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姿被開玩笑之後的捂臉嬌羞笑,真滴有被可愛到!
羊最喜歡的是這種本來冷漠、一臉不可高攀的他,笑起來卻有兩道淺淺的溝,這種冰山融化的反差,太勾人嘞!
對著李易峰:你的酒窩沒有酒,我卻醉的像條狗。(土歸土,但哥哥是真滴帥哈!) 說回笑容,是不是覺得這些有酒窩or梨渦的人笑起來都甜甜的、格外有感染力!仿佛笑被放大了,顯得親和、弱攻擊性。
為什麼他們就笑起來就格外吸引人?沒有酒窩的要怎麼給自己安排一個?科普小羊上線嘞!
酒窩、梨渦自帶笑得真誠
看下面兩組動圖,我們是不是很容易分出哪組更有感染力、是在真的笑,而哪一組是皮笑肉不笑?
因為笑這個表情是臉上各個部分的肌肉相互作用的結果。
小小的科普一下,我們全身的肌肉絕大部分都是由肌腱纖維附著在骨頭上,只有表情肌不是,它是附著在皮膚上的,所以當它收縮的時候會牽動面部皮膚,產生紋路等。
(喜怒哀樂都會)
比如當我們在笑,額肌會往上收縮、皺眉肌朝山根部位收縮、眼輪匝肌本身是一個環狀,此時都向著眼球收縮。
換句話說:眼輪匝肌會向上擠壓眼球,形成臥蠶;眉毛朝下方移;所謂彎彎笑眼。
正是有了這些細微的表情肌肉的牽動,我們很容易才能就分辨是哪些是真誠在笑,哪些只是扯動了嘴角。(肌肉動了,笑的前提)
那跟梨渦、酒窩有什麼關係嘞?他們也和肌肉牽動有關。梨渦、酒窩是因為面部的肌肉(顴大肌、笑肌等)收縮,與真皮下層產生粘連,從而產生一個凹陷。
所以當有酒窩的時候,臉部肌肉牽動變得更明顯,我們的直覺審美會認為:笑得好真誠。從而加劇「笑」這一表情的特質,親和、釋放善意、弱攻擊性。
至此有酒窩和笑這個動作掛上鉤,潛意識會覺得:有了酒窩肯定不是皮笑肉不笑的虛假笑,於是越笑越給人溫暖、真誠、甜美之意。ps:酒窩和梨渦只有位置不同,以下就只舉例酒窩啦!
人造酒窩
沒有酒窩的姐妹也不必羨慕!科學發展到現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頭都能換,何況一個小小的酒窩,早就可以人造了。
在說人造酒窩前,順便說一個有關醫學的冷笑話,你們知道冷凍溶脂是醫生觀察到小孩子吃冰棍吃出了酒窩才被發明的嗎?
上世紀70年代,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總院,和哈佛醫學院的兩位醫生發現,小孩子含冰棒的時間長了,容易形成「酒窩」。
於是,兩人開啟了長達十幾年的研究,發現脂肪細胞對低溫很敏感,也就是說脂肪細胞容易被凍死!自此,「冷凍溶脂技術」應運而生。
嗯···不知道說什麼,給醫生的觀察力點個讚,也謝謝那個愛吃冰棍的那個小朋友,為全球女性長不胖事業做出的貢獻。
小孩子為什麼冰棍吃多了容易吃出酒窩也蠻好理解的,口角外側的脂肪對低溫敏感被凍死,而中間層的脂肪變稀薄,肌肉就容易與皮膚粘連,頰肌收縮時易形成凹陷,進而形成酒窩。
這也是一部分學者認為酒窩可遺傳的道理,酒窩遺傳的影響因素是:脂肪墊的局部稀薄與否。(看到這裡的朋友,恭喜你獲得一個對人生無用的冷知識)。
但我們由此可以推出,要形成酒窩就只需要讓肌肉與真皮有粘連就可以,不管是脂肪層變薄還是人為的去製造融合點。
因為人為的製造融合點比較容易,所以目前所有人造酒窩術式都是運用這一原理,無論是結紮法、切開法、縫線法。 ,小羊就給大家介紹下目前最火的酒窩釘是咋回事?
酒窩釘顧名思義就是在酒窩處打入鋼釘,一般都是打雙側,也有少量選擇打單側。
打酒窩釘的一般是時尚弄潮兒,圈內公認潮審美,也太酷太美了吧!
還有一部分是想要酒窩,雖然酒窩成形術是個小手術,但總歸是要動刀的,大眾不容易接受。被包裝成耳釘同概念的酒窩釘就格外受青睞。
但羊有個巨大的疑惑!動刀你們害怕,這麼長的鋼釘你們就不怕了??
說回酒窩釘,打完可以長出酒窩嗎?如果一直不取就可以。
酒窩釘長酒窩的原理:在口角周圍穿刺,讓某個部位真皮和肌肉有了粘連,從而產生凹陷。所以,一直有粘連就會一直有酒窩。
但綜合利弊,羊不支持想要酒窩的朋友去打酒窩釘。
第一個:護理麻煩,要戒掉辛辣刺激
酒窩釘的原理、流程都和打耳釘類似,不同的是,它先用長釘刺穿要打釘的地方,再換上短釘佩戴。
但它的術後護理要麻煩很多,口腔比耳朵容易發炎多了,剛打完的前七天最容易發炎灌膿。
打完了也不得安寧,平時吃飯要格外注意,三個月內不能吃辛辣刺激的,之後也最好避免。
第二:效果不穩定,可能留疤
有些朋友嘴饞又想要酒窩,可能會想著那我打完三個月再摘掉。可是,當你取下酒窩釘是會有疤的!沒有被美顏的疤痕,大概就是這麼小小的凹坑。
如果體質好、新陳代謝快的,疤痕恢復快,平時化化妝能掩蓋住,那也沒有賺!
只有一定的機率能保留酒窩,如果順帶著皮下瘢痕的粘連都一起長好,那酒窩就不見了。
如果粘連沒有長好,那就會留下你夢寐以求的酒窩。這就是為什麼羊說戴著不取才可以一直有酒窩。
第三個:面癱危險,有可能傷害面部神經
羊還有一點擔心,酒窩釘的操作師稂莠不齊,操作時不要求他們是否有醫師資格證。萬一對人體解剖結構不了解,扎到了神經上···
那可就是面癱警告,就算最後神經能恢復過來,又何必冒這個險,吃這個苦呢?
想要酒窩的訴求,醫美的三種術式就可以滿足,比如切開法就是在口腔內切開,去除適量的肌纖維,縫合黏膜與真皮層即可形成酒窩。表皮不會有任何的傷口。恢復期也快,傷口一癒合,任你天高地闊,火鍋串串隨便吃!
實在不想動刀,有心理障礙的。再不濟,我們畫一個吧。找到想要有酒窩的部分,猛打陰影即可。
總之,羊覺得如果只是想要酒窩,沒必要去酒窩釘,建議選擇更安全的術式或者代償方法。
如果是和鼻釘、唇釘一樣,單純覺得好看,酷炫去打的。羊希望你多做功課,至少把這篇文章看完,評估風險後再深思熟慮的下決定,這也是在對自己身體負責。
重申下我們滴口號是!變美!但要安全變美~況且不必刻意執著有沒有酒窩,它只是好看笑容的加分項而非必需項。
羊可以理解有些人對於心中的執念,但請儘可能的減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