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墮落,從拼多多開始。
——知乎為拼多多「砍一刀」
「你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拼多多:幫我砍一刀! 知乎:來了!
一刀砍掉了拼多多當天股價的6%,真給力!
有人會覺得少,多與少是一個相對概念,所以呢,和拼多多用戶拉人砍價來說,簡直就是神補刀。
思考可能會佔用大腦,但是想像一下,還是不費吹灰之力的。當你多年不聯繫的「同學或朋友」,突然給你打了一通電話噓寒問暖,此時的你莫名其妙尷尬應付,當對方拋出最後的「砍一刀殺手鐧」,語氣急速而又興奮地說道,就差最後一丟丟了,快幫我砍一刀,你啞然無聲。
這一刀,砍與不砍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或許是當初的女神(男神)竟然給我打電話讓我幫他砍價,破壞掉了根本不存在的意淫的美好。(女神給我打電話了,難道要約我吃飯?喝點小酒,然後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同時,印證了歲月真的是一把殺豬刀,一刀一刀一刀刀刀催人老,我當初的女神或者王子已經不存在了,有的是對現實的無奈妥協與對生活的理性安排。
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在奮不顧身地去生活,去奮鬥,去換取我們想要的美好,但是回頭一看,生活已在資本的裹挾下橫衝直撞,讓我們無所適從。
拼多多一番無從考證的背鍋言論,一方面顯示了普通人的無奈與辛酸,一方面揭示了資本裹挾下的猖狂與肆意,這兩方面讓我們體會到他們對時代規則的玩弄以及對生命的的漠視,言不由衷的道歉聲明,真的說明不了什麼。
央視熱評:我們都知道,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但奮鬥不只靠激情,也要講效率,切不能演變成「拿命換錢」。讓員工少熬夜、不透支,用人單位嚴格規範勞動保障、相關部門加強監管,保護好奮鬥者同樣重要!
拼多多因員工猝死事件之後的詭異操作,迅速引爆了輿論遭到了眾嘲,股價跌幅6%;
之後,拼多多漲超10%,股價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近2300億美元,坐穩國內首富寶座。
一時的輿論並不能代表什麼,長久的資本催生會慢慢凸顯,拼多多機制是否能一路逆襲?
我們且觀後效。
——拼多多的營銷模式
往往最簡單的就是最高效的,最實用的。
在網際網路巨頭幾分天下時,拼多多精準定位人群,以全新的流量獲取方式迅速入局並反超,在營銷史上留下了豔麗的一筆。分析如下:
拼多多營銷策略拆解:
獨創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
經典拼團玩法親在嗎?幫我砍一刀。對不起,我不玩拼多多。太好了,新用戶砍得多,快去下一個,一分鐘就好。……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一度成為洗腦營銷廣告;
拼多多一方面利用拼團給用戶帶來切身實惠,另一方面刺激用戶無限制地邀請好友助力,用戶和好友都獲得實惠的同時,進一步分享裂變。
拼多多的底層分享邏輯:
從反感到幫忙(連結),到自己Try一下(試試),到最後免費拿商品(成功)。
遊戲電商設計玩過遊戲的小夥伴,哪怕是最簡單的消消樂,大概都會有一種錯覺:在前面的關卡突破,輕鬆簡單勢如破竹,好像一下子就可以一通到底,直搗黃龍;到中期的關卡之後,難度會加大一些,你會覺得這才是正常的挑戰;越往後,感覺懷疑人生了,一連幾天都可能通關失敗。
拼多多把遊戲設計融入電商,購物、娛樂、社交三位一體,讓用戶甘之如飴地不斷玩下去。
砍價免費拿和天天領現金是拼多多遊戲電商式的經典玩法。其中拿砍價免費拿來說。
首先,「砍價免費拿,包郵送到家」,吸引用戶的噱頭足夠。(首先用目標吸引用戶自願參與)
其次,用戶通過任務砍價完成97%左右,So easy!(其次讓用戶蜜汁自信,讓用戶爽)
最後,剩下的3%刺激用戶分享邀請好友助力,每邀請一人幫忙砍價,進度條就移動一點,老用戶砍得少,新用戶砍得多。(最後規則刺激用戶社交分享裂變,不斷反饋,讓用戶富有參與感和成就感)
普通電商購物滿足了大眾的需求,娛樂化電商購物增添了趣味性,社交電商讓用戶體驗場景化的互動營銷,三位一體相輔相成,在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時代乘風疾馳。
首創百億補貼的營銷策略
在暗藏的資本給予無窮盡的大力扶持中,拼多多首創了百億補貼的營銷策略。
這項策略無疑證明了它的高瞻遠矚,不僅在流量紅利遇到瓶頸的狀態下吸引了眾多的參與者(據說有7億多),同時也吸引了的中小商家、實力廠家、品牌商等迅速入駐,真乃是網際網路營銷史上的成名一絕。
其實拼多多補貼只是表象,背後的邏輯是要首先建立拼購的終極壁壘(阿里、京東、美團入局),其次從三四線下沉市場向一二線高端市場進發滲透,最終完成農村包圍城市的終極舉措。
為什麼這麼說,舉個例子大家思考一下:
三藏有一朋友,平時生活比較講究,說直接點,比較有品位。
一次,我看到他換手機了,還是高端機(蘋果),就詢問他,從哪買的?
