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 四川351萬貧困人口依靠產業脫貧

2020-12-22 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3月27日電(朱虹)眾所周知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當前四川農業產業扶貧工作進展情況如何,疫情對其產生了哪些影響,四川又有哪些針對性措施?

今日,記者從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去年底,四川省已經有351萬貧困人口依靠產業和就地產業務工脫貧,佔脫貧總人口的57.9%。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卿足平在採訪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地區春季農業生產,對以蔬菜、水果、家禽為代表的農產品的銷售,以生豬養殖的規模化養殖場的復工復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總的來看疫情對城市的影響要大於農村,對二三產業的影響要大於一產業,對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影響相對較小。針對疫情影響,四川聚焦貧困地區特別是涼山州7個未摘帽縣,重點抓了五項工作。

一是抓好政策和資金扶持,加快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我們會同省級有關部門,結合貧困地區實際,從恢復產業發展、穩定貧困群眾增收、促進消費扶貧、加強金融支持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同時,及時向88個貧困縣下達了項目資金67億元,推進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加快發展,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

二是抓好「四項服務」,保障貧困戶春耕生產。我們在傳統的「農資保障、農技指導、農機作業」「三項」服務基礎上,創新開展「特殊困難農戶生產幫扶」服務,做到「應播盡播、應種盡種」,確保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不誤春耕農時。目前,涼山州11個貧困縣338家農藥農資經營門店已全部開業,甘孜州小春農作物播種面積14.08萬畝、較上年增長3.58%。我省貧困地區的小春生產和大春育播形勢良好,只要不出現大的災害,有望繼續實現豐收。

三是抓好力量下沉,解決貧困地區問題困難。從春節開始,對全省各地、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村疫情防控、春耕生產、生豬恢復生產等情況開展明察暗訪和調研摸排,並召開全省視頻調度會向有關地方進行反饋,著力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出臺了《進一步轉變幹部作風、增強工作執行力「1+5」工作方案》,派出21個工作組、81名同志,圍繞農業產業扶貧等重點工作,到21個市州開展為期一年的基層蹲點,確保扶貧工作實效。

四是抓好產銷對接,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線下,四川積極組織開展訂單農業、直採直銷,打通蔬菜、豬肉等急需物資調運「綠色通道」,暢通運輸和銷售渠道。線上,四川依託「四川扶貧」商標等,充分發揮電商平臺優勢,多渠道促進農產品銷售。目前,貧困地區農產品價格已逐漸恢復。比如,涼山州枇杷價格由2月中旬的2-3元/公斤,大幅上升到15元/公斤,貧困戶生產收入得到保障。

