把調料拿出來,涮一下面,把湯喝了。晚上把一半面扔碗裡,兌水吃一頓。第二天起床,再把剩下的一半面吃了。
他還經常偷跑到樓道裡,把人家煮完不要的調料撿回來,兌水一喝,又是一頓。
盧鑫說:「只要不發毛,都能吃」。
生活上的拮据並沒有讓他喪失了戰鬥力,反而更加的讓他充滿鬥志。
一次偶然的演出機會中,盧鑫模仿了當時正紅的「小瀋陽」,滑稽的動作加上味道十足的東北話,引得在場的觀眾是捧腹大笑。
他也沒想到,自己演喜劇的效果這麼好。
從那之後,盧鑫便連續的模仿著「小瀋陽」場場火爆,不僅口袋鼓了起來,也明清了觀眾的笑點在哪裡。
完美的控制著演出的節奏,適當的「抖著包袱」。
此時盧鑫的心裡也萌生出了一個念頭,既然喜劇模仿秀我可以,是不是相聲,小品我也可以?
恰巧11年,盧鑫在和朋友在餐廳吃飯,撞上了在隔壁桌吃飯的玉浩,當時兩人還屬於陌生人,誰都不認識誰。
結果盧鑫的朋友來了一句:&34;
盧鑫聽完後就到隔壁桌坐下,開始大吃大喝,一點也沒有拘束的感覺。
當時的玉浩是剛得完獎,請哥幾個一塊熱鬧熱鬧,多了一個盧鑫也沒發現,還以為是誰帶過來的朋友。
酒喝到一半了才發現,盧鑫這個人誰都不認識。
玉浩此時發現被蹭飯了,兩人也因此事算是認識了。
之後盧鑫便厚著臉皮來到了玉浩他們工作的地方,聽著免費的相聲。
按玉浩說的話,「當時覺得這人是有多厚臉皮啊,蹭吃蹭喝還蹭相聲。
盧鑫後來則開玩笑的說「這搭檔是我蹭飯蹭來的」
沒過多久盧鑫便發揮他「混人」的優勢,竟然在玉浩的公司給自己找到了工作,成為一名電臺主播,做的節目是地方的一個脫口秀。
於是他便開始了兩邊跑的生活,白天做電臺主播,晚上到餐廳開「夜場」,日子也開始充裕了起來。
之後就遇到了《笑傲江湖》劇組到西安找喜劇人,其實在這之前盧鑫已經錄過兩次視頻參加節目了,但是遺憾的是都落選了。
終於第三次,導演突然打電話給盧鑫,讓他直接過來參賽,吃住他全包了。
猛一下的讓他參加節目還挺高興,但是高興完發現自己沒有搭檔,於是便把玉浩給薅過來了。
兩人起初也是抱著試試的心態來參加的,就算淘汰了起碼回去能說過自己上過節目,沒成想到卻拿了冠軍。
根據後來盧鑫透露,好幾場其他選手都有點緊張,所以節奏有點亂,而他自己又是近視眼,壓根就看不見觀眾的眼神,所以就正常發揮。
沒想到近視還成了優點!
但這畢竟是謙虛的話,倘若節目沒有出彩的地方,兩人也是走不到冠軍的。
奪冠後,大傢伙也都認識了盧鑫和玉浩,並親切的稱他們為「鱸魚」組合。
當時的主持人是郭德綱老師,他對這對新人甚是喜愛,3次邀請他們去德雲社。
但是盧鑫在一番思考後說:「郭老師可能覺得不容易,想給我們一口飯吃,並不是我們有多好,畢竟德雲社那麼多弟子,比我們優秀的大有人在。但後來我認真想了,還是回歸西安本地,做自己的場子,從我們夢開始的地方做起。」
隨後兩人便在西安開了自己茶館「相聲新勢力」,他們成為了老闆,帶著旗下的兄弟們撐起了自己的場子。
而且還在18年完成了自己的終身大事,娶了美嬌妻,還獻上了一段自己編排的街舞。
更有趣的是在去年4月的時候盧鑫的女兒出生,他在產房拉起了橫幅,還對著正在生產的妻子說起了相聲。
盧鑫說「其他產房都非常緊張,一到我們這氣氛特別歡快,一點都不像生孩子。」
老話說女人生孩子就像過了一趟鬼門關,盧鑫以這樣歡快的方式來緩解妻子生產帶來的緊張,我是非常佩服的。
之後盧鑫一直貫徹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八字方針。
經常和玉浩北京西安兩邊跑,參加各種表演和比賽。
我們雖然看不到他們兩人的未來,但是從盧鑫玉浩兩人身上,我們感受了當代年輕人與生俱來的拼勁,這或許已經足夠。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