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女記者 |她和團隊為新華社海外吸粉數千萬,因休假時報導雪梨...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資生堂·電訊訪談間

駱珺:哪裡需要,記者就在哪裡

本期嘉賓:駱珺

新華社國際部記者、編輯,英文評論員

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團隊成員

前駐倫敦分社時政記者

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節目嘉賓

曾因記者手記《新華社女記者雪梨休假遇突發劫案》被熟知

本期主持:薛園

  主持人:很多人熟知你都是從那篇記者手記開始的。似乎你剛開始還猶豫了一下,後來仍然是義無反顧地逆著人流走到現場的警戒線前,當時心裡害怕嗎?

  駱珺:當時是我和攝影部的同事在駐外回來一年之後,她邀請我一起休假,兩個女孩子結伴去澳大利亞旅遊。在接近市中心的商場閒逛時,突然聽說這麼一個事情。第一反應是——我們自由行花的錢會不會打水漂了,然後才開始考慮安危的問題。

  當時店員都非常緊張,我們相當於是被趕出店外的。然後才看到街上的人流已經開始往市中心的反方向撤,才感覺到其實是有一種危機的氣氛。於是才反應過來,這是澳大利亞本土近十年來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

  雖然說是疑似(恐怖襲擊),但是警方接到的信息說,在市中心的多個景點都被安置了爆炸裝置,所以情況非常危急。與以往駐外記者碰到的恐襲情況不同,以往一般都是哪裡發生了爆炸之後,記者才趕去現場。

  而這次是一個進行中的疑似恐怖襲擊事件,所以當時其實有點害怕。我們兩個人第一反應也是先考慮了一下,又和國內編輯部聯繫,編輯部說前方消息混亂,外電的報導也很混亂,如果能夠第一時間去現場的話是最好的,因為需要現場的一手情況。

▲雪梨劫案現場荷槍實彈的當地警察

  主持人:在異國他鄉還能夠這麼沉著冷靜的對這樣一起突發事件進行報導,跟你平時的工作經驗及駐外經歷是不是有關係?

  駱珺:新華社國際部的記者,大部分都要有駐外經歷。加上我剛剛從英國駐外兩年回來,隨時可以調整到駐外記者在一線採訪的狀態,所以說還比較自然。

▲駱珺採訪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

  主持人: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

  駱珺: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2015年,跟隨習主席出訪英國時碰到的一件事。因為和之前的駐外經歷還是有一定的對比,所以覺得很有意思,很值得說。

  當時我們一隊中國記者在倫敦街上走,有一位穿著非常體面的英國紳士攔住了我們,特別禮貌地問:「我想問一下你們是不是從中國來的?」我們說:「是,我們是中國的記者。」

  他又問:「你們是來報導習主席訪問英國的嗎?」我回答:「是。」他說:「太好了,我就想跟你們說一下,我們非常歡迎習主席來訪問,希望他對英國的訪問圓滿成功。」

  當時我們覺得非常驚訝,因為其實英國人還挺保守挺拘謹的,這種主動在街上攔人的事情是很少做的。

  主持人:你現在是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團隊的一員,這個團隊主要做些什麼?

  駱珺:我們之所以想到要在海外社交媒體開通新華社的帳號,是因為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各種新興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用戶群體越來越大。作為媒體,我們的讀者在哪裡,我們就要到哪裡去。這就像很多媒體都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一樣。所以我們也是追隨著自己的讀者,尤其是我們的海外讀者。

  可能很多普通的觀眾不知道,新華社不只是把中國和世界的新聞對中國的老百姓報導,而是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用戶和讀者群體,有自己的客戶。

  現在像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活躍用戶可能是以10億級來計算的。而且加上之前新華社對中國的報導,很多時候在被外國媒體轉引的時候,是有一定的扭曲和刪節的。尤其從現在全世界的情況也能看出來,國外的老百姓對於中國的了解其實還不是非常客觀、完整、透徹的。

  我們想要向國外的讀者呈現一個真實、完整的中國,所以才會去努力去直達海外讀者受眾。

  主持人:海媒平臺現在有什麼成效嗎?

  駱珺:成效首先最直觀的來說就是粉絲量。我們從一開始的幾十萬、幾百萬,到現在上千萬、好幾千萬的粉絲量。現在新華社,包括其他央媒的粉絲量,在全世界的主流媒體中可以說是排在第一梯隊、金字塔尖。

  ▲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帳號集群粉絲總量已突破1.5億

  如果不看整體數量級的話,從具體的粉絲留言,還有粉絲粘度來看也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正面的留言,比如對於我們報導的認可和肯定,對於中國發展成就的認可和肯定,還有(受眾)他們自己的一些啟發和思考,都有很多。

  我們在平時的新媒體報導中,也有把這些拿出來給大家分享,以後也會更多地做這方面工作。

  主持人: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是你從小的夢想嗎?

