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苦盡甘來就像自己跑來的800米,無論結果如何,最後心裡都會溢滿了成就感,因為那是靠自己咬牙切齒,一步一步的堅持,揮灑著汗水而得來的。
相反,如果不跑,直接把一個成績寫上去,雖然覺得忽悠過了,心裡會產生一絲快感,但是這個項目就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
愛因斯坦:快樂即成功
上個世紀初,一位少年夢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閒就練琴,練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卻進步甚微。
連父母都覺得這可憐的孩子拉得實在太蹩腳了,完全沒有音樂天賦,但又怕講出真話會傷害少年的自尊心。
有一天,少年去請教一位老琴師,老琴師說:「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給我聽聽。」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練習曲中的第三支,簡直破綻百出,不忍卒聽。
一曲終了,老琴師問少年:「你為什麼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少年說:「我想成功,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老琴師又問道:「你快樂嗎?」少年回答:「我非常快樂。」
老琴師把少年帶到自家的花園裡,對他說:「孩子,你非常快樂,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在我看來,快樂本身就是成功。」
少年聽了琴師的話,深受觸動,他終於明白過來,快樂是世間成本最低、風險也最低的成功,卻能給人真實的受用。
倘若舍此而別求,就很可能會陷入失望、悵惘和鬱悶的沼澤。少年心頭的那團狂熱之火從此冷靜下來,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於帕格尼尼的夢想。
這位少年是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一生仍然喜歡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腳,卻能自得其樂。
把夢想展現在畫布上
20歲左右的時候,初出茅廬的他指著一幅最美麗的畫作呼喊:「哦,上帝啊,如果我也能像這樣在畫布上實現自己的夢想該多好!」
畫的主人大聲說:「畫布上的夢想!你一定要知道,必須經過成千上萬次的練習,才有可能將你的夢想展現在畫布上。要想達到卓越,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不懈地努力。」
弗朗西斯·培根記下了這句話,後來,他成為上世紀英國唯一的一位享譽國際且具影響力的畫家。
許多年前,一個小男孩兒進入了著名的哈羅公校,被插進了一個高於他年齡的班級。
那裡所有其他的孩子都比他多上了幾年學,他的老師常常責備他的遲鈍,但他所有的努力都沒能使他在班級最後一名的位置上有所提升。
最後,這個男孩兒開始學習其他孩子曾學過的初級課本。
他把所有玩耍的時間和許多睡覺的時間都用來掌握這些書上的基本原理:他很快就在班級裡名列前茅,並最終成為哈羅學校的驕傲。
那個男孩兒就是後來的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威廉·瓊斯爵士,他的雕像直至今天還立於聖保羅大教堂,因為他是歐洲最偉大的東方學學者。
「生意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有一次,美國著名航運公司威力斯的老闆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被一個朋友追問。
「秘訣?根本就沒有什麼秘訣!」這位航運公司老闆回答說,「你所要做的就是專注於你的生意,並且勇往直前。」
後來,那位朋友領悟,如果你想採取範德比爾特的方法,那就了解你的生意,專心致志,縮減開支,直到你的財富可以使你免於遭受商業危機。
偉人的座右銘常常能使我們稍稍了解一些他們的性格和成功的秘密。
「工作!工作!工作!」是畫家喬舒亞·雷諾茲爵士和戴衛·威爾基爵士以及許多其他留名青史之人的座右銘。伏爾泰的座右銘是「永遠工作」。
義大利雕刻家麥可·安吉洛是一個令人驚奇的工作狂,他甚至穿著衣服睡覺,以便一醒來就能躍起身去工作。
他把一塊大理石放在自己的臥室裡,以便在夜裡醒來或失眠的時候可以工作。
他最喜歡的一件作品是一個坐在推車裡的老人,老人的頭上有一個沙漏,雕像上刻的字是「活到老,學到老」。
即使在雙目失明之後,他仍然讓人用輪椅推著他去貝爾威德,親手檢查那些雕像。
英國政治家科布登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工作起來就像一匹一刻也不停歇的馬一樣。」據說,音樂家韓德爾的工作量是普通人的十二倍。
有一次,一個女士向畫家透納詢問他成功的秘密。
「我沒有秘密,女士,只是努力工作而已。」
「這是一個許多人從來都學不會的秘密,他們之所以不能成功,因為他們無法領悟這個秘密。勤勞就是將世界由醜變美、將詛咒變為祝福的精靈。」
看看巴爾扎克的經歷吧。在孤獨的頂樓上,他一直在貧窮和飢餓中努力並等待著,但無論是飢餓、債務、貧窮,還是挫折,都不能促使他對自己的目標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即使全世界都嘲笑他,他依然能夠等待。
「人們通常都希望自己能夠心靈手巧,但其實更應該對勤勞心懷感激,」愛迪生說,「諸神將各種幸福定下了高昂的代價,而只有勤勞的人才能買得起。」
努力地把夢想展現在畫布上,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成功有時仿如一座隱形的宮殿,你看不到它的瑰麗宏偉,也不知道它座落何方。
只有當你走完了所有必經之路後,它才會真實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有了願望的石頭
有一位叫薛瓦勒的鄉村郵差,一次被一塊石頭絆了一跤。
他拿起那塊石頭一看,發現石頭十分異樣,便把它放在自己的郵包裡,並有了一個念頭:如果用這樣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那將會十分動人。
於是,他每天在送信途中都尋找並帶回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為了撿回更多的石頭,他開始推著獨輪車送信,順便撿回一車石頭。
這樣,他每天白天送信撿石頭,晚上按照自己天馬行空的思維來壘造自己的城堡。許多人認為他異想天開,痴人做夢,他卻不為所動,依然故我。
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他偏僻的住處,出現了許多錯落有致的城堡。
1905年,法國一家報紙的記者偶然發現了這座異樣的城堡,為這裡的風景和城堡的建築格局感嘆不已。
於是寫了一篇介紹文章,刊登後引起巨大反響:許多人都慕名前來參觀城堡,連有名的畫家畢卡索也專程來參觀薛瓦勒的建築。
如今,這座城堡已成為法國著名的旅遊景點,它的名字就叫「郵差薜瓦勒之理想宮」。
城堡入口處的石頭上刻著:「我想知道一塊有了願望的石頭能走多遠。」薛瓦勒用夢想建造的這座令人驚嘆的城堡對這 個問題作了最好的回答。
這世上,如果真有夢想成真,那一定是堅定不移地熱愛和堅持的結果。
因為熱愛,我們一路往前。沒想過是否值得,沒想過真的要回報,但是願意持之以恆地付出,並在這樣的付出中感到幸福和快樂。這估計就是真愛的境界。
喬丹上高中時候估計也沒想著自己能成為唯一的神,但是他知道他深愛籃球。那個娶到校花的小男生,誰說,這不是生活對他向美好付出努力的回報呢。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不是說嗎,夢還是要做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