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
此次行動中,警方查獲的盜版書籍重達100多噸,涉及兒童文學、科普百科、經典繪本、教輔工具等共計300餘種26萬餘冊,被侵權的出版社多達100餘家,涉案金額1500餘萬元;這也是近年來上海破獲的最大一起製售盜版書籍的案件。
據介紹,今年3月,北京某公司向上海警方報案,稱有人在網上銷售該公司出版的盜版書。虹口警方偵查發現,這些盜版書均由同一個微信公眾號出售,但價格並非便宜得"離譜",再套上"限時秒殺"、"限量特供"、"會員專享"等字眼,不僅掩飾了盜版書的身份,還迷惑了消費者。
以該公眾號負責人陳某和他的盜版書來源餘某為線索,最上級的盜版書批發商牛某浮出水面。目前,牛某、餘某、陳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均因涉嫌侵犯著作權罪被批捕,涉案相關線索虹口警方仍在進一步偵查中。
上海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陳述道「近年來上海公安機關持續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犯著作權等違法犯罪行為,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已偵破侵犯著作權類案件2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0餘名。」
近年來,社會持續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犯著作權等違法犯罪行為。但,不法分子在利益的趨勢下,總是以各種方式試圖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也許有的觀眾朋友說了,在這裡,我們請評論員來跟大家說說,像這樣的侵權行為,也就是對於作者的不法侵害,而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實並沒有太大損失,那麼事實究竟是這樣的嗎?那麼這樣的侵權行為,究竟有哪些危害呢?那麼認識到危害了,那麼如何提升大家的拒假辨假能力呢?不妨在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律師評論】
著作權是一類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承擔了繁榮文化的重要功能。只有對其進行嚴格的保護,才能避免文化市場上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我國最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將於明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在著作權的保護層面,一是明確設置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於故意侵權且情節嚴重的情形,權利人可以主張按照確定賠償數額的1倍至5倍要求懲罰性賠償;第二則是將法定的賠償額上限提高至人民幣500萬元。由此可見,國家對於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決心之堅定。
在長遠看來,對於著作權的保護,不單單是為了保護作者的權益,更保障了讀者享受到的文藝作品的質量和原創性,而這也需要我們每名消費者自覺做到拒絕盜版書商的「蠅頭小利」,積極樹立起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作者為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評論員。本期內容來自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法治中國60分》節目)