  駱珺:很不好意思告訴你,並不是。其實小的時候我比較想當畫家,後來又想像所有的小姑娘一樣想開一家咖啡店。現在的夢想是,要是能夠成為自由式滑雪運動員,就太棒了,能在臺子上飛起來轉三圈的那種。

  做記者這行應該說是很有滿足感的一項工作,也是讓我非常自豪的一項工作。但是更多的,是讓我有敬畏感的工作。因為做新聞,我們所呈現的信息對人的思想是會有影響的,所以這是一份非常大的責任。今後我也會帶著這份敬畏走下去。

  資生堂「美力福利」時間

122歲「高齡」的紅色蜜露

  1897年,身為資生堂化妝品事業起點的紅色蜜露開始在日本銷售。這是一款基於西方藥劑學配方研製而成的化妝水,旨在使使用者葆有透明感的細嫩美膚。此後多年,紅色蜜露不僅在品質上隨著技術進步而不斷改良,產品容器的設計也歷經多次改版,長期作為暢銷商品為人們所喜愛。

相關焦點

  • 新華社記者用100多場直播為中國「帶貨」,讓外國網友很「買帳」 | 非常女記者
    >主持人:被海外網友評價「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是哪次報導?商洋和同事在直播中向海外網友展示乘坐羊皮筏子主持人:作為對外報導記者,你有美國留學和4年駐外經歷,回國後為什麼非常女記者|兩篇報導成就兩位「時代楷模」,這位新華社記者是如何做到的
  • 美國女記者疑似報導疫情時感染 傳染多人,致2死
    (原標題:美國女記者疑似報導疫情時感染,傳染多人,致2死)
  • 《英雄之城》等作品獲第三屆女記者短視頻大賽特別報導獎
    12月16日,由北京市婦聯、首都女記協、新華網共同舉辦的第三屆女記者短視頻大賽分享會在京召開。本屆大賽由47家理事單位和近400名女記者的積極參與,評出獲獎作品128個,其中特別報導獎3個、一等獎20個、二等獎40個、三等獎65個。
  • 現在的新華社,已不是原先的新華社了
    村民們在山崖下找到他時,他死死地抱住一棵毛竹,早已全身冰涼。感人的故事。但坦率地說,現在有些笨拙的宣傳稿,往往具有化神奇為腐朽的功力,過度拔高的宣傳材料,讓感人的故事也不再感動,更對不起這些平凡而偉大的英雄人物。
  • 兩篇報導成就兩位「時代楷模」,這位新華社記者是如何做到的|非常女記者
    2019年4月,我和貴州分社同事一起去臺江縣,見面後他說「接受再多的採訪也改變不了什麼」,就直接拒絕了我們。但是因為我來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閱讀他的專著,觀看以他為原型拍攝的電影等等,所以我就從他的書、電影的細節開始聊,他也很吃驚,沒想到我這麼了解他,於是慢慢接受了我的採訪。
  • 新華社回應馬航報導中國媒體失敗論:為了真相
    分析預判事件進展、調動國內外採編力量、調查飛機行蹤、報導搜尋情況、追問事件真相……新華社啟動了應急報導機制。【報導,困惑中的無奈】在年輕記者趙博超奮力進行自己人生中第一個重大突發事件報導之時,新華社軍分社記者白瑞雪正在北京整裝待發。3月9日早晨,她趕到三亞,追上了高速南下的中國海軍井岡山艦。
  • 吸粉、奪金、成名!
    為海外賽區參選佳麗開通最豪橫專屬渠道全力加持 吸粉、奪金、成名!吸粉Uplive 為「2020國際時尚旅遊小姐選美大賽」開設專屬平臺。一億會員可以通過榜單關注參選佳麗。當每次佳麗直播時,後臺將全球置頂,吸引所有在線用戶觀看。同時在每次海外各地分賽區線上海選及線上晉級賽時,平臺全球範圍推廣宣傳, 把各地大咖帶入比賽直播間,為參選佳麗投票支持。
  • 中國音樂雪梨遇知音(海外紀聞)
    她是澳大利亞人,侗族大歌是其博士論文選題。從2005年開始的7年裡,英倩蕾陸續長住貴州黎平三龍侗寨研究大歌,她的中文和侗語都很厲害。我觀看了貴州電視臺為她拍攝的專題紀錄片《愛唱侗歌的凱薩琳》,為她的真情融入而感動。英倩蕾還在澳大利亞創辦了雪梨音樂學院中國樂團,為研究中國音樂的碩士、博士們爭取到學位創造機會。
  • 新華社記者用100多場直播為中國「帶貨」,讓外國網友很「買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商洋:她為中國「直播帶貨」本期嘉賓:商洋>主持人:薛園主持人:被海外網友評價「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是哪次報導?海外網友的問題,小到會問你「如果一項議程要通過的話,需要投多少票?」也有人會問:「中國是如何做到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控制住了疫情?」有一個網友說得非常棒,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中國這次兩會的召開,包括經濟復甦的情況,真正體現了中國的創造和創新能力。」
  • 24歲中國女留學生澳洲漂流意外溺水 休假女警官跳河施救未果雙雙身亡