他興奮地告訴我,拼多多!還告訴我說,拼多多有補貼,非常划算!
我很詫異,於是迫不及待地下載了拼多多,去了解查看了一番,確實如此。
這只是萬千大眾中拼多多微不足道的一個縮影,從當初的「假冒偽劣」到「名品大牌」,正在突進蠶食網際網路巨頭的消費市場。
精準定位的下沉用戶市場
三藏認為,拼多多喜歡研究《毛澤東思想》並奉為經典。
為什麼呢?因為拼多多的用戶市場運營策略。
拼多多對人性和用戶的運營功力絕不在小米之下,兩者都注重用戶,但本質又不一樣。
在此,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三藏的另一個朋友菩提花,為了方便,從拼多多購買了一輛迷你電動車。驗收之後,發現缺了配件產品,於是跟拼多多商家反饋。商家回復承諾給朋友菩提花返現金,自行解決,朋友菩提花接受。等了15天之後,商家沒有返給朋友菩提花現金,此時已經超了無理由退換貨的時間,商家沒有回覆,菩提花再次溝通說,你要是不給的話,我就申請客服介入。商家立馬電話就打過來,說兄弟,我馬上返給你!
此案例側面反映了什麼?拼多多對於用戶的偏愛,對商家的苛刻嚴厲。
一旦申請客服介入,哪怕是你收到貨30天都可以無條件退款,那麼商家的保證金就會扣除,得不償失。(大家可自行百度查詢相關事件)
拼多多更多研究的是人性,小米研究的是營銷。
人性:產品讓用戶爽,參與讓用戶爽,分享讓用戶爽......
營銷:產品讓用戶爽,技術讓用戶爽,場景讓用戶爽......
拼多多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把控,小米則是更多對產品的專注。
拼多多憑藉精準的人性研究,在前進的道路上風雲際會,急速狂奔。
一邊拼多多抱著大腿「微信」,瘋狂獲取新用戶,並藉此提升用戶活躍度,讓市值不斷突突突上漲;
一邊拼多多的社交分享機制,使拼多多跨區域野蠻發展,從城鄉村到三四線城市的下沉用戶市場不斷向網際網路巨頭深耕的一二線市場進發,突破消費圈層,實現華麗轉身。
——網際網路團購下半場
「消費者拿到了實惠,商家拿到了客流,就能夠持續運轉的生態系統」。美團王興
網際網路的上半場以移動網際網路的千團大戰為伊始,爭霸中眾多檣櫓灰飛煙滅,一匹黑馬美團從團購江湖中脫穎而出成為團購霸主為終結;
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在資本和風口的雙重驅動下,網際網路巨頭圍獵開啟,社群團購再次成為資本的寵兒,拼多多能否在眾多圍獵中突出重圍,逐鹿江湖亮劍天下,我們拭目以待。
——【凡人三藏】總結
凡人有光,三藏真經。
如果螞蟻金服上市,如果馬雲沒有被約談,那麼今年阿里的市值會狂飆起飛吧。
可惜沒有如果,拼多多躺贏,躺贏的背後希望輸出的是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利益觀,畢竟我們都是奮不顧身的奮鬥者以及打工人。
關注【凡人三藏】,讓有思想的你更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