五是抓好掛牌督戰,確保產業扶貧目標全面完成。在3月11日四川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結束後,農業農村廳重點圍繞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特別是到戶的產業扶貧情況,蹲點對涼山州7個未脫貧摘帽縣進行掛牌督戰,發現並幫助協調解決問題。截至目前,7個工作專班已在當地累計走訪貧困村72個、貧困戶436戶,查看85個農業產業扶貧項目,發現48個問題並積極幫助協調解決。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四川要打好「五場戰役」……四川第20場戰疫...
    截至3月19日,全省15133支駐村工作隊全部到崗;5.86萬各級駐村幹部(含駐村第一書記),已到崗5.79萬人,到崗率達98.8%,駐村幫扶工作紮實有序推進。不勝不休!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四川要打好「五場戰役」四川今年堅決打好「五場戰役」,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 湖南脫貧記︱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 2020年務工貧困人口超230萬
    特別是今年,湖南一手抓應對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促進穩崗就業,2020年務工貧困人口超230萬人,是2019年全省務工貧困人口的107.3%,有力推動了全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平江縣職業技術學校辣條專業班正在上實踐課。
  • 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四川射洪打出丘區脫貧攻堅「組合拳」
    作為四川最年輕的縣級市,射洪市始終牢記省委、省政府賦予的「探索丘區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人民致富路子」重託,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等目標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結果導向、強化責任導向,探路丘區強縣發展、創造丘區脫貧攻堅的「射洪經驗」。
  • 【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安化縣長肖義:安化9.6萬貧困人口因茶脫貧
    近日,湖南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媒體團來到益陽市安化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與中共安化縣委副書記、縣長肖義面對面,了解安化的直播帶貨和精準扶貧成果。
  • 【「十三五」我們一起走過】告別絕對貧困 創造偉大奇蹟...
    今年,中國將在現行標準下消除絕對貧困,提前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創造這一減貧奇蹟。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2016年至2019年,超過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
  • 以林養人、護林脫貧雙贏!河南4.2萬貧困人口當上生態護林員
    記者12月23日從省林業局獲悉,我省「十三五」期間生態補償扶貧成效顯著,目前,已有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帶動12萬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取得「以林養人」和「護林脫貧」雙贏效果。生態護林員扶貧是林業行業最精準、最直接的扶貧方式,在我省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兩個領域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 6年累計實現21.9萬貧困人口脫貧 山青水綠點染「銀利川」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 作為貧困人口絕對數全省第一縣市,利川如何實現脫貧摘帽?清江源頭怎樣確保碧水東流?在「宜荊荊恩」區域發展布局中如何作為?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25%「說到利川,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許是利川紅、騰龍洞、水杉王、龍船調。其實,利川還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集老少邊窮於一體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貧困人口絕對數居全省縣市第一。」沙玉山說,脫貧是利川天大的事兒。
  • 西藏貧困縣區全部摘帽
    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96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點)全部竣工,26.6萬人全部搬遷入住。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西藏堅持以崗定搬、以業定遷,將產業扶貧資金的5%用於安置點產業建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
  • 四川健康扶貧雲對話|四川省衛健委主任何延政:打破疾病與貧困的惡...
    截止2019年底,藏區包蟲病目標人群篩查覆蓋率達97.06%,貧困地區「兩癌」檢查適齡婦女56.69萬人。阻斷因病致貧返貧 保證健康扶貧成果何延政說,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主要是補助和醫保扶持方面。比如,四川省實行「十免四補助」政策,建檔立卡的貧困患者可以有分娩、白內障手術等十項免費的醫療服務。
  • 涼山州脫貧攻堅一月一戰役 確保17.8萬未脫貧人口基本實現「兩不愁」
    確保17.8萬未脫貧人口基本實現「兩不愁」「國家的扶貧政策太好了,讓我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7月6日,涼山州美姑縣樹窩鄉洛資村村民吉海機者說,今年,他們一家將脫貧「摘帽」。涼山州是全國深度貧困「三區三州」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 脫貧攻堅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廬江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通過產業帶動,抓好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盤活鎮村獨特資源,幫助貧困家庭增收致富;社會公益組織利用直播帶貨,促進消費扶貧。近日,記者從廬江縣獲悉,全縣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0201人、貧困村24個。通過多措並舉,如今這些貧困村已經全部出列,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脫貧攻堅戰役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行業扶貧:燈火閃亮脫貧路
    2013年以來,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行業特點和優勢,行業扶貧惠及1400餘萬農村居民、定點幫扶實現183個行政村、1.96萬戶、6.36萬貧困人口脫貧出列,為湖南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闖出一條富有電網企業特色之路。
  • 甘肅銀行被評為2019年度脫貧攻堅幫扶先進集體
    截至2019年底,甘肅銀行累計在東鄉縣的幫扶投入達到1043.9萬元,5個結對幫扶村中3個已經退出貧困村序列,618戶3368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僅剩43戶213人未脫貧。  與全國一道如期邁入小康社會,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用心用情幫助東鄉民族實現「久困於貧,冀以小康」的夢想,是「甘肅人民自己的銀行」這家省屬金融企業的使命,更是普惠為民的擔當與情懷。
  • 甘肅臨夏:產業賦能助力脫貧致富
    據介紹,2013年,臨夏州貧困人口達56.32萬,貧困村649個;2017年,臨夏市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和政縣、康樂縣、廣河縣、積石山縣、永靖縣實現脫貧摘帽;截至2020年年底,臨夏州剩餘3.2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四川最後一批未摘帽貧困縣的「摘帽...
    普格縣總人口21.8萬,是一個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自然稟賦不高,基礎設施落後,社會發育程度低,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大涼山脫貧攻堅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2014年,全縣共識別貧困村103個,貧困發生率達37.34%。目前,全縣103個貧困村、14382戶6802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面脫貧退出。
  • 開發性金融勇擔「國家隊」使命 助力四川脫貧攻堅奔小康
    ,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切實強化責任擔當,聚焦四川脫貧攻堅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要環節,累計投放扶貧資金1226億元,覆蓋全部88個國家級、省級貧困縣,惠及38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除了居住環境「一步躍千年」,「下山上樓」帶來的生產生活方式變化,還為貧困家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許多搬遷戶之前深居大山,居住分散,生活條件惡劣,生產條件也很受限,給脫貧工作帶來不小困難。」國開行四川分行行長邵立波說,在此情況下,搬出「窮窩」集中安置,成為當地擺脫貧困的必然選擇。但易地搬遷只是手段,要想穩住脫貧成果,更需要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 山裡人吃上文旅飯(傾聽·算算脫貧帳)
    地處四川盆地東北大巴山南麓,川渝交界處的宣漢縣,2014年貧困人口20.58萬人,貧困發生率18.9%,是四川貧困人口最多的縣。然而,近年來靠文旅產業帶動,全縣貧困人口降低到2019年底的4797人,貧困發生率降低到0.44%,今年年初實現脫貧摘帽。目前,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宣漢縣成了四川減貧人口最多的縣。
  • 產業扶貧結碩果 幸福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
    與此同時,在西部創客會議室裡,寧縣脫貧攻堅成就展正式啟動,各界嘉賓、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共話寧縣全面小康的美好願景,共享寧縣脫貧成果。寧縣縣委書記侯昌明介紹說:「截至2019年底,全縣累計減貧29221戶114837人,6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剩餘貧困人口193戶48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22.13%降至0.09%。
  • 溫暖萬家燈火 共赴全面小康——酒泉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2019年底,全市2.05萬戶7.1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提前一年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近年來,酒泉市緊扣「兩不愁三保障」,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市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實現,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新時代的酒泉人距離全面小康的目標越來越近。
  • 歐青平:目前所有貧困人口收入水平超過脫貧標準
    歐青平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所有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都超過了脫貧標準,完全能實現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目標。發布會實錄:記者: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請問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情況如何?採取了哪些提升收入的措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