    當局展開搜救工作當地時間1月2日下午,澳大利亞雪梨藍山峽谷發生一起溺水悲劇: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在峽谷漂流時不幸落水,休假的女警官下水搭救,結果兩人雙雙遇難。目前,兩人的遺體已經被打撈起來。據目擊者表示,同在一個旅行團的休假高級警長、39歲的弗斯特見到那名留學生身陷旋渦後,毫不猶豫地跳進水中想要進行營救,在場的其他人則往水裡拋繩子,希望可以將兩人拉起來,但未能成功,結果弗斯特和女留學生都被捲入了旋渦中。弗斯特的男友摩羅姆在事發後穿越叢林,45分鐘以後才接通手機信號,並撥打了求救電話。
  • 【雪梨ing跟蹤報導!】雪梨林家血案再次審理!再爆驚人細節!嫌疑犯供詞前後不一!竟然稱「我英文太差」!
    被形容為澳大利亞華人社區中「最為慘烈」和「最重大」的謀殺案件。在周四的時候,新州高級法庭對這個林家滅門血案開庭審理,頭號嫌犯謝連斌的妻子林姝因為前後證詞不一致而被控方律師懷疑說謊。所以,她便和謝連斌在7月18日前往林暋的家中一探究竟。昨天在法庭上,林姝在講述那段經歷時,情緒特別崩潰。在法庭上她表示,當時她進入林家住宅時,在一樓並未發現任何人。
  • 這位央視女記者走紅!無數網友又愛上看新聞了……
    這兩天央視女記者王冰冰刷爆了微博熱搜~!王冰冰出鏡時王冰冰早在2016年就已是央視記者團的成員主要負責吉林方面的新聞報導在走紅前王冰冰就已收穫大批顏粉都能看出她作為記者的成熟度和專業度
  • 「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展在雪梨...
    新華社雪梨9月9日專電(匡林)由中國文化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展」8日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整個展覽分為3個部分,呈現了「湯莎」兩人生活時代和作品的異同,展示了湯顯祖代表作《臨川四夢》以及崑曲之美,同時以書籍、影音資料等媒介為觀眾深入了解湯顯祖相關著作搭建了互動平臺。
  • 新華社在兩大海外社交平臺英文直播開封, 老外們,震驚了!快來看!
    就在當日,新華社在兩大海外社交媒體平臺臉譜(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上作了題為《讓我們穿越千年 領略世界最大都市的繁華盛景》的英文直播,向全世界展現了八朝古都開封的風採早上8時許,新華社河南分社的8名記者就攜帶著無人機、攝像機等視頻直播設備,來到清明上河園入口處,做著直播前的各項準備。而此刻的清明上河園,遊客已聞訊而至,興致勃勃。當看到3位記者兼主持人身著宋裝,卻對著話筒講著流利的英語,不禁好奇地圍觀起來。
  • 央視女記者王冰冰再次火了,和李佳琦直播,可鹽可甜美進心間!
    每當我們提到主持人和記者時,想到的都是那些擁有多年從業經歷、主持功底和能力都沒得說的老牌主持人和記者,但關注娛樂圈的人應該都知道,最近這些年開始湧現了不少特別年輕但非常優秀的主持人和記者。雖然這些主持人和記者還特別年輕,但無論是他們的功底還是業務能力都沒得說,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年輕的主持人和記者都得到了大眾關注。最近這段時間央視女記者王冰冰就火了起來,這位非常年輕的女主持人是一名90後,儘管她如今特別年輕,但她的主持和報導的功底和能力卻沒得說。
  • 新華社等中央級媒體報導民警劉國棟事跡
    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刊發新華社通稿《磨難壓不跨 奮起正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凝聚力量
  • 新華社全球連線 | 大使帶我探班「雲過年」
    新華社駐首爾記者在異鄉「新春走基層」,記錄下一組異鄉過年的遊子群像。邢海明大使受邀擔當了「出鏡記者」,探班「雲過年」的幕後。快點開視頻看看吧——不一樣的春節,同樣的思念。不一樣的青春,同樣的奮鬥。海外的他們用勵志、美食等種種方式化解著鄉愁,而一封來自祖國的家書也給他們捎去了惦念:家在心裡,家就在身邊。
  • 中國電視劇海外實力「圈粉」
    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劇《外交風雲》發行至北美、非洲、印尼等國家和地區,並即將通過網絡平臺登陸26個國家;優秀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陸續上線海外多地……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走向海外,憑實力「圈粉」。
  • 90後農村女孩的自拍視頻吸粉千萬,還被抄襲!她是怎麼做到的
    在海外視頻平臺YouTube上面有一名越南博主的視頻內容從衣著、妝發、構圖、配樂到敘事節奏,甚至連出鏡的小狗和奶奶等元素,都與中國知名視頻博主李子柒的視頻內容高度雷同。現在是網絡時代,發發短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為什麼被模仿了會引起大家關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